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3 2019-09

    省气象专家提醒:利用晴好天气 及时收获晾晒

    9月22日,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受华西秋雨影响,9月10日以来我省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气温明显降低,我省北部和西部开始大范围入秋。 省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全省已有50%的站达到入秋标准,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豫中大部及豫东局部,其中大部分站点于9月11日入秋,最早入秋日期为8月28日(栾川、洛宁);除个别站入秋偏早1~7天,其余各地正常或偏晚1~9天。 需要农民朋友注意的是,9月20日起,豫西、豫西南、豫南地区花生进入适宜收获期。但9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多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建议豫南、豫西南、豫中及豫东等地已成熟地块多关注天气预报,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晾晒,争取做到颗粒归仓;豫北等地当前绿色叶片较多的玉米田块可采取摘除天樱和基部枯叶等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延长灌浆时间;接近成熟的地块,在不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待玉米苞叶干枯发白、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后再收获。

    [更多详情]
  • 23 2019-09

    河南省脱贫攻坚成绩“亮眼”

    9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至2018年,全省共实现582.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幅达83%,8315个贫困村出列、减幅达87%,39个贫困县摘帽、减幅达74%,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2018年底的1.21%。”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在介绍我省脱贫攻坚情况时开宗明义、掷地有声。 8315个贫困村出列39个贫困县摘帽 据介绍,2014至2018年,全省8315个贫困村出列、39个贫困县摘帽,其中,2018年实现12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502个贫困村出列,超额完成脱贫110万人、出列2365个村的年度目标任务;计划退出的19个国定贫困县、14个省定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规划实施的29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和6.29万人搬迁任务基本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11元,增幅连续7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通过脱贫攻坚,广大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去年我省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达99.32% 在国家对我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综合满意度为89.8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3.71个百分点。各级扶贫干部严把贫困退出关口,对计划摘帽的贫困县建立退出评估机制,对计划脱贫的贫困户逐户销号、精准到人,确保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018年我省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达99.32%。 今年将实现14个贫困县65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年是我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我省围绕实现6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出列、剩余14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三五”规划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的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剩余减贫任务攻坚、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拟退出的14个国定贫困县,前两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根据全省贫困退出进度监测结果,截至7月底,今年计划退出的1000个贫困村脱贫已达标786个。前两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19.12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工作力度、进展程度,我省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年度战役。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省形成了产业扶贫“扶贫车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上蔡模式”等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经验做法,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扶贫带来的实惠和红利。

    [更多详情]
  • 23 2019-09

    农业农村部:今年我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表示,目前,全国秋粮已陆续开始收获,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大部地区作物长势好、呈增产趋势,再加上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如果后期不发生寒露风、台风等大的自然灾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目前的病虫害对粮食的总体产量影响有限。 韩长赋:秋粮现在面积应该说基本是稳定的。有一些自然灾害挑战,也是人努力天帮忙。秋粮丰收还是有基础的。 今年粮食生产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结构更优。二是生产更绿。三是质量更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毫不放松抓好“三秋”生产,加强秋粮后期田管,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组织好跨区机收,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更多详情]
  • 23 2019-09

    河南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居全国前列 培育近78万新农人

    小小蘑菇,1年创收近千万;被人厌恶的昆虫,如今可能是盘中难得的珍馐……9月22日,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的重要活动——2019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孟津开赛。 来自河南省的30名选手,带来食用昆虫、万亩蔬菜基地、纯粮米醋、珍稀食用菌等特色农业项目,在舞台上尽显大农河南的魅力。另外,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在洛阳孟津县卫坡村古民居开幕,活动将持续到10月7日。 来自洛阳的“猴头菇菌谷精粉”项目,创新地把珍贵的猴头菇菌研磨成粉,方便食用和携带,还能把灵芝做成盆景广受消费者追捧;上蔡的“无膜浅水莲藕种植技术”项目,因地制宜地进行洼地改造,变废为宝,将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莲藕种植的“圣地”…… 从市场角度来说,中原现代农民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获得初创组冠军的商城县“其鹏茶产业综合发展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其鹏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商城县特色产业局共同发起“委托帮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合作社与贫困户签协议,各户按人口数持股。对于贫困户来说,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可以得到租金,到茶场做事,可以得到工钱。对于茶园来说,收入的70%由贫困户按股分红,其余支付公司和合作社开支。 此外,该合作社还做到传授而不保密,培训重实践:通过创办大别山茶农学院,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基地,免费培训茶农近1.2万人次。2018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4684.33万元,2019年被中国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此外,“万亩蔬菜基地”“小艾草大产业”“淮滨县绿色循环农业项目”“可视化订单化标准化千亩石榴基地”等项目也都通过各种模式深入融合到脱贫攻坚中来,得到评委们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介绍称,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累计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77.88万人。 本次大赛则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果的集中展现。据介绍,本次大赛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7个部门联合主办,18个省辖市选送的178个参赛项目(初创组项目65个、成长组项目113个)在此同台竞技。 在本次创业创新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不仅提供了如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途径,而且提供了解决“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方案。这些典型达到了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河南唐河电商助农水果香飘万里销往全国

    18日,河南唐河举办唐河县产地水果节暨“闲鱼助农”行动启动仪式(以下简称行动)。行动借助阿里巴巴“闲鱼助农”“一扇门”两大电商平台让唐河水果香飘万里,销往全国各地。当日网上订单突破2万笔。 此次行动,唐河鲜桃、梨、红薯、花生等特色水果及农产品进行了重点宣传推介和促销。通过两大电商平台唐河农户通过网络直接面对一线消费群体,将自家水果推销给网络用户。唐河官方表示,此次行动意在扩大唐河特产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发挥唐河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将全县农特产品的销售向更高、更广、更深层次推进,全面提升特色产品竞争力,真正为精准扶贫增添动力。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民权县野岗镇张庄村酥梨喜获丰收

    今秋,民权县野岗镇张庄村酥梨喜获丰收。据悉,民权县档案馆驻村工作队经常联系果树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促进了梨农增产增收,今秋全村800多亩优质酥梨,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漯河市:降尘绿色农机实现环保收获

    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响起,没有加装降尘装置的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出尘口的扬尘有20多米高,而旁边一台加装降尘装置的机械,出尘口只有零星的碎秸秆和扬尘飞出……近日,在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举行的秋季农机作业扬尘治理演示会上,两台机器一经启动,便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说明我们研制的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降尘装置是有效的,成功的!”漯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东升说,漯河作为典型的农业市,每年的夏、秋收获季节,农机作业带来的扬尘污染成为空气质量PM10浓度反弹的重要因素。 今年“三夏”期间,漯河在全市范围内为小麦收获机械加装降尘装置405台(套),率先在全省投入了实战应用,抑尘降尘效果明显。5月28日至6月6日,麦收期间,漯河PM10浓度为69、PM2.5浓度为28,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38.4%、24.3%。 “‘三秋’收获在即,市农机部门将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漯河农机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确保农机作业控尘、降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郭东升说。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汝阳县编烟好帮手采烤不用愁

    “手工编烟一杆至少得3分钟,用上这个烟夹子,最多1分钟就可以了,而且装烟量增加了一倍,省工省时,真是太好用了!”汝阳县上店镇烟农潘定献高兴地说着,一旁的工人正在熟练地使用着“梳式烟夹”。近年来,汝阳县烟草分公司从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着手,在烟叶采烤阶段全力推广“梳式烟夹”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措施,帮助烟农掌握了“梳式烟夹”夹烟技术。当前,全县共有“梳式烟夹”250套,可供250座烤房使用。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河南民权:田间地头话丰收

    绿油油的香葱、金灿灿的的玉米、黄澄澄的酥梨……9月17日,在民权县白云寺镇李岗村的大田里,300余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今年丰收的果实,共享丰收的喜悦,用独特方式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俺村的香葱种植基地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伙儿打心眼里高兴,俺们的生活也似芝麻开花节节高,也祝愿我们的祖国一年更比一年好!”李岗村青年农民贾红丽喜不自胜地说。 活动现场,农民用丰收的花生、辣椒、玉米摆成图案制作成舞台背景来表达丰收的喜悦,感谢党的好政策,祝愿祖国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红红火火。充满丰收气息的舞台上,大家伙儿用自编自演的歌舞表演,礼赞农民丰收节,现场掌声阵阵,笑声不断。 据了解,近年李岗村在白云寺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流转土地5000余亩,成立了富民种植合作社,积极发展小香葱种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与种植农户签订了回收合同,以市场价回收农户种植的香葱,每亩年产值达到8000至10000元,共吸收贫困户540户入股分红,每户每年可有效增加经济收入1000余元,带动了众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更多详情]
  • 20 2019-09

    鲁山县郑娟娟:邻乡创业带富当地群众

    9月19日,在鲁山县马楼乡贾集村北地,一处占地40多亩、名叫鑫峰红心猕猴桃的采摘园里,几个游客正在采摘鸭蛋般大小的猕猴桃。“这片园子的老板郑娟娟是张良镇人,2015年春上来我们村流转了这片土地,种上了红阳牌红心猕猴桃,还安排了俺村里七八名贫困户在这里务工。”贾集村党支部书记陈艳召介绍到。 郑娟娟的老家在张良镇张东村,但由于村里人多地少,很多地块也不临主干道,发展高效观光采摘农业优势不大。一直想干事创业的郑娟娟几经考察,看中了马楼乡贾集村一块土地,距离国道近,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很适合游客前来采摘品尝。于是,她开始创业,实现梦想。 郑娟娟种的红心猕猴桃糖分高,富含钙、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及17种氨基酸,很受市场欢迎。除了种植猕猴桃外,她还在猕猴桃架下搞养殖,养了大白鹅、花鸭,一年能出栏两茬,只此一项每年能多收20000多元。 “我在娟娟妹子这里干活,离家也近。一年四季修枝,浇水、施肥、疏果,采摘等。虽然忙点,但酬金也不少。”贾集村贫困户李转对于自己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很是满足。 “除了几个贫困户经常在我这里干活,忙天时园子里得找20多人来帮忙,每年发给他(她)们的工资就不下40000多元。”说起发展观光采摘高效农业,自己虽然有点辛苦,但能给当地的脱贫攻坚也做出些贡献,郑娟娟也挺自豪的。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