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6 2019-03

    河南省“三农”重点工作汇报会在郑州举行

    3月4日,全省“三农”重点工作汇报会在郑州举行,18个省辖市和省直相关厅局作了汇报交流。会议对“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对“三农”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推进有力、效果明显,创造了许多好经验,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就做好下步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决打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这场硬仗,确保“大棚房”整治确定的三类问题排查率、整改率、验收率均达100%,3月20日前完成全面整改任务。要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化险解困工作,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政银企联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用好清产核资成果,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要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谋划、科学推进、加大投入,着力补齐短板,并迅速开展春季整治行动,实现首季度开门红。要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严把运输关、消毒关、屠宰关,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要全面规范河湖采砂管理,层层压实各级河长的责任,始终保持对非法采砂的严打态势,加强规范管理,修复河湖生态。要突出抓好“三农”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抓紧谋划实施一批“三农”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会议强调,今年“三农”工作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各地各部门要义无反顾,勇于担难担险担责,发扬斗争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忠诚履职、奋发有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当前的“三农”重点工作,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河南驻马店:“芦笋大王”让贫困户抱上“聚宝盆”

    天天发芽,天天能卖。一个芽就值好几毛钱,一天一亩地能收几百块钱,你说这芦笋地不是‘聚宝盆’还是啥?上蔡县小岳寺乡朱寨村委王庙村村民王保保,轻轻扒开浮土,找到一个个正在悄然萌动的白嫩芦笋芽儿后,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他告诉记者,再等20多天,这些芦笋芽儿就能破土而出,到那时候他就能天天坐地头数钱了! 黑土地 黄土地 不是种啥都赚人民币 王保保是名肢体残疾人员,他的妻子也是肢体残疾人,由于劳动力不足又不能外出打工,两人就决定通过多承包地发家致富。然而,承包他人土地1亩地租金就得600元左右,再加之他家只种些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多年算下来都是赚少赔多。租地合同签得时间长,140多亩地又退不回给人家,想着欠农资公司那10多万元的债务,想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花钱地方越来越多,两口子常常是抱头痛哭。 2015年王保保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两人看病基本上不花自家的钱了,三个孩子上学也有政府补助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乡村干部也送来了种地致富的好项目,种植芦笋,价格高,人家还包销,两口子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2017年秋,140亩承包地全部种上芦笋,村里人都说王保保穷疯了。2018年春,发嫩芽的芦笋开始卖钱,一斤能卖4、5块钱,一亩地全年收入4000多块钱。王保保当年不光脱了贫,收回了种芦笋的前期各类投资成本,还还清了欠农资公司的债务。 收割忙季给王保保打工的乡里乡亲也会算这笔收入账,想着芦笋是多年生蔬菜,越往后产量越高,2018年秋季,朱寨村的芦笋种植面积一下子发展到200多亩,小岳寺乡的多个行政村也开始种芦笋了。 有品质 有订单 发家致富少风险 向王保保这些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和订单的是王俊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俊强是东洪镇桃台行政村小王庄村的青年农民。 早些年他跟随父亲到北京从事建筑、装修等工作,近些年又去西安郊区大面积种植时令蔬菜。看到芦笋的出口量较大,考虑到上蔡县的地租、人力等成本较低,大批的上蔡贫困户找不到致富的门路,王俊强就回老家上蔡县建设芦笋种植基地。 王俊强说,上蔡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芦笋。有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支持,有河南省芦笋协会的稳定销售渠道,他完全能保证上蔡种植的芦笋卖上好价钱,一般情况下每斤4、5块钱,给农户的最低保护价每斤3块钱,因为精包装出口的芦笋每斤能卖到20块钱左右。 近两年,除小岳寺乡种植几百亩芦笋外,东洪镇和华陂镇的不少农户也种上了芦笋,芦笋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多亩,合作社带动的贫困户也有830多家。东洪镇作为上蔡县芦笋种植的核心区,现有芦笋1500多亩,近些天还将有600亩土地种上芦笋,该镇已经把芦笋种植作为镇里的主导型扶贫产业。 “3月至5月底收割的芦笋芽叫春笋,品质最好,多出口到日本。7、8、9这几个月收割的芦笋芽叫夏笋,多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6月份不再收割芦笋芽,就是让它的秧子长大后,多光合作用,给根部提供更多的能量,以便夏笋还能长得粗壮口感好”。王俊强说,6月份歇地其实也是歇人,人们能腾出手去进行“三夏”生产,毕竟保住农民的口粮也很重要。 芦笋茶 芦笋粉 贫困户致富路走稳 王俊强介绍说,芦笋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含硒量可与海鱼、海虾媲美,伴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芦笋在一线城市的销量也在逐年攀升。 目前合作社已经在小岳寺、东洪两个乡镇拥有3个大型冷库作为盛产期芦笋的临时保鲜处,下一步合作社将成立公司,在东洪镇分三期建成芦笋深加工基地,芦笋茶、芦笋粉、芦笋罐头、芦笋薄饼、芦笋酒等项目将相继投产。在芦笋生产淡季,适应上蔡县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的新形势,加工一些黄桃、香椿等饮品食品,这既能实现自身的多产业发展,又能带动周边乃至整个上蔡县的果蔬深加工产业大发展。 “上个月25号,在上蔡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表彰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我作为‘爱心企业’代表,披红戴花接受隆重表彰,这让我很受鼓舞,也让我坚信,咱农民要脱贫致富,土地这个根本不能丢,寸土生寸金,土地才是真正的‘聚宝盆’!” 说起即将到来的芦笋收割季节,说起830多家贫困户2019年的增收脱贫,说起上蔡县芦笋产业的大发展,王俊强信心满满。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19部门合力推动非洲猪瘟防控

    3月4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非洲猪瘟防控部际协调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务院非洲猪瘟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对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强调,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门联防联控,突出强化薄弱环节监管,齐心协力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要进一步优化联防联控工作制度,继续坚持和优化完善信息共享、工作会商和督办检查等制度,强化信息运用,加强研判苗头性问题,提高协商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应对,农业农村部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发力,妥善应对。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在政策制定、措施出台等方面强化沟通配合。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紧盯防控目标要求,努力压实各方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要抓好屠宰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压实生猪屠宰和肉品加工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检测信息的报告、使用和发布管理,全力抓好稳产业保供给,加大政策扶持,稳定基础产能,严厉打击隐瞒疫情、贩卖和随意丢弃病死猪、餐厨剩余物喂猪等违法违规行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总畜牧师马有祥出席会议。中宣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林草局、民航局、邮政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18个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舞钢:今日植下生态林明朝酿出“致富蜜”

    2月28日,舞钢市杨庄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前往红石岗村国储林建设现场,与村民一起开展志愿植树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种的全是普普通通的洋槐树。“种树也得想着扶贫,我们今年种了洋槐树,等槐花开了,附近的贫困户就又多了条养蜂脱贫的致富路。”该乡党委书记李红勋边挥锨封土边说。 据了解,杨庄乡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比较高。大面积的山林为村民提供了林下养殖、林业加工等多种多样的增收致富门路,“以林富民”成为该乡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因此,该乡党委、乡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林业发展。 又到一年植树季,在谋划今年的植树工作时,由于扶贫工作这个大背景,该乡认为,植树工作不能单纯地种树,植树也要想着扶贫,要有为群众栽下“摇钱树”的理念。考虑到舞钢市二郎山因槐树种植面积大,每年槐花花期季节,除了村民采摘洋槐花晒干作为土特产卖钱外,还吸引来远近千余户养蜂户。舞钢产的“槐花蜜”已成为方圆数百里的名牌产品,深受顾客喜爱。半个月左右的洋槐花花期,平均每个养蜂户可收入2万元左右。该市多年前在二郎山种植的大片槐树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乡党委、乡政府与舞钢市养蜂协会沟通后,决定将该乡红石岗村附近的500亩国储林建设项目全部种植新品种洋槐树。 “这种洋槐树花开两色,有紫有红,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有利于我市养蜂产业的发展。洋槐树种得多了,‘槐花蜜’这一独特名牌产品将会产量更高,进而也带动当地养蜂群众增收。”舞钢市养蜂协会会长岳巢巢说。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沈丘县:大棚西瓜移栽忙

    2月24日,沈丘县周营镇一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几名瓜农正忙着搬运育苗的穴盘,将其轻轻放入已打好的钵坑内,然后培根、壅土。据了解,今年该镇大棚连片订单生态西瓜种植面积在1200亩左右。这几天天气晴好,广大瓜农抢抓时机分批移栽,预计西瓜苗4月下旬即可上市销售,经济效益可观。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河南省要求加快推进土地整治

    3月1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通报全省土地整治项目进展情况,要求各地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2011年以来,我省共安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11个,安排财政资金242.89亿元。截至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170个,未竣工验收项目41个。针对当前进度缓慢的41个项目,省自然资源厅要求,根据不同情况明确工程建设期限要求,倒排工期。省自然资源厅将建立督查台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对于工作不力的省辖市启动约谈程序,并采取暂停补充耕地指标挂钩、入库审查、授权交易等措施。各市、县要建立督导机制,严格控制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各地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在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监管,监理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监理责任,工程施工要严格按技术标准执行,对施工质量实行专人负责,出现质量问题要严肃追责。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宁陵县:休耕土地三万亩

    近日,笔者沿宁陵县大沙河采风,发现河两岸有不少耕地未种庄稼,经向一位农民打听,他说这些地今冬进入休耕期。 地处黄河故道的宁陵县现有可耕地68万亩,沙土地面积约占70%,多分布在大沙河畔和清水河畔的阳驿、程楼、城郊、逻岗等镇。许多年前,这些沙土地实行“两年三熟”的种植模式,直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当地农民才改为秋播小麦、夏播花生或玉米的“一年两熟”。可耕地的有效利用使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可多年不闲休的土地也大量消耗了有机质和肥力,再高产增收就有了困难。 县农业部门近几年为提高耕地肥力和耕作质量,提议土地休耕,还找一些科技户带头示范实行。前年程楼乡徐八楼村家有6亩地的徐永杰放弃在3亩地里种小麦,来年5月他在这块休耕的土地上施足了农家肥和化肥种上春花生,秋后这块地产出2200斤优质花生果,而另外3亩麦茬花生只收了1380余斤。为此他说:“我休耕了3亩地看似少收千把斤小麦,可我多收800多斤好花生果,1斤花生可换2斤小麦,加上我少种一茬麦,少干了许多农活,腾出时间打工还挣了4000多元钱,还是很划算的。”该县农技站站长吕厚军总结说,土地休耕,是农业生产的“以退为进”,去年秋全县休耕土地3万亩,今后全县还要扩大休耕面积,来运用科学种田手段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振兴。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光山实行智能机械化麦田管理

    2月26日,光山县仙居乡徐楼村新民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社员正在用自走式机械给小麦喷洒叶面肥。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各类智能化农业机械在该县得到广泛应用,立春后,全县有28万亩小麦田间施肥、除草、除虫等全部实行智能机械化操作,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内黄县:葡萄专家搞培训致富技能送村头

    2月27日,内黄县中召乡西曹庄村一处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河南省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正在这里举办。培训会由省农科院园艺所主办,安阳市农科院、内黄果树协会、中霖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内黄县、滑县、长垣县、南乐县的葡萄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300余人参会。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研究员刘俊,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研究员刘三军,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王鹏在会上作分别题为“葡萄发展新时代新思路”“葡萄优良品种介绍”“阳光玫瑰优质高效栽培”的报告。来自葡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一线的郭旭召、凌秋月、杜小亮分别做题为“葡萄园机械化”“葡萄园水肥管理技术”“葡萄病虫害防控”的分享。 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四优四化”专项主持人、研究员王东升在会上说,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林果专项葡萄专题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的支持下,针对我省葡萄生产中存在的产量高、品质差、病虫害严重、销售困难等问题开展的本次活动,帮助果农掌握技术、了解市场、促进产销对接,推动全省葡萄产业向着优质、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也将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霖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龙潮说,以培训会为媒介,既宣传了产品,也在与种植户直接沟通中明确了他们对农资的新需求。他表示,今后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研发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农资产品,更好地服务果农。

    [更多详情]
  • 05 2019-03

    郑州专家指导春季麦田管理

    近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第五小麦专家组到郑州市调研指导春季麦田管理工作。郑州市农委种植业处、农技站相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到中牟县大孟镇麦田和新郑市辛店镇黄岗村、城关乡敬楼村小麦试验示范田,认真察看麦苗长势,仔细调查墒情、苗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了解小麦新品种比较、播期播量试验、不同耕作方式等小麦试验示范情况。调研组对郑州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指导农户进行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给予肯定,针对下一步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专家指出,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生长进程加快,要注意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控病虫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危害,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