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1 2023-06

    南召县委统战部赴杭招商

        根据“招商引资拼经济,统一战线在行动”活动要求,近日,南召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红梅带领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同志赴长三角核心区域杭州市开展外联招商活动。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提升”

        为做好中原农谷建设,延津县践行“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三个提升”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实效。     “量”的提升。按照“集中连片、突出特色、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延津县启动实施了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质”的提升。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达到精准化服务和智能化管理,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实现高标准农田和田园生态有机融合。     “效”的提升。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村集体统一发包,土地租金不断提高,项目区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宣传安全用电 助力乡村振兴

         6月13日,国网宝丰县供电公司“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定点帮扶村李文驿村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当日,共发放电力设施保护等宣传资料260份、安全用电手册290份。     “小伙子,你们发的这是啥呀?”看到正在做宣传的供电公司人员,一位路过村室广场附近宣传点的老大爷问道。该公司宣传人员热情地给老大爷介绍宣传册内容,科普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的由来及安全用电知识。     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确保活动实效,该公司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制作了安全宣传展板、印制安全用电知识手册及防触电宣传画册,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以及现场讲解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用电及消防火灾疏散逃生知识的方式开展宣传。该公司还组织供电服务人员上门检查电力设备,及时响应客户用电诉求,针对重点客户生产用电特点,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坚持24小时生产、生活保电应急值班一体化运转,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电,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据悉,在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该公司将在全县200多个村开展此项宣传活动。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野黄蒿变“真金白银”

        6月19日,舞钢市枣林镇韦庄村,47岁的监测户白红涛将一捆捆晒干的野黄蒿搬上三轮车,然后拉到中药材收购商设在村里的收购点售卖。     “红涛大哥,你的野黄蒿是210斤,应该给你340元,这是400元钱,余下的60元算作下次收购的定金吧,再来的时候可别让我放空。”中药材收购商将4张百元大钞递给了白红涛。     “没想到这不稀罕的野黄蒿也能变成钱,多亏了驻村书记。”白红涛拿着钱,笑得合不拢嘴。     白红涛口中所说的驻村书记,是该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魏平生。     魏平生2021年被选派为韦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充分利用拥有的专业知识,积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前些天,魏平生带领村民外出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从中药材收购商那里得知他们急需野黄蒿。而韦庄村地边长有很多野黄蒿,只要不怕吃苦,收割晒干后就可以卖钱。回村后,魏平生联系村民收割,但村民嫌天热没人愿意干。他二话不说,拿起镰刀就下了地。村民们看他挥汗如雨挥镰割蒿,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也加入收割行列。几天后,收购商如约而至,就出现了开头一幕。     当日,韦庄村村民拿着野黄蒿换回的“真金白银”,开心不已。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发展蜜薯产业 开启“甜蜜事业”

         6月14日,走进叶县龚店镇楼马村道路旁的田地里,望着蓬勃生长的蜜薯秧苗,叶县纪委监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彭天洋笑容洋溢,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楼马村北靠沙河,南临叶县尼龙化工园区,村民大多在化工园区里做零工,主动探索、发展本村产业的意愿和热情不高,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     如何把楼马村的集体经济产业带起来,成了彭天洋到楼马村担任第一书记后的心头大事。     “我们多次邀请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入村指导,就是想找到一条适合村里发展的致富路。”彭天洋说,楼马村的土地属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硒”,非常适宜种植薯类、瓜类等农作物。经专家指导和集体商议,最后选定发展富硒蜜薯。     去年,楼马村村集体流转130余亩土地,引进优质蜜薯品种,种下了第一批秧苗,当年收获的蜜薯软糯香甜,深受商超欢迎。     如今,楼马村的蜜薯已在当地小有名气,一些商超已提前下了订单。该村的集体经济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甜蜜事业”。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一根西瓜藤 牵出富民产业链

         6月16日,在夏邑县北岭镇孙后赛村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该镇党委书记邵明启和村党支部书记孙坚分别为“夏邑西瓜”代言,向全国网友推介“夏邑西瓜”。     夏邑县是“中国西瓜之乡”,“夏邑西瓜”作为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大江南北,远销全国各地。     一根西瓜藤,结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近年来,夏邑县不断拉长西瓜产业链条,倾力打造西瓜特色产业,做好夏邑西瓜“土特产”文章,实现富民强县。目前,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20万亩,拥有西瓜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312家,在全国设置“夏邑西瓜”直销点128个,从业人员12万人。     6月2日,在北岭镇朱楼村西瓜种植基地,种瓜能手张兴抗和妻子蒋会会正忙着出售西瓜,一车车又大又圆的西瓜换成一沓沓的人民币,夫妻俩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今年西瓜行情比较稳定,我这20亩西瓜预计纯收入20多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张兴抗高兴地说,这几年靠种西瓜,村里在县城买房、买车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仅是种西瓜的农户富了,贩卖西瓜的经纪人收入更高。     在朱厂村统乐西瓜代办点,一辆辆满载西瓜的小电动三轮车排起了长队。过秤、验瓜、包装、上车,经过一道道程序后,“夏邑西瓜”被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一天能收购10万斤左右,主要发往上海、福建、湖南。”西瓜经纪人武统乐说。     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外,该县不少年轻人每天通过直播带货,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销售夏邑西瓜,不出屋卖全国,轻轻松松挣大钱。     “在西瓜产业链上挣钱的,还有育苗。”夏邑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王留标介绍说,夏邑县西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万亩左右,一般每亩种800~900棵,一年就需瓜苗1.6亿棵,按每棵瓜苗1元计算,就是一个多亿!     但育苗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近几年,夏邑县农广校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让农民靠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     在夏邑,西瓜产业还催生了“验瓜师”“瓜田保姆”等新兴行业,带动更多的人从西瓜产业中得利。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连续三年自掏腰包给全村百姓收麦

        郝合兴,男,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安阳林州市五龙镇岭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79年高中毕业后外出从事建筑行业,1997年11月返乡被推选为五龙镇岭南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14~2018年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慈善家”“中原十大公益慈善人物”“河南省全省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2020年获得“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是安阳市人大代表、林州市党代表。     6月13日,正值“三夏”抢收时节,林州市五龙镇岭南村的400多亩小麦颗粒归仓。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村内空旷场地都晒满了粮食。阳光照向麦场,映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郝书记连续三年自己掏腰包给全村百姓收麦了,真不赖。”岭南村村民由衷地赞叹。他们口中的郝书记是岭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合兴。这些年,他扎根岭南、建设岭南,带领全村奔向好日子,岭南村先后荣获2020年全市“十百千万”平安示范村、2021年林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2022年红旗渠精神奖等奖项,他自己也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慈善家、中国乡贤、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7年,郝合兴被村民们推选为岭南村党支部书记,从一名建筑企业家到基层“领头雁”,一干就是26年。二十六年如一日,郝合兴始终想着办更多好事实事。     针对种田的农户,从播种到收割提供全套服务,连续三年自掏腰包给全村收麦;每逢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为困难户和监测户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疫情防控期间坚守一线岗位,为镇村两级捐资20多万元,并捐款购买中草药,在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为村民熬制汤药;出资3万元为全村缴纳社会治安综治保险;始终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投资建设运动场等基础教育设施……20多年来,郝合兴共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800万元。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郝合兴组织村“两委”干部对照创建标准、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创建举措,为岭南村创“五星”工作保驾护航。加强培训学习,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支持“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出创建建议。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支部建设堡垒,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党员带头、干群共建、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郝合兴常在村里走走看看,了解村民的困难,倾听群众的心声。“作为一名党员,能给乡亲们排忧解难,比什么都开心。”郝合兴说。     “每逢节日,郝书记都要来俺们家看看,给我送米、面、油等,很感谢他。”岭南村困难党员张连学说。     “铺路架桥、捐资助学、帮贫扶困、爱老敬老、新建学校……”提到郝合兴,村民扳着指头数他所作的贡献,内心充满了激动和骄傲。     在郝合兴的带领下,群众对组织充满了感激,对党员干部充满了认同。村民大会,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新政策推行落地,村民不仅参与,还主动提建议、帮宣传。在干群心中,岭南人就是一家人。多年来,岭南村干部群众一条心,迈过了发展中的一道道坎,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万元,带领村民真正走上致富之路。     “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心里也很舒坦。”这喜悦的景象,在郝合兴看来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面对耀眼的光环,面对群众的赞许,郝合兴深情地说:“下一步,我将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当好基层‘领头雁’,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把更多暖意传递给群众,无怨无悔,奉献一生。”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发展现代农业 助摘“产业兴旺星”

        “正大产业园项目引进以后,小麦收购按照国家保护价进行计算补偿,今年一亩地能补偿给农户1170元,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种地难问题,也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最近有许多年轻人回家乡创业。”6月18日,提及产业发展,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纺车刘村党支部书记刘运财首先想到正大产业园项目。     近年来,和纺车刘村一样,青年镇各个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土地都是留守的老年人在管理,土地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正大300万羽蛋鸡生产基地落户纺车刘村后,项目一期需流转和托管土地3200亩,涉及451户,已完成310户,占比达68.7%,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正大围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种养示范基地,搭建“科技+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大平台,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     目前,青年镇将以正大项目为龙头,牵引有条件的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纺车刘村将依托正大蛋鸡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大片农田,推广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种养示范基地;三朱村将依托40亩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建设,土地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青年镇镇长于有奇表示,随着更多的村子融入其中,必将带动农业产业稳健发展,在创建“五星”支部过程中,助摘“产业兴旺星”。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三项机制增能“五星”创建

        今年以来,舞阳县文峰乡坚持党建引领,建强三项机制,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建立“5+7”分包机制,压实创建责任。对照五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建立“5+7”创建机制,即“5个创星专班指导推动+7个管理区责任落实”,定期召开推进会,明短板补弱项,解决问题302项,创建工作全面提升。     建立“过程管控”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建立“月调度”“资料查阅”“考评奖惩”制度,乡党委定期听取各专班工作汇报,单项工作设置“光荣榜”“点将台”,传导压力;整体工作月评比,区分“一类”“二类”“三类”村,分档奖励创建经费。     建立“产业联盟”机制,壮大优势产业。依托香菇产业党委,成立香菇产业党总支2个,强村带弱村,定期议事协调,解决生产、加工、用工、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全乡香菇生产种植规模达2000万棒(袋),年总产值达1.8亿元,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更多详情]
  • 21 2023-06

    创新干部管理体系 让“中间层”成“中坚层”

       今年以来,登封市聚焦干部队伍功能提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策高效落实等重点,探索建立了选拔任用标准化、审批备案程序化、监督管理全面化的中层干部管理体系,真正把“中间层”变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层”,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登封市结合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完善制定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对中层干部任职资格条件、任用程序、交流回避、免职降职、纪律监督等5方面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探索科级干部审批备案管理经验向中层干部延伸,严格执行调整事前沟通请示、考察事后报告、任前公示、任职备案等制度,严把干部选拔任用“编制关、职位关、年限关、资格关”,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该市围绕发现好干部、储备好苗子、建设好队伍的“三个好”目标,建立完善全市中层干部信息库,按年龄、学历、专业、职务等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中层干部配备情况,为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便利快捷的数据支撑服务。立足全市干部队伍中长期建设计划,统筹“老、中、青”年龄结构比例,规定各单位中层干部配备以35岁为主体,30岁以下干部占一定数量,同时,注重选配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对专业化要求较高的单位,提出专业化中层干部配备比例不得低于50%的硬性要求,全面提升中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和功能。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