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河南安阳“一户一策”产业帮扶

文章来源: 安阳日报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井店镇东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杜社林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他家的小磨坊,将玉米磨成玉米糁或者玉米面。


井店镇东江村有16户贫困户。“家里就这几亩地,劳动力少,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杜社林的话反映了村里贫困户的普遍想法。如何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单纯依靠土地不行,每户有每户的实际情况,只有为每户贫困户找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产业的路子,才能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东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董光与村干部、扶贫干部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一户一策”发展思路,为全村16户贫困户制订了“小而精”的脱贫方案,给16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帮扶资助资金。


早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玲刚带着橱柜安装设备准备去内黄县城干活儿。刘玲刚家有5口人,他的父亲和妻子都有智力残疾,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三年级、另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经济收入主要靠家里的5亩地。以前,刘玲刚在建筑队打零工。扶贫干部为刘玲刚制订产业帮扶计划,让他学习橱柜安装和水电安装技术,并为他购买了设备。“一天能收入100多块钱,就算有时候没有活儿,一个月平均收入六七百块钱。”刘玲刚说。


9时许,建档立卡贫困户董艳伟的妻子张灵霞正给孩子辅导功课。“以前,我丈夫没有技术,跟着建筑队打工,干出力的活儿。扶贫干部让我丈夫学习水电安装技术,还给我们买了设备。现在,我丈夫在烟台打工,是技术工,一个月比以前能多挣1000多块钱。”张灵霞感激地说。


11时许,建档立卡贫困户杜明恩刚刚卖完蔬菜回家。杜明恩的母亲81岁了,患有慢性病,妻子有智力残疾,女儿4岁,患脑瘫。扶贫干部鼓励杜明恩贩卖蔬菜。杜明恩利用帮扶资金,再加上自己筹借的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三四时,他从家里出发,到内黄果蔬城批发蔬菜,然后将这些新鲜蔬菜拉到附近村庄卖。“平均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杜明恩憨厚地笑着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杜建林利用帮扶资金购买了耙地设备,农闲时进行耙地作业,月增加收入800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杜新现利用帮扶资金购买了农用机动三轮车,在村里尖椒市场从事短途运输,月增加收入800元左右。


在东江村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中,7户购买了农用机动三轮车,做尖椒收购、蔬菜贩卖等短途运输生意。1户购买了货架,做蔬菜销售生意。3户购买了山羊、笨鸡,从事特色养殖。1户购买了粮食脱粒机,从事粮食初加工。1户购买了电脑,从事图形设计。2户购买了水电安装工具,从事水电安装工作。1户购买了农耕设备,从事农作物播种经营。目前,东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的发展格局。


2016年,东江村有5户贫困户脱贫,其中4户因产业帮扶项目而达到脱贫标准。2017年,东江村有7户贫困户脱贫,其中5户因产业帮扶项目而达到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