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8 2023-08

    办电“不出群”服务更贴心

         “扫码下载网上国网App,通过线上渠道,以后不用跑营业厅就能办理业务……”8月15日,在许昌供电公司魏都供电部莲城供电所,网格经理李宁拿着手机,为台区供电服务微信群里的客户进行业务办理和咨询解答。     许昌供电公司充分利用手机微信群资源共享、传播快速的优势,以不同台区客户经理管辖区域为单元,组建台区供电服务微信群,主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及时响应客户用电诉求,全面缩短业务流程与服务链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借助台区微信群,许昌供电公司组织台区网格经理定期发布计划停电信息、最新惠民政策、服务举措、安全用电小贴士等内容,讲解线上交费操作方法、宣传电能替代支持政策、推广智能用电设备、公开用电业务流程,并及时掌握用户反馈信息,解决用户各类涉电问题,提升用户服务便捷性。     目前,许昌供电公司已建立台区供电服务微信群5585个,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优质供电服务,实现了供电服务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切实提升了客户用电满意度。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栾川“铁路小镇”带富一方人

         日前,“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出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定点帮扶的栾川县榜上有名。这是2018年以来,该县连续6年入围。     近年来,国铁集团持续发挥行业优势,在定点帮扶县区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栾川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国铁集团通过实施“引客入栾”帮扶战略,构建“铁路+旅游+扶贫”帮扶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农家宾馆,吸引客流集聚,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国铁集团先后在庙子镇新南村、潭头镇王坪村建设“铁路小镇”,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提升农家宾馆入住率,让百姓实现可持续增收;协同当地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利益联结型、固资租赁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群众长期共享集体经济红利。     “铁路小镇”运营以来,共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带动户均年增收6万余元。“铁路小镇”帮扶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     据了解,除新南村、王坪村“铁路小镇”外,重渡沟生态旅游示范区北乡村“铁路小镇”也正在建设中。眼下,3座“铁路小镇”相邻的若干自然村正在有机整合,“铁路·栾川峡谷经济示范线”正在形成。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民权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太感谢啦,案子终于破了,如果不是公安民警,俺的养老钱差点就没着落了!”8月9日,在民权县公安局,72岁的李某紧紧握着民警的手,眼含泪花地说。     近日,民权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涉养老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再添战果。     今年2月7日,民权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涉案人张某以河南省老年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会、河南省金晚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及河南省合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募集资金为由,在民权县老颜集乡以存款给高息的名义进行宣传,向多名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为尽快找到案件的突破口,办案民警通过与市场监督,银行等单位部门沟通协作,走访询问多名受害人,整合各种资源,对涉案线索进行关联分析,最终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张某的基本犯罪事实,近日,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归案。     目前,民权县公安局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提请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找问题出对策送帮扶

         大棚蔬菜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食用菌如何管理能够提质增产?对此,修武县组织科技特派员集中下乡服务,找问题、出对策、传经送宝,打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辣椒幼苗期间要注意松土,以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松土不能过深,否则容易损伤根系。为了防止感染病害,还要结合土壤中耕清理杂草。”8月10日,在修武县南庄绿园农业有限公司的果蔬大棚里,科技特派员吴世杰一边查看辣椒幼苗长势,一边进行种植技术讲解。     “科技特派员会根据不同作物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尤其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多次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呢!”该公司业务主管周瑞说。     最近一段时间,修武县科工局选派科技特派员22名和1个省级中药材产业服务团,重点服务全县8个乡镇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点对点服务合作社、企业、种植大户110余家。     修武县有着悠久的“怀药”种植历史,省级中药材产业服务团团长李建军带队,多次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在李建军的帮助下,王屯乡建设50亩地黄种植示范基地,五里源乡西水寨村签下320亩金银花种植协议。     通过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先后解决了全县各地怀菊花种植技术、地黄种培育、大枣新品种引进、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家畜科学养殖、大田作物管理等技术难题100余项。     “下一步,修武县将持续依托科技特派员力量,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助农兴农的重要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科技‘翅膀’。”修武县委书记张红卫说。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从一村出彩到全域美丽

         8月11日,记者走进叶县仙台镇西马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古朴别致的农家小院,各具特色的彩色墙绘,绿树成荫的游园与亭台、长廊、花坛相映成趣。     “现在大家生活环境大变样,房前屋后既干净又整洁,道路宽阔平坦、路灯明亮。”西马庄村村民任建强说。     今年以来,在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的同时,叶县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要求,以“八清、四化”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截至7月底,全县共清理垃圾10233处,整治杂物乱堆乱放11525处,整治坑塘840个,清理河道146.7公里,整治“三线”私拉乱扯2140处,清理残垣断壁“空心院”1553处,整治广告牌、栏3449个。     从一村出彩到全域美丽,全县乡村“颜值”得到不断提升。     叶县积极采取因地制宜、就势造景的方式,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美乡村、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相融合,依托各村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主题,形成“一村一韵”风貌。     庭院鲜花绽放、游园亭台新颖别致……穿行于龙泉乡的乡村街道,处处展现出一幅幅绿、净、美的田园画卷。     “我们按照‘文旅+农旅’的思路,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和各村实际,不断美化提升乡村颜值,深度开发乡村游,充分展现具有乡村气息、田园诗意的农旅风光。”龙泉乡党委书记史旻明说。     “叶县将按照和美乡村建设总要求,立足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促进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新画卷。”叶县副县长郭志钢说。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垃圾捡回来 礼品带回家

         “饮料瓶1斤兑换1.5分,铝合金0.2斤兑换1分,14类兑换项目表,只要用心分类收捡垃圾,老百姓就能得实惠,还能让环境变美,这个办法真好!”8月7日,75岁的南召县马市坪乡白庄村村民连石秀笑呵呵地说。     按照积分兑换规则,连石秀收集了80多个废旧塑料袋和50个饮料瓶,在村里垃圾分类处理积分超市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和一瓶洗洁精。     “我村成立河南省首家垃圾分类处理积分超市,村民收集的垃圾由超市管理员负责核算,按照《垃圾分类兑换项目表》,不同的垃圾可以兑换不同的积分,积分每月月底可兑换积分券,村民凭积分券可在村里超市自主选择兑换等价商品。”白庄村党支部书记连小刚说,“金属、纸张、塑料三类可回收物统一收购变现,不可回收物统一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南召县从本地实际出发,引进社会化服务公司,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通过构建“智慧化平台”,开展“提升月、观摩月、评比月”活动,实施“四级考核”“App随机督查”等措施,实现了“县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     结合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地势地貌等因素,南召县按照每一个行政村配备一座垃圾分类收集亭,每两个行政村建设1座可腐烂垃圾堆肥池,每4个行政村配备一辆可腐烂垃圾收集车,每15户配备1组垃圾分类桶,每一个乡镇新建垃圾分类分拣房1座,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南召县积极探索“全覆盖、四协同、五融合”的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新体系,率先成立河南省首家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形成易操作性强、资金投入小、减量效果好、资源化明显,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南召模式”,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是南阳市唯一一个县份。     此外,南召县还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构建长效垃圾分类处理机制。以“示范员、宣传员、监督员”三大员为抓手,配备四级网格员2000余名,每名网格员包联30~40户,负责垃圾分类的示范引领、政策宣传、督促指导,并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生态宜居星”“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创建内容,每周通报农户垃圾分类情况,形成了“党组织引领、网格员带头、村民积极参与”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南召县农村环境实现了由“脏、乱、差”向“净、齐、美”的转变,垃圾分类成为村民自治自律的生动实践。在河南省第一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排名中,南召县进入整治成效较好前20名。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郏县发放3603.67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

         “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助学贷款,俺家李闪的大学学费、生活费可有着落了。”8月15日,郏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办理大厅,该县白庙乡赵庄村大学生李闪的母亲拿着助学贷款合同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7月17日起,郏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开始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凡郏县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大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请16000元。     在办理工作中,郏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采取一站式服务,设立贷款办理咨询处、申请室、申请表打印处、合同办理大厅和合同审核区,聘请7名大学生志愿者耐心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疑问,为他们讲解政策、指导填写表格、签字打印,联合平安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办理银行卡,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截至目前,郏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共为3306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3603.67万元。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舞阳县荣膺“河南省曲艺之乡”称号

         8月14日~17日,在省文联、省曲协的精心组织下,“河南省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暨第十三届河南省少儿曲艺大赛在舞阳县举行,该县被授予“河南省曲艺之乡”称号。     “舞阳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有9000年贾湖文化源远流长,今有河南坠子传承曲韵飘香,是名副其实的曲艺之乡。”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皓说。     近年来,舞阳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曲艺工作,把“以文增信”战略部署列入舞阳“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县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河南坠子、三弦书、莲花落等曲种遍布全境,培养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河南坠子传承人陈梅生等一大批曲艺人才,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喜获‘河南省曲艺之乡’荣誉是舞阳曲艺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导向,持续加强曲艺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力争创作更多紧跟时代、群众喜爱的作品,用艺术点亮群众生活、加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说。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全国青少年书画传承大会颁奖典礼在漯河举办

        8月17日,文化中国少年行·2023全国青少年书画传承大会——走进“字圣故里”漯河夏季展颁奖典礼在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举办。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席梁国扬、漯河市委副书记贾宏宇、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杨杰分别致辞,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会长郭子良,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玉杰等为获奖青少年颁奖。     据悉,本次活动夏季展共征集国内作品6215件、国外作品156件,涵盖16个省、36个市、175家机构。参赛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创历届青少年书画传承活动历史新高。     贾宏宇致辞时说,漯河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大对书画等传统艺术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更多文化精品力作,持续擦亮“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名片,更好服务全省、全国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大局。

    [更多详情]
  • 18 2023-08

    不比谁家楼房高 就比谁家家风好

         “我虽然文化水平低、家庭不富裕,不能在孩子学习上给予指导,但是我要求他们不跟别人比吃穿,就比学习,考上大学多学知识,将来回报家乡!”8月16日,在禹州市方岗镇方东村2023年励志奖学表彰会上,儿女双双受到表彰的3组村民赵利超非常自豪地说。     每年对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进行隆重表彰,是方东村自2015年以来连续举办的励志奖学活动。9年来,方东村先后有100多名大学本科生获得了表彰奖励。从2020年开始,该村把表彰范围扩大到考上重点高中的优秀学子。     为筹备这次表彰大会,方岗镇联乡帮村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提前与龙岗电厂、恒信建材等爱心企业共同商议,对考上一本院校的大学生方轶铖、方精武、方博瑀和二本院校的方新皓、方锦禹、方甜甜、景喆、方姿淇、方昭涵分别发放奖学金1000元和500元,并对这9名大学本科新生和15名考上重点高中的新生赠送拉杆行李箱。     在每年的励志奖学表彰大会上,该村都组织优秀大学生分享心得,谈理想、谈感受、谈经验,鼓励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在方东村,考上北京大学的方玮峰是我们每个学子学习的榜样。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支持下,我们才有了刻苦学习的无穷动力!”以67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方轶铖说。     该村还把每个大学新生的家长请到每年的奖励表彰会上,既让他们感受教子有方的光荣,更让大家互相交流家风家教,在全村传承家家户户比学习、比子女成才的良好家风。赵利超的女儿方姿淇今年考上了安阳工学院,儿子方政凯考上了禹州一高,儿女双双登上了领奖台,他家的家教家风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好的学风带来了好的民风。受到奖励的大学生们每到假期,都主动到村里报到,积极参加环境整治、预防网络电信诈骗宣传、义务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三年前曾经获得过高中生奖励的景喆、方新皓、方甜甜,这次作为大学新生再次受到表彰和奖励,每个人都特别激动。他们纷纷表示,到大学后一定要学业有成,让自己出彩,为家乡争光。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记住自己的家乡,记住每一个关心支持我们的人!     “方东村虽然还不富裕,但我们不比谁家楼房高,就比谁家家风好、谁家大学生多,用人才助力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东村党支部书记方红海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