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9 2023-05

    “贷”来幸福新生活

         “俺家的养牛规模越来越大,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想当初起步时靠的可是扶贫小额贷款。”5月8日,武陟县三阳乡李梧槚村监测户乔国玉说。     提起今年42岁的乔国玉,当地村民无不交口称赞他是脱贫致富的典范。识别乔国玉为贫困户时,他上有年迈多病的老母亲,下有两个正在求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三阳乡党委、乡政府结合县农商银行实地调查,为他办理了每年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拿到贷款后,他购买牛犊,自己动手搭建牛舍,办起了肉牛养殖农舍。几年来,乔国玉的肉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3头发展到现在的存栏30头,一年至少增收4.5万余元,加上家中有13亩粮食种植,一年总收入超10万元。在乔国玉的带动下,同村村民乔永胜也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开始从事养殖业,年增收6万元;同村村民乔随成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开展花生种植加工,产业规模逐年壮大。     三阳乡在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致贫工作中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信贷机制,全力推行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向监测户倾斜,发展易上手的特色农业、养殖业等。     目前,该乡为72户符合条件的农户办理了小额信贷项目,信贷总额90多万元,为监测户撑起了增收致富“伞”。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博士驻村

        时值初夏,生机勃发。地处秦巴山腹地的卢氏县果岭村,三个“国字号”优势产业欣欣向荣、物阜民丰:一望无际的苹果园,枝叶间繁星般的苹果煞是喜人;1900余亩国家生态优质烟叶连片方,道道田垄地膜闪着光亮,犹如大地诗行,刚刚移栽的烟苗茁壮成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卢氏连翘”1400亩示范基地,串串果实缀满枝头,丰收在望。     卢氏县地处豫陕两省接合部,而果岭村处于卢氏县北端边界,属秦岭余脉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位置偏僻,全村面积达35.5平方公里,耕地11829亩,人均5.1亩。     山塬变绿洲,田畴显锦绣,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义功不可没。张义来自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今年40岁,是一位农业博士,2022年远离首都,扎根果岭村。     虽然土地广袤,但种地效益低,外出打工成了往日果岭村村民的首选。在张义看来,上万亩的耕地基础,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科学规划、产业集聚是前提。张义通过郑州海关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入果岭村调研,规划果岭村产业发展:除了保留传统玉米产区外,规划、引导、发展村里南部苹果产业带、东部优质烟叶产业带、中部连翘中药材产区和北部8500亩洋槐蜜源林区;村“两委”班子科学分工、多点发力,争取资金、项目,实现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社,用产业武装群众,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张义等村“两委”干部充分激发村里企业鑫生源果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探索“拎包种田”苹果生产新模式,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挖掘各种人脉资源,引入产业发展资金2365万元,大力实施矮砧集约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机械化应用等四项技术,对4000亩果园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创建、统一产品收购的方式组织生产,把进入盛产期的苹果园以20~50亩为一单元交给农户经营管理,提高了产业要素活力和果园综合效益。     为巩固提升老烟区生产水平,张义和村干部引导烟叶生产向大户集中,有效破解“谁来种烟、在哪儿种烟、怎样种烟”三大难题。全部推行云烟99新品种,实行井窖式移栽,全生育期追钾、增施有机肥,豆浆灌根、揭膜培土、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果岭村所产烟叶叶片肥硕、色泽橘黄,亩均收入6000余元。     为把连翘产业做大做强,张义考察引进“卢翘4号”等优良品种,培育发展高效连翘千亩示范基地,协助邀请技术人员到村里开展培训,现场讲解修枝、放盘技术,引导农户开展精细管理。进入盛果期的卢氏连翘亩收入8000余元。     在海关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村里成立了山海思源苹果专业合作社,争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80万元专项资金,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在村里建起2000多亩的高标准果园基地,完成果园和包装厂出口备案资质,2022年苹果出口额200万元;对接郑州海关、金钥匙商城,帮助村里销售苹果2万公斤、蜂蜜700余份,为村集体创收8.6万元。     为了彻底打开致富门,海关驻村工作组筹集资金110万元,建起了45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包括电商直播间、“金钥匙”书屋和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短期技能培训238人次,讲解林果、烟叶、中药材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培育村里的“土专家”。     山间缥缈的白云,塬上田埂的黄昏,见证了张义扛得起责任、耐得住寂寞的奋斗身影。果岭村党支部书记袁平方动情地评价张义“在远山万亩田间躬耕,为了村民的欢笑,为了大地的丰收,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健康养殖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养殖生产中全程实施监控,用科学理念提升渔业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5月16日,在西平县举办的2023年河南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暨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河南浩欣种养殖公司相关负责人张金洋发出倡议。     活动现场,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摆摊”授课,向水产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代表科普健康养殖知识,并向渔民赠送技术资料,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规范用药相关规定、提升养殖者规范用药意识,受到了渔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据了解,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养殖尾水治理、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种业质量提升等,取得明显成效,已经成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响亮名片。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风险减量”助力夏粮稳产丰收

        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贯彻落实河南银保监局2023年“关于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农业保险风险减量服务工作,助力农民夏粮稳产丰收,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进乡村振兴。     “风险减量”护农业平安“一喷三防”助仓廪盈实     4月下月至5月上旬,正是小麦灌浆期。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重要过程,是决定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期。     为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河南省减灾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防灾减灾日相关工作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减灾委要求及省银保监局“关于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指导意见,预防小麦病虫害发生,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在全省开展夏粮防灾减损专项活动,明确要求全省市、县公司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排查灾害分布情况,联合指导农户开展防灾减损工作。     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还与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开展合作,根据气象预警,结合平安特有的“鹰眼系统”,对全省夏粮作物进行遥感监测及灾害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线上”方式与实地查勘“线下”模式,开展立体式摸排,筛选病虫害高风险区域。     同时,结合服务中心气象预警分析,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通过基层农业服务网络、短信等途径,将相关预警及建议宣传到基层农户,协助农户做好防风、防冻、保温、防病虫害等工作。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第一时间着重对南阳、商丘、新乡等区域开展风险减量专项工作,通过“一喷三防”,增加小麦粒重,提高产量,确保小麦稳产丰产。     据悉,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在本次“风险减量”专项服务中,已完成小麦喷洒面积19万亩,惠及农户8万户。     “保险+科技”扩服务宽度“专业+价值”扬企业责任     为助力河南粮食安全,实现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持续为农户提供高质量风险保障,通过平安特有的“保险+科技+服务”,在3S技术支撑下,探索建立以“移动终端+卫星遥感+鸟瞰无人机+线下验证”四位一体的查勘定损模式,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农险立体化服务体系,实现了高效“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     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与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数字化合作,探索富有保险特色的“三农”数字化新路径,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充分发挥保险风险减量与损失补偿功能,持续为中原大地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彩虹西瓜富农家

         “习城是沿黄乡镇,土质肥沃,储水能力强,种出来的彩虹西瓜甘甜可口,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5月16日,濮阳县习城乡刘寨村彩虹西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雪峰说,现在正值彩虹西瓜第一茬成熟,来刘寨村批发订购彩虹西瓜的小贩、商超经营者络绎不绝,种植基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据介绍,刘寨村彩虹西瓜种植基地建有标准化大棚20余座、占地100亩,亩产达18000斤,年产值约120万元,带动60余人就业,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2万元,为习城乡打造产业模式提供了成功经验。     今年以来,习城乡党委、乡政府依托刘寨村现有商业模式,为彩虹西瓜种植基地量身打造出“农户+合作社+商超”的发展模式,建设以种植彩虹西瓜为主兼作套种甜瓜、辣椒、豆角等有机蔬菜的温室大棚基地。“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刘寨模式’,复制成功经验,打造‘一村一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适合习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习城乡党委书记高献民表示。     近年来,习城乡锚定乡村振兴奋斗目标,在特色产业种植上下“大功夫”,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习城乡彩虹西瓜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刘寨、徐寨、于林、孔店等村种植彩虹西瓜。目前,习城乡彩虹西瓜种植面积约500余亩,每亩增收5万元。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小土豆亩入上万元

         5月18日一大早,晨雾还未散去,上蔡县邵店镇的农户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农机手驾驶着收获机小心翼翼地行驶在田垄间,机械过后,一垄垄金黄的土豆露出地面。种植大户李得前满脸喜悦地说:“我今年种了200亩土豆,100亩大棚,100亩陆地。大棚土豆4月5日上市,每亩产量8000斤,能卖15000到18000元。陆地土豆一个星期后上市,预测产量能突破10000斤。”     据悉,土豆种植在邵店镇已形成规模效应,目前邵店镇有土豆种植大户近百家,总种植面积2万多亩。为了保障广大种植户的整体收益,邵店镇在农民自发形成土豆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统一质量评定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发展壮大邵店土豆批发市场,吸引全国各地的菜贩到此采购,刚出地头的邵店土豆,在几十分钟内就能完成市场内交易,销往上海、黑龙江、山西、江苏、贵州等外地市场。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小程序上线樱桃热销

        “我这100多棵樱桃树,今年能收入两三万元,总体效益还不错。”三门峡市陕州区甘棠街道蔡白村村民白宽功说。     5月16日,记者在甘棠街道首届乡村产业品牌推介(展销)大会暨蔡白村第五届樱桃文化节开幕现场了解到,该村依托樱桃产业优势,将观光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变果园为游园,蹚出了一条“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新路子,拉长了特色产业链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的樱桃采摘与往年不同的是采用了‘蔡白网络樱桃节’小程序,线上销售使樱桃的整体价格和销售量得到很大提高。”蔡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双星介绍说,“打开小程序,点进去以后,就能看到蔡白村60户樱桃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品种、销售价格等信息,还有平时樱桃管理的一些细节和图片。”     近年来,甘棠街道把樱桃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技术指导进行树种更新,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樱桃品质,同时开展网络营销,为农户搭建互联网销售推广平台,将樱桃的销路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成为助农增收的新路径。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樱桃园里采摘忙

         “我们村樱桃每年能摘800斤,今年樱桃种植得好,预计能达1500斤。”5月16日,内黄县繁阳街道五里庄村的樱桃采摘园中,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现书介绍说,五里庄村从2017年开始种植樱桃,几年间,樱桃陆续结果,给村里农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五里庄村立足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种植樱桃4亩340株,由各家农户联合种植,采摘园采摘樱桃25元一斤,去年收入2万元,今年收成较好,预计收入可达4万元。     据介绍,五里庄村樱桃采摘园是五里庄村倾力打造的重点农业采摘园项目,5月15日开园后,大量游客入园采摘樱桃,享受休闲采摘快乐。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五里庄村通过种植不同的品种来延长采摘期,目前主要有美早、红灯、布鲁克斯、萨米脱等多个品种,樱桃采摘将持续一个月左右。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商家争购红薯苗

         5月17日,民权县王桥镇优质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标准化钢架大棚内,嫩绿的红薯苗长势喜人,数十名村民正忙着剪苗、分株、扎梱,一派繁忙的景象。     “俺是老员工了,每年都在产业园打工,从育苗、剪苗、栽苗、出薯,全程参与,虽然是在家门口打工,但也没少拿工资。”村民张昌顺手拿剪刀,眼疾手快地剪下了一棵棵红薯苗,又将他们扎成捆。     “我今年是过来采购的第三个年头,他们家的红薯苗苗粗叶壮,好成活,品质好,价格优,一进入4月份都需要排队采购。”销售商李忠义说。     “我们通过与电商、农贸市场对接等多种方式,扩大影响力,以质量赢口碑、赢市场。”王桥镇干部乔健洋说。     近年来,民权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县情农情,着眼“三农”长远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立足资源优势,以红薯为主导产业,在王桥镇创建了一处集科研、开发、创新育苗、保鲜、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从事红薯育苗及生产的家庭农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达15家,年销售红薯苗35亿株,包含20多个品种,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更多详情]
  • 19 2023-05

    产业兴旺 致富路广

        5月18日,沁阳市柏香镇彰仪村举办第六届碾转文化节。该村有200余户农户每年通过销售碾转户均增收两三万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