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31 2019-01

    北京白领放弃高薪回到贫困村养猪

    放弃高薪,回乡尽孝。不要彩礼,不办酒席,不要车子,不要房子,这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做到,1987年出生的新蔡县练村镇甘湾村村民王霞却做到了。她因此被村民称为“四不要的傻媳妇”。王霞老家在山东省诸城市,大学毕业后嫁到新蔡县练村镇,从“百强县”嫁到“贫困县中的贫困村”,从小洋楼搬到了土坯房。为了照顾婆婆,她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和丈夫回乡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从城市白领变成养猪能手。为给婆婆减轻病痛,王霞跑医院,翻医书,自学刮痧拔罐技术。她不仅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她是村里的好干部,邻里口中的好媳妇。 王霞被评为新蔡县“十佳好媳妇”,“驻马店好人”,2019年1月,王霞被评为第三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近日,记者采访了王霞。 老马家娶了个“孝媳妇” 王霞与丈夫马飞在大学校园相识,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家人为她安排的体面工作,在父亲的坚决反对下,嫁给了马飞,并且不要一分钱彩礼,不办酒席,不要车,不要房子。邻居们都在议论,老马家咋来个外地“傻”媳妇呢?他们说得没错,别人家都是婆家给媳妇买金戒指,王霞不但没有要,还给一辈子没有戴过首饰的婆婆买了一副金耳环。她第一次来新蔡县练村镇甘湾村王湾村婆婆家,看着婆家房屋是土墙,木头窗框,黑乎乎的大灶台,这一切仿佛是老电影的镜头,但是婆家的贫困并没有吓倒她。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围着柴火锅转了两圈,学着做了第一顿饭。 婚后,王霞与丈夫二人在北京打拼,因为他们不仅提供家里所有开支,王霞更是计划要攒钱给婆家买新房,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每月固定给公婆汇完钱,除去房租水电费,俩人已经所剩无几。经过3年的努力,俩人终于全款买了房子。家里老人生病是常有的事儿,又住在偏远的农村,每每送老人去医院总是找不到车。当王霞把想买车的想法告诉婆婆时,穷了一辈子的婆婆以为她在开玩笑。等到轿车开回家,婆家人乐开了花,围着车转了好几圈。 放弃高薪回到农村尽孝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霞和丈夫马飞终于在北京站稳了脚跟。2014年,她通过了国内最大的玩具公司KIDSLAN集团的面试,成为一名企业培训讲师,马飞也做到了销售经理职位。就在这时,丈夫突然决定辞掉工作,回乡创业,照顾多病的老人。 婆家负担重,婆婆、公公一身病,还要照顾80多岁的姥姥、姥爷和瘫痪在床的奶奶。丈夫的弟弟还在上学,丈夫是长子,大小事都由丈夫处理。虽然那时俩人在北京的收入很可观,但在王霞心里,孝比天大,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决定。同年底,在公司要为她升职加薪时,她毅然递交了辞职信,回到家中照顾病重的老人。 王霞婆婆早年一人承担了所有农活,糖尿病并发症让她深受折磨。王霞就跑到医院、按摩店一遍遍偷学技术,翻遍很多医书,终于学会了刮痧拔罐的技术,为婆婆减轻病痛。在学习梅花针针灸时,她对着医学书一遍遍拿自己的腿扎来扎去,学习艾灸时,手被烟熏得黑黄黑黄的。丈夫看着心疼,她却说:“咱妈本来血糖就高,胆固醇也高。长时间吃药对肝脏更是一种负担。只有按摩、疏通经络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老人住不惯装修豪华的楼房,她便主动要求与老人在老宅子同住。担心老人受凉,她还安装了两台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让王霞欣慰的是,6岁的儿子现在每餐第一碗饭,第一杯茶,买回来的水果,都会先递给家中的老人。 创业致富不忘贫困村民 2015年,王霞和丈夫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农民养殖合作社。从第一次给猪打针被吓得流眼泪,到现在手脚麻利地为母猪接生,她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2017年,王霞夫妻遇上了生猪市场最低谷,猪肉价格跌到每公斤8元钱,养殖场赔了几十万元,一家人都愁眉苦脸想放弃时,王霞却说:“再苦的日子都能过去,愁啥?接着干!跌倒了,趴下歇一会是为了跳得更高!”一家人鼓足精神,终于熬过了低谷期。 在自己家的日子慢慢步入正轨、越过越红火之时,王霞并没有忘记同村贫困的乡亲。杨老汉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政府资助的一头母猪。由于不懂技术,喂养多时仍不能繁殖。王霞听说后,多次到他家进行指导,并且免费给他送兽药送饲料。不久,杨老汉的母猪一窝生了14个猪仔,杨老汉带着一箱方便面到猪场感谢王霞。第二天,王霞与丈夫带着那箱方便面,又在猪场里挑了两个最好的母猪苗免费送到杨老汉家中。现在,杨老汉通过养猪每年有两万元收入。 有天夜里大雨滂沱,同村徐老三家的母猪高烧不退,临产母猪最怕高烧,一旦治疗不及时将造成流产。由于下着大雨,村路泥泞不堪,哪个兽医都不肯来医治。他半夜拍着王霞家的窗户急得不行,王霞二话不说带着针剂就往徐老三家跑。徐老三家的母猪保住了,她自己却因为淋雨大病一场。 不仅如此,村里贫困户家谁需要农家肥都随时免费来拉,一到秋收,她便高价回收贫困户种植的玉米等农作物。闲暇时间,她更是帮着贫困户在网上售卖粉条、豆皮等。 当村官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甘湾村的脱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支书找到王霞说,村里缺一个懂电脑的信息员,希望她来帮忙。当时养殖场已经发展到了孕产母猪近百头,正是最忙的时候,她认为自己作为回家创业的年轻人,要为村里的脱贫工作贡献力量。真正学会河南话,还是在脱贫攻坚这段时间。甘湾村是贫困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不少,每次与村干部一起入户了解情况时,她就学习河南话与村民沟通。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回家。匆匆看一眼哭着睡熟的孩子,她就赶紧去猪场看看待产的母猪。每日,王霞的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然而在家人面前,她总是一副精神抖擞、高高兴兴的模样。 2018年下半年,养猪行业陷入低谷。从白手起家到一无所有再到负债累累,丈夫皱着眉头,不得不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王霞收拾好丈夫的行李,对他说:“你放心出去吧。家里,猪场,交给我!”4个老人和3个孩子的饮食起居,100头孕产母猪和几百个仔猪的喂养打理,她所在的贫困村里工作更是忙到一天喝不到一口水。她把自己当成了铁人一样运转着。周围很多的养殖户不干了,她却一直咬牙坚持到现在;其他村里的信息员因为活太多工资太少都辞职了,她一直对村民笑着宣传扶贫政策。猪场里摆放着她喜欢的花卉,村委会抽屉里一直给来访群众备好了红茶,这个外地媳妇愣是将苦日子慢慢熬成了一碗甜汤。 2018年,甘湾村两委进行换届选举。王霞的名字出现在候选人名单。更让她意外的是,有很多村民,直接拿着选票找她说:“我们选你!”6月,王霞正式当选为村两委会委员。这个外地媳妇完全融入了甘湾村,和村民一起开创甜蜜幸福的生活,村民们高兴地说:“咱们甘湾村飞来了‘金凤凰’!”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先正达在柘城举办小麦高产技术培训会

    近日,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正达)与柘城县诚信农资推广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9年柘城县小麦高产技术培训会”在柘城举行。当天,来自柘城县16个乡镇的种地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860多人参加。 培训会上,先正达技术服务主任贾少峰为大家讲解了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先正达公司推出的小麦高产创建管理方案——“碧阿扬”套餐,受到与会农民的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河南卢氏县:培育兰花 增收脱贫

    卢氏县瓦窑沟乡庙上村农民万吉祥,2016年初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们全家还住在土坯房里,后来他从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起步,开始培育发展兰花。2017年,他联合村里23户贫困户成立了吉祥兰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该合作社兰花培育基地占地5亩,建设兰花养育大棚7个,已培育卢氏蕊蝶、紫砂星、好运牡丹、上海梅、太极、九龙、大虎斑、水仙素心等珍贵品种3000余盆。2018年,仅万吉祥一家卖兰花收入就达上百万元,合作社成员全部实现脱贫。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河南:2019年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10.6%和11.9%

    河南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扶贫办于近日印发《关于提高2019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2019年河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根据通知,2019年1月1日起,河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2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不低于3860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7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166元,惠及311万城乡低保对象。此外,特困标准与低保标准挂钩,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至少增长11.9%,惠及全省50.4万特困人员。 据了解,2019年河南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较2018年的城市每月不低于470元和农村每年不低于3450元增长10.6%和11.9%,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分别较2018年的城市每月不低于262元和农村每月不低于154元增长4.6%和7.8%。 河南省已下拨2019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3亿元,由市县统筹用于低保人员和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确保困难群众过好年。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泌阳:四个90后小伙的“良农生意经”

    “前几天刚采购的2000多公斤山药已经销售完毕,我们计划再去采购一批,帮助更多的农户。”1月29日,在沁阳市农村淘宝电商产业园的二楼,良农公社负责人陈侯杰说,今年他们把铁棍山药作为主打年货,临近春节,装箱、打包、发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几张简单的办公桌,几台电脑,墙上“无奋斗、不青春”“实事求是、良心为农”等字眼映入眼帘,电商元素新鲜有趣,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藏着让家乡特产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梦想。 90后陈侯杰是沁阳市山王庄镇人,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从事农产品包装设计工作,接触到的都是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工作之余,他常常想起家乡的特产:山药、土蜂蜜、山王庄姜……“家乡那么多特产为啥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呢?” 2015年12月,他毅然辞掉工作,选择回乡发展,并拉上了自己的同学,组建4人团队“良农公社”,陈侯杰负责运营,都强负责物流,苏彬负责采购,范鹏飞负责产品设计。 “良就是良心的良,农就是农民的农,良农公社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想把靠良心种植的农户都集中在一起。”陈侯杰解释。 创业之初,除了山药、土蜂蜜等,陈侯杰团队还瞄准了山王庄著名的特产——怀姜,据介绍,山王庄姜也称“怀姜”,因产于怀庆府而得名,个头小于常见姜,但品质佳、味道鲜、香辣宜口。 成立三年多,良农公社已和40多个山药种植户达成长期合作,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他们还开发了山王庄姜深加工产品怀姜糖膏、怀山药深加工产品怀山药薏湿膏等,逐渐形成特产种植和深加工产业链。 “良农公社计划打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专业合作社,秉持生态、绿色、有机的理念,实现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让家乡的特产在互联网助力下越飞越远。”陈侯杰和小伙伴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多部门联合整治:不让农村成假冒伪劣食品集散地

    日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商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行动方案,要求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一次全面“大扫除”,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绝不能让农村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承接地”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还比较突出。”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突出表现为个别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违法生产,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山寨’知名品牌误导消费者,假冒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时有发生。”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出台行动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治理重点突出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集市等重点对象;突出方便食品、酒水饮料、奶制品等重点品类;突出假冒、侵权、“三无”、劣质过期等重点违法违规情形。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说,当务之急是要对农村小作坊、小摊点等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全面核查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索证索票是否到位、进货查验责任是否落实、生产经营记录是否健全。对查处的假冒伪劣食品,坚决收缴、及时销毁。 据了解,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假冒名牌或恶意仿冒知名商标,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对此,6部门将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商标保护行动,从严把握涉食品类商标审查标准,对商标侵权食品生产、销售及商标标识印制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 农村食品安全整治要标本兼治,如何建立健全农村食品治理长效机制?专家表示,必须强化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流通主体备案、个体摊点进货查验和农村消费索证索票等制度,抓紧建立农村食品监管名录和违法违规“黑名单”。要完善全过程监管制度,健全生产控制、监督抽查、追溯管理、案件查处移送等制度。同时依托村“两委”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监管部门下沉力量,探索“职能部门+镇村联动”多元共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涉及多个部门。专家建议,各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强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执法;商务部门大力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公安部门严肃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犯罪案件;知识产权部门搞好农村食品商标保护;供销合作社建立完善农村食品重要供销渠道。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邓州土地"三权分置" 土地变"资产" 农民变"股民"

    邓州市孟楼镇探索农村耕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流转—整理—再流转”途径, 使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民”。春节前夕,当地农民高高兴兴地领到土地溢出效益的红利。 今年41岁的周花文是孟楼镇耿营村人,早些年和妻子常年外出务工。2017年他回到家乡,先后流转7000多亩土地,成立了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稻虾混养,预计今年小龙虾收入达到400万元左右。周花文:“种了5000多亩冬小麦,在农忙的时间,要用工二三十人,大概每天就是60至100之间,这些农民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马上就要过年了,耿营村村民范香云板着指头做年终结算:“我家有9亩地,土地流转一年分红能分5000多块。在合作社帮忙,一天能给五六十块钱,现在比以前要轻松多了。” 从2016年8月起,邓州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联袂在孟楼激活一池春水,依托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再流转模式,“三权分置”改革拉开大幕。在这场变革中,集体所有权、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变,土地所有权证颁给了村组集体,承包权证也早已发放到农户。孟楼镇属于浅丘陵地区,灌溉条件一般,以前农户自行流转,一亩地二三百元,现在公司以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里流转集中后,打井、修渠、修路,地力提升后,再以每亩800元的标准发包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邓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赵航:“已经与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南农科院两家科研院所以及十五家有经济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联谊,流转土地面积已达21.5万亩。” 目前,邓州市孟楼镇流转农户土地也远超预期的70%,达到了98%。大量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上岁数的成为当地种养殖大户雇佣的产业工人,大量的年轻人则外出务工,收益更多。村民孟丹丹:“我们家现在有5亩地,现在分红一年大概是3000块钱,现在地也不用种了,不用操心,出去打工一年能挣个五六万块钱。” 利好不仅于此。经过土地集中整治,农户地块间的沟沟坎坎消除后,有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那就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承包地5900亩,通过消除田埂,新增耕地1600亩。这些新增耕地经过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由村集体和土地开发公司协议分成。如此一来,集体经济壮大了,村级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干部周元强:“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我们干事也有底气了。” 如今,邓州市孟楼镇“三权分置”改革形成了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和土地开发公司四方共赢的局面。农村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型农民不断涌现,新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目前,在孟楼经验的基础上,邓州市又在六个乡镇流转了50万亩耕地。邓州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赵显三:“目前,在孟楼的基础上,又在六个乡镇流转了50万亩耕地。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春节将至 水果价格保持稳定

    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冬季时令水果纷纷新鲜上市。记者在各大农贸市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大宗水果的价格和销量却不像节日气氛这么高涨和红火,虽然少量品种水果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但与往年相比涨幅不大。那么,香蕉、砂糖橘、苹果等时令水果出现“旺季不旺、不涨反掉”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临近春节,但各种水果价格没有出现大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聚福隆生鲜蔬果主管黄春敏:砂糖柑现在销量还可以。砂糖柑,4.97元/斤,香蕉4.58元/斤,龙眼如果做活动,是6.99/斤,如果不做活动,就是9.9/斤。 红花岗区一家水果店负责人张燕:香蕉现在是3.8/斤,也有5.8/斤的。5.8元的个头大一点,3.8元的个头小一点。 水果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一些比较受大家欢迎的水果,比如砂糖柑、哈密瓜、香蕉、提子、桂圆的销量都有所增加。经销商龚婷婷介绍,部分水果由于进价上涨,零售价格也出现了小幅度上涨,但与往年价格相比,涨幅不大。 经销商龚婷婷:现在苹果、橙子、甘蔗,还有车厘子都卖的比较好。苹果有10元/斤,8元/斤的,大个的肯定要好一点,大家说总觉得水果好像挺贵的,其实并没有这么贵。价格比较稳定,涨幅并没有太大。如果进价贵,我们出售的零售价也贵。 在陕西渭南一家水果超市,记者看到,由于价格亲民,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开始热销,购买的市民不少。 水果超市工作人员:现在的时令水果,南方就是砂糖橘、橙子、丑八怪这些,当地的就是草莓、苹果、梨这些。今年的香蕉卖10元/3斤,砂糖橘卖6元/斤,过年的时候砂糖橘和香蕉可能会涨价,因为过年南方人把所有的货拉过来,再不拉了。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按照往年经验,目前正是客商集中备年货的时期,客商拿货量增加,产地水果价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今年水果市场不温不火,部分水果价格不涨反跌。 王金玉:其中主产区香蕉均价1.31元/斤,一周的时间累计下行0.20元/斤,累计跌幅13.25%,同比跌幅38.21%。近期陕西苹果的出库价掉了0.2-0.3元/斤,陕西渭南果农货75#以上3.4-3.5元/斤;客商货75#以上半商品4.2-4.3元/斤。山东的水果市场稳定,山东一二级的80#以上果农货出货价格4.0-4.5元/斤,砂糖橘产地主流收购价格 1.8-2.2元/斤,价格也不高。 那么,香蕉、砂糖橘、苹果等时令水果出现“旺季不旺、不涨反掉”的原因是什么?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金玉表示,近几年大宗水果市场的节日效应逐渐减弱,客商拿货积极性低,农户出货压力增大。 王金玉:综合近几年的水果市场来看,中秋、春节等节日对香蕉、砂糖橘、苹果这种大宗水果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小,节日效应逐渐减弱。加之今年水果市场行情始终不温不火,客商利润难以保证,大多数人不看好春节行情,采取按需小批量采购的策略。而对于农户来说,春节过后市场行情不定,农户出货压力较大,因此很多农户在春节前积极出货,以降低年后的出货压力,也导致了农户的议价能力减弱。 春节临近,客商备货也陆续进入尾期,采购量减少,产地香蕉、砂糖橘、苹果等水果价格有下滑风险。而下游市场方面,虽然今年客商的春节预期不高,但是客商拿货成本较高,下游市场水果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涨幅或相当有限,需密切关注终端市场的接受程度。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金玉建议,果农节前要积极出货,不要盲目惜售,经销商适当备货,春节期间把握好出货契机。 王金玉:春节后水果市场行情不定,建议果农在春节前积极出货,减小春节后的出货压力,勿盲目惜售。而经销商方面,春节对市场的带动作用或相当有限,建议经销商适当备货,根据市场消化情况及时出货,把握好春节期间的出货契机。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河南:围绕乡村振兴 实现“三个出彩”

    以“四优四化”和“四大”为重点,实现农业出彩以“四美乡村”建设为突破,实现农村出彩以“三个激活”为动力,实现改革出彩 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指出,2019年,河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全省“三农”工作更加出彩作出新贡献。 “2018年,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指出,2019年,根据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变化和新问题,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标决胜全面小康硬任务,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着力实现“三个出彩”、抓好九项工作。 实现“三个出彩”,即以“四优四化”和“四大”为重点,实现农业出彩:稳定粮食产量和面积,建设大粮仓;巩固农产品加工优势,建设大厨房;树立大食物观,建设大餐桌;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创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四美乡村”建设为突破,实现农村出彩: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好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以“三个激活”为动力,实现改革出彩: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要素制约问题,在改革创新上闯路子。 今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工作将持续抓好产能提升、“四优四化”、转型升级、“四美乡村”、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产业扶贫、统筹农村发展等九项工作。

    [更多详情]
  • 31 2019-01

    水源地保护向县级纵深推进

    1月30日,我们从生态环境保护部了解到,2018年全国31个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基本完成,2019年将进一步向县级纵深推进。 按照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决策部署,2018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主要任务是针对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排查整治,共涉及31个省(区、市)276个地市1586个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问题。截至2018年底,总体来看专项行动已经顺利完成。 环境部表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除9个问题因冬季施工难度大或实际工程量大等因素仍在整治外,其他624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任务完成率99.9%,提升了涉及5.5亿居民的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据介绍,此次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整治力度空前。据统计,31个省(区、市)累计投入资金410.77亿元。完成涉及33万户居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污水处理站2998个,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450公里,实现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置,有效解决水源地环境风险问题。 针对下一步工作,环境部表示,将继续做好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一是继续对2018年未完成整治问题加强督查,对仍在整治的8个延期问题紧盯不放,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二是全面部署推动2019年县级水源地整治,对2018年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三是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各地开展水源地精准整治。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