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2 2022-01

    河南舞钢: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河南省舞钢市紧紧抓住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独有的资源禀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1月5日,天成鸽业科技产业园的饲养员杨小贺早早来到饲养棚内开始工作。今年30多岁的杨小贺家里之前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她打零工,日子过得很窘迫。自从来到园区上班后,她每个月可有3500元的固定收入,而且在家门口上班,真正做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杨小贺说:“我在这养鸽子,既能管住家又能学点技术,以后回到家也准备养点鸽子。我相信我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目前,位于枣林镇的天成鸽业科技产业园一期肉鸽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存栏种鸽15万对。 无独有偶,该市在做好特种养殖业这一大文章的同时,多措并举,依托白茶等特色种植,做好了特色种植业这另一大文章。 位于庙街乡的千宝茶园是一家专门种植白茶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白茶基地种植规模达1100余亩,可采摘茶园面积200余亩,产业园核心产品“灵珑山白茶”2020年6月份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千宝茶园总经理安晓军说:“依托着之前村集体发展的资金,连村共建,使村集体每年的收益不低于18万元。截至目前,我们茶厂所有订单农户加起来是17户,目前他们的茶苗长势非常好。” 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李晓霞说:“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从业人数4500多人,形成了以天成鸽业、千宝茶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更多详情]
  • 12 2022-01

    小高庙村的蜜薯:和电商、直播紧密相连

    沿020县道一直走,就来到了河南开封万隆乡小高庙村,这里地处沙区,原来是出了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因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穷,一度成为村民生活的写照。 如今,这里变了。小高庙村的生活劳作图景,和蜜薯、电商、直播紧密相连起来。 在这里,或许不是所有村民都熟谙如何经营好一家网店或是做好一场直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很多人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种有所收、收有所售,把村里的蜜薯卖到了全国。村民们也因此增收,最直观的景象之一,就是近几年,村里盖起了不少两层小楼,路边停放的私家车也多了起来。 把农货“直播”给全国 农村、新农民,正在短视频平台“大热”,仅在抖音平台,农村视频过去一年就收获了129亿个点赞。小高庙村也在其间崭露头角。 近几年来,小高庙村的村民很多都开始种蜜薯。据村民介绍,村里1200多户人家,种植蜜薯的占4/5,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年产量100多万斤。 虽然蜜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并没有影响到当地蜜薯的市场价格。在2020年不少农产品遇冷的情况下,小高庙村蜜薯的收购价还上涨了些许。“本来我还担心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蜜薯的价格会受到影响,但受益于电商推广,买蜜薯的人多了起来,去年蜜薯的收购价格还涨了一些。”小高庙村的一位蜜薯种植户说,“这小蜜薯从开始在线上销售到现在,一直都是热销商品。” 在小高庙村,随处可见蓝色的简易仓库和分拣传送带。村民吴青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蜜薯生产旺季村民用来存放蜜薯的地方,旺季时,村里人经常四五点就起床去收蜜薯,然后在门口的简易仓库里分拣、传送、打包,再通过快递发往全国。 2020年下半年以来,当地的蜜薯产业还吸引了来自郑州、濮阳,甚至陕西渭南的主播,他们除了在直播间向消费者介绍蜜薯,丰收季还会在蜜薯地里进行直播,真实直观地将刚从地里“出炉”的蜜薯推荐给消费者。 电商不断助力农货销售。据抖音电商业务代表介绍,抖音电商和字节跳动公益推出了“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借助短视频和直播,让不太为人所知的地方农特产呈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小高庙村的蜜薯,就是该平台“山货上头条”项目中重点支持、推介的地方农货。 有人通过电商解决了就业 “@醉独到”有自己的抖音小店,同时也为多位生鲜带货者供货小高庙村蜜薯。樊国宁是这个本地品牌的负责人。 2020年7月,受疫情影响,蜜薯成熟季线下订单少了三成,为了防止蜜薯滞销,樊国宁开始在抖音做电商,对蜜薯进行推广。“最开始一天就有了1000多单,后面慢慢地还在增加。”最多时樊国宁一天卖出了8万单,总计超过56万斤的蜜薯。而这个数量,意味着整个小高庙村一天的所有产出量都不够用。“后来,为找到更好的蜜薯,我们把周围的地方都跑遍了,每个蜜薯产量多的地方都有我们的代收点,请了150多个村民来帮忙进行分拣、打包。”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我们还把一些原先家庭条件不好的村民培养成了电商主播,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樊国宁说,“我们有6个存储蜜薯的仓库,全年供应蜜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稳定蜜薯价格,保障村民收入。” “@醉独到”的做法,无形中影响了当地很多人的观念。2020年下半年以来,万隆乡陆续出现了十几家抖音电商店铺,不少村民过上了早上收薯、白天打包的“双工种”生活。 除了万隆乡,邻近的其他乡镇的蜜薯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白秋季夫妇是西姜寨乡的村民,“泥土的清香”是他们的抖音号,从2018年开始做抖音,到现在已经积累了363万粉丝。在通过抖音电商带货之初,白秋季卖的就是蜜薯,因为自己家种得少,他还帮助种植蜜薯的邻居进行销售。 “我们每天可能就直播一两个小时,但第一年做的时候效果就很好,卖了5万多单,几十万斤。”白秋季说,“我和周围邻居家的蜜薯当季就都卖光了。” 由“卖向全国”带来的变化 以前的小高庙村,却并非如此。这里地处沙区,原来是出了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而如今,被人嫌弃的“沙土窝”变成了能产蜜薯的“金土地”。 小高庙村的沙土地土质松软、不易存水,土壤水分适中,种出的蜜薯形状好看,还软糯香甜,不挂丝。收获季节,村民们每天早早地走进仓库,分拣打包,10点左右,快递车开始过来拉货,这辆走,那辆马上就来。忙碌的场景通常会持续到凌晨一两点。 随着蜜薯身价的稳定攀升以及打包、分拣等工种的需求,村民在自家门口就找到了合适的营生。原来的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年收入也能有万把块钱。村民们都很清楚,村里的蜜薯在抖音电商平台上广受欢迎,卖到了全国各地。 最近,抖音电商业务人员又带来了好消息:“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推出了“冬季山货节”活动,将通过专项扶持和补贴,帮助小高庙村村民销售蜜薯,让大家收入提升,过个好年。 把开封蜜薯发展成更大产业 实际上,2018年就有村民把蜜薯放到网上卖,但订单断断续续不成规模。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万隆乡蜜薯的种植、养护、收获、分拣、打包等流程,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大众眼前,更多优质蜜薯通过抖音电商直播间出村进城,卖向大江南北。 抖音电商平台与小高庙村村民通力合作,旨在通过抖音电商打破因信息不畅、交通不便造成的销售局限,让农家自种自采的蜜薯出村进城,在推介区域特色的同时,帮助村民增收。 樊国宁对开封蜜薯发展成更大产业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大伙儿还会做蜜薯深加工,让更多蜜薯相关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走出村子,这也将更大程度上带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让更多农户增收。”

    [更多详情]
  • 12 2022-01

    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1月1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盯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 2021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部署,细化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丘市进一步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1+6+3”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目标任务,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上项目。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返乡创业园为载体,大力实施农业“十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服务”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2021年度,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进五得利面粉二期、商东食品工业园建设项目宁陵县牧原4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光明、桂柳等食品龙头企业,引导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园建设。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光明食品产业园、豆制品专业园等30个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划建设13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园、50个项目。本年度计划开工项目50个,已开工项目50个,开工率100%;本年度计划投资62.85亿元,已完成投资62.85亿元,投资完成率100%;本年度计划竣工项目36个,已竣工项目36个,竣工率100%;本年度计划引进龙头企业20个,已引进20个。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设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文化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致富渠道。 2021年度积极组织各地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申报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和2021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 我市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累计上榜企业达9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三。民权县人和镇西屯村,夏邑县车站镇、北岭镇、罗庄镇孙王村入选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商丘市大学生创业园、商丘市天赋农业科技创业园等7个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夏邑县成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夏邑龙港湾进入2021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 2021年度 完成投资 62.85亿元 投资完成率 100% 计划开工项目50个,已开工项目 50个 计划竣工项目36个,已竣工项目 36个 计划引进龙头企业20个,已引进 20个

    [更多详情]
  • 12 2022-01

    “阳光玫瑰”带来阳光幸福生活

    近日,在汝州市王寨乡东孙庄村南一块田地里,村民孙占伟带着几名村民在地边的水泥桩上安装拦网。 “这块地我准备种阳光玫瑰葡萄。”今年44岁的孙占伟乐呵呵地说,“我种烟叶、辣椒十几年,看着小高种阳光玫瑰收益不错,我也跟着种一些。” 孙占伟口中的小高是该村村民高钰茹。当天,年仅32岁的高钰茹带着几名村民在距孙占伟家田地不远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里修剪枝丫。 高钰茹高中毕业后曾南下广东务工,几年后,因思乡之情愈浓,加上家里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她和丈夫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当时我们很迷茫,不知道发展什么项目。后来,我参加了汝州市农业部门组织的果树种植培训班。”高钰茹说,在参观洛阳一家阳光玫瑰葡萄园时,她尝了尝葡萄,口感非常好,便决定种植阳光玫瑰。 2015年冬,高钰茹和家人在自家的田地试种了3亩阳光玫瑰葡萄,2017年挂果后卖了10多万元。次年,信心大增的高钰茹将葡萄种植面积增加到16亩。“忙不过来时就请本村及邻村村民帮忙,平时也有十几人做田间管理,采摘期得四五十人,每人每天工资60元。”高钰茹说。 “这两年价格走低,收入没有最初种植时高,不过一亩阳光玫瑰葡萄还能卖3万多元,扣除人工、水肥等成本,亩均收益1万多元不成问题。”高钰茹说。 “当初回来创业时很多人不看好,说我们小两口年纪轻轻不外出打工挣钱,在家瞎捣鼓。说实话,我们心里压力很大,所幸我们成功了。”高钰茹告诉记者。 种植葡萄的收益不错,东孙庄村村民看在眼里。在高钰茹的影响下,该村目前有包括孙占伟在内的4户村民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近40亩。 “村民跟着种植是好事,等全村的种植规模扩大,我们的影响力会更大。”高钰茹说,目前,他们已建起成熟的销售渠道,可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我打算再试种五六亩车厘子,增加水果品类,吸引更多市民来体验采摘乐趣。”对于未来的发展,高钰茹有着年轻人的敏锐。

    [更多详情]
  • 11 2022-01

    柘城:火红辣椒铺就“红火”致富路

    1月4日,走进柘城县慈圣镇陈阳村的三樱汇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分工协作,洗辣椒、分拣辣椒、拌辣椒、装辣椒,忙得热火朝天。 正在进行灌装工作的工人郝秀英笑呵呵地说:“我是陈阳村人,在厂里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元,而且离家又近,还能顾着家里老小。农忙时,还可以请假回去忙农活儿,不比外出打工挣钱少。” 三樱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传魁介绍,公司主要从事本地特色农产品三樱椒的深加工,年加工辣椒系列产品5000余吨。 据了解,陈阳村种植辣椒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农业农村部命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深加工能力。另外,还将与周边的辣椒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签订1万亩辣椒种植订单,带动辣椒种植户共同发展。”陈传魁介绍说。 目前,柘城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交易额达100亿元,全县有20万人从事辣椒种植、加工等相关产业。如今,辣椒产业已成为柘城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火红的辣椒铺就了农民“红火”的致富路,也映红了村民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

    [更多详情]
  • 11 2022-01

    发展规划公布!到2025年河南粮食加工业总产值将达3500亿元

    全省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培育10个以上20亿元的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近日,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上述任务目标。 河南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目标是什么?《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河南将基本建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全省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粮食精深加工产值占比达到40%,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粮食完好仓容稳定在9000万吨,培育10个以上20亿元的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达到30种以上,仓容面积达到43000平方米以上。 《规划》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十大工程”。《规划》提出构建粮食储备、粮食调控、粮食产业、粮食仓储物流、物资储备、科技人才支撑、依法治理等“7大体系”,谋划实施粮食储备体系升级、粮食调控能力提升、粮食加工业布局优化、粮食产业升级、粮食物流枢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提升、救灾物资储备基础设施提升、科技人才兴粮兴储、数字粮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提升等“十大工程”,全面增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为确保规划任务如期完成,《规划》提出,我省将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粮食和物资储备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粮食仓储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债券类资金,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用好粮食风险基金、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和河南省粮油深加工企业扶持基金,支持粮食储备、收购、加工等。统筹利用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超级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等,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更多详情]
  • 11 2022-01

    今年河南将实现小麦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近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启动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整合组建种业集团。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创新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小麦、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 农村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小麦玉米、花生、果蔬茶、食用菌等优势产业链、支持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优化畜牧业结构,做强生猪、牛羊、家禽等产业。发展设施农业、特种种植业和养殖业。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有“豫农优品”加快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再实施10个县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土地承包济源试点,完成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任务,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更多详情]
  • 11 2022-01

    内乡县马山口镇:菇香四溢巩固脱贫成效

    元旦刚过,走进内乡县马山口镇杜洛庄村,只见一座座香菇大棚错落有致,路边到处是晒着的香菇,香菇种植基地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 眼下,该镇种植的香菇迎来了丰收季,朵朵肉厚圆整、硕大紧实的香菇长在菌棒上,菇农们穿梭于大棚间,忙碌着采摘成熟的香菇,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赵银拴是杜洛庄村的脱贫户,他依托扶贫政策和专业种植技术,种植香菇8000余袋,年均收入3万元。他说:“我相信,照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俺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鼓励脱贫户种植香菇或到香菇种植基地务工。该镇花北村脱贫户马春苗说:“我在香菇种植基地上班时间很灵活,有空就来,按工作量算工资,当天结算,每天能挣80元左右。” 下一步,该镇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带动脱贫户发展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更多详情]
  • 11 2022-01

    汝阳县柏树乡:寒冬瓜果蔬菜基地备播忙

    1月9日,在汝阳县柏树乡瓜果蔬菜基地温室大棚里,瓜农们正忙着实施微生物有机肥。 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柏树乡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寒冬时节,为及早做好春耕备播工作,当地村民在瓜果蔬菜基地施肥、犁地,为明春及时移栽西瓜、甜瓜、黄瓜、番茄做好备播工作,为明年好收成打下良好基础。

    [更多详情]
  • 10 2022-01

    河南尉氏:高标准农田建设忙

    1月8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农业农村局施工人员和南曹乡魏庄村的村民在魏庄村埋节水灌溉管道。当前正是农闲时节,尉氏县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间,投资1.73亿元,建成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11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95%。项目建成后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春耕备耕和农业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