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7 2023-11

    利用进博会平台推进自贸区发展

        第六届进博会日前圆满落幕。在本届进博会期间,郑州市郑东新区自贸办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通过参加“投资中国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投资促进会等多场专项活动,全面宣传郑东新区产业发展优势,提升郑东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期间,郑东新区自贸办主动对接世界十大航运公司利胜地中海航运(上海)有限公司、农业领域全球四大检验机构中瑞检验有限公司等参展企业超30家,逐一详细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及参展产品,鼓励企业通过自贸区郑州片区供需服务平台发布信息,与区内企业形成资源与技术互补机制,促进产业流通和分工合作,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在意向合作方面,本届进博会郑东新区共组织22家企业参会,涵盖医疗器械、农产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现场多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其中,河南松山物产有限公司与美国谷物协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据介绍,郑东新区自贸办将持续利用进博会国际交流平台宣传郑东新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色香味”俱全 做好“拿手菜”

        11月19日,鹿邑县澄明食品工业园区里热腾腾、香喷喷,老北京羊蝎子、手撕藤椒鸡、新疆椒麻鸡……八大菜系、地方名菜群英荟萃,全国预制菜爆品奖获得者、澄明食品工业园技术总工王波“端出”一道道拿手菜。     科技创新     用“智慧”保证菜香     如何做好拿手菜?记者来到澄明食品工业园的和一肉业有限公司,瞅瞅“一头牛”。     8℃到12℃四季恒温,6000平方米的肥牛车间宽敞明亮。在缓化车间,经过零下36℃储存的牛肉要缓化12至14个小时。     凌晨4时,在前处理间,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当代“庖丁”蒙古族剔骨师吴连祥,围上钢丝围裙、戴上钢丝手套、拿起专用剔骨刀说:“我从德国学的工厂化剔骨技术,一天能剔10头牛。”     谈话间,手起刀落,牛四分体从前腿、后腿等各个部位迎刃而解。     分割好的牛肉,进入修肉环节。     “过去,牛肉通过传送带统一传送,还没等工人去除干净牛肉中的杂质,新肉又传送过来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肉业有限公司设备部主任李少华说,“我们根据车间实际操作需要,改造机器设备,用智能化设备保证生产零失误。”     2022年8月,和一肉业有限公司设备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送肉小车”正式投入使用。“工人修好肉以后,轻点按钮,全自动送肉小车就把新肉送过来了。”李少华说,“全自动送肉小车的应用,让工人主动控制生产节奏,更人性化,更轻松。”     牛肉人工修选以后,进入滚揉环节,工人分时段往大罐里加入各种辅料。     “我们车间一天要生产一百吨肥牛,如果工人忘记加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又看不出来,变味的产品就会流向市场。”李少华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又发明了自动警报器。自动警报器根据反复演练的标准化时间进行编程,每次该加料时,报警灯闪烁,并发出警报声,经工人二次按键确认,机器才开始加料,保证零失误。”     处理好的牛肉进入内包车间,经过压口排气包装成肥牛砖,并在外包车间制成成品。     牛肉产品经由零下18℃冷藏车送至1.3万平方米的冷库,在零下36℃的速冻库再冷冻12个小时。     订单销售     用“速度”保证菜鲜     出了和一肉业有限公司,记者又来到园区内的大家旺食品有限公司,看看“一只鸡”。     烹制虎皮鸡爪,食材需经过4到6个小时的解冻、高压清洗、分选、机器去甲,再滚揉,进入出味儿的炸制和卤制环节。     先炸后卤。高温炸过的鸡爪凸起气泡,吸入鸡骨熬煮的老汤,再在卤煮大锅里卤上8个小时,香味由皮入骨。     冷却的鸡爪在内包车间真空包装后,进入杀菌车间进行高温高压杀菌。在外包车间,包装好的虎皮鸡爪经由冷藏车送至冷库冷藏。     “短途的话,从解冻到制成成品再到超市,肥牛生产全程需要30多个小时,虎皮鸡爪生产全程需要12个小时。”澄明食品工业园相关负责人王文正说,“产品供应数千家餐饮企业和盒马鲜生、丹尼斯超市、胖东来超市、锅圈食汇等全国上万家商超。”     “无订单不生产。”王文正说,“我们启用数字报货系统,餐饮店下单明天要,我们今天生产好,晚上物流配送到门店。我们按照订单生产,尽量缩短库存期,提高产品周转速度,用速度保证预制菜的新鲜。”     原产地直选     用“绿色”保证菜味     如何做好预制菜这盘“大菜”?鹿邑县谋划长远。     “一头牛、一只鸡、一个辣椒……”今年,澄明食品工业园的“十二个一”食品工程已全部完成。依托产业链绘制招商图谱,在澄明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下,园区目前有大家旺食品有限公司、和一肉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上下游全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落地投产。     澄明食品工业园负责人说:“为响应鹿邑县‘凤还巢’工程,我们2019年返乡创业,澄明食品工业园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行业奇迹。在食品界成为一个传奇,这个传奇的背后是鹿邑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     “澄明食品工业园每年用鸡肉2800吨、冷冻牛肉30000吨、羊肉40000吨,辣椒2400吨,菜籽油400吨……”王文正说,“好食材是好味道的基础,为了保证预制菜的口感和营养,我们采取原材料原产地直选,定制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保证食品安全。”     作为农业大县,鹿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天然的原料优势,近年来,鹿邑县围绕澄明食品工业园生产加工所需的牛、羊、猪及番茄、辣椒、花椒等20多种农产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布局调整。     依托全国最大的100万亩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鹿邑县采取“工厂+养殖”“工厂+种植”的模式,实现原材料本地化,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鹿邑县最具代表性的原料是辣椒,园区内的伟红椒业以“工厂+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购。目前伟红椒业已在6个乡镇发展辣椒种植户50余户、种植面积约1万亩,三年内将发展至10万亩。     大家旺食品有限公司、和一肉业有限公司、茂源肉业有限公司也拉动了当地牛、羊、鸡的养殖,带动全县2万余户农民增产增收。     “政府设有企业服务专班,定期都会有人来解决问题,碰到难以协调的难题,县里主要领导还会现场办公解决。”王文正对营商环境很满意。     “园区95%以上的员工都是鹿邑本地人。”王文正说,发展产业,拉动就业。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工业园2022年产值30亿元,纳税4300多万元,用工2000人。未来三到五年,将引进30家火锅烧烤食材企业,打造中部最大火锅烧烤预制菜食材基地,年产值约350亿元,年利税超过15亿元,用工人数超过1万人。     2022年4月,澄明食品工业园被评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不仅仅是一盘菜,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天时地利人和,鹿邑县培育起百亿级火锅食材全链条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鹿邑县委书记李刚说,“兴产业稳就业。三产二产稳就业,带动一产,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从产业和人才两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这是鹿邑县要做好的预制菜大文章!”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郏县广阔天地铸铁锅集市开集

         11月18日,在郏县广阔天地知青文化广场集市上,各种型号、造型的铸铁锅悉数摆放在23家商户的摊位上,吸引着“赶集”的群众前来咨询、选购。     为提高铸铁锅产品的知晓率,郏县广阔天地乡于当日起,每周六上午在广阔天地知青文化广场举办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广阔天地铸铁锅集市活动。     “在朋友圈看到咱们广阔天地乡新开了一个铸铁锅集市,刚好想买一口锅,就过来了。集上铸铁锅型号多价格又低,感觉办这个活动挺好的。”来自渣园乡的高丽培说。     “我们华邦炊具有限公司今天也参加了这个活动,参展的款型有十几种。像这种锅具,在线上或商超卖399元或者299元,今天通过这种摆摊的方式,全部是按出厂价销售,目的就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郏县铁锅。从早上到现在,已经卖了十几口了,效果蛮不错!”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阿鹏说。     据介绍,广阔天地乡现有铸铁锅企业24家,配套企业39家,年产50多个品种、580多个规格的铸铁锅7000多万口,占全国年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产值近30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铸铁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商城县茶产业再获多项殊荣

         11月18日,在第十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商城县茶产业再获多项殊荣,被评为“2023年度茶业投资价值新锐县域”“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     据悉,此次年会以“市场振兴·蓄势聚能·赤壁青砖·茶香万里”为主题,围绕茶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着力市场流通建设,包含品牌大会、经贸洽谈会、茶产业茶科技新茶饮平行交流会等10项活动,致力推动茶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商城县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认真推进“三茶统筹”,加快茶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举办商城高山茶制茶大师赛、申报手工制茶非遗项目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茶、旅、文、康融合与创新发展,持续擦亮“商城高山茶”区域公用品牌。     截至目前,商城县茶园总面积21.5万亩,年产干茶520万公斤,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8亿元,共有茶叶加工厂62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40余家,10余万茶农因茶产业增收致富。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茶旅融合特色县域”“‘三茶统筹’先行县域”。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柘城县惠济乡坚持把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通过抓实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内生动力,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     “党建+组织队伍”,激活原动力。通过组织乡村干部参观学习、邀请专家专题授课、开展擂台比武等措施,乡村干部思想更加解放,干事谋事热情空前高涨。干部队伍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党建+产业发展”,开拓新局面。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品牌优势等,着力打造“主导产业有规模、一村一品有特色”的发展新格局,依托肉牛养殖企业莲旺牧业,积极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群众依靠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致富。     “党建+环境治理”,描绘新画卷。紧紧围绕“环境美、村容美、乡风美”这一目标,精心谋划,合理布局,以“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与村民统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党员干部带头改厕、治垃圾、治污水,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党建+社会治理”,营造新环境。抓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不间断排查化解信访安全稳定隐患,并建立台账,全面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存在的隐患苗头,排查不稳定因素,抓早、抓小切实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党建+文明新村”,弘扬新风尚。以“文明幸福星”创建为抓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村民文明水平。倡导和鼓励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弘扬时代新风,促进家庭和谐。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蚕农话丰收 展望好前景

        “锦旗送出去了、见到了专家、参观了体验馆!政府有政策支持、公司有技术扶持,明年俺争取将产量和品质再提升一个档次!”11月9日,在嵩县“桑蚕小镇”举办的“蚕农话丰收”经验交流会上,蚕农李双伟说。     49岁的李双伟,是嵩县大坪乡卞家岭村人。今年,他种植桑树60多亩,培育鲜蚕4000多公斤,卖了25万多元,加上政府10元/公斤的补贴,半年收入近30万元。会上,李双伟被评为“种桑养蚕技术标兵”。     前段时间,接到要在交流会上发言的通知,不善言辞又想表达谢意的李双伟想给“桑蚕小镇”送锦旗,却被负责人楚小莉婉拒:“是党的政策好,农户和公司都是受益者,要感谢就感谢政府!”     交流会上,李双伟将一面“情系桑农解民忧、政策到户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占超手中;其他3名“种桑养蚕标准示范户”分别代表种植户向饭坡镇、大坪乡、纸房镇赠送了锦旗。     嵩县曾是桑蚕大县。1969年成立的嵩县丝绸厂,生产的明花绸、绸缎被面曾是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后来,桑蚕几近绝迹。     2019年4月,在甘肃种桑养蚕的楚小莉怀揣“让丝绸重归丝路”的梦想回到嵩县,成立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并在纸房镇种下了第一棵桑树。     在脱贫攻坚中,嵩县积极发展桑蚕产业,指导纸房镇、饭坡镇、大坪乡三个乡镇各“拿出”500亩土地作为试点,并出台每亩补贴300元的支持政策。     经过多年发展,嵩县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打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桑蚕小镇”,建立了总面积2.3万亩的种桑养蚕基地,带动7个乡镇49个行政村5000余户群众增收,育蚕产茧、缫丝加工成为当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李双伟就是嵩县桑蚕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他年轻时在外漂泊十多年,2019年承包30多亩地种桑养蚕,稳定的收入让他看到了希望。今年,李双伟又承包了30亩桑田,并承担了一些试验和培育任务,带动10多人就业。     交流会上,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蚕科院、河南蚕业协会的相关专家,就丝绸行业市场状况、桑蚕产业前景、种养技术等,与许多像李双伟一样的蚕农进行了讲解与交流。     返程路上,李双伟心潮澎湃:明年再承包10亩桑田,争取带出2名技术能手,交流会上也让他们谈谈收获。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践行“二马”机制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自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以来,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坚持“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在“整体提升、有序推进、长效运行、建管并重”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确保应改尽改、一处不落。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既要“改得好”“管得好”还要“用得好”的新目标,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在实处

          为了切实做好签约服务和进一步巩固拓展健康帮扶工作,11月20日,浚县小河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入户对辖区脱贫户、监测户等进行签约服务履约,履约过程中团队医生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并宣传了健康教育知识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等。未来,该院将持续做好做细对脱贫户、监测户的履约服务,为他们提供健康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禁用“生鲜灯” 还原“真本色”

        为认真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保护消费者权益,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如意湖市监所自11月21日起开展“生鲜灯”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中,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大型商超、生鲜超市进行摸排,对使用“生鲜灯”的商户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商户充分认识“生鲜灯”的危害性,督促商户开展自查自纠,指导商户更换正常光照设备,让食用农产品“素颜”上市。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如发现商户存在使用“生鲜灯”掩盖产品质量问题的行为,请及时拨打热线12345、12315投诉举报。

    [更多详情]
  • 23 2023-11

    延津县强化食安监督检查

          近期,延津县积极贯彻落实“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结合县域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等为重点对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加强重点项目抽检,针对不同类型业态,重点抽检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做到100%立案查处。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