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2 2020-07

    河南通许:发展菊花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7月21日,记者在位于通许县大岗李乡刘寸岗村的炳喆花卉种植基地看到,一盆盆培育好的菊花苗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大棚里一株株美丽的菊花竞相开放。几个贫困户正在菊花地里忙碌,有的在割草,有的在补苗,忙得热火朝天。 “刚下过雨,草很多,这几天我们几个都在这里帮忙割草。每天60元,活也不累,几个人说着笑着干着活,还挺热闹呢!”刘寸岗村村民贠喜欢告诉记者,“这几个大姐都是附近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她们因为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而无法出去打工,就留在家里管理着自家的几亩地。干完自家的活后,她们就来这里打工。”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现在我们不出门也能打工挣钱了。我参加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在村里打扫卫生。打扫完卫生后,我就来这里打工。虽然工资不高,但几样加起来也不少,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强多了。”同样是在炳喆花卉种植基地打工的陈村贫困户刘玉梅说。 据了解,开封市炳喆花卉种植有限公司位于通许县大岗李乡刘寸岗村,主要从事菊花的种植培育与销售,现已培育菊花苗3棚、培育艺菊2亩、种植菊花26亩。该公司种植的菊花主要为大菊和小菊,小菊品种有夏菊系列、钟山系列、东篱系列等,大菊品种更为繁多,加在一起有六七十种,50多万株。这里的菊花省外销售到武汉、福州、青岛、陕西等省、市,省内销售到开封、驻马店、信阳、郑州、平顶山等地。如无意外,每年预计创收近百万元。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因地制宜,雇佣的员工基本都是附近村的贫困户、低保户以及残疾人,现从业人员有60余人,其中20人为贫困户。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力争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更多详情]
  • 22 2020-07

    通许县玉皇庙镇:扶贫葡萄甜人心

    7月20日,记者走进开封市通许县玉皇庙镇阜牛岗村,只见村委东边200米处的25亩葡萄长势喜人,附身取下套袋,一串串宝石般的葡萄挂满枝头,夏黑、早夏和金手指等优质品种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该采摘园共种植葡萄约5000株,由玉皇庙镇党委政府牵头引进的政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是阜牛岗村的精准扶贫的产业和就业基地之一,以种植夏黑、巨峰、冰美人、金手指等优质品种葡萄为主。政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 为了提高葡萄质量,采摘园专门聘请种植专家前来进行管理和技术上面的指导,据采摘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好,空气比较清新,水也是深井水,所以相同品种的在这里生长出来也更为优质。这里的夏黑葡萄果穗大,无副穗,果皮厚而脆。金手指香、脆、甜。负责人表示,今年预计可采摘6万斤葡萄,带动59户贫困户进行增收脱贫,当前最受欢迎的当属早夏,果汁紫红色,浓甜爽口,有浓郁草莓香味,而在两个星期后,采摘园的夏黑也将迎来成熟期。 葡萄熟了,阜牛岗村的村民们脸上也挂满了笑容,阜牛岗村的政邦葡萄采摘园作为玉皇庙镇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之一,每年将给村里的贫困户带来6万元的分红,同时采摘园还优先聘请村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人日薪50元的标准为有意愿从事零工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正在地里务工的阜牛岗村民蔡开元见到记者高兴的说道:“希望多搞几个这样的项目,我们的收入才会增加,生活才会更好改善,因为有收入,有分红”,在一旁务工的党玉廷补充说道:“离家也近,又能帮照看家里,有活干又有收入,感谢政邦合作社,更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更多详情]
  • 22 2020-07

    河南光山: 黄金蜜黄桃喜获丰收

    7月19日,河南省光山县瑞全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在桃园内收获黄金蜜黄桃。为了用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该农场2015年春引进种植早中晚优良品种黄金蜜黄桃,现喜获丰收。据悉,该桃亩均产值达2万多元,农场吸纳39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9万元。

    [更多详情]
  • 21 2020-07

    正阳县:排涝保生产

    7月19日,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群众正在排除田间积水。针对近期连续降雨天气对花生等秋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因素,正阳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分包到各乡村,指导农民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雨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更多详情]
  • 21 2020-07

    大棚芦荟长势喜人

    7月19日,娄店乡贾楼村党支部书记贾其堂在示范种植的芦荟大棚里除草。2017年,贾楼村“两委”经过考察、结合实际,决定将芦荟作为该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为让芦荟更具说服力,确保群众种植无忧,去年,贾其堂以每亩6000元的价格从山东引进优质芦荟品种“库拉索”,在自己地里示范种植10亩芦荟苗,等种植成功再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目前,贾其堂的大棚芦荟长势喜人,预计今年可实现每亩经济效益15万元,前来咨询芦荟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

    [更多详情]
  • 21 2020-07

    平顶山石龙区强化科技服务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羊喜欢比较干燥的环境,要保持羊舍的干燥和通透性,放牧最好在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注意避暑休息,牧后及时给羊群驱虫,添加玉米、麦麸等能量饲料和豆粕蛋白饲料,便于育肥提前出栏,同时还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7月20日上午,省科技特派员、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高级畜牧师苏玉贤来到平顶山石龙区高庄街道高庄村贫困养殖户陈中林家中就夏季养羊需注意事项给予现场指导。 针对近日的高温多雨,区科技局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养殖户家中,主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现场解决各类技术难题。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石龙区科技局结合实际,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主动作为,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养殖户家中开展现场指导,重点围绕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苗情监测、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治,以及林下综合种养、动物疫情防控等开展技术服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防范干旱及强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危害。 该局还围绕辖区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种植养殖户实际困难合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培训,着力提升种养技能和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接受和应用新方法、新技术,重点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林果栽培管护、生猪常见疾病防治、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等。 该局还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团作用,切实将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大、带动效果好的生产大户作为重点对象强化跟踪服务;开展精准科技扶贫,选派4名科技特派员(均为农林、畜牧方面的专家、技术员),分别联系10个贫困村,将有生产能力和技术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实行结对帮扶,助力脱贫致富。 上半年,该局组织科技特派员、邀请农技专家,累计开展农业科技会诊80人次、技术咨询服务220人次、技术培训173人次、技术帮扶140次,发放农技资料362册(份),播放农技专题片17次,协助建立示范基地2个、创办合作社3个。

    [更多详情]
  • 21 2020-07

    河南:强降水过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近期河南省降水偏多,光照略为不足,对大秋作物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7月20日,省农业气象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强降水来临前及时清沟理渠,降水出现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排水设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减少渍涝时间,降低危害。 据7月19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262个测站0~50cm资料显示:目前有119个(占45%)测站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为偏湿;有18个(占7%)测站墒情不足,其他125个(占48%)测站墒情适宜。与7月12日监测结果相比,豫西南、豫南、豫东局部等地偏湿站点数有所增加,其他地区土壤墒情无明显变化。 本周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中东部、南部降水量异常偏多。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根据当前墒情和作物需水状况,预计从现在至7月26日,豫南、豫东大部、豫西南、豫中局部等地土壤墒情偏湿,其他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 省农业气象专家建议,田间排水后,土壤养分随水流失,易造成农田脱肥,应及时开沟追肥,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后期早衰,因氮素和钾易随水流失,主要追施高氮高钾的复合肥。对因植株较密,无法追肥的农田,应施行叶面喷肥,主要喷磷酸二氢钾、氨基酸钾等。

    [更多详情]
  • 21 2020-07

    中国农药查询App正式上线

    近日,中国农药查询App正式上线。中国农药查询App是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和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全力打造、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支持,历时一年打磨完成,旨在打造为行业服务的“掌中宝”。 该App作为“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汇集了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等行政信息。其中涉及4万余条登记证信息、157家试验单位信息、近1500家生产许可信息以及22万余家经营许可信息。用户可随时掌上学习查询农药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公告、禁限用农药、行业动态信息。1200多个农药相关标准可全文预览或下载。

    [更多详情]
  • 20 2020-07

    河南叶县:荒山种下黑李子 村民收获甜蜜蜜

    7月19日下午,走进河南省叶县辛店镇刘文祥村林果基地,阵阵果香扑鼻而来,黑李、红李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红彤彤的让人垂涎欲滴。基地旁,几个村民正在分拣、装箱,搬上大货车。 “我是郑州过来的,往年都过来拉黑李子,这的黑李子口感好,味道不错,当地市民都非常喜欢,今年准备再拉一百多吨。”郑州瓜果批发商杨新生笑着对我们说。 该村地处叶县南部山区,235户958人,耕地面积1323亩,荒山荒坡面积6400亩。 近年来,刘文祥村依托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借助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在县、镇政府的指导下将发展林果种植作为本村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村里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美国黑李110余亩,2010年李子挂果收益颇丰,这让贫困村的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当年全村群众发展果树1000余亩;2018、2019连续两年实现销售收入550多万元,全村人均增收5600元。 “今年咱果园也管理的也不赖,咱家种的有“北京红”毛桃,有中油16油桃,李子有“黑宝石”“大总统”“红布林”这三个品种,一共种植10几亩,今年亩产也不少,每亩达到七八千斤,每亩能收入四五千块钱,总之今年收入也不错。”种植户张巧红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刘文祥村已发展黑李、油桃面积4000余亩,还新增了黑桃、蟠桃等新品种,呈现出家家种果树、户户有果园的喜人景象。

    [更多详情]
  • 20 2020-07

    三门峡市湖滨区:采摘火龙果 日子过红火

    炎炎夏日长,火龙果基地采摘忙。近日,在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赵家后村产业扶贫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株株形似仙人掌的植株蔓延生长、一朵朵明亮嫩黄的花朵竞相开放、一颗颗饱满鲜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着前来采摘、购买火龙果的顾客。“以前只知道火龙果是热带水果,没想到咱三门峡也能种,味道还好的很!”家住湖滨区的张女士是采摘园的老顾客,“这里的火龙果皮薄、味甜、汁水多,趁着周末我和朋友来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平时工作忙的时候就直接和老板打电话预订。” 三门峡丰禾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湖滨区产业扶贫基地之一,以红心火龙果的种植和采摘为主,目前建成的4个大棚已经进入盛果期,后期将继续扩大规模,逐步向深加工发展。在用工方面,该基地从成立之初,优先使用贫困人口是用工的基本要求,贫困群众在基地就业务工,每名每年可增加收入一万多元。“今年采摘季从6月将持续到明年1月,我们面向贫困户提供20个就业岗位,帮扶带动1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基地负责人张振说道。 2017年,因为女儿喜欢吃火龙果,张振萌生了把南方水果引入北方的想法。他前往广西学习种植技术,带回优质苗木,开始在家乡种起了火龙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每年火龙果销售额达50余万元,实现了增收。条条大道通致富,张振还把火龙果销售渠道从传统实体店延伸到了互联网电商平台,扩大了销路。 “这一颗颗火龙果是我们村的脱贫果、致富果,象征着以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驻村第一书记刘晓春说道,“火龙果种植基地的建立,使每年每户增收15000元,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000元。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成立农业合作社,打造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走富农强企的发展道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