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4 2019-04

    鲁山县:小香菇做成扶贫“大产业”

    “目前,光是俺村的香菇种植就有1000多万袋,武汉、南京等地的客商在销售旺季时就在俺村住着收购呢。”4月3日,鲁山县董周乡朔园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郭兆鹏说道。 40多岁的郭兆鹏是董周乡小集村人,是当地有名的香菇种植大户,2017年3月他牵头成立了朔园种植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委托经营等带贫方式,共带动16户贫困家庭64人依靠种植香菇走上脱贫路。如今,小集村香菇种植大户已发展到68家。 鲁山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野生栗树漫山遍野,栗树枝条粉碎后是袋料香菇种植的主要原料,随着近年来袋料香菇技术的成熟,香菇种植数量逐年增加,产量不断提高。 据鲁山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形成了董周乡、张店乡、团城乡、马楼乡等香菇规模化种植基地。全县年种植香菇已达2.6亿袋,产值近6亿元。全县共有972户贫困家庭,2571人种植香菇走上脱贫路;还有269户贫困家庭,847人在种植基地务工,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小香菇种植已成为鲁山县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大产业。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信阳毛尖进入四大“热搜茶”,年轻人开始成“茶客”主力

    "明前茶,贵如金。"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偏高,河南信阳毛尖已进入明前茶的黄金采摘期,电商平台上也都开始预售或是销售今年春茶。尽管南方城市在春茶消费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信阳毛尖还是凭实力进入了今年四大"热搜"春茶品种。 4月2日淘宝发布《春茶消费数据》,今年的淘宝春茶季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春茶的成交同比去年再涨两成。 在各类春茶中,龙井依然是头块招牌,3月涌入淘宝搜索"龙井"的用户远超其它。紧随其后登上淘宝春茶热搜榜的还有碧螺春、白茶、信阳毛尖。 信阳益宏源茶业有限公司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今年气温偏高,信阳毛尖明前茶采摘期时间相对充裕,质量也相对不错。 但目前来看,价格可能要比去年高5%~10%,这是因为今年采茶工人薪资有所上涨所致。 河南商报从淘宝销售的情况看,销售量比较高的还是价格比较亲民的信阳毛尖,250克的价格从60元到200元不等。有些店铺已经开始陆续发货,有些还要有半个月左右的预售期。 不过,悠谷良品旗舰店人士说,明前茶采摘期短,价格比较高。如果追求性价比,可以考虑半个月后大量上市的雨前茶,相对明前茶口感并不差太多,且产量大,价格会比较实惠。 尽管信阳毛尖登上春茶热搜,但与郑州这样的北方城市相比,南方城市对于茶叶的消费更有追求。 上海登顶淘宝春茶城市榜,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都"。在十大春茶消费城市榜中,南方城市占据绝大多数,在喝明前春茶这件事上,南方人不出意料"完胜"北方。 喝茶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年轻"茶客"开始崛起 喝茶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生活元素,不过从网购茶叶来看,年轻人对春茶的热情更是高涨,淘宝上过半春茶消费者都是"85后"、"90后"。 这是因为工作节奏、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消费者都会把喝茶作为解压的好方法。而淘宝上的春茶品牌也在做很多年轻化的尝试,在年轻人中更好地推广茶文化。 "西湖工夫茶"这样的店家特地为淘宝消费者"特供"了25克小罐装的特级明前龙井产品,其中超七成消费者都是年轻群体,小份的茶叶能满足年轻人其随时随地喝茶的需求。 今年更有部分茶农、茶园开始尝试用淘宝直播卖茶。随着春茶季的开始,直播场景也从室内,升级到户外的茶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陈燕龙发现,在户外场景直播采茶、炒茶,互动量比平时高出三倍以上。那场直播带动的成交额更是比平日大涨11倍。通过直播消费者对春茶的真实产地、采摘时间、品质能做到一览无遗,更让茶店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像在"西湖工夫茶"的直播间里,就有消费者直接下单了5000多一斤的顶级明前龙井。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国内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动态

    高粱是世界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常年播种面积70万公顷左右,约占世界播种面积的1.5%,但单产水平约是世界单产水平的2倍,总产量约占世界的6%。 一、我国进口高粱情况 2012年以前,中国高粱每年进口不到10万吨,而2013年突增到108万吨,之后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顶峰1070万吨,之后逐年降低。结合近几年高粱进口数据分析,原因主要是国内玉米临储政策的实施和取消。 自2007年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一路上涨,2015年上涨到约2.4元/公斤。受玉米价格的影响,玉米饲料成本随之上涨,而高粱作为玉米饲料替代品,同时实行非配额管理政策,所以造成了2012年以后高粱进口量逐年增加。2016年,长达九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后,玉米价格受市场调节而降低,购买成本因此降低,随之高粱的进口逐年减少。2018年高粱进口365万吨,约是2015年的1/3。 二、国内高粱价格变化 2018年国内高粱价格先涨后降,新粮上市之前,价格小幅度上涨,总体稳定,新粮开秤价较低,与2016年基本持平。 3月前后高粱市场稳定,4月初粮价有所上涨。此期间主产区货源一般,多数农户手中余粮不足,高粱多集中在经销商手中,小部分地区余粮尚可;经销商以质定价,按量收粮;酒厂抵触高价,采购量有所减少,个别酒厂陆续少量备货,市场实际成交量一般。3月前后,吉林省白城市优质红高粱毛粮收购价为2.4元/公斤,黑龙江大庆地区为2.4元/公斤,辽宁建平为2.48元/公斤,河北黄骅为2.5元/公斤。 5—7月,国内高粱价格总体稳定,短期内小范围震荡。总体表现农户余粮不足,粮商谨慎去库存;酒厂需求不大,市场交易不快;由于国内高粱价格低且成本高,个别酒厂开始采购进口高粱。期间黑龙江大庆红高粱毛粮收购价为2.52—2.60元/公斤,吉林白城红高粱毛粮收购价为2.56—2.60元/公斤,辽宁建平红高粱收购价为2.60元/公斤,内蒙古通辽毛粮收购价为2.56—2.60元/公斤,各地区总体较平稳。 8—10月,全国高粱陆续上市。贵州、四川地区高粱多以订单种植,价格较稳定。8月中旬河北黄骅新季红糯高粱毛粮为2.5—2.7元/公斤,货源较少,有价无市,8月底为2.0—2.1元/公斤,干粮冀2号为2.6—2.8元/公斤,红茅粱6号为2.6元/公斤,红缨子为4.4元/公斤。9月下旬,辽宁建平、内蒙古敖汉、内蒙古通辽新季高粱零星上市,辽宁建平毛粮收购价为1.94—2.10元/公斤,红缨子净粮收购价为5.6元/公斤,市场不快。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高粱零星收割,湖南部分地区糯粮为3.2—3.4元/公斤,红缨子为5.0—5.6元/公斤,量小,部分本地用,部分销往贵州、四川。10月中下旬黑龙江高粱陆续收割,红高粱收购价为1.7—1.9元/公斤,净粮走货价约2.1元/公斤。 进入11月和12月,高粱主产区价格以稳定为主,价格基本持平。2019年2月,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容重700的毛粮收购价为1.50—1.56元/公斤。 三、2019年高粱产业发展趋势 据2018年国内高粱新粮开称价格较低且基本与2016年持平,同时根据2017年的高粱新粮开称价格较高的情况,预计2019年高粱收获时的开称价格为1.90-2.2元/公斤。 受2018年高粱价格较低的影响,2019年高粱种植面积将有所下降,预计低于2018年,也因此秋收后,高粱总量降低,价格会有所提高。另外2019年1-2月的高粱价格较低,同时进口高粱价格与国内高粱价格持平且进口趋势再减少,这些情况反映出2019年高粱种植面积减少和后期价格上涨。因此,建议种植户看紧行情、理性种植。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鲁山张店:小花木成为“摇钱树”

    4月1日,笔者在鲁山县张店乡马村腾春合作社种植园区看到,工人们有的正在忙着栽植美国红枫,有的正在把月季苗装到大货车上。 “今春正好赶上了国土绿化的好政策,这几个大棚的月季苗已经被预订完。照这个形势,估计今年能实现利润200多万。”合作社负责人张春献告诉笔者。 腾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5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美化环境、致富群众、助推脱贫”为宗旨,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参与、转移就业等方式,实施联合发展的新举措。 滕春合作社目前有月季园和苗木培育园两个园区,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有育苗棚23个,共培育火花、丰花、藤本等月季品种10余个,日本樱花、美国红枫、海棠、美人玫等绿化树20多种,固定资产达到2800万元。 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秉持着“奉献社会、助力脱贫”的理念。从2015年至今,陆续与76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其中贫困群众36户,年租金1000元;与48名群众签订了长期就业合同,其中有贫困户28人,平均日工资60元,从事苗木嫁接等技术工种的,月工资可达5000元。 据张春献介绍,合作社去年开始建立与群众的深入合作。免费提供技术、苗种和销售渠道,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和日常苗木培育养护,现已与多家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中国"绿色超级稻"造福一带一路18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4月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项目结题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政府(科技部)与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并由我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主持的最大的该项国际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已造福“一带一路”18个国家和地区,项目的长期目标是使目标国小农户水稻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使3000多万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据介绍,“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项目于2008年启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研究员牵头,联合国内外58家(国外26家和国内32家)水稻研究单位,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在18个非洲和亚洲目标国家和地区试种、审定和推广,对目标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黎志康研究员说,所谓绿色超级稻就是本着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培育高产、多抗和优质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和研发“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致力于在目标国家和区域实现水稻生产中“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目标。项目为此采用了创新的绿色超级稻分子育种技术和策略,培育出一大批高产、多抗(抗旱、耐盐、耐淹、养分高效等)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在目标国家和地区审定并大面积推广。 据悉,项目共在亚洲和非洲18个目标国家审定品种78个,目前这些品种正在各个目标国家稳步推广应用。根据各个目标国参加单位反馈的推广面积和绿色超级稻种子的生产数量,推算绿色超级稻品种在亚洲和非洲目标国家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612万公顷,使160万小农户受益。此外,项目在中国的西部五省区(宁夏、贵州、四川、云南和广西)培育绿色超级稻品种6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21万公顷。 此外,项目还资助独立专业人员进行了系统的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在菲律宾望天田和灌溉生态系统种植新培育的绿色超级稻品种比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平均每公顷增产0.89-1.83吨,平均增收为每公顷230.9美元。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超级稻品种的迅速推广已对目标亚非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扶贫产生了重大影响。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今年苹果花期冻害风险总体将小于去年

    根据国家苹果大数据公共平台气象灾害预警结果,结合3月25日-26日赴陕西延安洛川县和宝塔区实地调研情况,以及3月27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参加的“苹果花期冻害预警”专题研讨会,预计2019年4月苹果花期期间,全国大部分苹果主产区气温略高于历史平均值,苹果花期冻害风险总体将小于去年,陕西北部和甘肃产区应重点预防倒春寒风险。 预计陕西冻害风险将小于去年。今年陕西苹果花期将集中在4月2日-20日,较去年推迟3天-7天,比往年略偏早。其中,关中果区始花期在4月1日-7日,渭北果区在4月3日-21日,陕北果区在4月14日-22日。预计4月2日-4日全省有一次中等强度的降温过程,但关中和渭北地区最低温在0℃以上,陕北地区未进入苹果花期,因此此次降温对全省苹果生产基本无影响。预计4月7日-8日还会有一次降温过程,关中和渭北东部地区要重点防范。4月中旬以后陕北地区仍需关注天气变化,积极预防倒春寒风险。 甘肃4月中旬以后要预防倒春寒风险。今年甘肃东部和东南部苹果产区花期将在4月中旬至下旬,较去年推迟3天-7天,与常年基本一致。预计4月4日-6日陇南地区有一次降温过程,4月6日平凉、天水等地最低温将降至-1℃,但由于未进入花期,因此此次降温对全省苹果生产基本无影响。4月中旬至下旬以上主产区仍需关注天气变化,主动预防倒春寒风险。 预计山西4月上中旬有轻度冻害风险。山西省苹果主产区4月2日-20日将进入花期,较2018年推迟4天-6天,比常年提前1天-3天。预计4月上旬至中旬全省有3次降温过程,分别出现在4月1日-2日、4月8日~9日、4月14日-15日,4月1日运城市芮城县等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1℃,预计苹果树有轻度冻害风险,要注意加强防范。 河北北部地区要注意防范冻害风险。今年河北省中南部苹果花期较常年略偏早,北部果区花期接近常年。南部地区苹果始花期为4月5日-10日、中部地区4月8日-14日、北部地区4月25日-5月2日。预计清明节后大部分地区气温基本在0℃以上,苹果花期基本没有冻害风险。但张家口、承德及保定西北部等北部山区及地势低洼的果园,仍需注意防范局部小气候引起的花期冻害。 预计河南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较低。今年河南苹果主产区花期较去年推迟,接近常年同期,4月5日-10日将进入花期。三门峡市3月底至4月初有一次降温过程,但最低温在2℃以上,基本没有冻害风险。河南苹果主产区花期冻害风险总体较低,重点关注4月中旬天气变化。 预计山东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较低。山东省苹果产区花期较去年提前,较常年偏早,预计中西部在4月2日左右,中东部和半岛地区在4月10日-18日。4月1日-3日将有一次冷空气过程,烟台市栖霞市、莱阳县,威海市环翠区、荣成市最低气温将降至-1℃,但由于未进入花期,此次降温对不会对苹果生产产生影响。4月1日临沂市沂水县等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1℃,预计苹果树有轻度冻害风险,注意加强防范。预计4月份全省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发生冻害几率较低。 预计新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较小。3月份以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平均气温比2018年偏低,较常年偏高,阿克苏地区4月8日-20日将进入花期,较去年偏晚,较常年偏早。4月6日-8日南疆地区将有一次中弱冷空气过程,但预计最低温高于0℃,苹果花期冻害风险较小。4月中旬仍要关注温度变化,预防冻害风险。 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降低花期冻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前期建立果园喷水、灌水、发烟、加热等防霜冻工程设备;霜冻发生时,及时采取灌水、生烟、加热、晚疏花果、喷水等防灾减灾技术,降低冻害影响;有条件地区开展果园花期冻害保险。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我国智能畜牧业进入黄金窗口期

    近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全面拥抱信息化,引导传统畜牧业向“智能畜牧”转型发展,推动中国畜牧业驶入智能化发展轨道。 智能畜牧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智能畜牧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将为智能畜牧产业营造一个数据动态、数据即时、数据真实、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平台开放、共享共生的生态环境。智能畜牧分会将以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高效生态为导向,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智能畜牧业规范体系,使智能化、信息化与现代畜牧业深度融合,促进畜牧业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建设现代畜牧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当今和未来的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畜牧业产业科技进步、产业创新驱动的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说,从目前智能畜牧的实践看,将AI人工智能与各个畜种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链接将使养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智能养猪及AI养猪的高调推进,让养猪业再次成为大众视野里的热点和焦点,人工智能进入养殖业标志着“互联网+畜牧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人工智能无论是在养殖生产环节,还是在销售仓储物流环节,都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真正实现了从养殖到餐桌全程监管与可追溯,有效提升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介绍,“智能畜牧应用从重点突破到遍地开花,特别是小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巨大。” 智能与养殖业的融合,借助关键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养殖大数据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严控养殖过程实现精准化、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带动畜牧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将成为智能畜牧服务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之一。同时,这也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养殖业全要素生产力、资源利用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惠及广大农牧民和城乡居民。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虞城红叶杨实现了三季全红 达到了“材”貌双全

    “香山红叶无春意,虞城红杨看三季。十几年来,虞城红杨越来越红火,今天出圃的苗木是发往重庆合川的炫红杨。”4月2日,在虞城县站集镇王楼村河南中兴苗木红叶杨繁育基地,虞城农科所专家王爱科一边指挥苗木出圃一边接受记者采访。 虞城红杨主要有中红杨、全红杨、金红杨、炫红杨、光红杨、靓红杨等6个品种。该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栽培易、雄树无飞絮,叶面呈红色,三季四变,色彩靓丽,观赏期6个月,可迅速形成大规模、高档次园林景观。 填补了世界空白 “中红杨的培育填补了世界杨树育种的一项空白。”中国林科院杨树育种专家黄东森教授说,2005年5月17日,全国林业中红杨新品种保护现场查定会在虞城召开,中红杨被国家杨树专家团现场确认为杨树新品种。 当年,全国各地纷纷慕名前来订购中红杨种芽的客商有上千家,荷兰、日本、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际友人专程前来订购或合作开发中红杨,200亩中红杨当场售罄。 其实,早在2005年7月,中红杨就引起国外杨树专家的青睐。法国创新公司总裁索普在九华山苗木博览会上看到中红杨时,欲花150万欧元买断其在欧盟的繁育、销售权,中兴苗木董事长程相军委婉地拒绝:“资源是国家的,她首先应该红遍中华大地。” 2007年,为解决中红杨供不应求矛盾,中兴苗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新建基地3000亩,带动发展苗木公司12家,还建立了辽宁丹东、天津蓟县、山西忻州、山东枣庄、新疆伊宁、江苏连云港等共计5300亩的联合繁育基地,年产种苗600万株。 实现了三季全红 “中红杨红叶期短,能一年三季红,更好!”“中红杨如果能耐-30℃以下严寒,就能在三北栽植!”“如果中红杨耐盐碱,适宜滨海防护林带建设就好啦!”“中红杨叶片颜色能再靓一些,树冠再小点,就能进入城市绿化。”……为满足客户一个个新要求,2006年,中兴苗木招兵买马,创办商丘市中红杨绿化苗木研究所,由虞城县农科所专家王爱科组成专家团队,加快彩叶杨树新品种选育和开发。 “我们搞了100多年杨树育种都没发现红叶的,你们的发现是侥幸!”2007年11月,在西安杨凌科技博览对外科技项目洽谈会上,意大利杨树专家看到问题的艰巨当场回绝合作要求。但程相军自信地说:“他们不合作,我们自己也要开拓一片天地!” 谈到研发过程,王爱科感慨道:“培育新品种谈何容易?我也记不清走了多少弯路,做了多少次试验,终于在2009年,新品种全红杨闪亮登场,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新品种保护和河南省新品种认定。2015年,叶色靓丽的金红杨培育成功。2017年,炫红杨、光红杨、黄金楝培育成功。2018年,靓红杨通过国家新品种保护和河南省新品种认定,并以3000万元身价被一家企业买断。” 达到了“材”貌双全 “全省首推的红叶杨、黄金楝和金叶槐三个彩叶树种有两个是虞城自主研发的。”中兴苗木总经理程相奎说,中兴苗木已发展为全国唯一专业彩叶杨树新品种研发的民营科技企业,员工3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建有虞城红杨繁育基地3600亩,在全国多省市建有杨树科研合作示范基地。 3月5日,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张掖市林业局和高台县林业局的林业专家,在甘肃省高台县虞城红杨示范基地,共同见证了虞城红杨系列品种在戈壁滩的生长和越冬情况。“要不是现场查看,作为美洲黑杨红叶杨,能在干旱、寒冷的戈壁滩上正常生长安全越冬,简直不敢相信。真是奇迹!”到会的专家们赞不绝口。 十几年来,虞城红杨已发展示范繁育基地24个,总面积1.2万亩,从业农民2200多人,年出圃苗木1568万株,全国累计推广应用1.5亿株,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实现企业增效2200万元。产品覆盖北京、重庆、辽宁及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虞城红杨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 目前,随着国土绿化行动启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虞城红叶杨逐步成为园林绿化、营造速生风景林的新宠和虞城的一张亮丽名片!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光山花卉基地带民富

    3月31日,光山县椿树岗村世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苗木花卉基地劳作。 近年来,该合作社积极走种植特色苗木花卉之路,共引进种植紫荆花、广玉兰等20多类名贵苗木花卉,今春首批万株名贵巨紫荆花树被商家订购一空。现在村里有38名村民成为合作社种植花卉的职业社员,合作社还带动周围42户村民闲时种植花卉,户均年收入3.96万元。

    [更多详情]
  • 03 2019-04

    罗军召:返乡种植羊肚菌 试种成功喜丰收

    4月2日,在叶县夏李乡潘庄村,村民罗军召正在大棚里给羊肚菌浇水。“这些羊肚菌对水分要求特别严格,可得操心。”罗军召说。 今年41岁的罗军召,初中未毕业就到北京务工,从学徒到主厨,再到厨师长。2013年,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罗军召放弃在北京的优厚待遇,返乡创业发展。他先后在县城开了两家饭店,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厨师经验,生意发展得不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加强,头脑灵活的罗军召萌生了投身农业的想法,他上网查阅资料,看到种植羊肚菌收益不错,便把餐厅转让,决定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干一番。 2018年10月中旬,罗军召购买了近3万元的羊肚菌种,在夏李乡潘庄村投资近7万元建6个大棚,开始了试验。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因菌盖褶皱状如羊肚而得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外形独特。羊肚菌的生长对土壤温度湿度要求的条件苛刻, 土壤要求沙碱性或略偏碱性、温度要求0至18摄氏度、水分要求70%至80%之间。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羊肚菌,罗军召吃住在大棚前的简易房里,不时到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的长势,给羊肚菌套薄膜、加营养液、浇水…… 在罗军召的悉心照顾下,目前,羊肚菌已经进入采摘期,预计收获近1500公斤。 “羊肚菌每公斤售价在200元左右,除去成本,这次种植的羊肚菌大概能挣十几万元。如果晒干后,一公斤能卖到1600多元的大价钱。”罗军召兴奋地说。 “军召这人有经济头脑,事业心强,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就没有放弃过。”村民老董说。 除了试种羊肚菌外,罗军召还发展养殖产业,去年,罗军召在青海购买了300多只羊进行育肥,年底时全部卖出,挣了7万多元。随后,他又购买了80多只本地羊,通过自繁自养模式,不断壮大规模。 谈到未来,罗军召充满信心地说,准备发展种养合作社,流转20亩土地,其中15亩建20个大棚发展羊肚菌种植,另外5亩地建个养羊场。在羊肚菌种植上,罗军召表示,要培养菌种,提供给周边群众。另外还要购置烘干机械,对羊肚菌进行烘干处理,拉长产业链条,让羊肚菌走向更大的市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