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香菇撑起富民大伞 苦药材开出致富方

文章来源: 洛阳日报

昨日,在嵩县德亭镇德亭村香菇加工示范基地,33岁的陶鸿翼在大棚内查看香菇长势。


德亭村是德亭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942户3676人。去年,在德亭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该村成立了豫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香菇种植,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前,该基地有70多个香菇种植大棚,带动德亭村及周边村60余人就业。


基地内有建好的大棚,合作社社员只需付租金即可,不需要太大投入。此外,基地内还配套有冷库、香菇烘干机,可满足香菇储存、烘干等需求。


“我租了9个大棚,去年毛收入达11万元。”陶鸿翼满足地说。


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对未来更有盼头。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新建32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同时,该村香菇产业也逐步向全镇辐射发展,香菇产业正逐步成为全镇的主要富民产业。


除了种植香菇,德亭村还通过种植中药材,不断拓宽致富路。目前,防风、蒲公英等种植面积有380亩,该村还建起了中药材初加工车间。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中民一边展示村里生产的蒲公英茶,一边说:“廉价中药材只有往深加工发展,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蒲公英根晒干后直接卖20元一斤,如果加工切片销售,每斤售价40元。”


依托香菇、中药材两大产业,德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8万元,而这部分资金又主要用于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育场馆建设等。如今的德亭村,村容靓了起来,村民文化娱乐生活也日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