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平顶山日报
4月22日下午,在鲁山县辛集乡漫流村北边的一块田地里,30多人正在犁沟、丢芽、栽苗……“接下来还要浇水,这些红薯苗是从河北引进的新品种,产量大、口感好,是做粉条的好原料。”鲁山县大武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武冠军向记者介绍说。
漫流村脱贫户李枝在合作社务工有三四年了。“在合作社干活离家近,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2019年俺家就脱贫了。”她一边栽苗一边说。
武冠军今年33岁,是鲁山张店刘湾人,高中毕业后去南方打拼,先在电子厂打工,后来自己干装修。
刘湾村位于鲁山县北部丘陵地区,村民有种植红薯、手工加工纯红薯粉条的传统。“出去时间长了,总想着回家。回家总得有个活干,我就想着怎样把传统的红薯加工产业做大,后来决定走原生态农产品加工路子。”武冠军说
2016年3月,武冠军和两个朋友一起成立鲁山县大武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农户实际生产情况,流转一百余亩土地,种植新品种高淀粉红薯,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薯成熟后统一收购,然后加工成红薯淀粉、纯红薯粉条。”
该合作社注册了“华豫大武岭”商标,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很快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2017年,该合作社又在漫流村流转100余亩土地,目前种植面积达到3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000余亩,现年产纯红薯粉条7.5万公斤。
该合作社不满足于现有的发展,又制定了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红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设2000平方米红薯深加工车间、300平方米红薯粉条深加工冷冻库;升级红薯淀粉、粉条加工设备;年产红薯淀粉25万公斤、粉条18万公斤、粉皮5万公斤。
“依靠家乡山水、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是合作社成立的初心。”武冠军说。
合作社销售经理王朝颖说:“在产品销售遇到困难的时候,平顶山日报社就帮助过我们,在报纸和网络上推介我们的产品,全力扶贫助农,收到很好的效果。感谢平报购时惠商城为我们搭建了更好更大的销售平台,我们承诺提供健康、绿色的原生态农产品,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