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从“卖药郎”到“瓜果王”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

  夏日,天气炎热。舞钢市枣林镇安寨村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滚圆的富硒西瓜吊挂在绿油油的藤蔓上,煞是惹人喜爱。

    “今年我种的富硒西瓜可捞住了,每斤能卖7块钱,一亩地能挣3万多元。”杨旭超一边采摘西瓜,一边乐呵呵地说。

    杨旭超今年53岁,是一位返乡创业者。2011年,在漯河市医药公司上班的杨旭超,回老家安寨村看望父母。在和乡亲们闲聊中,他发现许多群众只会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创业缺资金,干活没技术,致富没门路。

    于是,他就萌发了返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想法。当时就跑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杨伟的家里说,想流转土地种瓜果和药材。杨伟表示大力支持。

    消息传出,乡亲们议论纷纷。和丈夫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董丽娜,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中。你在医药公司,药材生意干得多红火呀!回农村能干啥?我看你是犯糊涂了!”

    “父母年纪大了,还都有病,需要照料;乡亲们致富没门路,我想回去蹚蹚路。”杨旭超话语坚定。

    2012年春天,杨旭超停薪留职,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并且东拼西借,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本村土地1560亩,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了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

    当年,杨旭超就种了葛根、山药、红薯等,还引种了优质西瓜品种。由于没有实践经验,缺乏生产管理技术,结果他连续3年,年年赔钱,累计赔进去360多万元。

    “看来旭超搞医药是行家,种地可是一个门外汉!”邻居们的闲话,让杨旭超心里压力倍增。

    “别逞强了,赶快把地退给人家,还能少赔些钱,赶紧回漯河重操旧业!”妻子一个劲儿劝他。

    杨旭超不甘心。他仔细分析失败原因:是自己太贪大求全了。随即,他把1000亩土地退还给村民,集中精力打理剩下的560亩土地。

    要想瓜果甜,技术是关键。2018年,杨旭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富硒西瓜、富硒梨种植基地。利用大棚网架栽培技术,种植富硒西瓜,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效益是种植普通西瓜的3倍。

    杨旭超给富硒梨施的都是有机肥,遇到技术难题,他就联系山东的师傅,通过微信视频学习,并邀请师傅现场来指导。近年来,他种的富硒西瓜、富硒梨连获丰收,每年都能收入300多万元。

    目前,在杨旭超的带动下,周边10多个村160多户农民,富硒西瓜、富硒梨种植达2600多亩,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有了旭超的帮助,俺才挖掉了穷根。”安寨村脱贫户邢小广感激地说。去年以来,他种了10多亩富硒西瓜,杨旭超常钻进他家的瓜田里,帮他解决种植技术上的难题。

    如今,杨旭超刚退休的妻子董丽娜也回到村里,常到瓜果大棚里忙碌。眼看着来拉西瓜的货车驶进驶出,她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