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9 2023-05

    一头蒜“长”出亿元产业

        在杞县葛岗镇,孟寨村曾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贫困村,地下无矿、地上无宝,到县城也得半个多小时。然而,10多年的时间,孟寨村找到了增收发展的“密码”,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名单。是什么让一个豫东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着疑问,笔者走进开封市杞县葛岗镇孟寨村采访,去探寻一个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板。     发展产业 从“墨守成规”到“敢为人先”     春暖花开的季节,孟寨村的田地里麦青苗壮、渠田相连,一片生机盎然。村里的种蒜大户杨运增一大早就来到了田里,蹲在蒜苗丛中查看长势情况,“现在得抓紧时间拔蒜薹了,不然就会影响下面大蒜的生长了。拔完蒜薹再施一遍肥,瞅着这苗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杨运增满脸喜悦。     “村里的老人们都有句口头禅,‘种庄稼,不用怕,人家种啥咱种啥。’原先我们村也是跟别的村子一样,种植的都是小麦等传统作物,当时的粮食价格不高,再加上每家分的田也不多,所以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回忆起过往,孟寨村党支部书记陈佳满是感慨。     穷则变,变则通。1983年,陈佳从一个在县外贸局上班的亲戚口中得知,山东金乡县种植了一种优良蒜种,产量高、价格好,当地农民种蒜都发家致富了。这个消息让陈佳和村委成员们颇为心动,“不能再过这种穷日子了。咱去金乡看看,能行的话,咱也种蒜。”陈佳和村委几个成员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开往金乡的大巴。     “杞县种植大蒜就是从我们村开始的,当年我们从金乡引进了优良蒜种,当年就获得了丰收,全县的农民都来我们村学习。”谈及此事,陈佳很骄傲。     优良蒜种买回来了,但村里的群众都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咱们村委成员先种起来。”陈佳带领着村委成员首先种起了大蒜。在大蒜收获时,村民们震惊了,“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大的蒜头。”看到村委们种蒜挣到钱了,村民们的种蒜积极性空前地高涨起来。     1985年,孟寨村的大蒜种植已成规模。目前,孟寨村的大蒜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一季大蒜加上一季花生,每年产值近4000万元。     产业升级 打造产业链,实现“亿元产值”     “原先咱们只知道种蒜、卖蒜,从来没想过产业链的问题,后来我们清醒过来了,我们也可以发展仓储和深加工。”近年来,孟寨村依托大蒜这一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开始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首先,孟寨村建起了12座冷库,储存量达7000吨。有了冷库,农民种蒜再也不用担心市场价格的波动,他们可以将收获的大蒜先存入冷库,等到大蒜价格处于高位时,再出库销售。既实现了农民增收,仓储的费用又让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     大蒜丰收了,销路很重要。有着30年种蒜经验的孟寨村,现在已经诞生了20多名大蒜经纪人。他们在种蒜的同时,每年要到全国各地跑市场,详细了解全国的大蒜种植面积、大蒜生长情况、冷库的仓储量及大蒜供需的态势,掌握了这些数据,这些经纪人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大蒜的流通和销售。     同时,村里的年轻人脑子更活泛,他们主动拥抱互联网,踊跃在淘宝、抖音等平台上销售大蒜,“我们杞县是中国大蒜之乡,网友们都知道,所以对我们的大蒜很放心,我每天的订单都很多。”笔者问她通过网上售蒜一年能挣多少钱,孟寨村这个姑娘狡黠一笑“这是商业秘密,反正挣得不少”。     为提升大蒜附加值,孟寨村还建了大蒜加工厂,所产的蒜片、蒜米、蒜泥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围绕大蒜这一主导产业,孟寨村倾力打造的包含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品牌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为乡村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真正让产业增值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稳定、可靠来源,实现了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的华丽蝶变。     “孟寨村的发展正是杞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将把大蒜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擦亮‘中国大蒜之乡’这块招牌,以蓬勃的生机、无限的商机,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杞县县委书记戴继田说。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片     地区:开封市杞县葛岗镇孟寨村     产业:大蒜     关键词:填补空白闯市场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一朵菇富了一方百姓

        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在农业农村部日前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名单中,夏邑县车站镇榜上有名。     夏邑县车站镇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西依京九铁路,北邻310国道,南枕连霍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辖30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全镇人口6.8万,耕地面积7.1万余亩。     多年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车站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工作成绩斐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食用菌、蔬菜等支柱产业,其中,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标准种植棚近万座500万平方米,年产量10万吨,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确认为出口产品备案基地、国家级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围绕食用菌产业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达2万多人,年收入超亿元。     5月4日,记者在位于车站镇的夏邑县食用菌产业园区看到,就近务工的村民正在出菇车间运送菌种。该产业园区占地500余亩,由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发起,8个专业合作社共同建设,是集食用菌种植、菌种培育、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有机肥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有保鲜库2400立方米,仓库6000平方米,烘干、包装车间3000平方米,出菇车间3000平方米,食用菌标准菇棚600余座,种植面积25万平方米,年培育菌种200多万瓶(袋),年产双孢菇、草菇鲜品1600万斤。     “要想富,种蘑菇;要想富得快,多把大棚盖;一年一个棚,盖起楼两层。”当地流传的顺口溜,也成为百姓的致富诀。     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是北岭镇最大的食用菌企业,北岭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形成成熟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服务“五统一”,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我们食用菌园区引进了双孢菇废料生产有机肥技术,已安装年生产6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一条,将使园区内双孢菇生产废料得到循环利用,形成培养基、草菇、双孢菇、有机肥生产的循环产业。”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艳军表示。     目前,加入园区的种植户已达130多户,户均年收入8万余元。在基地从事翻料、上料、蘑菇采摘、管理等常年务工人员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在车站镇一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茬又一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撑起一朵朵褐色的小伞,长势十分喜人,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新鲜的羊肚菌,然后晾晒烘干。     “这个基地去年试种了10亩羊肚菌取得成功,亩产可达1000多斤,产值在5万元左右,今年已发展到几百亩,经济效益可观。”张艳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双孢菇、草菇的基础上,扩大羊肚菌等附加值高的菌种培育、生产规模,进一步发挥食用菌园区的富民效应,打造成千亩园区,成为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食用菌产业园区。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名片     地区:商丘市夏邑县车站镇     产业:双孢菇     关键词:联合打造成规模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优质服务引外省同行学习借鉴

         5月3日,来自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湖北省郧阳区洋溪镇邮政支局,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邮政支局几名投递员相约来到淅川县荆紫关镇邮政支局取经交流,荆紫关镇邮政支局优秀投递员殷天合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做法,其模范事迹和经典做法令到场的投递员们深受鼓舞。     23年来,殷天合先后骑坏自行车5辆,摩托车2辆,投递报刊33.8万份,信件19.6万件,投递准确及时率几乎达100%,没有出现一起投诉,更没有出现过一次丢失问题,从来没有客户因为邮件、报刊送达不准时而不满。     在准确投递的同时,殷天合还经常为群众代买农资,及时把群众需要的化肥、种子、农药等送到群众手中。特别是2020年春到2022年冬,先后为群众代买农资1000吨以上。     由于工作优异,他连年被县邮政分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报刊订阅先进个人等诸多殊荣。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举办青年员工演讲比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4月27日,农行鹤壁分行党委、团委举办了“秀青春,话未来”青年员工演讲比赛,来自农行鹤壁分行机关和支行的13名青年员工依次登台,用青年之声讲好农行故事。     参赛选手各个激情澎湃、豪情满怀,用生动语言分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最终,由评审团根据参赛者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采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由评委嘉宾现场为选手颁发荣誉证书。     此次演讲比赛,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员工的凝聚力,激发了青年员工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励青年员工在发展新进程中继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我省首届护理科普短视频大赛成功举办

        为展示我省护理工作者的美好职业形象,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防病治病理念,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5月7日下午,由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省医学科普学会联合主办的我省首届护理科普短视频大赛在郑州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踊跃参与,共收到2309部短视频科普作品。经过几轮对决,省人民医院作品《卧床老人怎么移动?看我“四两拨千斤”》、新安县妇幼保健院作品《37°的爱——母乳喂养》、省肿瘤医院作品《今天你向焦虑say“NO”了吗?》斩获大赛一等奖。     这些参赛作品有精彩的图文解说、手绘漫画,有医者仁心的公益广告、精彩绝伦的科普短片,还有剧情丰富的段子演绎,经典影视剧的翻拍表演……每一份科普作品的背后,都是护理人的专业、专注、坚定和信念,是天使的身影,也是南丁格尔精神之所在。     “期望全省医务、护理人员能共同努力打造河南健康传播的一轮明月,打造属于河南健康传播新的权威品牌。”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说。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全国新老年文学创作及新闻写作培训班在三门峡举办

        5月7日,全国首届新老年文学创作及新闻写作培训班在三门峡市举办,中国老年体协副主席兼新闻委员会主任温文、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牛兰英、河南省老年体协副秘书长葛庆丰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全国新老年文学创作及新闻写作培训班的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唱响“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立足“服务老年人健身”的宗旨,提高新老年文学创作水平和新闻写作水平。     牛兰英对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老年体协新闻宣传工作的通讯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全国新老年文学创作及新闻写作首期培训班在三门峡市召开,将为提升三门峡市老年体育宣传工作质量水平,推动老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开班仪式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老年》杂志主编郑炜主持。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年体协文学及新闻爱好者,将参加为期4天的业务培训。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事不过夜马上办 服务企业奔一线

        5月5日,在邓州市良品匠精密五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整齐的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     2022年8月,在深圳从事五金件加工的邓州市高集籍人士陈岩返乡创业。从厂房选定,相关证照办理,高集镇党委、镇政府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2022年9月,陈岩的邓州市良品匠精密五金有限公司顺利投产运营。     按照“观念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和“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工作要求,高集镇全力优化招商服务,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镇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2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家、纺织服装企业4家、新型电子企业3家,制鞋企业2家,足球制造企业1家,带动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     为服务好企业,该镇实施科级干部分包企业,每月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一次,对遇到的问题现场解决,做到问题不隔夜,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发挥好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促成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断拓宽招商思路,持续加大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力度,全力保障打造好营商环境,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该镇党委书记陈峰说。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主动靠前服务 项目建设提速

         “从政策指导、前期服务到手续办理、施工环境,都有县政府的专班服务工作人员主动对接,这样有温度的贴心服务让我们企业吃了‘定心丸’。”5月7日,谈及安阳县政府的服务保障,兴阳光电项目负责人段家民说。     为加快项目快速建设,安阳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协调推进作用,做到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项目自开工以来,‘首席服务员’与项目全程对接,服务工作从未停止,项目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人们更有干劲了。”安阳市儿童医院项目服务专干范彦伟说。     走进第八期“投产一批”兴成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的厂房,一条数字化、智能化防腐生产线已安装完成。“目前,3座标准化厂房已建成。5月,我们与石家庄铁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的高原、高寒、高速调高垫板生产线就将投产。”兴成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雷飞说。在为兴成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寻找原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安阳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先后两次召集业内专业人员和安阳市知名原材料生产企业,本着“安材安用、豫材豫用”的原则,仅用3天,兴成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就与安阳腾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新建厂房的隔离墙材料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截至5月初,安阳县40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82.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3.18%。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发现胆结石,怎么治疗好?

        什么是胆结石?胆结石通常是指胆囊或者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长啥样?胆结石有三种: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     什么原因会导致胆结石?长时间禁食或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胆固醇结石发生的机会。另外,肥胖、不规律饮食、快速减肥、缺乏体育锻炼、肝硬化患者、遗传因素等也会导致胆囊结石。     症状与体征有哪些?胆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可向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进食油腻食物、紧张疲劳时感觉右上腹部隐痛,或有饱胀不适、嗳气等,常被误诊为“胃病”;Charcot三联症: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需要治疗吗?部分胆结石可长期无症状或终身无症状,需定期随访。症状反复发作、结石超过2厘米、胆囊萎缩、充满型和淤泥状结石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可以不可以预防?以预防为主,保证饮食规律,按时吃早餐,避免浓缩胆汁在胆囊淤积;少进食高油高脂食物,以免胆固醇摄入过多;减肥者不要太快速瘦身,可能使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更易沉淀成结石。

    [更多详情]
  • 09 2023-05

    爱心捐赠助振兴

        5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杨士海、民建河南省委会组织处处长李进华带领民建河南省委省直综合十七支部主委杨芳及成员赴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赵里河村开展调研及捐赠活动,三门峡民建主委、陕州区委统战部部长陪同参加。     当天,调研组同陕州区、王家后乡政府领导、驻村工作队及赵里河村委干部举行座谈会,实地考察了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和赵里河村柏崤组明清古村落。当日,杨芳代表民建河南省委向赵里河村捐赠价值6万元的办公设备,并同第一书记赵增明签订了捐赠协议书。     据悉,此次活动是民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次帮扶活动,将致力于团结民族工商界人士,发挥人才济济、信息广泛、资源倾斜等优势,共同助力美丽赵里河村建设,努力描绘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