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3 2018-12

    济源: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化之路

    河南省济源市耕地面积只有50.87万亩,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又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80.8%。在一般人眼中,以这样自然条件为基础发展好农业是很难的,更别说发展推广全程机械化了。然而,济源却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在2016年发布的28个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中,济源成为当年河南省唯一上榜县(市)。 近年来,济源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作物、经济条件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动农机化技术集成,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小麦生产方面,通过强化示范推广、提高装备水平、精心组织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玉米生产方面,通过政策推动、累加补贴、项目奖补、规范作业模式等措施,极大程度提高了玉米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等方面的农机装备水平。据了解,早在2011年,济源就在河南省率先通过了全国农机化示范区验收,成为该省四个玉米机收先行区之一。截至2017年,济源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91%以上,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生产以及农机宣传培训等工作在河南省都居于领先地位。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河南太康县徐庄村改种蔬菜增收快

    “以前村里没有产业,农作物一年四季都是玉米、小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近日,河南太康县王集乡徐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秋良说,“今年,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克诚和第一书记高歌的带领下,村民通过种植花菜、包菜、萝卜等蔬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今年3月份,太康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徐克诚主动请缨,到徐庄村驻村扶贫。到任之后,他和驻村第一书记高歌一起走访了群众代表、党员、种粮大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徐庄村情,理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产业”的帮扶思路,还动员长年在外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村民徐香菊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8月,徐庄农牧专业合作社成立,徐香菊任合作社的负责人,流转土地500多亩,入社社员达130多户,其中贫困户占50多户。合作社与王集乡银河盛蔬菜脱水公司签订了回收合同,合作社种植的500余亩蔬菜全部被订单收购。“花菜保底价0.5元,高于市场的按市场价收购。今年,我在合作社承包50多亩地,预计收入能达20多万元。”贫困户范国峰说。 由于种植蔬菜效益是传统种植的五六倍,目前,徐庄村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蔬菜产业和村里实际情况,编制村庄规划,把徐庄打造成‘田园综合体’,再引进几家企业,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徐克诚说。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郏县闲置育苗棚带富贫困户

    “没想到,我这小小的育苗棚每年还能养活20多个贫困户……”11月27日,正在整理育苗棚内蔬菜残叶的郏县安良镇酸庄村烟叶育苗大户薛战锋高兴地说。 近年来,郏县围绕“烟”字做文章,以做强、做优、做精烟叶产业为目标,同时,拉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展烟草基础设施综合利用,育苗大棚种植苦瓜、烤房烘干辣椒等,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5~10月,全县利用育苗大棚种植苦瓜228棚,每棚产量5000公斤,销售单价平均2元/公斤,每棚销售总收入10000元,单棚成本1850元,每棚平均纯收入达8150元。10月份,全县共利用80座烤房烘干辣椒,每座烤房平均烤2炕,覆盖面积10亩,可烘烤辣椒3000公斤,收费价格平均为1.2元/公斤,每座烤房可收入3600元,其中成本为1600元,纯收入2000元。据统计,仅此两项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65个。 此外,该县通过鼓励贫困户种烟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愿意种烟的,优先安排烟叶种植计划,实行一对一技术服务,使贫困户通过种植烟叶这一短、平、快项目快速脱贫。同时,对贫困户种植烟叶免费机耕机耙、起垄,免费入烟叶保险。今年,全县共有5户贫困户种植了烟叶,种烟面积达60亩。该县还鼓励贫困户务工脱贫,让有劳动能力的60岁以下贫困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在烟叶生产环节,推荐贫困户到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和种烟大户那里务工,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河南宁海峡:一片梨树致富一方百姓

    “现在能够种植黄梨,还要感谢海峡这个种梨的带头人,不然我们也尝不到种植黄梨的‘甜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寺古洼村黄梨基地内,正收获黄梨的种植户李新毅高兴地说。 李新毅所说的带头人是陕州区振农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名叫宁海峡。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的宁海峡,从事过文秘工作,自主创业开过店铺。然而,宁海峡一直向往家乡的田园生活,既能够照顾家人,每天也不会有繁琐的工作压力。2003年,她干脆返回老家陕州区寻求发展。 最初回来,宁海峡并不清楚究竟要发展什么产业,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接触到了日韩黄梨,就果断在陕州区张湾乡流转了7亩土地,大胆试种黄梨。之后,宁海峡多次去山东、河北等地学习黄梨种植知识,经过虚心请教和精心管理,慢慢地探索出了多种黄梨种植模式。在她的带动下,张湾乡发展优质品种黄梨3000多亩。 2006年,爱琢磨事情的宁海峡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她及时注册成立了金秋黄梨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又成立了合作社。借助电子商务给农业带来的红利,宁海峡成功吸引了国内一大批忠实的顾客。如今,在宁海峡的带动下,核心种植区张湾乡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栽植模式。 三门峡南部的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地区是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因为海拔和气候优势种玉露香梨却比较合适。在卢氏县政府的支持下,宁海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2016年开始,在范里镇、沙河镇、杜关镇、朱阳镇等地推广种植6000多亩的玉露香梨,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梨果种植及收购合同,将分散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建立起可靠、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联结体。 “以前自己种地时,一年辛辛苦苦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梨有扶贫栽培基地引导管理,还不用操心梨树的销售问题,今年的梨树已经开始零星挂果,以后这日子过的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得到实惠的范里镇王窑村种植户沈应战说。 经过3年的发展,宁海峡已经指导卢氏山区近1000家农户种植香梨,总规模超过了6000亩。“预计明后年有望亩产千余斤,4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能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对于贫困户来说每家种上2亩香梨就能脱贫致富了。”宁海峡信心满满地说。 时下,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宁海峡借助黄梨基地接近三门峡城区的优势,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城里人前去游玩采摘。“利用采摘把顾客吸引过来,让更多的顾客能够看到我们种植管理的方法和梨树的长势情况,还能扩大我们苗圃的影响力。”宁海峡还在经营梨树苗圃和旅游方面作出探索,“我还要进一步打造金秋黄梨品牌,未来两年玉露香梨将在卢氏扩大到2万亩,以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梨致富。”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河南永城:生态景观鱼缸走俏市场

    11月28日,永城木海水景工作室负责人刘鑫在给生态景观鱼缸里的鱼虾喂食。近年来,生态景观鱼缸逐渐走俏市场,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生态景观玻璃缸内,摇曳的水草、欢快的鱼虾、奇特的石头,打造出了接近大自然的立体水景效果。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国家盐碱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我国从事盐碱地改良和资源利用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日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盐碱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集战略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刘作凯在联盟启动活动上说,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开拓发展空间,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同时,我国有大量闲置的盐碱地,有效开发和利用闲置盐碱地,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是未来农业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杨劲松介绍,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达3630万公顷,占可利用土地的近5%,广泛分布在滨海、西北内陆、黄淮海平原、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等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也是我国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现实重要来源。 国家盐碱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后,将通过凝聚盐碱地治理领域各方力量,打造盐碱地产业链,重点是在技术研发推广、设备生产、产品市场开发、电子商务拓展等领域,集成和共享技术创新资源。通过组建盐碱地行业专家库、产品库、成果库、企业库,开展行业技术培训,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对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特色产业带动宝丰县肖旗乡群众致富

    “今年,俺光通过扶贫基地康龙公司爱心帮扶和‘千头线’项目分红就拿到3600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俺家光荣地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11月28日,宝丰县肖旗乡潘庄村2018年脱贫户王动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宝丰县肖旗乡充分发挥康龙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扶贫基地,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康龙公司爱心帮扶该乡贫困户20户,帮扶其他乡镇贫困户62户,每户每年增收600元。此外,“千头线”项目也带动该乡50户贫困户每年分红3000元。 近年来,该乡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帮扶,鼓励群众改变种植结构、拉长加工链条、发展特色产业。目前,该乡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贺岭、丁岭、赵岭的粉条加工,三里营和郭庄的豆腐豆芽加工,韩店康龙的种植和养殖业,潘庄的烟叶,丁岭的扫帚加工,史渡洼的花生种植,解庄的辣椒产业基地,极大地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 截至目前,肖旗乡有专业加工技术的村11个,红薯加工、烟叶种植、生猪养殖等26类产业项目,带动全乡129户脱贫致富,占全乡贫困户的60.8%。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河南淮滨:蒜地长出致富苗

    “淮滨县谷堆乡符营村每年‘麦茬稻、稻茬麦’,种植品种单一,收入低,生活水平差。我们听说高倩在开封做蔬菜商贸,有蔬菜销售优势,我们决心把企业引进来种植大蒜,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脱贫致富。”11月27日,河南淮滨县交通运输管理局驻谷堆乡符营村第一书记余立全告诉记者。 “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现在文哲商贸公司来了,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以后平时的花销再也不用愁了,感谢文哲公司给了俺一条脱贫致富路子。”淮滨县谷堆乡符营村贫困户刘振娥老人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激动得直抹眼泪。 通过多次考察,淮滨县沿淮滩地土质疏松,是上好的“青沙河岭地”,适合大蒜种植。高倩的文哲蔬菜种植公司于2017年开始在固城乡河湾村试种40亩,经济效益明显。2018年,该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在谷堆、固城、栏杆三个乡镇大面积种植大蒜和蒜黄,特别在谷堆乡符营村建大蒜种植基地400多亩。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入股土地1000多亩,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加价回收。 高倩和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大蒜亩产3000斤,按每斤1.5元计算,亩收入可达4500元,大蒜收后套种辣椒,亩产900斤,按每斤3.5元计算,一茬亩收入3150元,1000亩大蒜辣椒综合收入765万元。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在淮滨种大蒜已带动务工人员8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03人。 “明年公司将追加投资5000万元,在全县扩种3万亩大蒜、500亩蒜黄,建设蒜黄、蒜片、蒜米加工厂和冷库,带领全县父老乡亲一道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高倩说。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于康震:形成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合力

    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最新指示批示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交流防控工作,分析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形势,研究下一阶段任务分工方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强调,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前期有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部门协调,细化工作措施,更好形成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合力。 会议指出,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我国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总的看,疫情呈多点散发的态势,防控工作总体可控。但是,考虑到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必须在继续打好攻坚战的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会上,中宣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林草局、民航局、邮政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与会同志分别交流了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严防外来疫情传入、保障生猪产品市场供应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

    [更多详情]
  • 30 2018-11

    我国多举措构建职业农民立体化培训新格局

    为加快职业农民培育,今年以来,我国大力开展部级层面示范性师资、农业企业家培训,省级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培训,市县级组织新型经营主体骨干、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培训,构建起立体化培训新格局。 这是从2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暨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为解决农业职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农业农村部积极拓展职业农民发展新空间。职业农民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将从职业认定、教育培养、定向扶持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做好延伸跟踪服务,抓好试点示范,为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创设更好政策环境。 据了解,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今年以来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功能不断拓展完善,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和农业技术视频上线4639个,累计在线解答农民问题150万条。为激发教育培训体系活力,农业农村部门健全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竞争退出机制,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并且建立多维度考核新机制。 从会议了解到,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中央财政20亿元资金基本到位,省级配套资金超过5.2亿元。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快执行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集中培训,抓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推广应用,强化信息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做好绩效考核。各级农广校体系将发挥培训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