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12316农业新闻

筑牢防返贫坚实堤坝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河南省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如何?3月29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关于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

脱贫户人均收入14499.3元

脱贫攻坚收官以来,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在2021年灾情疫情叠加冲击的情况下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1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52元,较2020年增长9.7%。全省脱贫户人均收入14499.3元,较2020年增长13.2%。

为有力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坚持投入不减,2021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8.85亿元;53个脱贫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1亿元;全省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07.4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71.16亿元;全省累计交易宅基地复垦券1.62万亩,为脱贫县筹集资金30.66亿元。

开展产业发展“十大行动”

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我省开展了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2021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57.87%,实施了5833个产业项目,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47.88万户。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70家、农民合作社19.6万家、家庭农场25.85万家,新型经营主体与72%的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消费帮扶,去年全省销售帮扶产品828.7亿元。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全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236.4万人,较2020年增加30.98万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62万人。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省13万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基本实现就业,安置点新设或合并设立居(村)委会、居(村)民小组451个,新成立基层党组织229个,派驻安置点第一书记及工作队260名(个),配备社区工作者2806人,形成了党建引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搬迁社区治理体系。

坚决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去年,我省遭遇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全省2407万人受灾,其中44个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中有5个脱贫县。我省及时研究制定18条政策措施,指导支持各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按照每人7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按照每人每天150元的标准,发放15天生活补助;对因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导致无房可住的10.85万名群众,按照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为期3个月的过渡期生活救助,并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临时住房等。

在住房保障方面,全省共有受损住房20.17万户,修缮加固15.78万户、原址重建2.07万户、货币化安置7255户均已全部完成,集中安置1.58万户,规划的111个易地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教育保障方面,将受灾家庭学生纳入当地受灾群众救助体系和国家学生政策体系,资助2021年春季学期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6.38万人次;医疗保障方面,脱贫人口门诊慢特病和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水平分别保持在85%左右、90%左右;饮水安全方面,受灾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出现饮水安全问题6977户,已全部完成饮水设施修复或水质恢复。

针对种养业受灾情况,我省组织各地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全省及时改种农作物257万亩,落实耕地补贴、农机补贴、免费提供种子、给予保险理赔等政策,全年粮食产量1308.84亿斤,守住了1300亿斤的底线。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与常年基本持平。全省1.87万个受灾养殖场户基本恢复生产,3.4万个受损农业棚室中除个别棚室因用地管控无法修复外实现应修尽修;1.35万亩水毁鱼塘全部修复完毕,补投鱼种1152万尾。

费东斌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统筹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帮扶政策衔接落实、资金项目资产管理、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