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4 2023-08

    豫剧电影《情系山乡》首映

        8月23日,豫剧电影《情系山乡》在省人民会堂首映,观影人员被乡村医生坚守艰苦地区,不计个人得失守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精神所感动。     该影片描述了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和广大乡村医生扎根基层,把健康素养66条融入戏曲之中,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生活技能、护佑百姓健康的真实工作场景,弘扬了乡村医生真挚、执着、甘于奉献的大爱精神。     “在健康河南战略实施与建设的道路上,广大文艺工作者秉承艺术展现医界新形象、影像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宗旨,创作出了一大批鼓舞行业、感动百姓的正能量作品。”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张健锋说,省卫健委将携手社会各界,制作出更多像《情系山乡》这样的好作品,引导全社会更加尊重和理解乡村医生,进一步关心、关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让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敬业精神。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范县再添一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8月22日,记者从范县县委组织部获悉,省人社厅日前发布《关于同意嵩山实验室等121个单位备案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豫人社函〔2023〕183号),范县申报的濮阳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3年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范县高层次人才平台载体再添新成员。至此,范县已建成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     据了解,范县持续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创新驱动,探索实施飞地攻关、股权激励、产研融合、以才引才、柔性指导、项目团队“六型”引才模式,建设高能级人才创新平台,刚柔并济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团队、平台良性互动,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我省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8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关情况,此次发布会的召开标志着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工作全面铺开。     截至今年8月15日,河南省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1052.5万户,这些微观经济组织是“五经普”的重要方面。     为全面做好经济普查工作,各级普查机构精心组织培训,对普查员入户技巧、清查表填报等重点、难点进行再培训和再强调,为清查入户工作强化了业务保障、营造了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方案,开展普查试点模拟演练,重点检验了普查组织方式、方案设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可行性,达到了熟悉流程、探索实践、锻炼队伍的目的;加强组织实施,在编办、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按时完成部门数据收集整理和清查底册编制等工作;提前谋划布置,选取我省投入产出调查单位3016家,核实调查单位信息,做好电子台账分发和业务培训,4月份启动了电子台账填报工作。     目前全省普查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省共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9.5万人;划分普查区5.24万个,普查小区7.74万个。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我省沿黄及其以南有大到暴雨 需做好玉米南方锈病防控工作

         受低涡和切变线影响,省气象台预计,8月25日至27日,我省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需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及对秋作物生长和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预报显示,8月25日至27日,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阵雨、雷阵雨,沿黄及其以南有大到暴雨,降雨量为30~70毫米,南阳、信阳、驻马店部分县市大暴雨,降雨量为120~160毫米,个别站点200毫米以上。其中,8月25日西部、西北部部分县市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8月26日黄河以南有大到暴雨,南部部分县市大暴雨;8月27日东部、东南部有大到暴雨,东南部部分县市大暴雨。此轮过程伴有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水量30~60毫米,黄河以南有4到5级东北风,南部阵风7到8级。     专家提醒,此轮强降水过程有利于豫南旱情解除,但我省黄河以南阴雨日数多,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和农田涝渍灾害气象风险较高,风雨叠加也将加大玉米倒伏气象风险,建议降水开始前对玉米南方锈病进行全面喷防,降水结束后进行2次喷防,及时清沟理墒防涝渍。同时,豫南和豫西南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的气象风险较高,应提前做好涉山涉水景区防范应对。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我省沿黄及其以南有大到暴雨 需做好玉米南方锈病防控工作

         受低涡和切变线影响,省气象台预计,8月25日至27日,我省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需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及对秋作物生长和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预报显示,8月25日至27日,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阵雨、雷阵雨,沿黄及其以南有大到暴雨,降雨量为30~70毫米,南阳、信阳、驻马店部分县市大暴雨,降雨量为120~160毫米,个别站点200毫米以上。其中,8月25日西部、西北部部分县市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8月26日黄河以南有大到暴雨,南部部分县市大暴雨;8月27日东部、东南部有大到暴雨,东南部部分县市大暴雨。此轮过程伴有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降水量30~60毫米,黄河以南有4到5级东北风,南部阵风7到8级。     专家提醒,此轮强降水过程有利于豫南旱情解除,但我省黄河以南阴雨日数多,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和农田涝渍灾害气象风险较高,风雨叠加也将加大玉米倒伏气象风险,建议降水开始前对玉米南方锈病进行全面喷防,降水结束后进行2次喷防,及时清沟理墒防涝渍。同时,豫南和豫西南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的气象风险较高,应提前做好涉山涉水景区防范应对。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谷城一体 振动世界

        “哗、哗、哗……”8月23日,新乡市平原体育中心,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的A10展位上,一台装着绿豆、不停摇晃着的机器格外“吸睛”。     A10展位属于来自新乡县的高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服股份公司)。高服股份公司总经理贺占胥介绍说,这个机器叫摆动旋振筛,模仿的是人工摇动,其独特的运行轨迹、按需定制的筛网,可以满足易碎且形状不规则物料的除杂需求。近几年,高服股份公司创新突破,研制出了摆动旋振筛、超声筛等多项新产品,并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振动机械设备被称为“工业之肾”。除了人们熟知的冶金、建材、煤炭,在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工业领域里,筛分作业是其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都要大量使用振动机械设备。     “中原农谷落地新乡后,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公司更加坚定地拓展这一新赛道,持续深耕精细筛分领域。”指着展位正中央一套名为“无尘投料站”的设备,贺占胥告诉记者,这套设备上不仅有高服股份公司的“当家本领”——振动筛分除杂,还根据行业不同需求,配备了自动除尘、粉碎、防爆等系统。     就像贺占胥所感受到的,中原农谷落地新乡市,成了这里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新乡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0家,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441亿元,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正如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在博览会开幕致辞中所说:“中原农谷不仅是‘谷’的概念,也是‘城’的概念,不仅姓‘农’,也姓‘工’、也姓‘科’,不仅有科创资源的汇聚,还有产业的集群集聚,未来将形成‘一谷一城一产业集群’的新格局。”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振动机械分会成立、新乡县“振动之都”国字号招牌揭牌、振动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振动机械行业质量标准发布……博览会开幕的前一天和第一天,贺占胥亲历了一连串的行业“重磅”事件。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新乡振动机械行业从大到强的步伐加快了!”作为新乡振动产业领头企业的负责人,贺占胥表示,守着博览会搭建起的高层对话、成果转化、产销对接、投资洽谈的合作平台,和“振动之都”新乡县一样,他的闯劲十足。     新闻1+1     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刘亚鑫)8月23日上午,中原农谷首届振动机械产业博览会在新乡市开幕。     开幕式上,新乡县“振动之都”国字号招牌揭牌,振动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振动机械行业质量标准发布。     本次博览会聚焦“数智赋能、绿色发展”主题,将举行技术研讨、企业观摩、产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搭建了洽谈交流、深化合作的良好平台。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吸引了国内100余家振动机械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涵盖振动产业各个领域。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72亿元,项目涵盖智能装备、农机制造、标准化建设等领域,为推动振动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更多详情]
  • 24 2023-08

    汩汩清泉润民心

        统计完村组新农合的缴费情况,吃午饭时已经下午1点多了。放下碗筷,他驾驶着自己购买的旋耕耙,为王先芬等村里几个缺少劳动力的脱贫户犁地耙田、翻地松土。下午6点半,在越过一处田埂时,旋耕耙侧翻,他被重重压在车下……     2023年8月11日,淅川县老城镇黑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周迅5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消息传来,草木含悲,青山垂泪……这个为人忠厚、待人朴实的“好兄长”,这个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老黄牛”,这个带着乡亲们走出贫困、鼓起腰包的“领头羊”,永远离开了大家。     “他忠厚朴实、作风正派,我们信任他”     黑龙泉村因村内一汪墨绿色的深泉而得名。股股泉水喷珠吐玉、潺潺流淌,滋润着十里八乡的父老。泉水清冽甘甜,但老乡们的日子却是苦的。     黑龙泉村地处深山区,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黑龙泉村325户1397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101户。其贫困程度之深、脱贫难度之大,对一个库区村来说,实属罕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村支书5年就换了3任。”黑龙泉村文书阮有强伸出仨指头说,集体没收入,班子软弱涣散,看不到希望。     周迅临危受命。“在上任后首次村组会议上,周迅微笑着说,我是喝着黑龙泉的泉水长大的,我希望能像泉水一样,造福一方乡亲,带给他们甘甜的生活!”阮有强回忆。     “他忠厚朴实、作风正派,我们信任他。”村里的老人杨胜俊回忆,多年前,村里分地时,为公平起见,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当时95户村民参与抽签,周迅让其他群众先抽签,最后抽剩下的签留给自己。有个别村民对抽到的地块不满意,周迅拿自己抽取的地跟他们调换,消除了村民心中的芥蒂。在场的村民纷纷为周迅竖起了大拇指。     “他带着我们摘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     潺潺的泉水晶莹明澈,流过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所到之处,一排排、一行行杏李树亭亭玉立。     “过去,这里可全是荒山荒坡。”阮有强指着远方说,“‘开荒开到山尖,种地种到天边’,在周迅眼里,这些荒坡地、贫瘠地,都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金土地’。”     2017年,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老城镇鼓励各村积极发展杏李产业。“周迅激动地说,机遇来了!因为我们种的杏李,是用黑龙泉的山泉水浇灌的,果品好,不愁销!”阮有强回忆。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顾虑,周迅率先示范、先行先试,带头先发展了20多亩杏李,并动员有条件的村干部、村组党员一同发展。     阮有强回忆,在林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周迅个人花费4.7万元购买了一辆旋耕耙,工作之余帮助村内的困难群众耕地、借给村内群众使用,从未收取过一分钱。村里6组、7组的40亩集体果园旋耕、除草、管护等,都是他一个人包干的,从没有向集体索要一分钱。     “他还帮我们栽苗、除草,联系农技专家组织我们培训,对接客商找销路……”村民周新春回忆,今年6月,为了打开销路,周迅不仅提前联系贵州的水果收购商进村收购,还自掏腰包解决客商吃住。     在周迅的带领下,黑龙泉村林果产业、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目前,全村林果总面积达1093亩,其中,黄桃120亩、杏李973亩(蜂糖李600亩),村集体还发展40亩蜂糖李果,全村林果产业覆盖率达80%。2019年,黑龙泉村贫困人口全部按期脱贫摘帽。“今年,仅我那3亩多杏李就收入2万余元。”周新春说。     老城镇人大主席宋亚航介绍说,随着投资3000万元储量2000吨的气调库、占地16000平方米的分拣车间,投资300万元的果酒企业,投资700多万元的水韵龙泉文旅项目顺利在黑龙泉村落地,村里增收致富的路子拓宽了,乡亲们也壮大了家底,鼓起了“钱袋子”。     “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得知周迅去世的消息,8组村民连吉安的妻子闫苗英哭红了双眼。     连吉安20多年没在家居住,2015年带着妻子和3个没有户口的孩子返回家乡后,无房、无地、无经济来源,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周迅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帮助连吉安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并为其盖了4间新房,还购买了床和家具,随后,又将该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6月,通过驻村帮扶单位协调,连吉安3个孩子的户口问题得到解决,并顺利脱贫。     采访中,周迅的妻子刘建兰还回忆起两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书记,我家里进水了,怎么办啊?”“你们先转移到楼上,我马上过来!”2021年7月20日下午6点多,黑龙泉村突降大雨,脱贫户周容彦拨通了周迅的电话。     “接到周容彦的电话后,周迅立刻往他家里赶,并通知其他村干部也立即集合,一同冒着暴风雨,在周容彦门口堆放了沙包,及时阻挡了水势的蔓延。”刘建兰回忆,随后村干部又各自前往各自的网格开展危情巡查、处理村民的求助。     “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周书记挨家挨户去敲门,扯着嗓子喊大家转移,确保老乡们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阮有强红着眼圈说,雨势慢慢变小后,他才筋疲力尽地来到村部休息。在暴雨侵袭的日子里,他领着村干部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夜晚一个人住在村部里,直到灾情结束。     “周迅真是个热心人,有啥事找人家帮忙,人家从不推脱,随叫随到,能帮则帮,多年来,已经成了习惯。”村民王先芬说。     在整理周迅的遗物时,记者看到他的工作日记上写着对村里未来的谋划:村集体承包40多亩杏李,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以增收20余万元;借着黑龙泉村独一无二的泉水,要争取各类资金,打造新型休闲度假胜地……     村庄,还是那么祥和安宁,只是少了周迅穿梭忙碌的身影;泉水,依旧涓涓奔流,只是少了周迅朴实憨厚的倒影。“我们过苦日子时,您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您却走了。”出殡那天,乡亲们泣不成声、泪如泉涌。那泉水流过的地方,是生机勃勃的新村,是甘甜幸福的生活,是充满活力的未来。

    [更多详情]
  • 23 2023-08

    大别山里淬炼纪检干部党性本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近日,在大别山干部学院,来自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的纪检监察干部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为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律规矩意识,筑牢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思想基础,示范区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学习大别山精神专题培训班。重点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内容,通过专题辅导、影视教学、交流研讨和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党性党风和革命传统教育。     “聆听红色故事,我深受教育启发,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的事迹,使我认识到党和国家能取得今天卓越的成绩绝非偶然。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更要带头向革命前辈和先进学习,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纪检监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该区纪工委干部李硕说。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启动以来,该区纪检监察系统紧紧抓住学习教育这个根本,运用主题党日,纪工委书记带头讲党课,组织参观廉政文化园、党建展览馆、王拱璧纪念馆,与市纪委监委第八党支部开展“室组地”联动共建等方式,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党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在赓续红色基因、感悟思想伟力中淬炼忠诚之魂,要在强化政治监督中彰显忠诚之责,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化政治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王君说。

    [更多详情]
  • 23 2023-08

    抬头赏景 低头见绿

          8月20日,走进商城县余集镇村庄,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别致新颖的景观小品、青砖黛瓦的围墙、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一幅抬头赏景、低头见绿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余集镇依托本土文化,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低成本、微改造、精治理”,不但成就了村庄高颜值,还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乡村精气神。     “我们始终抓住生态和宜居两个关键点,从小项目、小细节入手,花最少的钱,办最实惠的事,依山就势,植绿造景,传承好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保护好老物件,打造出了具有乡土味、乡愁味的高颜值美丽乡村。”余集镇雷冲村党支部书记余功月说。     余集镇在改造中注重因地制宜、修旧如旧、变“废”为宝,利用当地石料、木头等建成特色景观墙;利用农户家里的菜缸、土罐、石磨、石槽等老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变成充满乡土味、乡愁味的路边景观小品;利用村里闲置空地建起小广场或小花园,让其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互动交流、民间调解的乡村“会客厅”。     “通过改造,房前屋后成了花园,户户都通水泥路,生活越来越好了,我觉得特别幸福。”说起村里的变化,雷冲村老党员雷显礼深有感触。     为了保留村庄原有风貌,余集镇在对各村庄进行改造的同时,结合各村特色,合理利用村居原有建筑物进行创新提级,设计出一道道有创意、有特色、有亮点的风景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更多详情]
  • 23 2023-08

    “闲”资源变“活”资产

          “我们这个食品厂建好后,除了能带动我们周边100多口人在家门口就业,还能使我们村集体收入增加二三十万元呢。”8月14日,看着正在施工的食品加工厂,汤阴县瓦岗乡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郑文忠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盘活集体资产,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近年来,瓦岗乡党委、乡政府积极谋划、主动协调对接,与河南雪城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入股投资760余万元,建设辛庄村食品厂,共同经营。该食品厂包括标准化厂房1座、冷库1座、仓库1座以及办公区、员工餐厅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主要生产南瓜饼、油条、菜角等预制食品,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0个,增加群众收入400余万元。     “这块地是村集体建设用地,原先的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了,导致该地闲置下来。后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协调下,土地使用方、辛庄村委会及村民代表一起商量,在这块地上建设了用工量大、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食品厂项目,把闲置的资源变成了资产。”瓦岗乡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