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31 2023-07

    破旧立新助力集镇“蜕变”

       今年以来,淅川县寺湾镇紧紧围绕“十优”集镇创建目标,迅速行动、积极谋划,以“做示范、勇争先”的担当扎实推进“十优”集镇创建,确保美丽集镇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一是以“节”为媒,激发集镇“新”活力。为丰富集镇文化,该镇举办了第一届果桑采摘节暨乡村振兴研讨会,通过文艺演出、农产品展示、摄影大赛开机、现场摘桑品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桑为媒、以桑会友、以桑招商,擦亮了寺湾名片,打响了桑产业品牌,为集镇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是以“租”代闲,盘活集镇“旧”场地。上半年,寺湾镇总投资200余万元对闲置原粮所进行拆旧建新,建设占地1000余平方米停车场一处,可同时容纳50余辆车停放,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建设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处,规范集镇店铺经营,彻底改变散乱无序的店外经营现状,提升集镇管理水平,方便群众买菜需求;规划占地200余平方米的公厕一处,目前已全部完工。     三是以“建”促利,解决集镇“老”难题。为方便群众出行,优化集镇布局,上半年,该镇规划打造两纵两横的“井”字形道路格局,实施政府门口至康德老年公寓发展路改造延伸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年底前完成施工。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平顶山市卫东区 小工坊促进群众增收

      7月25日,走进平顶山市卫东区门楼张村的“门楼桥鸽·五星工坊”,一羽羽信鸽正在欢快地进食。该工坊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50万元资金入股,由辖区亦成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通过收取信鸽爱好者的参赛费、饲料费、管理费等实现盈利。目前,该工坊已吸纳村内20余名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     近年来,卫东区紧盯“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健全“领导包联、单位帮扶、企业帮建”制度,通过行业部门领衔和金融、法律等服务专员“多员”互动,推动“五星工坊”精准服务建设全周期。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定期走访和日常联系相结合,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解决关于工坊建设、技能培训、分红分成的问题,全力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截至目前,该区已培育“门楼桥鸽”“蒲香果田”等6个“五星工坊”,促进了群众增收集体增富。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山清水漾绘常平 九渡水磨文旅兴

      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水资源,以“党建+全域旅游”助推农文旅大融合为契机,投资30余万元,修复3座水磨坊,用水能代人力,磨出天然、醇香的五谷杂粮面粉,以农促旅,点亮九渡村“产业兴旺星”,以文促旅,打造九渡村“一村一品”,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孟州市南庄镇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孟州市南庄镇注重科学规划产业区,强力助推乡村振兴。一是以东八队为中心,深化种子粮加工产业,形成以润田、田丰合作社为中心的高效农业基地。科学种植有效保证了今年烂场雨期间的种     粮安全。二是打造移民村杂果采摘业,推进青龙阳光玫瑰葡萄园、小村石榴园等抱团发展。三是打造中心镇区“商业圈”,依托桑坡电商小镇发展宾馆、民宿60余家。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医保“跨省通办” 群众办事便捷

        “异地备案人员回参保地就医限制取消后,像我这种长期在外地居住的人员,只要在备案有效期内,并提供相关手续,就可以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真是太方便了。”7月26日,说起“跨省通办”带来的便捷,邓州市居民王邵华由衷地感慨。     其实,王邵华口中所说的“取消异地备案人员回参保地就医限制”,只是该市医疗保障局“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中的一项。     该市医保局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吕振权介绍,目前“跨省通办”业务办理窗口可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异地转诊人员备案等26项医保“跨省通办”业务。     近年来,为有效破解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实现便民为民的初衷,邓州市不断优化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举措,提升异地政务服务软实力,让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告别“山高水长路远”。     据悉,该市通过建立完善收件、办理窗口工作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协同联办工作机制,设立“跨省通办”线下窗口7个,配备人员15名,为全程网办提供业务咨询、申报辅导、沟通协调等服务;推动“跨省通办”事项向医疗机构延伸,推行代收代办、引导教办、错时延时等线下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办事需求;积极与邮局开展合作,让“快件跑”代替“群众跑”,助力“跨省通办”零跑腿。     今年前两个季度,邓州市医保“跨省通办”业务有效申请量2.3万件,已全部办结,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办件量最大的单项业务,占比81%。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三年内免费再玩一次

         7月23日,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景区发布致歉信,对7月22日出现的“游客前所未有激增,超乎预期客流高峰,导致交通拥堵,影响旅游体验”现象,向广大游客道歉。     致歉信说,尽管连续4天提前发布了限流和预约公告,当地政府、交警以及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也出面协助疏导和分流,但游客的数量仍然远远超出预期。     该景区表示“非常自责和内疚”,将深刻反省,认真总结教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配合,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游客能够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     该景区承诺,“7月22日到访的游客,凭当日门票凭证或在景区的消费单据,3年内可免费游览景区一次”。     “王府竹海”度假旅游区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以及当地“栾川融媒”也相继转发了致歉信,赢得游客好评。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亲水景区,盛夏出现拥堵问题表明相关方面在应对工作中还有欠缺,能够公开道歉并采取补救措施,体现出了景区的格局与高度。     “王府竹海”度假旅游区位于洛阳市栾川县狮子庙镇王府沟村,是一个以山、水、竹、瀑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是我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区。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村乒乓”擂台争“球王”

        直拍、横拍、扣球、旋转球……7月21日晚,获嘉县首届“和美杯”乡村乒乓球大赛个人擂台赛在获嘉县体育馆火热开赛。128名乒乓球爱好者齐聚一堂,争夺“村乒乓”首期周擂主。     现场,8张球台的选手同时开始对决。选手们凭借娴熟的球技你推我挡、左攻右击,引来台下观众阵阵叫好。同时,比赛中场还穿插有乒乓球亲子对抗赛、歌曲联唱、成语接龙等互动游戏,使比赛氛围更加热烈。     “今天在现场,我感受到获嘉县的体育氛围真的很好,非常有信心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来自新乡市凤泉区的乒乓球爱好者贾豪说。     据了解,此次乡村乒乓球大赛个人擂台赛不限年龄、不限地区,吸引了获嘉和周边县市的1000余名乒乓球爱好者报名参加。比赛设置男、女两个组别,共分8期进行,每周一期,比赛时间定在每周五、周六两个晚上,每期产生男、女各8名周擂主。最终,男子、女子各64名周擂主将在国庆节期间上演“球王”争霸。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军人受尊崇军属享优待

         “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7月25日,夏邑县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夏邑县杨集镇杨三村退役军人郝庆通说。     夏邑县作为兵源大县、优抚大县、“双拥”工作先进县,共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万余人。该县县委、县政府重视“双拥”工作,营造了尊崇现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良好社会氛围。     该县每年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系列走访慰问活动,拥军优属工作持续走深。仅2022年,该县就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全覆盖走访慰问驻商驻夏官兵、现役军人家庭、在乡老复员军人、军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代表、困难退役军人,切实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该县开展送立功喜报活动,尊崇氛围日益浓厚。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依立功情况分别由县乡军地主要领导带队,大张旗鼓地将立功喜报送到现役军人家中,并按标准发放立功奖励金。2022年以来,共为4名荣立二等功、143名荣立三等功、403名优秀士兵(官)送去了立功喜报,共发放立功奖励金52.75万元,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良好尊崇氛围。     该县常态化开展帮扶援助,关爱机制日趋完善。按照“普惠加优待”的原则,先后投入20多万元,采取现金支助和实物援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150余户因病、因灾等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开展帮扶援助。同时,深入开展优抚对象大病救助工作,近两年已为113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70余万元,常态化帮扶援助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     该县推进革命纪念设施升级改造,红色教育资源作用凸显。作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德育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市党员教育基地,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每年接待瞻仰群众10万余人次。近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完成了纪念馆的升级改造,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接待水平,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邑县委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严格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关系,致力构建双拥发展新格局。”夏邑县委书记闫长安说。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襄城县宋堂村 土地流转 集体经营

         “前几天,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全村328户村民的1480亩土地与村里进行了流转签约。”7月21日,襄城县汾陈镇宋堂村党支部书记邵子峰告诉记者,群众在土地流转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脸上露出笑容,是对村里的信任。     “汾陈镇开展土地全域整治工作,全镇整治3万亩,宋堂村要占着先机,要让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邵子峰说,宋堂村把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种植,让群众得到实惠。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本。如何围绕土地做文章,让农村土地释放新活力?宋堂村在全镇率先进行土地规模化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持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使土地产生更高的效益。     邵子军是当地的种植大户,由于亲戚都外出务工,土地都流转给了邵子军,一年到头他给亲戚些许小麦或者三五百块钱,自己收益不小。“因为牵扯到自身利益,刚开始集体流转签约时是有情绪的。”邵子军说。     对于新生事物,不仅种粮大户有抵触心理,宋堂村的普通群众同样也有。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以及提出的各种问题,邵子峰耐心讲解,并带头参与流转工作。村“两委”通过组织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及群众座谈会,利用乡村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率和参与率,打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思维,尝试科学经营模式。     “慢慢意识到这个政策对农民是好的,就转变了思想。”邵子军说,土地流转之后,宋堂村党支部引领创办集体合作社,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土地零散、种植效益低等问题,实现土地连片化、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群众可在所属行政村(社区)集体合作社务工,在固定的土地流转费收入上增加务工收入,实现土地增效和农民增收“双赢”。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目前,“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模式正在汾陈镇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全镇上下掀起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新高潮。

    [更多详情]
  • 31 2023-07

    制发检察建议守护居民饮水安全

    洛阳市涧西区检察院积极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向区卫健委、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联合开展专项督查行动,树牢饮用水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