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8 2023-07

    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预制菜

         7月26日,由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南省预制菜创新联盟、京东零售主办,河南拓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河南省传承预制菜研发中心承办的京东零售入驻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区信息发布会举办。     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三味真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8家预制菜企业及原阳县相关企业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京东零售大商超事业部预制菜(肉禽菜肴)运营负责人陈雨婷告诉记者:“商家到场率很高,交流也比较积极,希望可以跟河南的生产企业一起发展河南预制菜产业。”     发布会上,陈雨婷就京东预制菜终端消费市场分析及电商发展需求向与会领导嘉宾做了精彩分享。京东零售大商超事业部河南区招商负责人刘宗广介绍了POP业务和河南预制菜招商扶持政策。     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鲁扬在致辞中说:“预制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营养的预制菜产品。”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想办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浚县西南有个卫贤镇,卫贤镇西南有个前草店村。     “每次镇里开会,领导都强调,只要前草店村的村干部到了,其他村村干部就没有迟到的理由。”7月24日,前草店村的党支部书记刘贵立打趣道。     今年36岁、干脆利落的刘贵立是位上任不久的女村支书,谈及村庄发展,刘贵立皱了皱眉,“脱贫摘帽”后的前草店村,2022年又因人居环境整治不到位,被认定为“软弱涣散村”,“村干部创‘星’的劲头一下子‘蔫’了,是他的到来,让大家鼓起了信心。”     刘贵立口中的“他”是浚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前草店村的第一书记梁政民。2022年11月,刚进村的梁政民发现,村里比较杂乱,几条水泥路已经坑坑洼洼。村干部罗宝芳把他拉到一边说:“你是上边机关派来的,关系多,能不能协调修路的事?”     了解村情和群众想法后,梁政民立马跑到县里协调项目,上任一周后,600米的水泥路被“特事特办”给群众铺好了;春节前,他又协调给村内安装了70盏路灯。“咱村来了个办实事的人。”78岁的老党员罗礼芳见人就夸。     走在村内的街道上,不时有群众给他打招呼。“群众想发展的心是齐的,人心也是稳的。”梁政民说,全村269户1200人,有4个村民小组,38名党员,今年前草店村还荣获卫贤镇“2022年度综治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思想统一是第一步,可村庄想要发展,产业必须跟得上。”梁政民带着村“两委”班子到先进地方学习,7月中旬,在参观浚县乡村振兴共富示范园时,一盆盆盆栽荷花种子引起了他的兴趣,“一盆荷种能挣5元到20元,放在家里就可以养活。”卫贤镇副镇长刘妍的话他记在了心上。     “几个月工资不要,我也要抱回去200盆荷花,让群众种种试试。”一周时间内,梁政民的电话记录里有41通电话是打给荷花种植基地老板的。     “村民的房前屋后、房顶上都可以利用起来,要让群众在人居环境上挣到钱,打造荷花村庄,将来还可以举办荷花节。”梁政民说,“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要想办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5000多个岗位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日,记者获悉,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进一步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省教育厅于7月28日在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举办释放潜力“职”上青云——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专场招聘会,欢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会。     截至目前,已有9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5000多个,涉及教育、医疗、生产制造、食品服务及新媒体行业。参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将通过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直接通知各高校毕业生。     应聘者可自驾从郑州市区方向沿金水东路向东,到金水东路与文苑南路交叉口左拐向北前行300米路东;也可在郑州市内乘坐114路、312路、232路、278路公交车到相济路文苑路站下车或乘坐107路、115路、48路到郑州航院东校区站向南100米即到。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慧”施肥 真轻松

       7月27日,长葛市和尚桥镇贾庄社区,绿油油的玉米在刺目的太阳直射下倔强生长。种植大户贾磊刚的玉米大田里,宽约1厘米的蓝色滴灌管铺就了一张大网。     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正是需水需肥的最大阶段。贾磊刚把水肥一体机接到地旁的机井上,将氮肥等肥料溶解在装有清水的罐中,肥水顺着黑色的主管缓缓流入蓝色滴灌管,精准补给玉米根系,静悄悄,无声息。     “这是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前段长葛市有过降雨,大田墒情不算差,持续高温天气下,我们昼夜不停冲肥,给玉米植株补足营养!”贾磊刚说。     贾磊刚流转土地约500亩,一季种植小麦,一季种植玉米,采用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四年。“在玉米幼苗期就把滴灌带铺设好,使用时连接上机井,就能悄无声息地浇灌。”     以前,种植大户都是采用灌溉式喷灌机,大水漫灌或者水带喷灌等传统灌溉,特别是在玉米授粉期,从上部喷洒,花粉也会随水被打下来,对授粉产生影响,影响玉米的整体产量。相比传统施肥技术,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节省人工,还节水节肥,提高了灌溉效率,有利于秋粮增产增收。     “肥水直达玉米植株根部,浇水施肥效率更高。冲肥的时候仅需一个人,十亩地约一个小时就搞定。滴灌带灌溉的玉米采用密植种植,每亩地多种植1000~2000株,同等条件下,平均亩产提升20%~30%。采用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好比买了份保险,能够满足密集种植作物生长所需的墒肥条件。”贾磊刚说。     “利用滴灌带方式,每亩地灌溉成本约150元,看起来比传统方式要贵,但算上产量提升的话,这种水肥一体化滴灌作业反而更赚钱!”贾磊刚说。     去年,长葛市高温干旱,气温高达40℃,贾磊刚采用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玉米亩产不减,反而每亩增产200斤以上。     长葛市是全省首批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书记、高级农艺师张改霞告诉记者,为提升玉米单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全市在统一优良品种和精准播种的基础上,采用玉米精准密植播种联合作业机一次性完成玉米播种、施肥和铺设滴灌带,或在玉米苗期铺设滴灌管,统一推行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对于今年种植户自建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验收达标的农田,我们每亩将按标准进行一定的补助。”张改霞说。     目前,水肥一体化灌溉作业的新型灌溉技术已经在长葛市秋粮生产中逐步推广开来,全市超过3万亩农田正在利用这种新技术补水肥保墒情。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冲刺4000亿元规模

         7月26日,2023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生物医药产业专题活动在郑州举行,国内知名专家、企业家、医药卫生领域专家代表、省内生物医药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为河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把脉献策,推动河南从“医药大省”加速迈向“医药强省”。     “十四五”以来,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和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围绕培育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我省累计建成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产业研究院5家,培育了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瞪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2022年,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值实现2900.6亿元、同比增长1.5%。     按照计划,到2025年,我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要达到4000亿元。在此基础上,省卫健委起草了《河南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生物药、化学药、体外诊断、中药、新业态等5大主攻方向18个子方向。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解新能源车主“续航焦虑”

         “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比以前方便多了。”7月27日,在长葛市董村镇文体活动广场电动汽车充电站,该镇王女士开着电动汽车来到充电桩前,停好车后开始充电。据了解,董村镇充电站是许昌供电公司今年建设的14个乡村充电站(点)之一,目前,该充电站内的6台充电桩已经投入使用。     为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许昌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要求,在已完成53台充电桩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启动乡村充电桩建设。该公司分两批次共计建设1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点)、101台充电桩,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在充电桩建设过程中,许昌供电公司采取“小电桩、密布点”的建设原则,积极与乡镇及社区联系,落实充电桩建设用地需求,加快农村公共充电桩建设步伐,积极打通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最后一公里”。在解决群众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的同时,有效满足了农村客户绿色低碳出行用电需求。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邻里中心”成为“一站式”生活家园

        “大家发声时要注意保持微笑,这样音色会更加柔和!”7月23日,周末,洛阳市洛龙区开元路街道宜人社区“邻里中心”里,歌声嘹亮,欢快热闹,志愿者老师正在指导暑期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学习乐理知识。     在洛龙,一个个“邻里中心”好似一座座爱心“加油站”,为社区大家庭注入了暖暖动力。     “邻里中心”,顾名思义,就是指邻里之间的聚合阵地,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而集中建设的服务中心。     今年,洛阳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拓展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率先在我省提出了“邻里(乡里)中心”建设。     洛龙区坚持“全民共建、全龄共享”原则,着眼居民多元服务需求,持续推动文化、体育、养老、卫生健康、教育、政务服务进社区,小小“邻里中心”融汇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学府街道大学城社区“邻里中心”5月中旬投用,占地1500平方米,围绕“一老一少一青壮”重点群体,融汇少儿教育、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于一体,解决了儿童课余辅导、高龄老人养老等一系列生活需求。     “文化体育”是安乐街道安东社区“邻里中心”的金字招牌,在提升行动中,安东社区除大量购置乐器外,还将社区大院全部规划成开放式的儿童乐园和健身广场,与文体教育机构对接,聘请专业教师、体育教练授课,定期举办特色化、趣味性文化体育赛事,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     关林街道石油社区“邻里中心”的健身馆,原是小区的废旧厂房,改造后,增设了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训练场地,添置了跑步机、拉力器等健身器材;社区多间杂物房被改建为理发店、水果店、小超市,社区有了“商业街”、有了“烟火气”。     今年上半年,洛龙区加快建设“邻里中心”,在对各镇(街道)、社区基础设施、闲置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等进行摸排调研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任务较重的“旧城”上,围绕“6+N”标准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建设标准,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同部署、同推进。社区较新、原有服务场所尚待建设的,结合辖区实际,围绕公共服务进社区工作要求,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或新建。     洛龙区共有村(社区)157个。按照规划,今年将重点谋划建设“邻里中心”35个、“乡里中心”63个,因地制宜,“一社区一策”增加了相应特色化服务。一个个把便民惠民理念体现在每个细节、每个角落,集多种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让浓浓的邻里情留住了人情味。     “‘邻里中心’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提升群众的生活便利度和归属感。”洛龙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融合发展”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积极创新运营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群体,激发发展活力,让居民的归属感更强、幸福感更多。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乡村微治理的“龙翔探索”

       7月26日,夏日炎炎。     当天,台前县龙翔街道吕堌堆村一对吕姓父子,因多年前的分家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村党支部书记吕君启把父子俩招呼到“一杯清茶”调解凉亭坐下,先让儿子给父亲倒上了一杯茶,三杯茶过后,父子俩笑了,气消了,怨解了。     “一杯清茶捧在手,一段家常讲在口,谈笑间化干戈为玉帛,咱老百姓对龙翔街道推行的这种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百个赞成。”村民岳楠楠一席话道出大家的心声。     今年以来,吕堌堆村利用“一杯清茶”调解处理群众矛盾纠纷6起,化解率100%。     为扎实做好乡村治理工作,近年来,龙翔街道聚焦群众需求,瞄准基层治理难点,以茶为媒介,以凉亭为载体,以直播间为平台,积极探索实践“一杯清茶”化纠纷、“一个凉亭”促和谐、“一个直播间”保平安的“三个一”村级微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线连线,在品茶谈笑中尽除纷争,在观看视频中知法懂法,推进平安龙翔创建工作落实见效。     一杯清茶化纠纷     “有你们这样的好领导真是我们的好福气!”7月27日,龙翔街道门口,马街村的张大姐送来了“一杯茶化矛盾纠纷、一颗心护百姓平安”的锦旗。     此前,张大姐与邻居马某因为宅基地胡同出路问题发生纠纷,积怨已达10年之久。龙翔街道受理该纠纷后,联系矛盾双方坐下来喝一杯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情和理、情理相交的方式,分别对双方矛盾进行剖析,通过述纠纷、找支点、拆面子、置梯子的“一杯清茶”调解理念,最终把胡同宽度由原来的1.8米调解到3.4米。     做通双方工作后,双方当场在协议上签字按手印,将调解成果落在实处。随后,龙翔街道办全程参与,街道、村及双方当事人现场将“闹心墙”拆除,共同标记地界,不留下一点后遗症。     当前,龙翔街道创立的“一杯清茶”调解法,成了基层治理品牌:第一杯茶以茶导共情,第二杯茶以茶说人生,第三杯茶以茶述纠纷,第四杯茶以茶找支点,第五杯茶以茶拆面子,第六杯茶以茶置梯子,第七杯茶以茶达协议,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个凉亭促和谐     “平时我们就坐在这里拉家常,谁家有家长里短的事情,我们就凑在一起调解,不仅解决了矛盾,增进了感情,还在明理亭里话明理,开展宣讲学习和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岳楠楠说。     龙翔街道充分发挥“三诊”(进门“坐诊”,追本溯源;带队“巡诊”,主动排查;带案“出诊”,妙手回春)明理亭作用,用好用活“三诊”工作法。采取“网格长+胡同长”模式,干部会同各村网格员、老党员、老干部,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前介入,妥善化解。充分发挥老党员、明白人、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每天坚持“坐诊”,每周坚持“巡诊+出诊”。     今年以来,龙翔街道共“把脉问诊”群众反映问题59起,带队“巡诊”,主动排查发现矛盾纠纷32起、化解32起,化解率100%。     “三诊”明理亭有效预防了各类不安定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走,凉亭喝茶去。”这句话已成为当地群众解决矛盾的口头禅。     一个直播间保平安     龙翔街道将“三零”创建作为平安宣传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项宣传和全面宣传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属地宣传与行业宣传相结合等措施,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和形式,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群众的防风险意识和防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龙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杨秀红创办了平安台前龙翔直播间,每天利用晚上时间制作、拍摄、剪辑,发布普法、孝善小故事宣传短视频300余个,播放量30万余人次,营造了平安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广泛宣传“三零”创建工作具体内容、反电诈、禁毒等普法宣传短视频,创新开展线上化解矛盾纠纷,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三个一”村级微治的新成效,凝聚起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形成了“村村竞发展、户户忙致富、人人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目前,“三个一”村级微治的“龙翔模式”,正在台前全县逐步推广。

    [更多详情]
  • 28 2023-07

    凤栖湖畔景象新

       艳阳湖光一线天,万物并秀共缠绵。     7月24日,雨过天晴的睢县凤栖湖,朝阳初升,湖面雾气升腾。景区公园里,百花、绿树,一步一景,相得益彰;水面上,水鸟、荷花,迎风共舞,楚楚动人。     “谁能看出,这里曾是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破落荒凉的废弃窑厂。”在凤栖湖畔散步的铁弗寺村村民王老先生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窑厂很有名气,生产的红砖不仅解决了当地人建房问题,还供应开封、周口等地,效益红极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窑厂日益走向衰落,到2000年已经全部荒芜。     近年来,睢县牢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加快对废弃窑厂的开发和利用,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新路子。     2018年,睢县整合6.5亿元资金,对占地面积1013亩,其中湖面面积300亩的废弃窑厂进行开发改造。经过三年时间,完成凤栖湖智慧岛景区9座绿洲及服务功能岛屿、20座景观桥梁等设施建设。     新中式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将中国古建筑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樱花园、蜡梅园、红梅园等十余个大小园区,一年四季花常开、树常青。每年3月下旬,7000余株樱花似雪,风景如画,成为睢县乃至山东、安徽等地群众休闲、娱乐、露营的打卡地。     “为何取名凤栖湖,顾名思义就是‘凤凰栖息’之湖。”睢县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家超介绍说,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到泰山封禅,途经睢县夜做一梦,梦到凤凰腾空而起,以为梦凤是吉祥之意,此地是块风水宝地,遂设县襄邑,又名凤凰城。     生态美,美在一湖水。     如今,凤栖湖景区公园内,优质的水质引来白天鹅、绿头鸭、灰鹭等100多种鸟类在这里休养生息。黄河之水,经过睢县境内的解子八河流入凤栖湖,再流向苏子湖、甘菊湖、凤凰湖等湖泊,实现睢县城市建设“1921”工程的沟渠相通、湖河相连、游船通航、水清鸟鸣的九湖联通目标。     栽下梧桐树,筑巢引凤来。     为强化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倍增、促进凤还巢步伐,睢县在凤栖湖建立智慧岛,包括:依托清华大学研究院建成一个集清研基地、双创孵化、人才交流、成果转化、活动举办于一体的睢县科创、双创服务中心;建立子卿岛、永舫岛,引导更多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开展学术交流;建立水上民宿饮溪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实现筑巢引凤、招揽最高端的研发创新人才来睢县,助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睢县智造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凤凰展翅欲高飞,心怀大志在心间。如今,睢县凤栖湖犹如一只振翅的凤凰,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和梦想,向着美好未来展翅翱翔。

    [更多详情]
  • 27 2023-07

    督导行动不停歇 争创卫生示范区

        近日,为持续巩固新乡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维护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龙源街道积极践行“二马”工作机制,聚焦突出问题,逐条逐项抓实整改,高质量通过复审验收。     该街道召开“搬家式大扫除”创卫工作部署会,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志愿者、居民参与活动;街道主要领导对分管辖区环境卫生进行大排查,针对问题要求相关负责人立即整改,进一步加强商户创卫工作责任意识。同时,强化督导力度,加快整改落实进度。     下一步,龙源街道将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督,确保辖区每一个卫生问题都能够整改落实,切实提高辖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