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0 2023-04

    贪腐没有“隐身衣”可穿

        或由亲友挂名充当企业背后靠山,或以他人名义代持股份实行幕后操控,或是假借投资之名攫取利益,抑或是“一家两制”结成政商联盟……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了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对“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深挖细查,精准施治,不断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斩断利益交换的链条。     前台一个傀儡股东作为“白手套”,幕后之主则闪展腾挪于后台担任指挥官,披着貌似合法经济行为的外衣,干着贪污受贿的不法勾当,行为更加隐蔽复杂,手段堪称“高明”,既在暗处获取了权力寻租的实际收益,又在明面上与贪腐划清界限、规避了暴露风险,在发现、认定和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危害更大,影响也更广泛,更应该引起高度警惕,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查处。     党中央对新型腐败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司法实践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以收受干股方式收受贿赂、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在职为请托人谋利,离职后收受财物等10种贿赂形式,是典型的新型腐败行为。     党中央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惩治腐败的决心坚定不移、坚如磐石,始终保持对腐败的压倒性力量常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腐败分子如何精心设计,无论腐败问题如何隐形变异,无论腐败手段如何翻新升级,其本质都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必将暴露并受到严惩。     事实一再证明,与党纪国法背道而驰的“贪腐把戏”,只不过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罢了。这也警示党员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从内心深处除掉腐败的种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一日一督导 一日一通报

        “老乡,现在咱村里环境啥样?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近日,禹州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古城镇古城村开展监督检查,向村民赵书强了解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有关情况。     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组建6个专项督导组,对26个乡镇(街道)进行督导检查。     该市纪委监委建立“一日一督导、一日一通报”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督促各乡镇(街道)举一反三开展路域、镇域、村域环境治理,持续推进“一宅变四园”行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开展“厕所革命”回头看等,推动全域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该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在联合专项督导组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实地检查时,将干部是否履职尽责纳入监督检查内容的“必选项”,着重了解镇村干部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拖沓应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是否存在开展工作摆困难、讲条件,遇到矛盾“推、躲、绕”等问题。今年以来,共印发督导专报12期,针对发现的问题约谈15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强保障。”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4月4日,柘城县纪委监委组织委机关党员干部来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铸就政治忠魂”祭扫缅怀活动。     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怀着对革命先烈们的无比敬意和无限哀思,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鞠躬默哀,敬献花篮,回顾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随后,“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在此庄严举行。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党员们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庄严宣誓。     “每一次对先烈的缅怀,都是一次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我们会把这些红色基因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落到行动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纪检监察工作一线书写青春华章,这是我们和先烈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言的精神对话。”该县纪委监委青年干部谷钰说。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用好巡察利剑解决群众难题

        “多亏巡察组监督,我们的房子终于分下来了,原来在外边住了十来年,现在可算是落定了。”近日,濮阳市华龙区胜利路街道尧当村王永飞等287户村民如愿选中自己期盼已久的安置房,心情格外激动。     王永飞所说的巡察组是华龙区委巡察组。2022年,该巡察组在巡察中发现,尧当村城中村改造搬迁已有十余年,由于当初拆迁户口没有锁定,回迁人员不断增加,致使安置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了解情况后,巡察组立即向胜利路街道党工委下达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切实保障好回迁安置群众利益。胜利路街道党工委接到通知书后,迅速行动,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了拆迁安置房久拖不决的难题。     据了解,2022年,华龙区委共派出5个巡察组,按照“巡乡镇(街道)带村(社区)看主管部门”的模式,采取一体同巡、区域覆盖,对5个街道党工委及其所辖8个村、47个社区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先后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43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5个。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打造清廉窗口营造政务清风

        “你们帮我解了燃眉之急,真是太感谢了!”近日,鄢陵县柏梁镇居民姚先生将一面写着“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到县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窗口,对窗口服务赞不绝口.     政务服务大厅是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鄢陵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清廉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打造“清廉窗口”,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窗口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紧盯进驻单位的窗口作风,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通过窗口体验、陪跑帮办,近距离查看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党风政风监督室督促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代办”等特色窗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清廉窗口”建设开展以来,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8万余件,群众满意率100%。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建设清廉村居赋能乡村振兴

        4月4日,走进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街道天顺路警示教育主题街,一幅幅廉政漫画、一则则廉政故事,吸引群众驻足品鉴,清新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如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驿城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建设“清明政治、清廉政府、清正干部、清朗社会”目标要求,积极开展清廉村居创建行动,不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清廉根基、赋予清廉动能。     该区纪委监委依托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廉洁元素纳入镇村基础建设中,深入挖掘村居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以廉洁漫画版面、清廉故事长廊、廉洁文化标语、红色革命故事等内容,精心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围绕传统节日,在组织开展猜廉政灯谜、送廉政春联、写廉政微小说等活动,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村居、进校园的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以视频、全景VR等形式将各大廉洁文化阵地搬上“云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清廉村居建设。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创建清廉医院守护群众健康

       4月4日,走进安阳县白璧镇卫生院门诊楼,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医务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导诊台上摆放着醒目的廉政警示牌……廉洁清风处处可见。     今年以来,安阳县纪委监委以清廉安阳县建设为统领,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督促县卫健委落实主体责任,紧盯医疗卫生领域突出问题把脉开方,以清风涵养医风,持续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清廉医院,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开展清廉医院建设中,该县纪委监委督促指导县卫健委党委、县医保局党组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清廉医院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职责分工,推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调、同向发力。与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协同,紧盯采购、医疗诊治、医保基金使用等关键环节,通过听取专项汇报、“随机+定向”走访患者和定期通报曝光等方式,深入开展欺诈骗保、过度医疗、红包回扣等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检查。同时,围绕发现的廉政风险点,着眼长效完善药品耗材设备采购、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等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预决算等信息全程公示公开,扎紧“不能腐”制度笼子,防患于未然。     “清廉医院建设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的迫切需要。”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孟庆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监督指导,不断将清廉医院建设向纵深推进,以有力有效的监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校长变大厨小食堂留住农村娃

         “孩子们爱吃什么我就做什么,不会做的就想方设法学。”4月3日早上7时,延津县塔铺街道太平庄小学校长赵有尚来到塔铺超市,熟练地选好食材装袋过秤,摆上柜台。     本应浑身散发书香气息的赵有尚,现在却是烟火气满盈。校长、老师、采购员、厨师,他虽身兼多职,却从来没有“分身乏术”;红烧肉、大盘鸡、包子……他坚持做饭近4年,只为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我2017年上任时6个年级,只有30个学生。”赵有尚说,太平庄挨着产业集聚区,许多村民就近进厂打工,因为孩子中午放学接送、吃饭成为难题,多数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小孩子最想跟谁在一起?当然是自己的爸妈!大多数小孩子并不喜欢寄宿学校,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赵有尚告诉记者,只要解决了午饭问题,孩子们就不会被送去寄宿学校。     2019年暑假一结束,太平庄小学就办起了小食堂。赵有尚算了一笔账,一个孩子收5元钱,这些钱用     来买菜都得精打细算,根本请不起厨师。赵有尚开始学习做菜,亲自掌勺,其他老师则帮忙洗菜洗碗。     就这样,赵有尚系上围裙、拿起锅铲,成了太平庄小学小食堂的大厨。他给孩子们午餐定的标准是:顿顿都有肉,每周不重样,隔三差五还要搭配水果和牛奶,确保营养均衡。     “我最喜欢吃赵校长做的红烧肉和大盘鸡。”六年级学生刘欣春说。     目前,太平庄小学在校生已达78人,基本实现了本村适龄儿童不外流。仅2020年春天,就有33名学生从寄宿学校转回来上学。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

        4月3日,清明节前夕,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的张爱华准备上山,为她守护了59年的红军洞再次换上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那时候年轻,只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说起59年前的决定,张爱华言语中难掩激动,“就是想守在这儿,不让任何人破坏它。”     红军洞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见证,经过张爱华几十把镰刀的更替挥砍,昔日的荒山逐渐被劈出一条小山路。时间来到2022年,小山路变成了宽阔的石阶道,再上红军洞,已没有了曾经的艰难。     “山路修好了,我是既高兴又忧愁。”张爱华驻足,为我们讲述起最近自己添的“心事”。     她坦言,高兴是因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她也说出了心中的忧愁。自己今年已经82岁,身体大不如从前,她担心红军洞的守护问题,担心红军在这片热土留下的故事怎么流传下去。     “春蚕死了丝不断,这份守护必须传承下去。”张爱华洪亮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传承先从小家开始。2023年春节,在张爱华的召集下,丈夫潘国璋以及4个子女齐聚一堂,开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自己打算守护红军洞满60年时“卸任”,希望孩子们能“前赴后继”。     “妈,你放心,你能讲的时候你就讲,你不能讲的时候,我们就接上!”转述小儿子潘民当时坚定的话语,张爱华今天仍难掩心中喜悦。     传承更要迈出小家。这场家庭会议让张爱华就红军洞的守护问题放下心来,但她并未停歇,而是带着年轻的新生代来到红军洞下,如数家珍地给他们讲述红军驻守山间的故事。郭家河乡90后小姑娘王鑫鑫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听着红军洞的故事长大的,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参与讲述红军洞的故事!”王鑫鑫手拿着笔和本,目光如炬地遥望着山上的红军洞。     去往红军洞的路上,张爱华在王鑫鑫的搀扶下步履依旧坚定,蜿蜒而上的石阶路将两人逐渐掩映于春日的山林。时而驻足处,影影绰绰的身影传出阵阵话语,声音虽小,却将过往故事弥留在山间林道,厚重传承埋根于大别青川。

    [更多详情]
  • 10 2023-04

    新式花挑舞融合开拓大舞台

         4月6日,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三土艺术团的排练大厅里传出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非遗“花挑舞”项目传承人彭元华正在指导学员练习唱词、走步、打扇等基本功。     “花挑舞”俗称“花挑子”,因舞者担着花挑道具起舞而得名,是源自固始县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花挑舞”动作优美,在锣鼓乐曲的伴奏下时而热烈奔放,时而轻盈舒展,以挑花的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百花盛开一样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2006年,固始“花挑舞”入选河南省首批非遗名录。     近年来,在彭元华的带领下,固始“花挑舞”得到创新发展,形成了成熟的艺术风格。为了更好地传承“花挑舞”,彭元华创办三土艺术团,自编自创曲目,创新融合“花挑舞”表现形式,赋予“花挑舞”新的时代内涵,并带领艺术团参加国内外交流演出,逐步扩大“花挑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我在创作、排练的同时,认识到统一规范的舞蹈动作对于地方舞种传承的重要性,基于传统‘花挑舞’的动作,把广场舞等时代元素融入进去,让固始‘花挑舞’绽放出新的光彩。”彭元华说。为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固始“花挑舞”,彭元华还以三土艺术团为教学基地,持续开展“花挑舞”培训,解决了“花挑舞”传承人的断层问题。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