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6 2018-10

    大棚草莓套作鲜食玉米 一年三熟优质又高效

    周口市为缓解城郊耕种面积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用地矛盾突出的实际,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了草莓套作鲜食玉米一年三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该技术以草莓为主栽品种,套作玉米。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草莓,次年草莓收获前2月中旬开始套作第一茬玉米。草莓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上市,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鲜食玉米在5月中下旬上市,5月上中旬套作第二茬鲜食玉米,第二茬鲜食玉米在8月中下旬上市。 1 大棚草莓如何种植 建大棚:用竹竿建南北走向大棚,即用两根竹竿对头握成弓形,顶端高度2.5~2.7米,根据地的宽窄不等,建成467~667平方米的大棚,棚宽为7~8米,棚长67米。这种大棚的优点是透光性好、光照均匀,通气好、放风方便,造价成本低。 草莓品种选择上,可选择红颜、天仙醉、日本风香、甜查理等高产优质品种为主栽品种。 草莓移栽前,首先培育壮苗。6月上旬育苗,施足基肥,施腐熟后的猪粪3000~5000公斤/亩,加氮磷钾各占15%的硫酸复合肥40~50公斤/亩。其次整地打畦,打成南北方向高畦,畦宽1米,畦高30厘米,高畦上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每畦安装1个滴灌管,以方便浇水。 草莓移栽定植。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移栽定植草莓。移栽时选健壮苗,即4~6个叶、根系发达的苗木。每畦栽两行,株距20厘米,行距25厘米,深度6~8厘米,相互交叉种植,密度8000~1万株/亩,把土压实,茎部与地面齐平,然后盖上黑色药物地膜,以便保温、保湿、防草杀菌,定植后随即打开滴灌浇缓苗水。霜降前3天盖棚。 草莓定植后做好管理。首先,草莓是喜水喜肥作物,整个生育期水肥管理非常重要,每隔5~8天要浇一次水,收获期每隔3~5天在傍晚浇一次。草莓开花结果后及时补施肥料,可施蔬菜冲施肥,每7天施一次,施用量为10公斤/亩。其次,当草莓长至两三分枝叶,及时打头并摘下部老叶病叶,以促进侧芽分化。开花后还要进行疏花疏果,把小花摘除,把畸形果和病果摘除,以保证草莓的质量。再次,温度和湿度的管理。草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适宜湿度为50%~70%。当棚内温度高于25℃~28℃时,通风降温;当棚内湿度大于70%时,通风换气,降低草莓发病。最后,病虫害防治。3~4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湿度的增大,草莓易感染灰霉病和叶斑病,需定期喷洒50%速克灵和70%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并增加通风时间。另外,可喷洒吡虫啉防治蚜虫。 一般草莓在1月上市,采期有四五个月,平均每亩可采收草莓500公斤。一般1~2月售价为30~50元/公斤,3~4月售价为25~30元/公斤,每亩平均经济效益1.5万元。 2 大棚鲜食玉米如何套种 鲜食玉米要选择早熟、优质、口感好、白轴、半马齿形籽粒且金黄色、不秃尖、外皮包轴严实、穗长中等偏大、株型紧缩、叶片上冲以及株高较低的品种。其中选白轴可避免煮玉米时黑汤。主栽品种是浚单20。 一年套种两茬鲜食玉米,第一茬在立春前3天可直接播种,也可在立春前15天在温箱内催芽,然后用地温线,双层天膜育苗。玉米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开始移栽。这种方法套种的玉米可提前15天上市,效益较高。 玉米种植行距1米,株距20厘米,每亩栽植4500株左右,即每两行草莓套种1行玉米,靠近大棚西边的在草莓畦的东边种1行玉米,靠近大棚东边的在草莓畦的西边种1行玉米,避免棚东西两边较低与玉米较高的矛盾。大棚早春玉米病害很少,4~5月与草莓同时防治蚜虫。 第二茬在5月中旬套种直播,每畦种1行,株距20厘米,每亩栽植4000株左右。 第一茬玉米鲜穗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上市,每穗售价1.5元~2元,每亩经济效益6000~8000元。第二茬玉米鲜穗在8月中旬上市,每穗售价1元~1.5元,每亩可获得4000~6000元收益。鲜食玉米是煮熟食用的,要在最适“食味期”(乳熟期)采收。收获过早,则含糖量少,粒色浅,乳质少,风味差;收获过晚,含糖量降低,淀粉含量增加,果皮硬,口感差。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三门峡的哈蜜瓜熟了

    10月9日,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扶贫产业示范园大棚里,瓜农丁佰芳正忙着采摘已成熟的哈蜜瓜。 为了使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安置点“住得稳、过得好”,该镇在扶贫产业示范园新建20座大棚,其中多半种植哈蜜瓜。目前,该园两万斤哈蜜瓜已陆续成熟上市。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沈丘:黄金梨里出“黄金”

    10月11日,游客在沈丘县刘湾镇朱李庄村生态晚秋黄金梨种植基地采摘黄金梨。近年来,该县鼓励当地农民大力发展休闲采摘与观光农业,将特色种植与采摘体验、旅游观光相结合,把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河南新乡秸秆禁烧工作再部署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召开秋季秸秆禁烧督导工作会议,各督导组、机动组和巡视组组长参加会议,会议对新乡市秋季禁烧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下一阶段禁烧工作督导重点进行了再部署。 市禁烧办主任、农牧局局长陈艺平指出:一是提高认识程度。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突出县(市)、区政府主体责任,坚持领导挂帅,强化督导检查,从上而下层层传导禁烧压力,压实责任。二是完善值守制度。进一步完善蓝天卫士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特别是加强乡(镇)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值守工作,按照市禁烧办要求,实施“五固定管理”,即固定人员、固定场所、固定操作电脑、固定报警电话和固定火情填报,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确保火情及时发现、立即处理,避免火势蔓延。各县(市)、区可参考封丘经验,在乡(镇)蓝天卫士值班室安装监控摄像头,全面掌握乡(镇)蓝天卫士值班值守情况。三是健全应急体系。各地要健全应急体系,提高应急队伍素质,完善应急设备配置,特别是要督促各村、各卡点处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小型洒水车、灭火扫把等应急设备,对发现的火情做到及时处置。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当前已进入秋季禁烧工作攻坚期,宣传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继续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要在村口、村内、县道两侧等农民习惯活动区域增挂印有禁烧举报电话的条幅、标语,加大宣传车和村内喇叭的宣讲次数,增加工作人员入村入户的宣传频次,务必做到禁烧工作不停止,宣传引导不结束,全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各级督导组、巡逻队要认真督导检查,加大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两侧等关键位置,以及蓝天卫士监控盲区的巡查力度;在村边、地头要增加禁烧卡点设置数量,配置必要灭火设施,配备骨干力量实施昼夜监管,务必做到火情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六是清理焚烧隐患。各县(市)、区要及时对田间地头、道路两侧和村头坑边等处堆积的秸秆进行彻底清理,做到日清日净,消除焚烧隐患,市禁烧办对超过时间节点未清理完的秸秆,根据大小,每堆处以1000元-5000元财政扣款。七是实施严管重罚。市禁烧办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发生焚烧火情的地区和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值守脱岗、消极怠工、隐瞒火情、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全市通报,并按照有关规定,由纪检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会后,市禁烧办下发《关于近期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通报》,传达会议精神,通报当前新乡市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务必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新乡市不发生焚烧火情。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沁阳百亩菊花盛开

    近日,人们在沁阳市沁园街道五门村菊花园采摘北京菊。五门村种植的130亩杭白菊、北京菊进入采摘期,每天吸引周边100多名农民参与采摘劳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光。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长垣县冬枣挂枝头 群众享丰收

    10月7日,长垣县众合冬枣种植合作社迎来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丰产年。经过九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冬枣种植基地。 近两年,合作社先后安排22名贫困户劳动力到枣园长期务工,同时,在除草、采摘、销售等时间节点,吸纳临时就业人员300余人,其中贫困户40余人。目前,合作社已被确定为“长垣县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 目前,在枣园就业的22户贫困户,已有10户实现了脱贫。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河南真金白银给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业大省河南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10月10日至11日在鹤壁举行的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传来消息,8年来我省累计投入农村综合改革资金约250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乡村旧貌换新颜,老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 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包括中央和省确定支持的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益性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工作,旨在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 “自2010年以来,我省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在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财政厅副厅长高战荣表示。 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重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的村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人居环境问题。2010年至2017年,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全省共支持建设硬化乡村道路5.3万公里,建设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整治坑塘、安装路灯,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我省采取政府出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跟进的做法,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式,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随着项目陆续运营,目前全省试点项目已获收益5129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6万人;全省项目全部实施后预计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近10万人,可产生年度收益约2亿元。 田园综合体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2个国家级试点和8个省级试点项目稳步推进,节假日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开始显现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乡村经济发展,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步跟进。2010年至2017年,全省共建设文体活动场所5683处;争取1.5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了99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 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也加快了我省脱贫攻坚的步伐。2016年至2018年,省级共下达贫困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44.8亿元,同时加大对贫困户帮扶力度,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收益中,用于帮扶贫困户1842万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0.9万人。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探索构树产业扶贫新路子

    10月12日至14日,全省构树扶贫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开封召开。副省长武国定出席会议并讲话。 武国定充分肯定了兰考县构树产业扶贫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他指出,构树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做好构树扶贫工作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振兴民族草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构树扶贫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总结兰考县经验,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河南饲草品牌,力争明年全省构树种植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 武国定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构树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政策激励、科技支撑、组织领导,以构树产业发展带动优质草畜业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以发展构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2017河南省畜牧业产值2425亿元 居全国首位

    10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兰考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兰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养羊产业实现稳步发展,去年畜牧业产值居全国首位、羊饲养量居全国第四位,全省养殖、加工、销售等羊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养羊业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省按照“扩牛、增羊”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优质草畜,养羊业实现稳步较快发展。2017年,我省畜牧业产值2425亿元,居全国首位,羊饲养量位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羊出栏2145万只、同比增长19.7%,存栏1682万只、同比增长9.6%;羊肉产量26万吨,占全国的6%。目前,全省拥有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1518家,其中规模1000只以上的养羊场达619家。 此外,我省大型肉羊养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最大规模肉羊场饲养量超过5万只,河南中羊、鹤壁中鹤、登封三木、汝州坤元、正阳天润、新郑正兴、豫东牧业等省内龙头企业,形成集饲草种植、肉羊养殖、羊肉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产加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养羊产业实现喜“羊羊”发“羊”财。 本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举行了北元杯剪羊毛大赛、寻味兰考·名企名家走进黄河湾、高峰论坛、兰考脱贫攻坚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的羊业展览会、种羊展等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嘉宾参加,创下历届展览之最。

    [更多详情]
  • 15 2018-10

    非洲猪瘟蔓延至鞍山天津

    中国农业农村部10月12日发布公告,辽宁省鞍山市、天津市蓟州区各发现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 12日12时,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样品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为非洲猪瘟。阳性样品来自鞍山市台安县新台镇一养殖户,该养殖户存栏生猪120头、发病88头、死亡72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