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年产值五千万荒山变“金山”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3月21日,在鲁山县库区乡栗村村外的一座蓝莓大棚内,蓝莓花开正艳,一些蓝莓果已有玉米粒大小。“这些蓝莓10多天后就可采摘了,第一茬能卖到100元一斤呢。”承包大棚的种植户——来自东北吉林省的刘胜旻介绍,栗村目前有25亩大棚蓝莓,比露地蓝莓可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不错。


“我们乡蓝莓种植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库区乡主任科员杜艳培说,库区乡因境内的昭平台水库而得名,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水库淹没区就占了三分之一。全乡28000多口人仅有4800多亩可耕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2亩,其他则是土地贫瘠的荒山坡。


最早引进蓝莓种植的东许庄村,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该村原有大大小小36个自然村,2770多口人分散居住在沟沟岭岭中。2012年,东许庄村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有1000余人搬出大山,集中到社区所在地许东、许西两个村,这些人平时回到原先的村庄种地多有不便。怎样让搬迁群众留得住、稳增收、安居乐业,就成了该村“两委”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思来想去,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益,高效农业是发展方向,该村“两委”于是邀请农业农村部蓝莓树项目首席专家李亚东教授等前来考察。专家考察后,认定东许庄村一带地处水库边,土壤、地貌、湿度等小气候,都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蓝莓优生区之一。


2012年年初,东许庄村先期流转土地63亩引进蓝莓种植。经过9年的不断发展,豫尧、蓝沃、奕源等公司陆续入驻,目前该乡规模化蓝莓种植园区已有19个,总面积已达6000余亩。


“蓝莓能种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充分利用了荒山资源。目前库区乡蓝莓年产值已超过5000万元,群众土地年租金收入420余万元,务工收入在300万元以上。”杜艳培介绍道。


据悉,库区乡已将蓝莓作为“一乡一品”主导产业,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蓝莓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左右。该乡还准备引进蓝莓深加工企业,拉长蓝莓产业链,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