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春管 强服务 保丰收
淮滨县 科技服务惠农家 本报讯当前正值小麦田间管理和芡实等作物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为不误农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作用,省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服务队及早行动,全力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2月20日,省科技特派员闻三峡、毛瑞玲、何伟等一行积极深入淮滨县谷堆乡杜营村、栗园村,期思镇祁营村、曹圩村开展春耕春管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小麦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等进行现场培训,并对春耕备播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指导。 群众纷纷表示:“以前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效益不好,听了科技特派员们的讲解之后,懂得了科学管理、科学种植,非常感谢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和服务。” 科技特派员们还走进田间地头,对小麦当前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中后期病虫害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当农户反映麦苗出现发黄死亡现象时,科技特派员实地查看分析,针对农户因除草剂施用不当引起的药害,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为农户开良方,力争使群众的损失减到最少。同时,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提醒农户要及时开展追肥、除草、病虫害和倒春寒的防控,确保小麦增产丰收。(李振阳李林欣) 禹州市 下沉监督护春管 本报讯(记者宋广军通讯员朱晓蒙李明)“今年种了多少亩小麦,麦苗长势怎么样,需要什么技术帮助吗?”2月19日,在禹州市古城镇钟楼村一片麦田,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一边查看麦苗长势情况,一边向种植大户徐景阳了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经常有专家来指导,我只要按照专家说的去做就行了。”徐景阳开玩笑说,好像专家“能掐会算”,每次准备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就来了。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已进入春季生长、苗情转化时节,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使小麦稳产高产,禹州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职责,主动靠前开展“下沉式监督”,全面摸排春耕生产情况,层层压实春耕春管责任。督促农业农村局针对今年气候不稳定、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干旱缺水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该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禹州市2023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派出13个技术指导组、10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包26个乡镇办,深入生产一线,从小麦墒情分析、病虫害防治、春季肥水管理等方面指导农民加强麦田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小麦要高产,春管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小麦病虫草情、苗情、墒情,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服务保障农田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禹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叶县 培训课堂开地头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王俊鹏王涵儒)2月21日,一场气氛热烈、内容实用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会在叶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展开。当日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春季小麦管理,将课堂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授课老师被50余名学员团团围住,学员们问得踊跃,老师回答得认真。 “我以前是个传统农民,通过专家课堂讲授、现场实地观摩等方式,学到了不少新技术、新理念,见到了许多成功实例,让我坚信发展现代农业大有作为。”培训班学员向成喜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为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农村需要的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叶县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类施策、全程培育”的基本原则,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农村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等进行培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收入丰收”,更要“技术丰收”。为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叶县根据农民需要和学习特点,尝试新模式,开设“田间课堂”,实现“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模式,让培训更高效,更具启发性、互动性。 培训班组织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骨干,从认识新农人、坚持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打造新亮点、塑造新品牌等五个方面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农业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经营等技术,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我们在培训班开课前,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农民朋友的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叶县农业农村局杜新府说。 据悉,本次培训为期15天,参训学员共120人。培训结束后,叶县农业农村局还将进行跟踪服务,从生产需求、技术咨询、创业引导、信息共享等方面,对参训农民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逐步形成“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高素质农民创业兴业新局面。 “为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我们坚持培训、服务、创业全过程融合,突出抓好培训平台、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果转化运用等,有效促进学员就业创业,探索出一条‘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特色高素质农民培训之路。”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秋梅说。 淇县 专家服务手把手 本报讯(记者李萌萌通讯员郭兰粉左玉梅)“我播的种子量不算小,但出苗率及麦苗长势不是很理想,经你们一指导,我心里就踏实了。”2月21日,在明元种植专业合作社农田里,淇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的麦田指导让负责人吃下了定心丸。 “要抓紧浇返青水,促进分蘖,喷施叶面肥,促弱转壮,注意病虫害防控,后期麦苗长势不成问题。”淇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查看麦苗长势后,结合土质、气候等因素,给出当前麦田管理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前,淇县冬小麦已到春季田管最关键时期,淇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到朝歌镇石桥村现代农业大数据公司,通过大宗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管理平台,了解公司流转的5000亩小麦田间长势,根据平台实时监测的苗情、墒情等数据,现场进行会商研判,到淇县神农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苗情、墒情、病虫草害调查,农技人员建议适时做好防病和除草等春管措施,促弱转壮、早发稳长。 除现场开方直接指导外,技术人员还为种粮户发放《淇县优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导手册》、小麦春季管理明白纸等,广泛宣传小麦管理技术,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的难题,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滑县 团购农资解民忧 本报讯(记者秦名芳通讯员张森张祥怡)2月22日,正值春季小麦返青施肥的关键时期,滑县瓦岗寨乡瓦岗寨村党支部通过领办的瓦岗寨初心农业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农户购买种肥等农资,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春节过后,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守护村庄农田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购买化肥存在运力困难的问题,同时市面上的化肥种类繁多,质量和价格不好掌握。瓦岗寨村“两委”便通过合作社集中采购化肥,节省社员的采购成本,并为社员农户提供后续的农业技术支持。 社员李高强说:“以前种子、化肥都是单独购买的,价格高,质量也不稳定,去年加入合作社后,在我们村和合作社的共同协调下,统一购买种子、化肥,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省了费用,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忙指导,我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瓦岗寨村党支部书记、初心合作社理事长伦彦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在农资统一采购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农机服务、粮食统销等服务,丰富经营业态,持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社员农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产业兴旺。” 据了解,春节过后,瓦岗寨村初心农业种植服务合作社已经为115户社员“团购”发放化肥875袋,节省肥料成本8750元,服务耕地面积1200余亩,有效保证今春社员农业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