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稻鳅生态共作’立体种养,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水稻种植每亩的利润由1000元左右提高到了3000元左右。同时,每亩可产泥鳅6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60元,又可多收入3600元,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和农户挣着了钱!”10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的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种植基地前,该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吴振邦介绍起了他们的“扶贫稻鳅田”。
“稻鳅生态共作”种养技术,就是在水稻田里养泥鳅,不用化肥、农药,利用泥鳅消灭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抑制虫害和草害发生,而泥鳅排泄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杜绝了化肥使用。无公害的大米,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销路也十分好。合作社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带动本村贫困户及周边农户进行水稻种植。目前,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了太平镇的扶贫基地,已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的62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原阳县旺盛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先后创建了稻鳅生态共作示范基地,营养强化稻米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了稻鳅生态共作基地6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800亩,无公害高产示范基地2700亩,示范种植总面积已达到了5100余亩。“稻田边二百多平方米的饭店正在装修中,我们将借助‘稻鳅田’,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给周边群众增加更多的收入渠道。”吴振邦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