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0 2023-11

    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粮草军需”

         11月17日,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晓飞说,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决扛稳扛牢责任,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安排农林水支出1129.8亿元,目前已累计下达841.2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衔接资金76.48亿元,较去年增加14.8%;省级预算安排衔接资金32.85亿元,全省53个脱贫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63.3亿元;此外,截至10月底,累计发行新增债券358.8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产业园等一批农业农村领域的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军需”。     为保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等重大任务需求,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落实“两藏”战略,打牢粮食稳产增产基础。全省近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55亿元,支持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多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超300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7.88亿元,推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河南,设立30亿元的中原农谷投资基金、30亿元的河南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助力、积蓄了充足后劲。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树立重农抓粮积极导向。2015年以来,累计筹措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1189亿元,对冲了农资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低种粮农民生产成本,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其中,2023年筹措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7.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3.8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9.5亿元。     支持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2017年以来,累计下达资金44.7亿元,支持创建了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强镇以及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出延津小麦、泌阳夏南牛等全国知名品牌。     建立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机制,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5只涉农类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直接投资项目179个、金额51.21亿元,培育出秋乐种业、金豆子、牧原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截至10月底,中原农险已与省内142个市县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承保农户761.49万户,提供风险保障金936.01亿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已在省内118个县市推广新型“政银担”模式,累计实现担保规模61.98万笔、846.27亿元,直接带动银行信贷资本投放金额超过公司资本金的16.93倍,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更多详情]
  • 20 2023-11

    固始鹅块“鹅香四溢”

         “汤鲜肉美,香气四溢,好吃……”11月9日,在信阳电商小镇成立现场,固始“鹅香四溢”鹅块农特产展销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品尝鹅块的参观者赞叹不已。     固始“鹅香四溢”鹅块菜品创始人、固始县久红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道明介绍,信阳人尤其是固始人历来对吃鹅肉、喝鹅汤情有独钟,他从1998年开始研发固始鹅块火锅,2001年8月正式在商城县开鹅块火锅店,开创了固始鹅的新吃法。经营20多年来,尹道明的鹅块火锅店已发展加盟店数十家,且家家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尹道明说:“鹅块火锅要保持味道正宗鲜美,食材的品质是关键。”     为了让食客吃到汤鲜肉美的固始鹅块,2014年,尹道明投资1300万元成立了固始县久红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兴建了自己的白鹅生态养殖场,对固始鹅进行生态养殖和精深加工,并注册了“鹅香四溢”商标,为加盟店和各地鹅块火锅店配送鹅块和调料,建立鹅块火锅全产业链。     据了解,尹道明在固始县城开设旗舰展示店,把鹅块和原鹅汤生产成预制菜,注册自己的抖音账号,开通网上直播,目前网评信誉很好。“我要让固始‘鹅香四溢’鹅块走出固始,让在全国各地的固始人都能吃到家乡的鹅块。”尹道明向记者坦露。

    [更多详情]
  • 20 2023-11

    德栗板栗销全国

         吃抹茶、摩卡、海盐还有玫瑰味的即食板栗是种什么样的体验?11月14日,记者带着这份好奇,来到信阳市浉河区柳林乡马庄村德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在该公司负责人甘龙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原料加工车间。只听机器轰鸣,流水线上的工人娴熟地分拣着脱壳的板栗,一粒粒金黄色的板栗仁脱壳而出。     “碳化机的高温高压能让板栗瞬间炸壳,经过漂烫、一次杀菌、气泡清洗、低温速冻,板栗仁可保质3年。”甘龙说,板栗从剥壳、消毒到分级、质检等只需半个小时,通常一条流水线一个小时可加工3吨左右的板栗。     跟着甘龙来到原料保鲜库,一股寒气侵袭而来。“今年厂子从板栗种植户手中收购了6000多吨鲜板栗,这些鲜板栗经过-3℃的保鲜后入冷库,按品相分级,最后加工成板栗仁。”甘龙介绍说,“目前,我们以信阳本土市场为基础,依托电商平台、代理商、经销商,同时与西亚、和美等大型供应链渠道合作,把板栗销往全国。”     甘龙指着一盘五颜六色的板栗仁说:“这是根据年轻人口味研发的抹茶、摩卡、海盐、玫瑰味板栗仁,尝尝看。”记者打开一袋品尝,口感粉糯,甜而不腻。     甘龙介绍,以往板栗带壳销售,收益不理想。随着深加工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现在从卖板栗到卖板栗汁、酥脆板栗仁、板栗粉、板栗面条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板栗的附加值,实现了公司和板栗种植户双增收、双振兴、共富裕。     同时,该公司还吸引了来自周边村庄的50余名村民前来务工。村民们按量计工,多劳多得,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

    [更多详情]
  • 20 2023-11

    罗山艾草有市场效益高

         切割、捣碎、包裹……11月13日,在信阳申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将艾草进行深加工,一根根艾条被装进快递箱,运往全国各地。     “别看这小小的艾草,全身都是宝!”正在车间忙碌的公司负责人熊林斌随手抓起一把艾叶笑着说,“不仅能制药,还可以提炼精油用于加工美容产品,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好。”     目前,罗山县艾草种植面积1.7万亩,干艾叶年产量1.7万吨左右,有艾草种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家,艾草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熊林斌是土生土长的罗山人,曾长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2017年,他返乡创办了申艾公司,专注艾草种植、收购、研发、加工和销售,并注册商标“灵山古艾”。     跟着熊林斌,记者来到该公司的艾草种植基地,旋耕机来回穿梭,深翻整地并清理着地表杂物。“我开旋耕机一天能挣150块钱。”农机手李保明笑呵呵地说,每年冬至前后开始种植艾草,来年端午节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我们利用岗坡地,不仅种植艾草,还套种桔梗、野菊花、杜仲、夏枯草等药材。”熊林斌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罗山县最早一批从事艾草产业的企业,目前种植规模达6000多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     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申艾公司引导农户与公司合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申艾公司已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艾草4000多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艾草种植只是第一步,打开销路才是致富的关键。在公司所属的大别山艾草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除了满墙的专利证书,一个个鸡蛋形状玻璃瓶盛装的棕色颗粒格外引人注目。熊林斌介绍,这些瓶子里展示的是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攻关选育的“灵山古艾1号”种子,该品种产量突出、品质优良、药效成分高,被认定为河南省道地药材品种。     熊林斌坦言,虽然当地艾草产业规模较大,但产业组织散、小、乱的问题一直存在,多数企业仍以生产艾绒、艾条等粗加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今年2月,申艾公司正式获省科技厅认定,建设大别山艾草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攻艾产品研发、机械制造。目前,该中心已申请专利16项,其中8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据熊林斌介绍,多项专利技术加持下,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再到消费市场,小小的一株艾草已经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夏店镇金丝菊香飘致富路

         11月12日,汝州市夏店镇上鲁村的金丝菊种植大田里,十几名村民正热火朝天地采摘金丝菊花朵,说笑声此起彼伏。     “大家要先捡大花朵采摘,把小的留在枝上再长长,下一茬再摘。摘花时要小心,千万不要折断菊花枝,造成下茬花减产,按行慢慢采摘。”55岁的郭好招呼着帮工的乡亲。     今年,郭好家种了12亩金丝菊,能采摘三茬,现在采摘的是二茬花。采摘一茬需要五六天。     郭好的丈夫鲁新杰今年58岁,是金丝菊种植高手。此时,他正在一路之隔的一排炕房前组织人将金丝菊分拣和入炕烘干。     鲁新杰说,炕房是利用烟炕改造的,炕完他家种的百亩烟叶后接下来炕菊花,不闲着。“今年金丝菊亩产将实现翻番,按现在市场行情,亩均增收将达万元左右。”     今年61岁的上鲁村村民鲁素琴常年在鲁新杰家烟田、菊花田里务工增收,她高兴地说:“烟叶生产下来是采摘菊花,每天60元,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活不累,还不耽误在家照顾孙子、孙女,真不赖。”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夏店镇千亩迷迭香喜获丰收

         11月13日,汝州市夏店镇孔寨村千亩迷迭香种植基地的梯田里,前来务工的乡亲正在抢收迷迭香。     何转旺,61岁,5年前响应村党支部号召开始种植迷迭香,“今年这20多亩迷迭香平均每亩能收入4000元左右。”为了抢收,他打电话让在外地务工的儿子、儿媳请假回来帮忙,又雇了3名乡亲帮忙。     迷迭香丰收的季节,也是孔寨村党支部书记何俊党最忙最高兴的日子,除了外出开会,他最大的牵挂就是迷迭香。     何俊党是夏店镇迷迭香种植的带头人,5年前他流转土地70亩种植迷迭香,然后成立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提供一条龙服务。孔寨村先后出现8个种植大户,与周边村一起建成了1200亩的迷迭香种植基地。     据了解,目前,这个千亩迷迭香种植基地每年可吸纳孔寨村和邻近村150多名劳动力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辣椒贷”带动辣椒产业发展

        11月11日,在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的辣椒地里,一垄垄红彤彤的辣椒喜获丰收。种植户正在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摘、晾晒、分拣、筛选、打包、销售……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一派红红火火的美景。     “今年辣椒大丰收,多亏临颍农商银行及时发放的15万元贷款啊!”梁岗村辣椒种植户王辉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临颍县着力推进麦椒套种、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力推广5G辣椒种植,探索走出了一条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临颍农商银行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为辣椒种植户、辣椒经纪人、辣椒加工企业等产业经营主体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临颍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走访田间地头、交易市场、加工企业,深入了解辣椒产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为符合条件的辣椒产业经营主体办理贷款用信签约,并根据贷户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一对一的服务方案。为加大对临颍县辣椒产业的支持力度,该行从农户购种、购肥到加工企业建厂、购买设备,再到引流扩销等生产销售环节,为辣椒种植户、经纪人、加工企业等上下游合作经营主体提供整链金融服务,助力辣椒产业发展。     据临颍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该行以“订制干净的信贷产品,做干净的信贷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推出适合辣椒产业发展的特色贷款产品“辣椒贷”,旨在满足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管理规范、还款来源有保障的辣椒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最高额度可达300万元,手续简便,利率优惠,还款方式灵活。     针对辣椒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短、频、急特点,该行按照特事特办和急事急办的原则,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办理贷款,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办贷流程和人员配置,简化办贷手续,以最快的速度为辣椒产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截至目前,临颍农商银行“辣椒贷”贷款余额1.126亿元,为临颍县辣椒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金融宣讲送贷下乡

        “这笔30万元的产业链贷款对于我的养殖场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啊!”11月15日,一直因为资金周转难题而愁眉不展的固始县长隆养殖场负责人张中陈高兴地表示。     10月底,邮储银行固始支行走进沙河铺镇组织开展金融宣讲活动,该镇商户、种养大户共计90余人参会,现场测试信用户10户、信用额度90万元,并安排信贷人员在会后逐户走访有融资需求的企业。     11月7日,邮储银行信贷人员来到固始县长隆养殖场开展贷前调查。该养殖场存栏生猪1000多头,年出栏2000多头,年营业额400多万元,经营情况稳定。因年关将至,养殖场流动资金紧张,邮储银行根据此特点精准推荐了产业链贷款,并现场为其采集申贷资料。11月14日,该行成功为该养殖场发放产业链贷款30万元。     据了解,固始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通过集中座谈、入户走访、线上线下互动等形式,持续开展金融宣讲系列活动,主动对接乡村市场,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探索打造乡村振兴贷款系列特色产品,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截至10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31.56亿元,比年初新增29.1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07.79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62.67%。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税惠直达助力伊川小米走向大市场

        “哪些税能免减、能免减多少、发票怎么开具……税务干部上门,为我们讲得清清楚楚。”11月10日,伊川县洛阳范老庄农副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称赞道,“我们的小米从地里走向市场、端上餐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离不开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     据介绍,伊川县地处全国小米主产区最南端、富硒带最北端,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是我省谷物种植的优势区域,伊川小米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伊川县种植优质谷子20万亩,年加工销售小米8万吨,年产值6亿元,谷子种植面积及小米加工企业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根据小米种植初加工行业的特点,伊川县税务局梳理汇总涉农税费优惠政策,发挥贴近农户和涉农企业的优势,实地走访并开展税费政策宣传,同时根据企业情况分类进行个性化辅导,推动税惠红利直达农户和涉农企业。该局还持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通过“线上互动+智能应答+问办合一”为辖区内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发票开具、申报辅导等服务,以服务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助力伊川小米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更多详情]
  • 17 2023-11

    七种特色贷城乡全覆盖

       “是商水农商银行帮了我的大忙!之前看到亲戚朋友种辣椒都挣了钱,于是我今年也承包了50亩地种辣椒,因为前期投资太大,后期资金短缺。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微信咨询商水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没想到他当天就上门服务,从调查、审批到10万元‘丰收贷’到账只用了三四天。”11月10日,商水县舒庄乡辣椒种植大户张铭坤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商水农商银行不断整合各类资源,满足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需求,成立信贷产品研发小组,依托数字化转型,健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深入基层网点、村组、田间地头,聚焦涉农、普惠、绿色、消费等各类市场主体,推出惠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色金融产品7种,包括农户专属信贷产品“丰收贷”“农资贷”,针对县域渔网加工、板材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农商特色贷”,针对新市民的“安居贷”,等等。     据了解,该行致力实现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以惠农支付服务为依托,持续优化偏远农村服务网络,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民身边。截至目前,该行在全县布放自助存取款机75台、智慧柜员机26台、POS机终端210台、征信查询机2台;金燕卡存量客户68.88万张,开通手机银行存量客户27.24万户,网上银行存量客户20.03万户、“金燕e付”7786个;优化升级县中医院智慧收费系统,上线燃气缴费系统,在全县开设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窗口28个,社保卡存量用户30.87万户,让近60%的商水人民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果。     据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巩固农村市场传统优势,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今年4月以来,商水农商银行启动了“党建+金融”整村授信活动,做到农户、产业、工商小微、机关单位走访覆盖面4个100%,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辖内595个行政村、28万户居民第一轮整村授信工作,年投放贷款10亿元以上。     截至10月底,该行已完成授信2.22万户,授信金额90.17亿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