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8 2019-02

    河南省财政下达128.1亿元 支持春耕生产

    2月27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提前下达资金128.1亿元,用于春耕农业生产。 据了解,为支持抓早抓好春耕农业生产,省财政厅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全力支持春耕备耕工作,提前下达支农资金,保障各地抢抓农时、不误农事,为有效落实粮食主产区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资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惠农补贴资金125.1亿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7.4亿元、农机购置补贴17.7亿元,为市县及早足额兑付惠农补贴创造条件,降低广大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二是支持农技推广服务资金3亿元,主要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夯实春耕生产科技服务支撑基础。 “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市县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要沟通协调,加快推进下达资金与项目建设任务对接,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为争取今年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奠定基础。”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十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近日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方案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统领,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守正创新、在服务群众中提升效能、网上网下协同推进。 方案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做强做优一批示范书屋,规范提升一批标准书屋,整改完善一批问题书屋,使农家书屋资源闲置、机制不活、内容不合口味、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让农家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形成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的生动局面。 方案明确了系列措施。一是要推动共建共享,解决资源闲置问题。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好农家书屋工作,推动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指导新华书店将农村发行网点建设与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相结合,调动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好农家书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要开展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提高书屋使用效能。将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纳入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拓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创新农家书屋宣传内容和方式,加大阅读推广激励力度,促进乡村阅读深入开展。三是要优化内容供给,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改进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评审制定工作,探索“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加大农民群众自主选书比例,组织出版单位和农家书屋有效对接,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 方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农家书屋工作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新示范工作,完善政策保障和投入机制,严格考核监督。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河南宁陵:乡妹子用鲜花铺满致富路

    宁陵县张弓镇姜庄村乡妹子葛萌靠养花走上了致富路。两年来,她先后投资9万多元,建起一座近3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和一个花坊,开拓了自繁自育规模种养的养花致富新路,并打算带领更多的姐妹走上一条开满鲜花的幸福大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株花,每朵花都会绽放。”2月24日上午,在宁陵县张弓镇姜庄村三朱公路南侧,新建的木青花坊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鲜花芳芳。27岁的农家女葛萌一边给花架上的绿植洒水,一边向记者娓娓倾吐她对花卉的真挚爱恋。 “我以前在外面经营一家奶粉店,我喜欢花花草草,店里面摆满了盆盆罐罐,吸引了很多顾客上门。我和爱人姜玉鹏2017年8月结婚,奶粉店便转让出去了。返乡时,我把心爱的花草全带回了。”葛萌讲述,“我最难煎熬的是2018年怀孕之后,玉鹏常年在外干装修,我自己在家养胎,心情烦闷,无法排解。怎么办?我就专心致志地养起花来。”葛萌很快将庭院变成了姹紫嫣红苑的花园,喜阴的放在屋里,喜阳的摆在院内。她每日里赏赏花、浇浇水,心里变得平和愉悦起来。 养花需要栽培技术,“门外汉”的葛萌看着枯萎的花草心疼不已。她决心学习花卉栽培技术,一闲下来她便在手机上查找,在网络上咨询,还跑到商丘花卉种植基地向人家请教。“我挺个大肚子跑去学艺取经,他们都被我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葛萌笑着说,“山东一家花卉专家在直播上教人养花,我是他的铁杆粉丝,向他学习不少花卉栽培技术。” 2018年10月的一天,葛萌去乡镇集市花卉摊上转悠,看到选购花卉的人络绎不绝。她灵机一动,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边养花,一边卖花。如果把爱好变成工作来做,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爱人姜玉鹏得知她的想法后,热情支持她。选位置、租场地、购材料,一家人齐动手,一座近3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建成了。焊接花架、批发花木、摆放妥当,2018年12月,投资6万元的木青花坊正式开业。 随着春节的到来,木青花坊迎来了销售旺季,每天接待10多批上门选购的客户,最多的一天销售额达4000多元。“现在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过新年买几盆花草放在家里,生活品位一下子提高了。来我这花坊采购年货,成了三里五村乡亲们的时尚了。看着他们把我精心侍弄的龙须树、翠兰等绿植抱走,心里还真有些舍不得呢。它们就像我辛苦哺育的孩子,养出感情了。”葛萌疼惜之情溢于言表。 “家里刚装修完,帮我挑几盆花吧。”这时一位客户进棚买花。葛萌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向他推介:“那就买些芦荟、绿萝、仙人掌吧,它们可以消除污染,净化空气。”现在她说起各种花的习性滔滔不绝,宛如花卉种植的行家里手。 谈起卖花的感受,葛萌感慨颇多:“我卖的是花卉,靠的是诚信,一定得保证顾客把花养活。”她的热情诚信赢得了很多回头客,也渐渐打开了乡村市场。乡邻们开始对她另眼相看,思想也慢慢转变了,原来养花比种庄稼强多了,摆弄摆弄也能赚大钱。村里的几个姐妹也开始跟着她学养花种花。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时,置身在花丛中的葛萌充满自信地说:“过不了几年,‘花卉苗木寻常见,纷纷飞入百姓家’,乡村花卉市场很有前景。我打算扩大经营规模,多上些新品种。再开辟一方苗圃,自己搞花卉培育繁殖。并打算带领更多的姐妹走上一条开满鲜花的幸福大道。”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河南渑池:林下经济助力 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2月25日,在渑池县果园乡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当地群众正在对基地苗木进行管理。目前基地引进栽植玄参、白芍、生地黄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发展林下经济。 渑池县林业部门因地制宜,把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与林业产业化建设、扶贫开发项目等相结合,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加快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月26日,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项目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建设,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一流国家作物种质库历史性、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高质量建好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把国家、民族宝贵珍稀的优秀种质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韩长赋指出,目前,我们使用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库容量仅为40万份,其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低,已经很难适应实际工作需求,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大容量、现代化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种质库要立足于满足今后50年全国作物育种、基础研究、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科研需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都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各相关单位要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突出把好施工质量关、资金管理关和施工安全关,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三农”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如期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新国家作物种质库打造成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 韩长赋指出,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后,将与现有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和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等一起,构成系统完整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体系,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强种质资源库开发与利用,全面做好种质资源普查、鉴定、引进交流、开发利用等各方面工作,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力争在基因发掘、转化和基因组编辑等领域再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建设。 座谈会后,韩长赋赴施工现场考察了项目建设情况,勉励项目参建单位共同努力,有力有序、保质保量推动项目建设。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主持座谈会并参加考察。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党组书记张合成等参加有关活动。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发布消息,2019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各地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稻谷稳产提质增效。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胡春华:坚定不移落实防控措施 确保市场供应安全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月26日在京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堵塞防控漏洞,有效防控处置非洲猪瘟疫情,坚决防止扩散蔓延,确保猪肉及其制品市场供应安全稳定。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春华指出,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继续加强防控,丝毫不能放松。要坚定不移落实好各项关键防控措施,加快实施分区防控,推进联防联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要强化生猪调运监管,严格落实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等防疫要求,严防带病猪肉流出屠宰场。要加强加工流通环节监管,严格落实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原料管控查验和抽检力度,强化产品追溯调查,严防带病猪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场。要依法严惩私屠滥宰、倒卖“两证”、贩卖病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要采取有效措施稳住生猪基础产能,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坚决防止防控工作出现空白和漏洞,规范非洲猪瘟检测和疫情信息发布。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柘城县:春回大地农事忙

    2月25日,柘城县张桥乡农民正进行小麦春管。早春时节,春回大地。人们抢抓农时忙管护,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河南三门峡:苹果园里的技术推广会

    2月26日,三门峡乍暖还寒,陕州区西张村镇果园春管正忙,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一场苹果技术推广会正在果园里进行,大家围绕苹果园提质增效、果农增收致富等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人勤春来早。今年春节前后,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三狗一天也没闲着。节前合作社与河南野人鲜锋公司合作推出礼盒苹果,网上销售近万箱。长假期间,他又忙着办果农电商培训班。这不,最近他又组织北京金粮满仓公司、河南野人鲜锋公司、三门峡春雨生态农业公司和合作社骨干们一起开技术推广会,讨论怎样种出好苹果、卖上好价钱。 “市场上不缺苹果,缺的是高品质苹果。”这是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果农的共识,但是怎样才能种出高品质苹果?怎样才能让“陕州苹果”卖出好价钱?这其中大有学问。 北京金粮满仓公司通过合作社组织果农加入其组织,以200亩为一个单元,对果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技术和统一销售。果农在生产中有资金需求时,该公司帮助果农办理银行贷款并承担利息。该公司三门峡地区总经理马俊宇表示,我们是为生产高端苹果、占领高端消费市场而来,果农种出好苹果,我们给出好价钱,这是双赢的事儿。 “咱们果农种苹果一定要注重质量!”河南野人鲜锋公司闫飞飞说,“不管果农种的是桃子、红啤梨还是李子,只要品质好,我们全部高价收购,不愁没有好销路。” “应用免套袋技术后,可以减少果面裂纹,提高苹果商品率,而且果香四溢,营养更均衡。”三门峡春雨生态农业公司王章林说。目前,陕州区有30万亩苹果,几乎全部套袋,费工费时费钱,给果农带来沉重的负担。免套袋技术不仅降低了管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而且苹果糖度、果园产量均明显提高,对果农增收致富、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3家公司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美果香合作社。 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目前已发展社员400多户,其中贫困户72户,果品种植面积近3000亩。2018年,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二仙坡绿色果业合作社成为第一批被授权使用“陕州苹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组织。 美果香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三狗表示,下一步要召开全体社员会议,对北京金粮满仓公司合作方案、河南野人鲜锋公司的网销模式以及三门峡春雨生态科技公司的免套袋技术进行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意见,随后要在合作社里进行全面推广,力争把苹果品质搞上去。

    [更多详情]
  • 27 2019-02

    河南永城: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年以来,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龙岗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全镇形成了“搞特色、增效益、保增收”的良好局面。2月25日,该镇蔡楼村群众正在播种首乌。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