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12316农业新闻

偃师区 服务有温度 助企有力度 镇平县 办事不求人 创业低成本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要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上级政府有奖励资金,不熟悉程序的话我们来协调!”2月27日,洛阳市偃师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敬辉在走访位于高龙镇的洛阳中再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时,对该公司负责人说。

    近年来,偃师区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聚焦“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举措,融合资源力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偃师区民营经济单位数量达4.5万余户,占各类市场主体的97.8%,偃师区荣获首批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区荣誉称号。

    抢抓政策机遇,下好创建先手棋。偃师区把“两个健康”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组建领导小组,成立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10个专项工作组;突出法律援助服务、基层商协会建设和企业家教育引导,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13个镇(街道)基层商会与乡贤家园融合发展,实现“两个健康”服务全覆盖;建成民营企业家培训中心,打造“格局商学院”。

    优化机制保障,当好发展助推器。汇编整理104项“真金白银”惠企政策,35个涉企职能部门共落实惠企政策143项;帮助30余家企业破解融资难,为700余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投放经营类贷款60亿元,协助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6.87亿元,有效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打好组合拳,激发发展新活力。通过“两个健康+”组合模式,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素质提升”,加强教育引领,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2年来累计培训企业家8000余人次。“+万企兴万村”,通过“万企兴万村”、村企结对等,吸引企业家主动融入乡村振兴,225家企业与224个行政村(社区)结对;“+平台建设”,创建了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和基层商会网络,目前入驻涉企、职能部门39个、32家,民营企业12042家,发布信息500余条,收集诉求211条,办结211条。

    本报讯(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胡少佳)“从第一次电话查询到整体审批结束,只用了一天时间,项目建设开工提前一个月,正是这么好的政策和环境,坚定了我们在镇平扎根发展的信心。”3月20日,哈纳斯集团沪陕高速镇平服务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镇平县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去年以来,镇平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围绕打造“办事不求人,创业低成本”营商品牌,一手抓“放管服效”改革,一手抓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围绕审批手续、办理流程、工作时限,该县市场监管局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企业开办事项1个环节办理、0.5个工作日办结,一人通办;投放6台智能审批机,提供便利店式的“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电子营业执照即时发放,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全程零见面、高效办。

    该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35个单位的1756项具体事项全部实现“应进必进”,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统筹制定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和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清理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提升办事指南准确性、详实性和易用性;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成300项以上“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

    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基础上,该县创新开展“万人联万户”活动,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联企业,乡镇办包联个体工商户,每月走访企业,送金融服务、送优惠政策、送创新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500余件。

    同时,该县制定出台“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开展服务型联合执法,落实首次不罚、无过错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在食品、药品、餐饮等领域建立推行智慧监管新模式,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去年,镇平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总量突破9万户,占全市的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