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8 2023-02

    致富先进“老南头”今年又有新规划

        2月25日,卢氏县杜关镇马院村烟叶育苗工场,方群香等女工在烟叶育苗大棚内往刚铺好的大型防漏水塑料布苗畦内注水,贺延生等男工正在从物料仓库向外运基质、化肥,李翠等女工正在开动播种机点播装盘。距此不远的丘陵间,裴江涛等农机手正驾驶拖拉机、旋耕犁,在预留烟地起垄。     “现在正是烟叶备播的关键期。俺这3年多来一直在‘老南头’的育苗工场、烟田上班。”李翠搭话说。     李翠所说的“老南头”名叫南朝红,是卢氏县远近闻名的种烟能手,承包占地50亩的烟叶育苗大棚,并种有140亩烟叶。“都是托国家产业政策和烟草部门的福!自打家门口的烟叶育苗工场建起后,我就打算承包经营,一为自己扩大规模提供可靠的烟苗,二为找到多种经营的门路,三为家门口这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找到就业机会。通过竞争,我取得了烟叶育苗工场的承包经营权。5年来,我每年都为杜关、官道口两个种烟大镇提供1.28万亩的优质烟苗。”南朝红自豪地说。     “50亩大棚和140亩烟田的大活小活都要人干,我长年雇的18个工人全是建档立卡脱贫户,15个在育苗大棚和烟田干活,3个具有驾驶技术的师傅从事拔秆整地、运输烟叶等工作。”     南朝红曾多次获评洛阳市、卢氏县农村致富先进工作者,省、市、县多种经营现场会在他的工场开过,省内来参观学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年我60岁,准备再造辉煌又一春,一方面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90亩,收成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在育苗工场闲置期种植20亩糯玉米,剩下的30亩轮作调茬,追求优质高效和综合利用。”南朝红说起今年的生产规划,胸有成竹。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不负农时不负春 烟叶育苗早准备

        2月20日,在内乡县余关镇王沟村的国家级农机农艺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大型机械在旋耕起垄,为烟苗移栽做好准备。张中立摄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群众捐献老物件 共同筹建村史馆

         “你光知道有句俗话叫‘半斤对八两’,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仔细瞅瞅这杆秤就知道了。”2月26日,在鲁山县四棵树乡街西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旗笑着说。     在街西村村史展览馆里,十六两秤、钱柜、钱盘、木马鞍、老式马灯等不常见的老物件摆满了几个长条桌,让人耳目一新。     四棵树乡山清水秀,境内有众多景点。近些年,街西村持续提升人居环境,经常有游客前来一睹美丽乡村。前段时间,村里就有了筹建村史展览馆的想法。     “听说村里要建村史馆,群众都很支持!短短几天就送来了100多件家里收藏的老物件,我们从中挑选出了一些不重样的东西,有30多件,其中有几件是其他地方不多见的。”李国旗说。     除了如今已不多见的老物件,村史展览馆里还有一个高约0.5米的钱柜,钱柜上面的木板中间留有一个小的四方孔,可以把大小铜钱放进去,手是伸不进去的;木板可以掀开,不过主人平时会用锁锁住,等需要从里面拿钱时,打开锁后操纵一下“旋转机关”就行了。还有一个木质钱盘,它有20个半圆形的木槽,每个木槽摆满就是一定数量的铜钱了。     “我们乡政府也很支持街西村的村史馆建设,争取多收集一些老物件,成规模后打算把它作为一个景点推出去,让游客留住乡愁,能从中了解古代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四棵树乡宣传委员张梦丹说。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杜绝“滤镜美颜” 晒出“真材实料”

        2月23日,修武县召开2022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这场基层党建“年度大考”以“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为主基调,挤“水分”、晒“干货”、戳“要害”,8名乡镇党委书记和4名县直单位党工委书记直面问题,接受县委集中“检阅”。     县委书记胡小平以“一述一评”的方式,对各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点评,直击痛点、不留情面,现场反馈问题24个。为避免把述职评议考核会开成“表功会”,会前,该县明确提出,各基层党组织的述职报告中,问题部分所占篇幅不得少于总篇幅的三分之一,每个问题必须有数据或实例支撑,杜绝“滤镜美颜”、晒出“真材实料”,确保文字经得起推敲、数据经得起分析、问题经得起检验。     针对以往“一述了之、述而不督、评而不改”的顽疾,该县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要求关联党组织制订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一项一项整改、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销号,预防“走神”“散光”,避免“棚架”“空转”,坚决扼制“纸上整改”“空头支票”等现象发生,确保党建“述评考”走深走实、务实见效。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助推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提高猕猴桃种植户种植技术,促进果农增产增收,2月22日,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研究员陈锦永赴西峡县开展技术指导。     在西峡乃至我省猕猴桃生产中,一直存在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实质量口感差、果品销售价格低、规模果园赚钱少、大品牌少等问题。如何实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陈锦永根据国内外生产情况,提出了“适度规模、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提升产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宣传、强化品牌”等建议,并对苗木繁育、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讲解,为果农送上了一堂精彩实用的培训课程。     2月23日,陈锦永等一行6人先后到西峡县西坪镇、内乡县灌涨镇等猕猴桃主产区进行调研,针对果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交流和实操讲解,解答了果农在果园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现场,陈锦永就如何增强猕猴桃抗病性、如何科学冬剪、如何提高来年产量等对果农们进行手把手教学,逐一解答果农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困惑。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荣获“科创中国”创投大会优秀奖

         2月24日,在深圳举行的“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暨大湾区科技大会上,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的《“一懂二爱”三农青年服务站》项目入选双效青创类全国TOP10并荣获优秀项目奖。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此次与大湾区科技大会强强联合,携手面向全球征集参会项目20463个。最终角逐出100个优秀项目分别作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7个行业的代表共聚深圳与2000多位参会嘉宾分享发展经验和创业艰辛。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与竞赛。由青年教师归凯旋领队主持的《“一懂二爱”三农青年服务站》项目,以乡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出发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的重要指示,运用“校-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作物生产周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0经验丰产高品质蔬果,30天农民变成老师傅”的目标,并在洛阳市多个县区乡镇的果蔬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惠及3200余户农民,实现果蔬农产品增产提质又增收。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我省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联合考查方案3月20日前公布

        2月27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日前,省教育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印发2023年河南省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公布了2023年河南省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联合考查高校及报考专业考查类别表。     通知明确,各联合考查组要根据本专业大类培养目标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结合报考情况,合理制订联合考查方案,明确高校考查时间、考查地点、考查方式、录取规则、联系电话、网址等事项。各牵头高校要于3月6日前将联合考查方案上传至“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核定系统”(网址:http://zszcba.haedu.gov.cn)进行核定,3月20日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附表中的相关网址进行查询。     在加强组考规范管理方面,高校联合考查须在2023年4月上中旬完成,具体时间由各联合考查组自主确定并提前公布。联合考查实行技防和人防相结合,严把入场验证关,严格考生身份验证,严防考查舞弊。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平桥区龙井乡 村头“板凳会”绘就“心”蓝图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听听大家对咱村今后发展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诉求。”2月27日,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党的二十大代表、南雷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召集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召开“板凳会”。     大家在老乡的屋里屋外,搬几个小板凳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变化、提需求……在南雷村村民眼里,这种形式的“板凳会”已不算新鲜事。     近年来,在张庭莲的带领下,南雷村新修了公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里村外变得干干净净,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7000元提高到11800元,以往偏僻落后的贫困村实现蝶变。     南雷村以后的路怎么走?“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到产业振兴,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致富带头人雷印章第一个发言,他建议,围绕秸秆加工这个生态环保产业链,推动农旅融合,让村里环境更美、群众腰包更鼓。     秸秆产业是南雷村的明星产业。2016年,村里创办工艺品制作公司,利用秸秆等农业废料制作工艺品,产品深受市场青睐,销量逐年攀升,年利润达400多万元,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191名贫困群众脱贫。     “这个想法好!”听了雷印章的话,年轻党员张瑞频频点头,“咱村离中心城区较远,如果举办草编工艺品展览,可以把游客吸引过来!”     “秸秆产业发展很快,激发了村民致富动力。除了它,还能发展啥?”村民任先宇接过话茬,“咱村有生态大米、纯红薯粉条,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     “我做豆制品深加工,提高了附加值,但销路不算广。”38岁的退伍军人雷国华心直口快。     张庭莲回应说,村里将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专门开设电商培训课。乡亲们可以尝试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打开更大的市场。“我第一个报名参加!”雷国华说。     “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年轻人共同努力,咱南雷村一定会越来越好!”张庭莲话音刚落,村民中响起一片掌声。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舞钢市庙街乡 用活公益岗 增添新动能

        2月26日,舞钢市庙街乡山和庄村,54岁的孟青连吃过早饭,便拿上清扫工具匆匆出了门,把村组的街道清扫干净后,又和其他公益岗人员一起检查村主干道卫生。     “前些年,俺身体不好,闺女还在上学,家里到处需要钱,我心里老是像压了一块石头喘不过气。”孟青连说,为了照顾一家人,丈夫只能在附近打些零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2019年,她被纳入监测户,享受多项帮扶政策。2022年,随着身体好转,村里又帮她申请了乡村公益性岗位。     “当时村里让俺在家门口当保洁员,一个月给俺发411.6块钱,俺一听立马就答应了。”孟青连乐呵呵地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庙街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奏响乡村公益性岗位“进、管、育”三部曲,累计提供公益性岗位145个。     动态灵活“进”。按照公益岗政策要求,庙街乡每半年对12个村开展一次就业困难群体地毯式摸排,同时鼓励农户自主申报,依托市专项资金,为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众随时提供公益性岗位。     规范高效“管”。签订就业协议,村“两委”明确专人管理,实行每日签到考勤台账式管理。进行动态化管理,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不能从事公益岗工作的人员及时调整清退。     赋能提志“育”。开展岗前培训,进行技能提升、政策宣传、法律法规讲解,提升公益岗人员自身素质。除本职工作之外,公益岗人员还可有偿参加村内组织的公益劳动,激发务实干事、服务乡村的精神动力。

    [更多详情]
  • 28 2023-02

    栾川“交旅融合”“医养结合”让乡村升值

        2月25日,周末的栾川县陶湾镇“南沟片区”“旅游网红村”游人如织,一条平坦的旅游公路串联起一路好风景。     “南沟片区”的发展是栾川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栾川县坚持运营前置、系统布局,以争创省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引领,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政府、社会一体动员。成立县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15个行动专班,安排33名县级领导包乡包村协调推进,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面向全国发布“乡村运营招募令”,签约40个乡村运营团队,吸引2500余名乡贤回归。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规划、建设一体谋划。坚持把运营思维置于编制乡村规划、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之前,按照“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三个类别,对乡村进行清晰定位,统筹乡村规划与县域、集镇规划有效衔接,以高质量规划指导各村基础建设、环境整治、服务提升。     政策、要素一体保障。出台乡村运营优惠政策20条等一揽子政策,谋划实施专项债、中长期贷款及政策性银行贷款项目266个,入库资金额度130亿元。2022年一般预算安排农业农村支出6.28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8.84亿元,融资8.68亿元,为乡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栾川立足县域实际和生态禀赋,聚焦乡村发展需求抓建设,在交旅融合和医养结合上重点发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     交旅融合,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目前,全县等级以上公路里程2021公里,建成乡村旅游路163.6公里、美丽乡村路180公里。县域“一枢二横三网四纵”交通路网基本形成,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围绕“南北”两条旅游环线,计划新建、改扩建和提升公路545.7公里,串联辐射15个乡镇、6个核心景区和11个乡村旅游点,变“快进”为“慢游”,让“交通线”转化为“风景线”,可形成精品旅游线路10条,带动发展30个高端民宿集群,精品民宿1000家以上,旅游产业产值达到112亿元。     医养结合,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栾川有226个医疗机构,2020年成立县医院、中医院医共体,2022年组建了县医疗健康集团,年就诊250万人次以上、康养度假人群突破50万人次。近年,该县以打造伏牛山区医养康养示范区为目标,夯实医疗建设基础,正在谋划和实施“3+9”医疗卫生项目:打造城区居民“15分钟就医服务圈”、康养医养休养区、区域性妇女儿童保健康复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打造全域“30分钟就医服务圈”。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加床位4280张,预计年收入3.08亿元、净收入3000万元。     栾川县委书记赵莉说,栾川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思想,按照兜底普惠、适度超前、运营前置原则,聚焦乡村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6大任务15项重点工作,建立了“乡村建设行动2023~2024年任务台账和项目库”,谋划106个项目,总投资157.8亿元,撬动金融资本及社会投入78.9亿元,拉动农业、旅游等产值增长315.6亿元,将有力推动乡村升值、集体增收、农民共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