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6 2018-11

    河南郏县:减量使用化肥农药 发展优质强筋小麦

    “王老板,看你机器轰隆隆地忙个不停,今年小麦都种啥好品种了?”“河南省郏县农业局的技术专家们建议咱种优质强筋小麦,有企业回收,价格高出0.05-0.1元,很划算的。我现在播种的是郑麦369,优质强筋、产量高、价格好,还回收。”近日,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农民王学全正在整地,看到郏县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利锋正在播种小麦,凑上前去询问。 据王利锋介绍,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产量高、品质好,不愁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他带领郏县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紧盯市场,带头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业小麦。并在小麦播种前,每亩增施有机肥80公斤,减量使用化肥10公斤以上,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仅其合作社就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5000多亩。 郏县农业局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做好三秋生产各项工作。及早制定生产技术意见。围绕三秋生产工作,及早召开备战三秋生产工作会议,指导农民及时收获玉米,积极调优小麦种植结构,适时足墒种好小麦,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组织包村技术员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通过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详细讲解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和小麦播种管理,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做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指导,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2200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查处假劣农资,确保三秋生产安全,重点对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实行严打重罚,从源头上加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6月份以来,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35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20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全县共收获秋季作物52.6万亩,播种小麦44.8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4.2万亩,目前麦播已全部结束。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小香菇带来65亿元大订单

    11月3日至4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绿色时报社主办,西峡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8中国食用菌行业丝路菇业优秀品牌行动暨西峡香菇国际贸易对接会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林场协会、中国绿色时报社、省林业厅、省农业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省农科院、南阳市政府等领导专家,加纳、意大利、利比里亚等驻华使节商务联盟(ECCAC)成员国商务代表齐聚西峡,共商食用菌产业发展大计。 据了解,在11月3日上午举行的主题会议上,省农科院和西峡县签订组建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的战略合作协议,驻华使节商务联盟(ECCAC)与西峡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授予西峡县“生态产品供应基地县”牌匾。在11月4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好香菇”大赛中,“西峡香菇”等6个地方产品荣膺“中国好香菇”大奖;在随后举行的西峡香菇国际品牌推介会签约仪式上,共有78家国内外客商与西峡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签约总额65亿元。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和国内外客商先后来到仲景食品公司、华邦农业科技公司、伏牛山百菌园参观考察,对该县食用菌产业前瞻的发展理念、科学的种植管理、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销售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南乐县张国朋火红的辣椒映红好日子

    近日,记者来到南乐县杨村乡聂吉道村采访。100多亩辣椒地有一种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一团团、一簇簇火红的辣椒迎风轻摇。该村村民张国朋和20多名采摘工人,有的拿着篮子,有的正站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辣椒,一派丰收的景象。 “一亩地最少能收5000斤辣椒,前几天,河南农商网刚拉走18万斤,今年绝对有个好收成。”张国朋边摘辣椒边跟记者算起了经济账,并高兴地聊起他与辣椒的缘分。 因缺乏技术,张国朋2014年被纳为南乐县杨村乡聂吉道村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和驻村书记的帮扶下,发展家庭养殖。2017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承包20亩土地,尝试泰式辣椒种植。 种植初期,张国朋整天把自己“埋在”田间地头,用心呵护着每一株辣椒苗,正在苗木健康茁壮成长时,一场大雨造成辣椒苗大量倒伏,虽然后来进行抢救性扶植,但依然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9月份收获辣椒的季节,并未取得好收益。 照常理,张国朋应该把重心重新回归到家庭养殖上,但这位不服输的汉子,更频繁地参加种植培训,多次赴山东学习考察,今年不仅又种起了辣椒,种植规模还由去年的2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100多亩。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资金问题成了摆在张国朋面前的最大困难,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张国朋一夜愁白了头。正在张国朋焦急万分时,驻村书记张自超、刘自强和帮扶责任人积极帮他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和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张国朋通过种植技术的提升带动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地经营着自己火红的辣椒产业,2017年底光荣脱贫。 “张国朋在发展自己产业的同时不忘带动本村贫困户。”张自超十分欣赏致富不忘乡邻的张国朋。 张国朋以一亩地1200元的价格,流转本村6户贫困户50多亩土地,让贫困户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在农忙时,张国朋优先让本村贫困户到自己的农田务工,为每个家庭每年平均增收1万元左右,并引领附近群众发展富民产业,真正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带活了一方经济。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河南舞钢庙街:林下套种中药材有“钱途”

    现如今,绿色经济成为了农业的发展方向,林下种植也成为了热门的项目。在林下开展种植项目,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近日,河南省舞钢市庙街乡郭洼村因地制宜,开辟出了一条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套种模式。 10月30日,在庙街乡郭洼村,村民们正在林下种植药材,他们把一个个白勺种苗均匀地埋到施肥翻整过的土里,一列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据了解,白勺是一种常用的大宗药材,好种易管,生长周期三到四年,亩产能达到一万五千元左右,花期在每年五六月,不仅作为经济作物还可供人们观赏。 郭洼村共有227亩林下土地,去年种植的是小麦和大豆,但收益较少,通过交流考察,村里开辟出了林下种药材的新路子。 郭洼村支部书记张广叶说:“我们发展林下种植,就是先带头发展看效益怎么样,如果效益高,就带动村里一块种,将来有亳州的(合作社)按当地市场价回收。” 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指导下,郭洼村投资十多万元种植白芷、白勺、紫丹参、何首乌、牡丹等多种药材,不同品种生长周期不同,合理种植以短养长,达到利润最大化。 “半年一收和一年一收的药材目前种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左右,它一年纯利润,能够抵住总地亩数的总开支,这叫以短养长。我们在林下种植主要是以一些喜阴的作物来进行种植,同时,林下种植药材,不但不影响树木的生长,而且对树木还有很大的帮助。”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庆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孟庆明说道。 庙街乡郭洼村积极探索,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变绿色资源为经济“财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河南安阳农村水利促振兴

    发布时间:2018-11-05 10:01:59总浏览量:0     来源:安阳日报 近日,从河南省安阳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年共实施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灌区技改、水土保持、水库移民扶持和防洪除涝六大水利工程,总投资3.78亿元,工程完工后,将解决63个非贫困村10.3万余人(其中1348名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新增灌溉面积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9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惠及25个贫困村的2916名贫困人口和198个非贫困村的7446名贫困人口,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贫困村饮水现状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为认真做好水利扶贫以及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市水利局制订了《安阳市2018年度水利扶贫工作计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认真谋划项目建设,为圆满完成2018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水利部门压茬推进,加快建设,全年计划实施的六大水利工程均按照序时进度紧张施工。一是2018年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阳市在去年全部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基础上,今年全面排查非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林州市、安阳县(示范区)、汤阴县、殷都区、龙安区、北关区6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63个非贫困村,目前部分县区已开工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工程。安阳市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510万元为龙安区、殷都区、汤阴县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目前正在施工,完工后将惠及6个贫困村112户贫困户和32个非贫困村的300户贫困户。三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今年,安阳市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868万元,对林州市红旗渠灌区、殷都区跃进渠灌区和漳南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计划2019年3月底完工,惠及林州市、安阳县(示范区)、内黄县、殷都区6个贫困村的158户贫困户和54个非贫困村的771户贫困户。四是水土保持工程。今年,安阳市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总投资399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涉及林州市东姚镇合顺厂村。五是水库移民工程。安阳市正在实施南海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已完成龙安区善应镇西善应村、东山村两个贫困村的异地搬迁安置工作,完成投资4934万元。六是防洪除涝工程。安阳市实施洹河、汤河和粉红江河道治理,计划2019年5月底完工,保护贫困人口耕地面积2846亩,惠及6个贫困村的637户贫困户。 “下一步,市水利部门将加强对水利扶贫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帮助施工单位科学制订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多开工作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强化督导检查,针对进展较慢的县区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市水利局农水科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灵宝有机蔬菜丰收了

    11月3日,灵宝市苏村乡福源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分选番茄。该合作社经营面积120亩,长年种植番茄、韭菜、甘蓝等有机蔬菜,年销售额100余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周边8个村种植大棚蔬菜,发展大棚蔬菜500余亩,并安置当地8户贫困户入社务工。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光山县晩稻喜获丰收

    11月3日,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青龙河合作社社员在抢收香米。今年,该合作社种植的1700多亩晩稻喜获丰收,经测验亩产均达到600公斤。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韩长赋:坚决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湖南调研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时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追责到位,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0月下旬,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发生1起非洲猪瘟疫情。韩长赋十分关注非洲猪瘟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11月2日连夜赶往当地察看。晚上九点多,车辆驶下高速路口,消毒检查站工作人员正在向过往车辆喷洒消毒液。地方负责同志介绍,检查站不仅要求实行24小时值班,而且工作人员还接受了专门培训,掌握了有关操作规程。通过细化操作规程,确保对车轮等部位进行重点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准确有效。韩长赋对此表示肯定。 11月3日,韩长赋前往桃江县大栗港镇疫区,了解疫情处置和防控情况。疫情发生后,当地除按要求采取了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外,还在每村都安排了驻村干部,对每个养殖户进行上门摸底,每天报告有关情况。韩长赋对相关做法予以肯定,认为地方高度重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同时他也指出,各地各部门、各养殖场户等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入位,不能在疫情发生后才引起重视。 即使不是发生疫情省份和相邻省份,也不能抱着旁观者的心态,认为非洲猪瘟疫情“远在天边”。他强调,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要以对产业、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将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村、到场、到户,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问题,要严肃追责问责。 韩长赋还详细询问了当地生猪养殖户数量、养殖规模、屠宰方式等,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将其作为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切断相关传播渠道。他还与乡镇临时检查消毒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得知大家分别来自畜牧兽医、公安、交通、镇政府等部门时,他勉励基层同志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河南罗山:卖粮排队三四天 再现农民卖粮难

    11月初,豫南罗山县天气晴朗,在位于该县子路镇庙湾村的罗山县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子路粮站外,种粮大户李富国(化名)焦急地排着长队,希望能早点把自家的粮食卖掉。“上一次排队排了几天,卖了将近20万斤稻谷,昨天又拉去了一车,还得三四天排,现在还剩下七八十万斤稻谷没有卖掉。”李富国说。 地处石山口水库下游的子路镇,种水稻时由于是自流灌溉,所以一直是旱涝保收,产量也很稳定,李富国从2013年开始就在子路镇流转种植了1000多亩土地。今年由于天气晴好,加上管理科学,李富国的稻谷又取得了丰收。“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可以说是大丰收。”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李富国提及收成后,脸上焦急的表情略微缓和了一些。 丰收的喜悦最终难以抵挡“卖粮难”的现实,让李富国想不通的是,自今年10月上旬开始,当豫南地区的稻谷基本收获完成并进入购销旺季时,市场上早籼稻、中晚稻的行情却出现持续低迷。 “前段时间,价格低了也卖不出去。”李富国说,现在如果不想排队卖粮,可以卖给粮食经纪人(粮贩),但只能卖到1.05元/斤,“种了一季,农民都想多卖几个钱,只能在粮站门口耗着排队卖,由于国家托市收购价是1.26元/斤,前前后后除去油钱等花销算下来每斤也就能合到一块一毛四左右。” 据了解,自10月16日起,河南省对符合条件的信阳、南阳、驻马店市启动了2018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其中,2018年生产的中晚籼稻(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26元/斤,粳稻(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30元/斤,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均为0.02元/斤。 在信阳2018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第一批收储库点中,罗山县共有10家收购点。当罗山县种粮大户张虎(化名)得知稻谷执行了最低收购价后,他兴奋地装车前去粮站售粮。然而让他吃惊的是,在粮站外大车小车拉着稻谷前来售粮的农户,几乎把道路给堵死了。“国家收购粮食的库点少,粮食不好卖啊!”张虎抱怨,卖一车粮食有的都需要排六七天队,谁能受的了。 今年张虎共收获了三百多万斤的稻谷,在家里晾晒场上露天堆放着如山丘一般,目前大部分都还没有卖掉。“不是不想卖,而是卖不出去,而且我们种的都是优质水稻。”这让张虎很是发愁,也感到压力颇大。“粮食卖不出去,政府也发愁,这个时候自己吃点亏,不能给政府添负担。从去年开始,就存在了卖粮难的现象。”究竟原因为何,他也说不清。 “国家托市收购价刚执行不久,卖粮食的农民也比较多,现在是按照农户前来的时间次序给农户发号,然后按照次序收购农户的粮食。”子路粮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加快收购农户的粮食,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全天都在收粮,我们也在想办法加快收粮进度。 在罗山县,排长队、售粮难,不止子路粮站一个,在位于该县龙山乡双店村的罗山县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双店粮站外,卖粮的车辆也排起了长龙。该县庙仙乡的一位种粮大户向《农民日报》记者介绍,目前排长队卖粮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这次拉1万多斤稻谷,都排四天队了,普通农户开着小车前来卖粮,可以插队,像我们这些种粮大户,拉的粮食多,也没小车灵活,只能排着队一点点往前挪动。” 而事实上与普通农户相比,种粮大户卖粮时更是不易。“都是排着队连续几天吃住在车上,而普通农户以村为中心,虽然也排队,但如果当天卖不了,晚上留下一两个人看着就行了。”在双店粮站外,现场一位排队的种粮大户说。 “对农户和‘粮贩’,售粮时也有区别,农户在路东边排队,‘粮贩’在路西边排队。”双店粮站相关负责人向《农民日报》记者解释,排三五天队卖粮的几乎都是粮食经纪人,而对于前来卖粮的农户基本上是当天解决收购。 走访中《农民日报》记者还发现,在罗山、息县等地国有粮库外排长队售粮的情况已是普遍现象。“收家少,粮点分布较少,前往粮库卖要排队,所以不好卖。”多位农户告诉《农民日报》记者,“今秋由于连续出现晴朗天气,稻谷的品质都比较好,‘种粮容易,卖粮难’,行情不好,农民也没个办法,只能慢慢地等着卖。”

    [更多详情]
  • 05 2018-11

    中原特产闪耀湘江之畔

    业参会参展。特色突出、五彩斑斓的农产品吸足了参观者眼球,河南品牌农业在湘江之畔熠熠生辉。 既要好吃又要好看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本届农交会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品牌农产品成为“亮点”。 “你们的石榴汁多、籽小、皮薄,包装还精美,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农交会开幕当天,在河南展区看到新县的富硒软籽石榴,埃塞俄比亚农业转型局局长MirafeGebrielMar-cos深受启发。他说,河南农业很有特色,农产品不仅好吃还好看。 突尼斯软籽石榴1986年引入我国,历经20多年的栽培嫁接和改良,这个“外来客”如今在我省多地安了家,所产的优质软籽石榴得到外国友人的赞许。第一次参加农交会的新安县晨坤石榴园负责人郭反修说,他流转土地200多亩种植了突尼斯软籽石榴,2016年引入“富硒”种植技术,今年取得了国家富硒认证。“打造特色、塑造品牌才能让石榴卖得好卖上价。”他说。 本届农交会,我省参展农业企业236家,涉及米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茶产品等15个门类的800多个产品。“此次参展的农产品,全部获得‘三品一标’或通过HAC-CP、GAP等国际体系认证。”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余新华说,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全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719个,品牌农业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本届农交会上,我省共有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红富士苹果”等13个产品被评为金奖农产品。 特色农业写出大文章 本届农交会,河南作为三个主宾省之一,品牌农业不仅吸足了参观者眼球,更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搭起新平台。 商城县高山茶被农业农村部选定参加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一次推介销售了20多万公斤茶叶。“高山茶是县里特色产业,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县茶叶年产量200万公斤。通过品牌推介产销对接,提升了山区农产品知名度,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商城县政府负责人表示。 在永城市展区,从面粉到面条、面包、蛋糕,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永城市农业局副局长霍克说,永城大力发展“白色经济”,由面粉到食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推动豫东大粮仓到“大厨房”转变。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农交会,我省展位面积798平方米,是最大的综合展馆之一。河南农产品以“豫农名品出彩中原”为主题,突出“四优四化”发展成果,重点推介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品牌,集中展示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果,彰显河南农业大省形象。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