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7 2023-08

    莲鱼共养一地两收

          “快走快走,雨停了,赶紧去摘莲蓬。”8月1日下午,雨过天晴的淮滨县谷堆乡杨湾村,成片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十多名村民头戴斗笠,脚穿雨靴,走进荷塘开始采摘莲蓬。     “莲蓬是边采边长,我们从夏至就开始采摘,陆陆续续能采到9月份。”看着村民忙碌的背影和一车车莲蓬被运至加工厂,杨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廷玉讲述起该村莲子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杨湾村位于淮河南岸,临近白露河与兔子湖,淮河支流从杨湾村穿村而过,为杨湾村两侧的水田提供充足的水源。然而,因杨湾村地势低洼,极易积水,不利于水稻产业发展。     2020年,作为省军区帮扶村,杨湾村按照淮滨县“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要求,根据该村的土壤、水质,远赴江西、湖南等地考察,引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好、产量高、花期长等特点,被称为“中国第一莲子”的湘莲品种,村“两委”以每亩700元的价格将村民们的小块土地流转过来,成立了淮滨县军地共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军地同心莲”商标,还办起了莲子加工厂,围绕莲子种植、收购、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莲子产业。     “目前,我们村莲子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最近几年莲子的行情越来越好,加上这个品种一年种植可多年收获,且产量也不错,群众都愿意种植。今天下午我们组织13个工人,才一个小时,就采摘了四五百斤莲子,随即拉到厂里加工。我们的加工厂从脱籽机、去皮机、通芯机到冷柜、莲子烘烤箱等一应俱全。”在莲子加工区域,杨廷玉边和村民一起分拣莲蓬边介绍说,今年莲子亩产量预计在700斤左右,按每公斤11元的收购均价计算,每亩收益最低3500元。     “为了使效益最大化,我们还实行莲鱼共养、一地两收,水上养莲,在莲池中套养鲇鱼、胖头鲢,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也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杨廷玉说,从莲子采摘到加工,高峰期用工量达每日近百人,农户们实现了土地流转赚租金、门口打工挣工资的双重收益,“下一步继续发动群众扩大莲子产业种植规模,开发高品质的荷叶茶、莲芯茶等产品,打造特色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村民搭上乡村振兴的致富‘快车’。”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连片种植文旅带动

       “每个村腾出50亩地,在深圳百世鸣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指导下,种植各类中草药共30余种,预计每亩地收入8000元,可实现村集体、村民双丰收。”7月28日,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东柴厂村党支部书记王路平指着连片种植的连翘高兴地说,“今年年底就能见效益。”     为进一步打开乡村市场,拓宽乡村旅游渠道,东柴厂还种植了20亩葡萄,正值采摘季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     东柴厂村是金山街道整体创建“产业兴旺星”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淇河风光,乡村旅游产业链辐射带动的村庄之一。“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街道把创建“产业兴旺星”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成立“产业兴旺星”工作专班,立足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积极谋划产业项目。通过月初干群连心会细访群众,主动收集群众对村集体发展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想发展、要致富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打造了百草园中草药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开设农家乐、采摘园,打造研学基地,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体验农家生活、党员拓展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金山乡村文旅品牌,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上规模、提水平,走好强村富民之路。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8000余人从事花椒产业

         “我这个花椒基地近200亩,原先是个荒山坡。十几年前,政府号召我们在山上种花椒,免费提供树苗、技术指导。现在基地一年能收入近百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8月2日,宝丰县西部山区的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闫三湾村花椒种植大户陈秋喜开心地说。     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是典型的山丘地形,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地气候十分适合花椒生长,种植的花椒品质优良,麻味纯正,色泽艳丽。该示范区积极鼓励村民种植花椒,推行“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使小花椒搭上旅游“快车”,登上经济发展的大舞台。     目前,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花椒种植面积4万余亩,覆盖全域18个行政村,从事花椒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8000余人,年产花椒600余吨,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相继建成国家3A级景区石板河村、尖山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鹰城花谷等特色旅游景点。与此同时,以项目为支撑,坚持特色发展,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打造了花椒、蝎子、白玉木耳、迷迭香等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打造集自然山水观光、特色农产品、乡村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科峰说。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水利配套齐升级﹃互联网+﹄拓销路

         8月3日,走进西峡县阳城镇,满眼的青绿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抹清凉。抬眼望去,随处可见拳头大小的猕猴桃挂满枝头,“红黄绿”“早中晚”,各类品种应有尽有,静待丰收。     “阳城的猕猴桃产业已发展20多年,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首个400余亩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西峡县猕猴桃办主任魏金成说,2015年,阳城猕猴桃产业进入鼎盛期,全镇共种植猕猴桃4000多亩,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近些年,连续的高温干旱和土壤养分流失,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部分果园果树枯死,农民种植意愿降低,砍树毁园现象时有发生。     “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全力保护猕猴桃产业,保障农民收益。”阳城镇镇长宋阳说,为提升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阳城镇设立猕猴桃产业专项基金,每年拿出20万元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验收合格的标准化猕猴桃基地给予每亩600元补贴,选拔优秀的猕猴桃技术员分包17个村进行技术指导;在全镇大会上对优秀种植大户进行表彰,积极组织专家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种植户外出观摩学习交流,提升种植户技能,逐步坚定产业导向。“奖补措施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意愿,赵营村村民刘铁欣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种植2.2亩徐香猕猴桃,亩均效益接近1万元。”宋阳说道。     为应对干旱,阳城镇向上积极争取项目,以衔接资金为主、政府配套为辅,今年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杜岗村、牛王村截潜流项目,三岔村水窖和拦河坝修复项目,完善路网、水渠、电力等配套设施,部分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成功解决了近500亩猕猴桃的供水问题,沿河两岸的猕猴桃产业园已初显雏形。为拓宽销路,阳城镇先后成立电商交易平台和水果交易市场,搭建“线上+线下”“2B+2C”的多重销售网络,扩大保鲜库规模,保障农户的猕猴桃不愁卖、不愁坏。去年电商平台下单量突破2000单,水果交易市场售出160吨,价值530万元。     “下一步,镇里计划完成老园提升改造280亩,打造100亩的产业示范园,同时招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深化‘农户+合作社’‘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双绑机制,实行订单式收购。”西峡县副县长、阳城镇党委书记高申茂说。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在济源举行

         8月5日上午,第十八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在济源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公共管理学术与实践领域的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校友和师生200余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与城乡治理现代化”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积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     论坛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城乡治理现代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济源作为全国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河南省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产业转型升级、城乡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     论坛还举行了“产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与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与社会治理”4个分论坛,对相关领域工作推进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对策和建议。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校园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8月6日记者获悉,郑州大学“关爱经济困难学生暑期提前设岗助学”活动启动,拟定于8月23日~9月1日进行。     据悉,此次活动是利用暑期为报考该校的优秀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带薪),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这些“准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该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共有1134名学生参加,在学校和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招录对象为:2023年本科一批(含提前批)报有郑州大学志愿且最终被郑州大学录取的省内省外优秀学生。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包括继续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口)家庭、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易致贫、易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学生;来自边、穷及偏远农村、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学生等。     暑期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有图书管理、自行车摆放、校园保洁、学生工作助理等岗位。报酬为1000元(具体根据活动时间会有调整)。学校统一免费安排住宿,并报销学生的往返交通费(请学生保留车票等相关票据)。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一心只想着赶紧去救人”

          8月2日19时05分,一辆拖载两艘皮划艇的救援车稳稳地停到信阳神州救援队大门前,驰援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的第一批救援英雄光荣归来。     据悉,7月29日至31日,邢台市普降大到暴雨,宁晋县北沙河-洨河段多段河堤出现漫溢。应当地邀请,信阳神州救援队立即奔赴灾区,紧急驰援。经过一天一夜的救援,神州救援队成功解救转移群众900余人,将他们全部送到了安置点。     “我们在7月30日晚上接到邀请函后,就迅速组织队友、拉上装备和物资,火速增援宁晋县大曹庄镇。当晚9点到达后,我们立刻展开救援。大家一刻都不敢停歇,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简单吃了口馍、喝了口豆浆后,又继续投入战斗。”神州救援队队长何生华说。     据何生华介绍,参加此次救援的一共有12名队员,都是经验丰富、应急救援能力突出的“尖兵”。“我们的救援装备破损得很严重,冲锋舟撞击到石头,已经报废了。”何生华说,“当时的洪水特别大,水流很急,我们进入现场时,发现村庄里一层楼几乎都已经看不见了。好在上级给我们配发的冲锋舟给力,当我们把第一艘船开进灾区,将楼顶上的百姓给解救下来的时候,听到了一片欢呼声。”     “当时,我们没有考虑那么多,一心只想着赶紧去救人。在救援过程中,看到那么多人失去了家园,我们感觉很心酸。有些孩子由于受到了惊吓,下船后一直哭闹不止,我们也尽最大努力配合当地政府来安抚他们。”救援队队员吴平莹说。     在神州救援队的鼓舞下,现场其他救援队伍纷纷投入战斗。“截至8月1日下午4点10分,我们的任务结束。目前,我们回来清点装备以后,继续在等上级的指令,后续可能还会去支援北京。”何生华动容地说,“家园还会恢复,现在只希望能多尽一份力让更多的人平安。”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量体裁衣”让养殖户轻装上阵

         “你们的帮助真是‘及时雨’,有了饲料,蝎子繁殖得很快,真心感谢!”8月2日,面对洛阳农商银行普惠支行信贷人员的到访,洛阳市老城区土桥村蝎子养殖大户董平卫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董平卫有20多年的蝎子养殖经验,是洛阳农商银行的优质客户,该行连续4年为其提供低息贷款,让他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去年的产值突破4000万元。     每年的7月、8月份是蝎子繁殖黄金期,也是养殖户的金融需求关键期。     土桥村是养蝎专业村,由于养殖户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长期以来,缺乏可靠、畅通的融资渠道,制约了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     为破解融资难题,4年前,洛阳农商银行普惠支行主动作为,多次前往土桥村、苏滹沱村等养蝎产业聚集地,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探索了支持产业发展的普惠金融模式:区分不同养殖户特点,“量体裁衣”,一户一策,制订批量项目预授信方案,贷款利息低,资金随借随还,灵活计息,助推了产业发展。     今年6月,普惠支行再次来到土桥村和苏滹沱村,仅用一周时间,就为110户养殖户办理了贷款,提供了1500万元的资金支持,让养殖户轻装上阵。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洛阳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探索“一对一”精准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足额、便捷、价廉的普惠金融产品,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品着美食听曲儿

         在平顶山市新华区名门天街商圈曲艺美食街,一边是各种小吃美食摊位,一边是曲艺演出摊,消费者品着美食,听着河南坠子等曲艺节目,一派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别有一番情趣。     8月2日至5日,第三届河南坠子大会在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中国曲艺名城”平顶山市举办。     据介绍,第三届河南坠子大会邀约全国曲艺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的河南坠子演员参加,中国曲协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山西等省市报送的节目中遴选了23个优秀节目莅平演出,其中包括平顶山市选送的4个优秀节目。4天时间内,大家通过展演会演、惠民演出和专家学者座谈研讨等活动,登台竞技、切磋交流,共话传承、共谋发展。     2015年和2017年,平顶山市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河南坠子大会和第二届河南坠子大会,在业界深受好评。

    [更多详情]
  • 07 2023-08

    农技送到田间地头

          “你们看看这串葡萄,它为什么长得不够饱满,是因为病虫害防治不到位……”8月3日,兰考县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兰考县科协志愿服务队,邀请“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农技专家到结对帮扶村兰阳街道牛王庙村开展“学科学理论讲惠农知识”农技知识宣讲进乡村活动。     兰考县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刘攀登带领志愿者和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专家们分别对红薯、葡萄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讲解,指导农民如何预防季节性蚊虫、如何增产增收,解答种植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村民张大爷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并与农技专家互动:“通过专家的指导,我懂得了大棚种植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控,接下来我会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混合喷施,有效控制病虫害。”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