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6三农热线工作简报总第60期
本月综述 截至2016年5月底,我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总呼叫次数已达到836万,专家支撑次数达到412万次,日均呼叫次数在3537人次以上。5月份,技术宝典(种、养殖技术咨询)和政策咨询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28.6%、5.5%,占到总咨询量的34.1%。 本月技术方面,省内广大农户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日常管理上。其中,咨询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共计10244个,占咨询种植技术类问题的42%;其次为咨询蔬菜、西甜瓜病虫害类问题的,共计6585个,占比达27%;此外,各类果树病虫害防治问题,共计4634个,占比为19%。 养殖类热线中,咨询各类畜禽的养殖技术热线共计2166个,占养殖类热线的36.7%;疫病防治热线共计2060个,占比为34.9%。 本期热点 重视“一喷三防” 科学防病治虫 4月下旬以来,随着我省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省内各地农户来电咨询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农户逐渐增多,反映的问题依然集中在小麦“叶片或叶尖发黄、发干”、死穗、全蚀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等常见病害上,也有部分农户反映所种小麦生了“红蜘蛛”、“蚜虫”虫害,咨询该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小麦抽穗扬花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也是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危害的时期,如果防控不当,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产量损失。这一时期主要防控条锈病、白粉病,重点防治蚜虫、吸浆虫,科学预防赤霉病。 小麦“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也是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简便、有效的措施。相信广大麦农对此项技术都不陌生,而能否适时且高质量的做好“一喷三防”也成为能否有效防病防虫的关键。 “一喷三防”可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实施,常用的杀虫剂有菊酯类农药、吡虫啉、氧乐果等;杀菌剂主要是三唑酮、烯唑醇、多菌灵等;叶面肥主要为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 喷药时,最好选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时前,下午4时以后喷洒,每亩喷水量不要少于30公斤,要注意喷洒均匀,尤其是要注意喷到下部叶片。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进行喷洒。喷施前要注意天气情况,如遇喷药后24小时下雨,要及时补喷,以保证效果。 专家提醒,要高质量的完成小麦“一喷三防”,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切忌贪图便宜,购买防效差的药品,一定要购买使用三证齐全的正规合格农药,以保障施药效果。 ②配制农药时使用二次稀释法,可避免药液不匀。 ③药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要随意加大或降低用量。 典型案例 鸡场谨防球虫病 许昌市长葛石象乡的张先生散养有2000多只的土鸡,近期大部分鸡患上了球虫病,主要症状为发烧,大便发红;他自己用药效果不明显,想咨询专家该怎么办,工作人员为他连线了禽病防治专家刘健。 刘老师介绍,球虫属于一种寄生虫,散养鸡很容易患球虫病,尤其是发生过球虫病的养鸡场,管理不好的话,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病。病鸡主要表现为拉稀体瘦,长的慢甚至不长。 球虫有两种,一种是小肠绦虫,另外一种是直肠球虫,养殖户需要确认是哪一种球虫引起的,再选用药物有针对性的治疗:1、小肠绦虫主要表现为:粪便像西瓜瓤或西红柿瓤,颜色发黄,类似浆糊,可用驱绦灵治疗;发病前期也可以用土霉素,青链霉素等预防,加上止血的维生素效果会更好。2、直肠球虫主要表现为:粪便类似正常的鸡粪,但带有新鲜血液。治疗时使用常规的驱虫药即可。 专家提醒,发病鸡场要进行全场消毒,每周消毒一次,连续三次。所有场地、粪便、杂物都要彻底清扫干净,污秽物进行焚烧。由于球虫容易排球虫卵,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所以要彻底消毒2-3次,表层的土最好也进行消毒,可将常用的消毒剂或生石灰撒在地面。 日常管理除了要注意保持鸡场的干净卫生,还要保持场内的湿度。由于球虫在湿度超过40%就容易发生,而平时空气中湿度一般都在40%-60%,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鸡场内的空气湿度,同时做好药物消毒。 媒体合作 河南科技报2016年6月份计划出版8期,每周二、周五各一期,预计相关热点内容有: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