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8年摸索 樊保康种的石榴又大又甜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今年有70多亩石榴进入盛果期,每亩采摘鲜果3000余斤。此后400多亩石榴将陆续进入盛果期,效益会更加可观。”10月12日,在鲁山县董周乡石峡沟村一处山坡上的石榴园里,今年50岁的樊保康说。


樊保康是郑州市人,早年做家电生意,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但在我内心深处,有山有水的田园梦始终挥之不去。”樊保康说。


做家电生意期间,樊保康通过朋友得知河南省农科院高级工程师刘中莆历时10多年,成功培育出突尼斯软籽石榴第三代新品种——“红双喜”。这种石榴外观鲜红漂亮,比第一代早成熟15天,优质果单个重一般都在400克以上,最大的可达1500克,味道甘甜可口。他就立马筹资买下了“红双喜”石榴的专利权,决心实现自己的田园梦。


2013年,樊保康辗转河南多地考察后,最终选择了石峡沟村。“石榴树怕冻,山坡地比平原地带温度要高;这里的土质富含微量元素,产出的水果甜度更高,味道更好;另外,石峡沟村有个米湾水库,引水灌溉方便。”樊保康说。


创业的过程充满了艰难困苦。“特别是2018年,有个专家指导失误,让我对石榴树进行了错误的‘环切’,导致两年都没挂果,损失惨重。当时我走投无路,几乎放弃,但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樊保康说。


吃一堑、长一智,从此樊保康努力自学果树的种植管理知识。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石榴树又慢慢恢复了生机。鲁山县和董周乡党委、乡政府也对樊保康的石榴基地给予大力支持,这几年为基地修建了600多米的水泥生产路,还打了两眼深水井,援建了一座150平方米的冷库。“今年乡政府又给我们争取了一个200万元的引水灌溉项目,马上就要开工了。”樊保康介绍道。


目前,在樊保康石榴基地务工的有10多个长期工、30多个临时工,一天70元,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