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3 2018-10

    “豫”字号大豆品种再创佳绩

    秋收时节传喜讯,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农科院获悉,由省农科院经作所卢为国团队选育的大豆品种“郑1307”再获佳绩:在获嘉县城关镇大西关村实收亩产304.15公斤、在原阳县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基地实收亩产334.73公斤。 郑1307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项目支持下,由该院选育的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早熟抗病和适合机械化管理的特点。该品种2017年最高亩产为328.3公斤,今年在同一地块又创造了亩产334.73公斤的好成绩。 省农科院经作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卢为国研究员介绍说,“郑1307”加工豆浆蛋白回收率高达80.1%(一般品种在75%),每公斤“郑1307”大豆籽粒可加工豆腐3.82公斤,可以作为豆腐、豆浆加工专用品种。在机械化管理方面,“郑1307”抗倒伏、抗裂荚、底荚高度适中,这些特性非常适合机械化收获。 “从产量表现来看,获嘉县和原阳县基地,属小面积高产典型,充分表明了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而该品种在山东济宁61.27亩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289.24公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120公斤水平,充分体现了郑1307大面积推广的巨大潜力。”卢为国说,郑1307的成功选育及推广有助于提高黄淮海地区大豆单产水平,推进大豆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对于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汝州市:冬桃变成致富“金桃”

    10月19日,汝州市旭峰家庭农场,38岁的农场主杨旭峰在兴高采烈地采摘冬桃。尽管已是深秋,但该家庭农场种植的30亩冬桃却挂满了枝头,硕果累累。为增加收入,杨旭峰巧打时间差,种植上市晚、售价高的冬桃,并采用人工除草技术,施用农机肥,种出的冬桃品质好、营养高,每公斤售价10余元仍供不应求。目前,该村有十余户农民靠种植冬桃走上了富裕路。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河南永城:土地流转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是一个喜人的丰收季。”10月20日,记者在条河乡侯庵村党群服务中心看到贾玉峰时,他正在堆积刚收割的高粱,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贾玉峰一脸灿烂。 贾玉峰今年70岁,家有三亩多地,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地虽不多,但平时打药、施肥都是自己一个人干,这让不再年轻的贾玉峰有点吃不消。另外,往年每到收割季节,儿子、儿媳都要回家帮忙,来回路上折腾不算,还要搭上车费。“有时候收粮食卖的钱还不够来回的车费。但是,那也没办法,家里有地,不能不种啊。”贾玉峰无奈地向记者说道。 土地流转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村生活。自从该村土地流转,集体种植、集体收割之后,省工省时,给贾玉峰家带来了不少便利。“前几天,儿子打电话问要不要回来帮忙收割,我说不用了,现在村里都是统一收种,我都不用进地,在家等着收钱就行了。”说着,贾玉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村今年以村民入股的模式进行土地流转种植高粱近2700亩,村民除了每亩地获得350元收入之外,还能获得额外分红,增加了村民整体收入,给村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很受村民欢迎。”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我们村还愿意继续进行土地流转。” 今年,条河乡以乡村振兴的战略思维,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局出发,以村为单位发展集体经济,小块合大块、大块连成片,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创造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乡高粱已收割3000余亩,预计一周将全部收割完毕。“村民们对今年种植高粱获得的收入很满意,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高效发展,让农民收入更可观。”该乡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淅川县蜗牛产业成规模

    “王会长向我们讲了很多蜗牛越冬的养殖技术,再也不怕天冷这些牛牛们不精神了!”10月17日,参加了淅川县白玉蜗牛养殖技术培训现场会后,淅川县大石桥乡贾洼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技术员、贫困户李姣娥高兴地说。 恰逢第5个全国扶贫日,淅川县组织该县所有白玉蜗牛养殖车间专班人员进行白玉蜗牛现场观摩,并邀请全国白玉蜗牛协会会长王信宝对该产业进行技术指导。 李姣娥的老家贾洼村位于丹江河畔,因为南水北调,该村大片良田被淹,耕地面积少,全村69户279人,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63人,贫困发生率达20%以上,2017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深度贫困村。李姣娥一家7口人,80多岁的老父亲双目失明,丈夫患有慢性糖尿病,又因车祸损伤神经,干不了活,失去劳动能力,家里还供养3个学生,负担比较重。 为了使李姣娥这样的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淅川县立足区位优势,短中长三线产业项目联动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路上加速跑。白玉蜗牛因成熟期短,生存率高,且营养丰富,很快成为淅川县脱贫攻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 2018年6月,淅川县广电中心在贾洼村驻村帮扶后,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在该村发展白玉蜗牛产业。为了让贫困户尽快参与其中,该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带头入股,带动15户贫困户每户入股一万元,多方融资20多万元,租赁改造7个废置大棚,一期养殖10万只白玉蜗牛,成立了全县第一家白玉蜗牛养殖合作社。李姣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劝说带动下,想方设法借了1万元入股。 “平顶山一家公司专门派人给我们讲白玉蜗牛的养殖技术,还保证以每斤7元的保底价格回收,合作社承诺赚钱了就给我们分红,我们只用养好蜗牛就行。”经过培训实践,李姣娥成为合作社的技术员,之前的顾虑慢慢打消,每天认真给蜗牛喂养、防疫。 “合作社刚成立,我就在这里务工,每月工资1800元,工资加分红,够一家人生活了!”李姣娥高兴地说。目前,贾洼村白玉蜗牛合作社已出售商品蜗牛2000斤,种蜗牛9万只,幼蜗牛6万只,获利16万元,股民户均分红4000元。 在贾洼村的带动下,目前,淅川县的白玉蜗牛产业,已由最初的一个乡镇一个村,发展到现在5个乡镇46个村,养殖总量已达5000万余只。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2018年夏粮减产2.2% 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17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295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73亿元,增长7.7%。 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上年减少306万吨,下降2.2%;其中,早稻总产量2859万吨,比上年减少128万吨,下降4.3%。 秋粮生长形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稻谷播种面积扩大,玉米面积调减,大豆面积增加,棉花、糖料等作物面积增加。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6007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3843万吨,增长0.3%。生猪存栏42887万头,同比下降2.3%;生猪出栏49579万头,增长0.1%。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河南:深入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

    10月20日,河南省召开“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推进会,强调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如期完成清理整治任务。副省长、省“大棚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武国定参加会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清理整治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第一阶段排查清理工作已经结束,转入整治整改阶段。全省已整改到位违规设施970个,整改完成率36.1%。 武国定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上来,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层层传导压力,明确目标任务,严守时间节点,压实属地责任,逐一建立台账,分类推进整改;对违法违纪人员,严肃执纪问责;尽快消除违法状态,恢复农业生产,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河南乡镇学习农村垃圾治理经验

    近日,河南省各省辖市及53个县(市、区)分管领导齐聚汝南,现场参观该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建设工作。当天下午,在驻马店召开的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汝南县和夏邑县、汤阴县、鄢陵县就这一民生工程先后做了典型发言。 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之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省有10个县已在8月份通过达标验收。 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说:“近年来,驻马店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实现农村美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采取聘请第三方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模拟达标验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全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在今后工作中,驻马店将努力推动农村垃圾治理、乡镇公厕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驻马店更大的贡献!”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内乡县:我县加大力度再掀双违整治工作新高潮

    10月18日上午,县“双违”整治指挥部牵头,县公安、国土、规划、城关、湍东、大桥等部门和乡镇参与,组织执法人员120余人、执法车辆30余辆、铲车2辆,对我县大桥乡南王村7组两处违法建筑进行彻底拆除。执法人员抵达现场后,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共拆除违法钢构建筑500平米,水泥地坪2000平米,达到了拆除一片、震慑一方的良好效果。 集中整治活动结束后,各职能部门召开总结座谈会,对这次整治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双违”集中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健晓指出,部门联动执法是我县开展“双违”整治行动的成功经验。当前已进入第四季度,年底前是各类“双违”行为的高发期。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整顿队伍,联动执法,严防死守,维护全县建筑市场秩序。 下一步,各乡镇、各部门要以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为契机,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再掀双违整治工作新高潮。一要强化管理。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逐步完善监管机制,认真落实镇村组三级巡查制度,让辖区内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二要严厉打击。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集中整治案件台账,对于违法案件,坚持联动执法,露头即打,打小打早,坚决把“双违”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大力宣传。要持续保持“双违”整治的高压态势,通过拉宣传条幅、移动车辆大喇叭循环播放等形式,不间断宣传《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双违”行为的危害,在群众中形成主动维护城乡建设秩序的共识,营造“双违”整治的良好氛围,实现“双违”行为“清零”目标。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四张网”助力烟叶收购工作

    今年烟叶收购以来,渑池烟草局多点发力,多点支撑,织紧织密“四张网”,确保烟叶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织紧织密“廉洁教育网”。该局加强有关廉洁收购制度规定的学习教育,坚持每天进行廉政宣誓和廉洁提醒。对收购过程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保证收购程序规范、纪律严明。 织紧织密“等级纯度网”。该局全面落实“初分在场、细分在户、专分在站”一体化收购模式,严把站库接收关口,明确抽查比例,严格界定等级合格率,强化纯度绩效考核,累计下发处罚通报四期,有效提升烟叶收购等级纯度。 织紧织密“驻点蹲守网”。该局主动与公安、乡(镇)政府等部门沟通协商,加强对县域边界主要交通路口、重点种烟村组设卡布点,广泛宣传,严厉打击烟叶非法流通。 织紧织密“监督执纪网”。该局烟叶收购执纪组坚持发扬“啄木鸟”精神,注重在舆情中挖线索,善于在民意中捕捉信息,对于异常站点及人员,快速反应,立即介入,严格执纪问责,营造烟叶收购良好环境。

    [更多详情]
  • 22 2018-10

    安阳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

    河南省安阳市康家洼种养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拓荒等形式,在500亩山地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今年该社种植的谷子亩产有望突破300斤。合作社理事长杨志军说,谷子还没有收获,他们的小米早已被订购一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