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8 2023-07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1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5方面10条意见。     聚焦提升行业认知、完善行业规范,健全完善网络安全保险支持政策;聚焦丰富网络安全保险产品类型、创新保险服务模式,全方位加强网络安全保险产品服务创新;聚焦提升风险量化评估能力、加强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测,强化网络安全技术赋能保险发展;聚焦推进网络安全保险落地应用、促进企业网络安全能力提升,撬动网络安全产业需求释放;聚焦培育网络安全保险优质企业、加强网络安全保险推广,培育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生态。     意见指导和鼓励各方主体积极推进网络安全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方面,鼓励保险机构面向不同行业场景的差异化网络安全风险管理需求,开发多元化网络安全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方面,鼓励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探索构建以网络安全保险为核心的全流程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7月4日,漯河市郾城区纪检监察干部一线走访辖区种植园负责人,了解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容错纠错“后半篇文章”。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委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干部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又注意改正错误、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监督护航促振兴

        ▶近日,洛阳市偃师区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破解制约瓶颈,着力打通乡村产业振兴“中梗阻”。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400多亩山场回归村集体

        “400多亩的山场终于收回了,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守住了村集体‘家底’。”近日,新县泗店乡计河村村民老方高兴得逢人便讲。     为推动全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持续整治“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今年4月,新县纪委监委成立5个监督检查组,重点选取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多、债务规模大的20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管理,着力破解“三资”管理难题,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我们村几百亩集体山场被侵占多年,一直收不回来。”第一监督检查组在计河村走访时,有村民反映该村集体山场因疏于管理,被个别村民占用至今,造成了集体资产流失。     第一监督检查组立即会同该乡党委成立由乡纪委、包村乡领导、村“三委”干部等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全面摸清山场流失的历史原因和当前现状。     工作专班进村入户,走访知情群众30余户50余人,经过现场查看、勘测定界和入户调查,查清计河村集体山场位于方山村民组,占地400余亩,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权属于村集体所有,90年代后期因效益低下承包人放弃管理导致荒废,2001年起被9户村民占用从事造林和种养业。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群众多、人员变动大,问题化解异常复杂。     如何实现资源回归?如何规范“三资”管理?如何盘活资源增加收益?该县纪委监委责成泗店乡党委在整改中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泗店乡先后3次召开分析研判会,详细制订山场回收方案,并张贴公告向群众公开。通过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动群众参与、深入相关农户家中协调沟通、发动党员率先清场退地等工作举措,扫清了山场回归的种种障碍。     今年4月底,400多亩流失山场全部收回由村集体管理。目前,已通过公开发包的方式承包给种养大户229亩,村集体用于发展茶叶种植15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6360元。     “我们将持续强化‘三资’提级监督管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清、去向明、效益好,以正风肃纪实际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新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自查自纠摸清村集体“家底”

        “我村这27亩地经过公开竞拍后成功出租,不仅实现了集体资产增值,我对群众也有了交代。”7月9日,在村委会收到承包户一次性支付的三年租金后,汝南县板店乡板店村党支部书记田东升如释重负。     “由于历史原因,这27亩集体土地被贱卖,集体资产‘跑冒滴漏’,有群众认为村干部‘暗箱操作’,对此意见很大。”田东升介绍说,在乡纪委的监督下,板店村组织人员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坑塘、房屋等资源租赁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收回了被贱卖的27亩集体土地,并在乡纪委组织下进行了公开竞拍。村集体资产“回来”了,村“两委”名声正了,群众心里也亮堂了。     近年来,板店乡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群众参与、规范整改、积极稳妥”的原则,在乡纪委监督下,全面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自查自纠,摸清集体“家底”,理顺产权权属。重点关注集体资产资源是否存在闲置、挂靠、非法转让,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合同不规范、租期过长、租金偏低以及长期拖欠租金、违规发包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四议两公开”进行规范整改,放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权限,让村民做主、知晓、监督,确保自查自纠工作程序合规、群众认可。通过建制度、强管理、堵漏洞,健全完善“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有效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     截至目前,全乡14个村已全部摸清底子,并进行张榜公示,维护了村集体资源资产安全和群众合法权益,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湖光山色映民宿

       湖光山色美,民宿迎客来。革命老区舞钢市尹集镇大刘庄村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帮助下,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郎山,擦亮旅游品牌,引进服务产业,使孤山寨高端民宿群运营初见成效。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7月10日,时值仲夏,我们来到舞钢市尹集镇大刘庄村,在这片红色土地感受时代巨变。     82年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豫南会战”中最惨烈的战场一角,国民革命军第110师330团团长及部下官兵共1068人,在抗击日寇的激烈战斗中壮烈殉国,长眠于此;78年前,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河南挺进兵团拔除日军据点的“尹集战斗”主战场之一,新四军将士在闫庄村、宋庄村、大刘庄村、孤山寨奇兵突袭,一个连轻取日伪军一个营,活捉营长以下官兵300余人。     如今,在平顶山市乡村振兴帮扶责任组的帮助下,在尹集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这片红色土地展现了乡村振兴新画卷:投资1.2亿元的高端民宿群雏形已现,投资1800万元的小寨沟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房车露营地等规划为这里集聚了更多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先后派出3名第一书记6名工作队员常驻大刘庄村,其中第一任第一书记因公牺牲在了扶贫路上,为这片红色土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帮扶八年来,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先后帮助大刘庄村建起了新村室和文化广场,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医疗条件。如今,大刘庄村人居环境美了,村民笑脸多了。用真心真情帮扶老区群众的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到了省老促会的表彰,被评为“河南省支持老区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大刘庄村邀请省内知名规划公司描绘发展蓝图,引进国内领先的民宿企业开发建设民宿集群,引入来自江苏省常州市的企业在村里成立园林公司。经过3年时间的发展,园林公司已流转大刘庄村及周边土地480亩,带动群众种植七彩苗木310亩,培训技术工人100多人。     “经过脱贫攻坚,大刘庄村村民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村民们楼房盖了一栋又一栋,小车买了一辆又一辆。我们正在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争创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站在“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镇”“先进党支部”的牌匾前,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派驻大刘庄村第一书记潘路说。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西华﹃桃文化﹄赋能﹃桃经济﹄

        仲夏时节的一个傍晚,风清气爽,笔者坐着观光旅游车穿梭在革命老区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的万亩桃园中,只见白里透红的桃子挂满枝头,前来运输桃子的车辆络绎不绝。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笑着说:“仅今天一天,我就卖了200箱桃子,收入1万元。”     作为周口市唯一一个全域革命老区县,西华县如何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7月10日,西华县委书记田林就此接受了采访。     “万亩桃园已经成为西华发展特色种植的一张新名片。”田林介绍说,西华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裴庄也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普遍采用麦豆连作的耕作方式,麦茬豆、豆茬麦,农业效益差、村民收入低。但村民们大胆尝试,揣摩透了“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主动栽种桃树,卖桃收入可观,带动周边村也纷纷栽种桃树,如今桃树种植面积已超万亩。     “在实践中,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结合起来,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名优特精’农业产业品牌。”田林介绍说,桃树种植从裴庄村辐射到黄桥乡,又从黄桥乡辐射到全县,发展成为万亩桃园,并最终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     田林说,发展桃产业,首先要引导群众种好桃树。近年来,西华县委、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农民引进优良桃树品种、提高桃树管理水平、解决桃子销售问题,有效提升了当地桃子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巩固提高了万亩桃园的经济成效。     在具体的实施中,西华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优质蜜桃、油桃、蟠桃品种,免费发放桃树苗31万余株,使当地桃树完成更新换代,如今当地已有79个优质桃树品种;与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深圳大学对接,投资695万元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实时掌握万亩桃园的土壤墒情、桃树生长等情况,并可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操作管理,让桃树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多次举办桃树管理培训班,向群众传授授粉、疏果等技术,提高桃子的产量和品质;利用项目资金引进豆粕肥,改施化肥为施豆粕肥,使桃子的糖度大幅提高……     通过多措并举,西华县桃树品种越来越多、桃子的品质越来越好,万亩桃园的成熟期也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优质品种桃子由原来的“按斤卖”到现在的“论个卖”,亩效益由4000元增加到了8000元,正在向两万元迈进。现在,西华县桃树种植面积已增加到2.1万亩,年产值上亿元,成为西华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依托万亩桃园,西华县已连续举办了19届桃花节,形成了从种桃、卖桃到赏花、卖景,再到喝桃花酒、住桃家院、看桃缘戏、赏桃艺品的文旅产业。”田林说。     “如今的裴庄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田林介绍说,位于万亩桃园腹地的裴庄村,村民富、村貌美。村里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修建道路、游园,安装路灯,绘制墙体画,建起了农家乐,安装了体育设施等,打造出桃源广场、街景花园、梦幻景观灯、特色产品展区、儿童娱乐区等系列景点。全村呈现出村容美、村风淳、村民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田林表示,西华县要以万亩桃园,带动各乡镇发展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小杂果,培育黄桥乡桃子、东王营乡葡萄、西夏镇黄金梨、艾岗乡小辣椒、西夏镇小香瓜等一批叫得响的“名优特精”农业产业品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加快建设与发展的步伐,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浚县党员教育中心开展互查互评工作

      近日,浚县党员教育中心组织全县11个镇(街道)的党建工作人员以背对背交叉查阅的形式,开展2023年上半年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一册三簿”学习记录互查互评工作,针对不足面对面提出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开展互查互评,充分发挥了镇(街道)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督导作用,在全县党员教育工作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更多详情]
  • 13 2023-07

    “三个强化”助推“五型”机关创建

         “下面,开始知识测试,这次测试是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大家要考出水平,赛出风采。”近日,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吴剑平宣布后,检察院九楼考场静悄悄的,大家或苦思冥想,或奋笔疾书。这是召陵区开展“五型”机关创建的场景之一。     今年以来,召陵区以“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工匠型、服务型”的“五型”模范机关创建为目标,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持续在全区掀起“学榜样、当典型、争先进”的模范机关创建热潮,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凝心铸魂。召陵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模范机关创建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督促机关党组(党委)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责任压实。召陵区制订了《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区直机关基层党建第一责任清单》制度,指导督促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主动担起抓党建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合力。     强化创建举措。在全区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专项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整改;组建督导调研小组,对照“五型”机关创建任务清单,分组开展专题督导调研;集中调阅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本,并逐单位进行了问题反馈。督促各机关单位从严规范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推动“五型”机关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全区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