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切换分站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9月20日,秋雨初晴,舞钢市庙街乡人头山村西南的灵珑山上,满山的茶树青翠欲滴,茶树间鸡鸭悠闲自得地啄草捕食,山脚下是一排整齐的厂房……
这片绿色的开拓者,是今年34岁的八台镇王老虎村村民安晓军。
2007年,安晓军因家庭困难辍学,到外地打工。在外打拼多年,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学会了制茶技术,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回家创业、造福家乡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为寻找发展方向,安晓军走遍家乡舞钢市的山山水水,对家乡的土壤结构、气候特点、环境条件及适宜生长的物种等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过调查分析,他发现舞钢市与浙江省安吉县的土壤、气候条件、环境有很多相似点。安吉县是全国闻名的产茶大县,家乡的山区是不是也能种植茶树?带着这一疑问,凭着一股闯劲,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特长,他决定引进白茶回乡试种。
为让娇贵的白茶在这里落地生根,困难重重。为此,安晓军多次到中科院和常州市茶研所“取经”,并在中科院和茶研所专家的支持下,对舞钢市和安吉县的气候、土壤、降水量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试种白茶提供技术指导。2008年,他开始在舞钢市灯台架、九头崖和九龙山等地引种试验。2012年,试验喜获成功,采摘制作的1公斤干茶在当年举办的“天目湖”茶叶评比中获得国茶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2014年,安晓军注册成立了千宝农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以来,安晓军在舞钢市和庙街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流转荒山200余亩,引进安吉白叶1号和龙井43号,在灵珑山上尝试大面积茶叶种植,破解“南茶北移”难题。当年春季抢种茶苗120亩,建成了有机茶叶种植基地,此外还建设了制茶车间,购置了制茶设备,完善了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经过省专家现场检验审查,他的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注册“灵珑山白茶”商标。2018年3月,在省和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灵珑山白茶取得了有机茶的检验报告,白茶专家品鉴后给出了“香气高扬、鲜香无比”的高度肯定。
2019年,安晓军的茶园采摘鲜茶1500公斤,制作干茶200多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60余万元。2020年,“灵珑山白茶”荣获“中国第二十一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今年5月22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灵珑山白茶”在素有“中国茶界奥斯卡”的“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上斩获金奖。
“种茶多艰辛,茶香路飘远”,安晓军的“南茶北移”梦终于得圆。目前,安晓军和他带动的附近村民已种植白茶1000多亩,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白茶种植项目不仅绿化了荒山荒坡、修复了生态环境,也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