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国三门峡网
九月的崤函大地,“红肥绿瘦”,瓜果飘香。
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是硕果累累的喜人景象。时值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阳店镇颇具特色的瓜果种植项目吧——
西水头村:软籽石榴满枝头
从阳店镇政府出发,沿310国道西行约2.5公里,位于国道北侧的一处村庄,掩映在万木葱茏、五彩缤纷的秋色里,这便是西水头村。在村干部建应仓的带领下,沿着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间道路,向村西南方向步行约10余分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梯田果园,一排排软籽石榴树在和熙的秋风中摇曳着枝桠,仿佛向人们打着招呼。
走进村民建照群的石榴园,一个个硕大的包裹着白色保鲜袋的石榴,将树枝压弯了腰。
在村民建稳业的石榴园,好客的主人随手摘下几个软籽石榴让大家品尝,将一粒粒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石榴籽捧在手中,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放入口中咀嚼,更是香甜清爽,沁人肺腑。现年70岁的建稳业,家里共栽植了6亩软籽石榴,树龄多为10年的盛果树。谈起石榴园的经济效益,老建乐呵呵地说:“年景好的时候每亩收益5万余元,普通的年景每亩也能有3万元的收入,比种庄稼强多了!”
西水头村现有人口3296人,下设16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3300余亩。该村地处崤函古道上的铁岭源南端,地形属丘陵地带,坐东朝西的数千亩沟坡地,光照充足,土质松软,特别适宜石榴生长。2005年,该村开始发展软籽石榴种植项目。2017年,村“两委”组织牵头,相继成立了果品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制作了高档礼品箱。目前,全村的石榴种植面积逾700亩,年产优质软籽石榴100余万公斤,产值约300万元。
软籽石榴已成为西水头村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阳店镇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之一。
羊角寨村:大棚哈密瓜一枝独秀
距阳店镇政府约5公里的羊角寨村,以种植大棚哈密瓜闻名乡里。
日前,笔者来到羊角寨村的大棚哈密瓜种植基地,但见数十座塑料大棚整齐地排列于田野上,在秋日的映照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透出迷人的气息。在一处哈密瓜的大棚里,村民何有民正在为瓜藤打芽。
何有民家今年种植了1.5亩大棚哈密瓜,约有2200株。他算了一笔账:一株上结一个瓜,每个瓜成熟后可长到3公斤重,整个大棚一茬的产量约65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为3.6元,产值约2.3万元。大棚哈密瓜的生长周期为85天,一年种植两茬,预计年收入约4.6万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的年产值可达到3万元。何有民深有感触地说:“特色农业种植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
据村党支部书记陈富举介绍,哈密瓜种植是羊角寨村近年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目前,村里已培养了一批种植哈密瓜的专业户和骨干技术人员,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技术与营销经验。全村大棚哈密瓜的种植面积有30余亩,年产值约100万元。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引导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大棚哈密瓜的种植项目中来,力争把其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项目,打造成为阳店镇的特色农业品牌。
知专农场:冬枣香甜迎客来
经常买水果的人就会发现,冬枣已经不知不觉出现在一些农贸市场和水果超市里了。
俗话说,南荔枝,北冬枣,号称百果王。冬枣口感脆甜,水分十足且令人回味悠长。除了绝妙的口感,冬枣还含有天然冬氨酸、苏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其他果品相比,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另外,冬枣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防癌、防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营养价值非常高。
位于阳店镇西部的知专农场,从2013年开始发展冬枣种植,如今进入丰产期的冬枣种植面积有70余亩,年总产量17.5万斤,总产值近100万元。“近年冬枣的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斤3元以上,每亩产值约1.3万元。”农场负责人高职专说。
据介绍,近年来在知专农场的带动下,阳店镇种植冬枣的面积已发展到200余亩。该项目既弥补了该镇种植冬枣的空白,还有效地调整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冬枣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时下,阳店镇的冬枣产品供不应求。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的客商已经提前下了订单,一些电商亦上门收购刚采摘的鲜冬枣,现场打包发货,销往郑州、西安、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冬枣已成为阳店镇的特色农业产品。
近年来,阳店镇紧紧围绕“果、菌、牧、菜、林”五大支柱产业,按照“连片开发、集约经营、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特色农业产业已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