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国搜索
1月17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河南省舞钢市庙街乡刘沟村的夏桦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的院里看到,负责人刘艳歌正与工人们一起忙着往车上装运新鲜的香菇,因这里种植的香菇口感好、品质佳,上门购买的客户供不应求。
客户崔先生说:“我从驻马店过来的,也经常过来,这边的香菇质量比较好,价格也比较便宜,我们合作很长时间了。”
今年35岁的刘艳歌是地道的庙街乡刘沟村人,原来一直在外打工,可看着日渐苍老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跟老公商量后,她决定回乡创业。
刚回到家乡的刘艳歌,经过前期考察和市场调研,发现香菇菌棒生产技术易学习,且市场稳定不愁销路,便于2020年成立夏桦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决定开始生产香菇菌棒。
刘艳歌说:“去外面实地考察,回来后看看家里面还是用的传统手工装袋香菇菌棒,就做了个决定,考虑到周边种香菇的挺多,就想用先进技术代替传统工艺,用全自动的机器来加工生产香菇菌棒。”
在刘艳歌的菌棒生产车间,十几名工人在自动装袋机前动作娴熟地套袋、封装后,再一排排地摆上货架。采访中,刘艳歌告诉记者,全自动的菌棒生产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减少了香菇种植的成本,每年150万棒的生产量客户常常需要提前预定。
2020年,考虑到自身生产菌棒的有利条件,刘艳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流转了十多亩地搭建起了香菇大棚。本以为接下来会一帆风顺,但因为技术不熟悉,还是吃了许多亏。
凭着一股子钻劲,刘艳歌开始总结经验,查阅各类香菇种植的资料,并邀请专家到大棚里进行指导。那段日子,她吃住在香菇种植大棚,像伺候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几个月下来,第一茬香菇喜获丰收。
乘胜追击!2021年春,刘艳歌做足了各方面的准备,把种植规模扩大至20万棒。由于大棚室内气温、技术管理等方面到位,种植的香菇品质越来越好。
尝到了收获甜头后,刘艳歌还不忘记身边和她一样的农村留守妇女,并免费为她们提供信息、销售咨询。目前,已有十多位留守妇女在她的带动下开启了香菇种植致富路。
香菇不断飘香。如今,刘艳歌的香菇大棚一个接一个,香菇种植撑起的“致富之伞”也越开越大。2021年,夏桦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还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平顶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刘艳歌说:“今年我们公司又引进了了新品种:羊肚菌,种了十多棚。下一步我还准备在香菇深加工这一方面做点文章,争取为乡村振兴多贡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