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1 2018-07

    河南支持发展高产优质牧草 苜蓿每亩补贴600元

    7月3日,记者从省畜牧局获悉,该局近日联合省财政厅下发的《2018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对河南省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苜蓿种植基地,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省计划补助面积1.2万亩,以此来提高牧草产业化水平,助力奶业发展。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是奶牛的最佳饲料之一。河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四优四化”,发展优质草畜,离不开优质牧草。今年河南省将以黄河滩区为重点,兼顾奶牛主产区,优先扶持苜蓿生产企业。鼓励苜蓿生产企业、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与奶牛养殖企业(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苜蓿生产与奶牛养殖有机结合,提高奶牛科学养殖水平。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苜蓿种植基地,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省计划补助面积1.2万亩,补助内容包括推行苜蓿良种化、实行标准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质量水平等。

    [更多详情]
  • 11 2018-07

    河南强降水将持续到7日 大秋作物生长将受影响

    7月4日的雨终于给大家带来一点凉爽。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5日到7日我省还将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农田要加强管理,谨防高温高湿带来的病虫害。   5日到7日豫南地区将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降水量可达50~80毫米,部分地区100~150毫米,局地200毫米。   河南省气象台专家介绍,这次强降水范围广,豫南地区持续时间长,需关注可能由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道路积水、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公众应做好雷电、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防范,注意出行安全。   目前我省夏玉米处于拔节期,棉花处于现蕾期,烟草处于团棵期,水稻处于分蘖期。此次降水可能加剧农田偏湿状况,造成低洼地段土壤积水,降水量过大的地区还易导致土壤脱肥,对大秋作物旺盛生长和根系正常呼吸不利。   专家建议,夏玉米进入拔节期后,对水肥的需求逐渐旺盛,降水量过大的地区应在墒情转好后及时追施复合肥;棉花注意整枝打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可配合墒情提前增施花铃肥,力争多坐伏前桃。同时,高温高湿条件为玉米螟、叶斑病等病虫害发病浸染提供了条件,并易导致田间杂草蔓延消耗地力,各地要加强雨后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更多详情]
  • 11 2018-07

    贫困村的西瓜熟了 快快行动起来!

    小暑将来到,吃瓜正当时。3日,郑州市扶贫办派驻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第一书记王向平联系记者称,村里的150多亩西瓜已成熟,欢迎大家采摘选购。 去年,省级贫困村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西瓜滞销,愁坏村民。在本报呼吁之下,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伸出援手购买爱心西瓜15万公斤,村民笑逐颜开。北堤村第一书记通过本报,对献出爱心的企业和市民表示真诚的感谢。 今年,北堤村群众种植西瓜150多亩,产量预计25万公斤。瓜的品种为优质龙卷风、无籽黄瓤西瓜等,沙地种植,不嫁接、甜度高、口感好。王向平说,欢迎广大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前去村里采购,村里也可送货上门(750公斤起送)。目前,地头价为1.2元/公斤,送货郑州、开封及周边地区适当加收运费。北堤村采摘或购买西瓜联系电话:13592559928 13938290603。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绿豆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未来有降价的可能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进入盛夏时节,绿豆是人们喜爱的消暑食品,绿豆汤、绿豆冰沙、绿豆粥等食物制作简单,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绿豆总体供需平衡,且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价格有下跌的可能,商家应该谨慎应对。 进入夏天,在去暑降温方面能够像西瓜一样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就是绿豆。北京市民李先生每年到了夏天都会买绿豆制作食品。 李先生:从小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一到夏天一定能喝到绿豆汤,因为的绿豆可以清热,特别好。喝起来搁点冰糖放凉了,搁冰箱里。我们家里边一般做饭的时候儿还会加点绿豆。 不过他也提到一进入夏天,绿豆多少会涨点价,好在涨价的幅度还能够接受。 李先生:买绿豆的量一上来,价格也得涨点儿,不过这都正常,也可以接受。 据悉,今年绿豆价格上涨较之往年出现了提前。以南京为例,5月中旬,市场上绿豆价格就在7.6-8.4元/公斤,环比上涨7.89%左右。 不过,经过6月份,虽然李先生买的绿豆涨价了,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本应随着气温上升而不断上升的绿豆价格出现了下跌。卓创资讯分析师孙萌萌: 孙萌萌:每年6-9月份是绿豆传统需求旺季,绿豆市场走货开始好转,但从2017年开始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其它物品解暑,导致绿豆走货受到影响,国内下游市场整体成交量有限,多数商家日均走货量不足10吨。5月份受即将进入绿豆需求旺季,销区商家陆续补货,拉动绿豆价格上涨,但6月份市场走货不快,且受进口绿豆价格下跌影响,国产绿豆价格跟跌。 绿豆又称之为青小豆,相比其他作物,绿豆在种植方面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有农户反映,绿豆不像小麦大豆以及玉米那样适合机械化收割,绿豆荚成熟期不一致,需要人工投入的次数很多。费工费时。而且绿豆忌讳连作,第二年栽种病虫害偏多。生虫多,但是喷药过多又容易掉叶子。农户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 据悉,因绿豆价格低,农户收益微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2014-2016年国产绿豆种植面积减少,虽然2017年受镰刀湾地区玉米面积调减影响,绿豆面积增加,但是受国内绿豆种植面积和天气及管理技术落后影响,国产绿豆产量不稳定。卓创资讯分析师孙萌萌: 孙萌萌:国产绿豆每年产量在63万吨上下,总进口量在30万吨上下,需求85万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市场行情对于国产绿豆价格也有影响。数据显示,近几年绿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缅甸、澳洲、泰国、乌兹别克等国家绿豆不断进口,而缅甸绿豆进口量最大,因价格低,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地位,国产绿豆价格跟随缅甸绿豆价格波动。卓创资讯分析师孙萌萌: 孙萌萌:5月份因缅甸绿豆质量好,国内商家陆续采购,拉动缅甸绿豆价格不断上涨,国产绿豆价格跟涨,6月中旬之后因缅甸连续降雨,导致绿豆质量受到影响,水分偏高,价格出现下滑,同时国内市场走货不快,国产绿豆价格跟跌,跌幅为4.65%。 因此,分析师孙萌萌认为,未来绿豆还是会有跌价的可能,建议商家谨慎应对: 孙萌萌:今年伏天是从7月17到8月25日期间,为期40天,伏天气温升高,绿豆需求量或有增加可能,届时商家出库少量补货,将会拉动绿豆市场好转,但8月中旬早绿豆将开始收割,考虑到新粮上市后,绿豆价格或有跌价可能,7-8月份补货量不会太大,因此绿豆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建议商家谨慎采购。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商丘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6月28日,记者走进民权县人和镇聚成养殖专业合作社——240亩葡萄园区内一串串紫红色果实挂满棚架等待采摘;30栋标准化猪舍依次排列,颇具规模;更为让人称道的是该社应用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猪—沼—菜(果)”生产模式,产品无农药残留,获得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PEOP标志),产品供不应求,2017年实现生产经营性收入8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90户,贫困户60户,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该社是商丘市沼肥生态循环农业良性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商丘市紧紧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项目政策资金,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快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促进沼气沼肥并重,建设监管结合、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累计推广户用沼气48万户,在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58座,发酵装置总容积达到385.3万立方米,产沼气总量达到近1.6亿立方米,处理人畜禽粪污96.8万吨,涌现出民权县人和镇双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虞城县阿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处拥有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工程使用经营企业,这些新型经营企业依托养殖业的发展,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并积极流转土地,扩大种植业的发展,进行消纳沼渣、沼液,逐渐形成了“猪—沼—菜(果)”“水肥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发展成为集科技示范、种养结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经营企业,由于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6月26日,全省沼费生态循环农业暨沼气工程建设现场会在商丘市召开,交流经验。 商丘市农业局能源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沼肥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有效防止和减轻了畜禽粪便排放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而且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畜禽养殖粪便、秸秆、有机垃圾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村沼气为农村用能拓宽了渠道,规模化沼气工程在为周边农户供气的同时,也满足了养殖场内部的用气、用热、用电等清洁用能需求,体现了农业未来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今后商丘市将以此次全省现场会为契机,下更大气力推动沼肥生态循环农业在我市的发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进来,推进我市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科学开发、高效利用。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卫辉农业观光园铺就脱贫路

    7月3日,河南省卫辉市上乐村镇的一个葡萄种植大棚里,刘振素正在忙着给葡萄树修枝疏果。刘振素是上乐村镇上乐二村的一个因病因学致贫户,因为有了在这个观光园管理葡萄树的稳定工作,她家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  这个葡萄大棚所在的地方是上乐村镇的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园——金利华现代农业观光园,该园区在上乐村镇流转土地1600多亩,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转移就业等方式,目前已带动60多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家里面有一个老人,瘫痪在床,还有四个孩子,大孩子不能自理,三个孩子正在上学,家里非常困难。来到这个园区,流转家里的土地每年能收入3000元,加上管理葡萄树,每月是2700元,对我们家帮助特别大!”刘振素激动地说。  “贫困户来这里上班,就会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是1500元到2700元,夏天还有降温费,每人有150元降温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到园区就业。”该园区副总经理马树建告诉记者。  该园区目前已种植葡萄1200多亩,桃、梨400亩,建成葡萄大棚8座、葡萄长廊4条。园区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使贫困户既能流转土地得租金,又能入园上班挣工资。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三门峡市获1330万元优质林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近日,三门峡市优质林果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河南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联合评审。河南省财政厅、林业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2018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三门峡市优质林果产业发展项目共获得省级财政资金1330万元。    《通知》指出,灵宝市优质苹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总面积840亩,争取省财政资金540万元,分新建和改培两种模式。新建示范基地300亩,主要集中在寺河村、火山关村、孟家河村;现有果园改培面积540亩,主要集中在刘柏村、上埝村、闫村,通过改培措施,建设优质苹果高标准示范基地。    陕州区优质苹果产业发展项目新建优质苹果520亩,争取省财政资金540万元。该示范建设基地位于张汴乡寺院村,栽植品种为矮化无毒中间砧“华硕”苹果,采用篱式棚架模式,建立绿色有机果品采摘观光基地。    卢氏县优质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总面积300亩,争取省财政资金250万元。实施区域位于卢氏县文峪乡涧西村,主要实施核桃现有林改培。    通过这三个优质林果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打造品种优、质量高、效益好的苹果、核桃高效示范基地,提高林地空间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推动我市林果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河南:今后5年全省农信社将投放5000亿元贷款

    乡村振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金融重点倾斜。记者7月4日从省农信联社获悉,今后5年,河南省农信社将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投放贷款5000亿元,支持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作为全省最大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河南省农信社在支农支小、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等方面成效显著。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河南省农信社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15755亿元、12689亿元、7239亿元;发放了全省金融机构2/3的农户贷款,3/4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1/3的小微企业贷款。   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王哲说,对省农信社来说,助力乡村振兴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2018年开始,全省农信社将大力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重点支持100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10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万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年内投放贷款5000亿元。其中,围绕产业兴旺,投放贷款2600亿元;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放贷款700亿元;围绕生态宜居,投放贷款500亿元;围绕精准扶贫,投放贷款730亿元;围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招才引智等资金需求,投放贷款470亿元。

    [更多详情]
  • 11 2018-07

    扶贫助困,政府要在产销对接上“推一把”

     6月25-26日,以“产品出村·助力脱贫”为主题的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在京启动,首场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过54亿元,总采购额达127亿元,采购量约252.6万吨。产销对接作用如此巨大。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在其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产业扶贫能带来可持续动力,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产业还是其他扶贫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客观上讲,农产品产销对接是当前产业扶贫的最关键环节。如果产品没销路,前端的生产就前功尽弃,后端的利益联结也无从谈起。更要重视的是,产销对接关系到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必须要多想办法,让好产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使贫困户劳动有收获、付出有回报、生产有效益。   推进产销对接,贫困地区有自己的困难。一是产地市场体系薄弱。缺少交易场所等必要基础设施,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流通“最初一公里”尚未打通。二是流通成本偏高。由于交通、物流等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往往因成本高而“运不出”,出现“原产地价格低到没人要、市场地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三是市场信息不畅。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通道闭塞,导致生产和市场盲从波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应无法有效衔接。四是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整体规划,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小,多处于“有产品没价格、有特色无品牌”的困境。   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摸准脉络、久久为功。在市场机制下,贫困地区由于资源要素贫瘠,单靠市场手段难以吸引优势资源集聚,进而更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配置,此时唯有注重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重点解决在产销对接上一些基础性的、管长远的设施、机制等。扶上马,再送一程。   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发挥批发市场在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播、技术交流等综合性功能;利用田头市场“农民家门口市场”的特性,发挥就近服务农户、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效率等优势。同时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仓储冷链设施建设,推进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化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   其次是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特色产业市场信息监测与发布,及时为贫困户提供市场政策、价格、供需等信息服务。支持用好“互联网+”,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为解决农产品出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加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强品牌农产品培育、塑造和宣传推介,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品牌。   最后是加强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加大对带动贫困户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重点发展壮大一批脱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政策上想办法,建立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机制,推动建立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的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为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打下基础。

    [更多详情]
  • 05 2018-07

    柘城县“盆景韭菜”拓富路

    最近,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岗王镇陈庄村,村民陈斌把韭菜种进了花盆里成为“盆景韭菜”,放在家里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今年,陈斌流转了130亩土地成立了斌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韭菜,但是最初发展并不景气。陈斌告诉记者:“去年我种了18个温室大棚的韭菜,结果被一场大雪压塌了,再加上韭菜行情不好,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当陈庄村第一书记刘顺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想办法为他谋销路。刘顺利说:“自己有一些同学或亲属做‘盆景韭菜’生意,了解其行情不错,就鼓励斌哥种植专业合作社搞‘盆景韭菜’。”   创新了种植模式,刘顺利又帮陈斌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这让陈斌重燃信心,他的斌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渐渐地恢复了正常运转。经过陈斌的精心照料,他的40亩“盆景韭菜”长势很好,销售喜人。陈斌说:“‘盆景韭菜’肥料都已经施好了,今年一年都不用上肥料,到冬天施一点就可以了,韭菜就是懒人草不需要怎样管理。”   在“盆景韭菜”的销路上,斌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普通市场迈向了高端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有近千盆销往山东等地。同时,合作社的发展也为村里的贫困群众增加了就业门路。今年65岁的王玉兰是合作社的一名工人,年龄偏大又没有技术,不好找工作,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现在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斌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打工,足不出村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合作社前景喜人。我想把更多的贫困户纳入我的合作社之中,贫困户也可以拿土地入股合作社由我统一管理,到年底给他们分红,下一步准备投入资金大力发展‘盆景韭菜’。”陈斌信心满满地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