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7 2018-09

    韩长赋:共同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9月14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部际协调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交流各部门防控工作进展,研究督查工作方案,完善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加强联防联控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各负其责,联合行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各有关部门要立足疫情形势和防控实际,进一步深刻认识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当前防控工作关键时机,逐级压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责任,切实加强措施联动,合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知的任务分工,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近期,要组成督查组,赴各地特别是重点省份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督查,聚焦责任落实、应急处置、生猪调运和餐厨剩余物监管等重点工作。要压实地方的属地管理责任,督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防控工作负总责,明确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务必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落实有关防控措施,统筹做好养殖业生产安全和肉品供给保障。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384.7万困难群众获补助95.3亿元

    记者9月13日从省财政厅获悉,随着省财政下达2018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3.5亿元,加上已提前下达的71.8亿元,今年我省384.7万名困难群众可获中央和省级财政95.3亿元救助补助资金。 得益于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及时拨付,我省332.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49.7万名特困供养救助对象和2.4万名孤儿都可享受到国家基本生活救助保障。 据介绍,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由各省辖市、县(市、区)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资金分配主要参考各地困难群众数量、财政困难程度、绩效评价结果等,对困难群众多、工作绩效好、贫困程度深的地区给予倾斜支持。 按照我省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各地在及时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邓州:带乡邻种烟走上致富路

    “余书记可真没少帮助我们这些贫困户。我把地租给他,一亩地每年给600元的租地钱。我在这儿栽烟、锄草、打烟杈、系烟、挑烟,一年能干6个多月,每月1700元,半年下来能收入万余元。”9月4日,在邓州市裴营乡花园村植烟大户余红斌的烟田旁,55岁的村民李红焕兴奋地说。 今年55岁的余红斌,高中毕业后,于1995年去郑州经营蔬菜批发生意。2004年回村担任村主任,主持村里工作。2005年任村支部书记。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致富?余红斌经过深思熟虑,想到花园村土地面积较大,群众有种烟的传统习惯,他决定带领群众走种烟致富之路。2006年,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倡导下,他克服缺少资金、技术的难题,下决心一定把烤烟这个项目做好、做大、做强。 烟叶生产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劳动量大。当年,由于没有掌握好烟叶的生产技术,缺乏实际经验,导致种植烟叶出现亏损。但是,余红斌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为了尽快掌握烤烟技术,他多次参加市里和乡里举办的种植烤烟技术培训班,购买了大量烤烟方面的书籍,还多次到郏县等地参观、学习种植烟叶技术,并聘请了技术指导员。 在实践中,余红斌终于摸索了一套经验,那就是“苗是金、管是银、烘烤是个聚宝盆”“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的种植理念。他还总结了种植烤烟必须抓住“三早”,即早育苗、早定苗、早移栽。苗期培育壮苗,施肥要侧重施农家肥,适量施化肥。田间管理阶段做到“五及时”,即及时浇水、打底叶、培根、揭膜、平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以预防为主,看烟叶长势,适时烘烤,并严格按烘烤技术烘烤,丝毫不能大意。在分级扎把上要细,杜绝混等烟,注意烟叶回潮好,及时出售,以免压房造成烟叶质量下降。 辛勤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种烟效益逐年提高,他渐渐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烤烟大户。2011年,余红斌把村里在外打工不愿种地的村民的土地流转了一千余亩,形成了千亩大方烟田。他自己租了110亩植烟,剩余土地由王彦林、郭小珍、王士进、王同等村民租种。为尽快帮助大家掌握烟叶种植技术,无论有多忙,只要是有求于他,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立刻赶到,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遇到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他还会无偿借钱给他们。在他的带动下,王彦林、郭小珍、王士进等村民都成了植烟大户,还帮助百余户村民走上了种植烤烟的致富路。花园村3组组长张小辫说:“我组建了20余人的帮工队,经常在余红斌等植烟大户的烟田干活,每天能挣60元。” 近几年,邓州市烟办、市烟草公司为裴营乡的花园、和谐等植烟村新建了烟叶育苗中心和密集型烤烟房。今年,余红斌家的烟叶种植又取得了大丰收,烤烟在产量、质量、效益方面在裴营乡都是名列前茅。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宁陵县:“农产品+电商”模式助力梨农打开致富大门

    称重、装箱、封口……9月12日上午,在宁陵县石桥镇刘花桥村的梨农们熟练地将酥梨分拣打包装箱,确保晚上7时准时将酥梨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该县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引爆期,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商模式,不仅壮大了农业发展,惠及了村民,更是推动了宁陵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电商引爆“互联网+”新时代 9月12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宁陵县科创电商产业园,只见物流区内几十名工作人员忙着分拣快递,快递车来来往往,好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现在有十几个员工,共有四家网店,现在每天大概有三四百单,高峰期时每天有1000单以上。”家住石桥镇刘花桥村的村民刘先照说,其中每单净利润在2元以上。 据刘先照介绍,他是该县第一批电商人员,在2015年开始探索着做电商,最初在淘宝上主要以出售酥梨为主,当时年销售额只有2万元;2016年入驻该县科创电商产业园并上架了深加工产品,当年销售额增至20多万;2017年他又在淘宝上开了4个店铺,年销售额达270多万。 同样,也是首批入驻科创电商产业园的电商运营者吕国华在淘宝网、拼多多等多个平台有自己的网店,以销售宁陵特色农产品和食品为主,一年销售额近千万。 2016年5月,科创电商产业园开始创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电商产业园及电商云平台建设建成,开辟了高效快速的通道。园区现已入驻优质企业55家,成功孵化企业50多家,开设天猫、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店铺100多个。 据宁陵县科创电商产业园负责人董国敬介绍,2016年,宁陵县领导到河北雄县凤凰O2O箱包电商产业园考察时,认识了从事电商10年之久的他,在得知他是宁陵县人时,县领导多次与他沟通,让其带领团队回宁陵创建电商产业园,为乡亲们致富牵线搭桥。就这样,董国敬带着15人的电商团队回到了宁陵县,政府把科创电商产业园整体委托给他经营。 “去年以来,科创电商产业园辐射发展网店1000多家,培训电商学员10000多人,电商创业就业人员500多人。在销售高峰期仅酥梨一个产品一天就可达到2万多单,让我很意外的是短短两年多时间,园区就进入高速发展轨道。”董国敬说,近年来,电子商务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县域陆续被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县域电商的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资源配置,可以说,宁陵县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引爆期,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商模式。 电商促丰收交易额突破亿元 宁陵县科创电商产业园将正式开启大门,举办首届酥梨电商节,以电商峰会+落地活动的形式,通过全国媒体、专家、电商平台、酥梨基地、网红等多方联动,打造以梨为媒,融会议活动、经贸洽谈、品牌推广、旅游观光等方式为一体的电商品牌节活动。 据介绍,通过电商平台,该县酥梨每天销售1万多单、销售额2000多万元;梨酵素销售1.36万件、1200万元;梨膏销售84万多件、3120万元;张弓酒通过电商平台单月销售额300万元;白蜡杆工艺品销售突破1000万元……这是一份科创电商产业园2017年的销售账单,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7年,科创电商产业园电商交易额突破一亿元大关。 今年4月10日上午8时整,宁陵县选取的扶贫助农产品金顶谢花酥梨在淘宝网“淘抢购”活动中正式亮相,开始30分钟时下单量为227件,1小时下单量为600件,仅两个小时下单量达到了2000多件。 9月5日,河南邮政919丰收欢乐购爱心助农活动在宁陵展开,通过邮政“邮乐网”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向全国推广宁陵酥梨,扩大销售规模,在当天的活动中,共销售宁陵酥梨10.8万单162万斤。同时,该县电商产业园线上线下开展招募活动,线上利用拼多多、京东扶贫电商频道、淘宝特色专卖店、阿里扶贫馆发布宁陵酥梨信息,设立销售馆;线下招募100名电商扶贫志愿者促销,与6家省内大型商超和水果批发市场对接,力促宁陵酥梨销售。 石桥镇党委书记闫云峰介绍说,该镇共种植酥梨5万余亩,是河南省最大的酥梨集产区,年产量达2亿公斤,年产值5亿元以上。每年该镇梨农通过微商和淘宝平台可销150多万公斤,通过合作社和电商平台可销售2500万公斤。大大提高了酥梨销售量,快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据了解,近年来,宁陵县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一历史机遇,以申报国家农业高新区为引领,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仅2017年,该县电商交易额就突破一亿元。 “电商+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架桥铺路 在2016年,宁陵县委、县政府就确定“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通过实施“电商+扶贫”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进行了引导宣传、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构建了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等,提升全县电商水平,培养电商创业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做好电商产业和电商精准扶贫工作。 据该县园艺站站长郭超峰介绍,在扶贫助农方面,该县科创电商产业园积极践行国家电商精准扶贫战略,通过与多家电商平台建立业务合作,帮助果农解决酥梨滞销问题。同时,积极开发更多电商扶贫模式,整合县域特色产品、优质品牌、民俗文化产品等,建立健全上行渠道,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助力该县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通过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县农村乡镇级、村级推进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样、辐射力强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利用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借助电商平台,宁陵县实现本地5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稳定销售,倒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科创电商产业园从业人员1300余人;扶持返乡创业贫困人员300多人,对接贫困户实现农产品上行35户,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岗位500多个。 宁陵县县长马同和表示:“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通过实施‘电商+扶贫’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将力争在三年时间内,逐步推进‘一县一品牌’‘一乡一产业’‘一村一人才’等项目的实施,综合提升宁陵县电商运行水平,培养电商创业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把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据悉,2017年宁陵县组织部门大力发展互联网企业党建,成立了河南省首家互联网党委——宁陵县科创电商产业园党委,并向下游互联网企业延伸拓展,用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发展,激活互联网党建工作全局,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扶贫”模式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电商的辐射作用,努力实现70%以上的贫困群众能够通过参与电商增收,让“党旗飘起来、支部领起来、党员带起来、电商动起来、贫困户富起来。”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我国玉米产量今年预计为2.16亿吨

    “市场对于今年我国的玉米产量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同比会下降,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将同比略增,达到2.16亿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12日说。 在12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王晓辉表示,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玉米产量形势不错,虽然在一些传统优势产区,玉米品质要比常年差一些,但在黑龙江,吉林松原、白城,以及辽宁西部地区,玉米单产比常年高。 我们在大会上了解到,预计今年国家玉米临储拍卖将达到8500万吨以上,创历年之最。王晓辉认为,国家玉米临储大量拍卖,玉米市场的供应现在还比较充分。进入10月份之后,越来越多东北新玉米进入市场。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平顶山市谋划明年烟叶种植

    9月12日,记者从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获悉,为推进全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固提升该市烟叶市场地位,做优做强烟叶品牌,促进烟农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出《关于抓好当前烟叶重点工作落实的通知》,要求各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狠抓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和烟叶收购工作,狠抓2019年规划烟田落实。 2019年,平顶山市初步规划预留烟田面积11万亩左右。要求全部实行烟田轮作,有水浇条件的平原区达80%以上,山岗区须有水源保障。各产烟县(市)政府、烟草部门要认真谋划,科学布局,强化乡镇政府的责任落实,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保障完成目标任务。各级烟草部门要科学制定烟田规划,突出向“上六片”高端原料生产的优质产区倾斜,要充分利用现有烟基设施,确保预留烟田布局合理、规模提升。 新建烟基项目重点规划在烟叶产业集聚的优质产区,要集中优势资金和项目,打造浓香型特色明显烟叶产业基地。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发展职业烟农、家庭农场的政策机制,推动种植主体向职业化发展,为该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要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连片种植,以发展100亩以上连片烟方为主,重点产区可发展300亩~500亩及以上连片烟方。 郏县政府要与市烟草部门加强合作,依托平顶山市现代烟草科技园,围绕堂街镇、李口镇、姚庄乡等浓香型烟叶区域,以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田园经济综合体和烟草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郏县、宝丰县要及早着手推进土地流转,利用2~3年在浓香型特色产区“山儿西”烟叶腹地的堂街镇、李口镇、姚庄乡和闹店镇、石桥镇、李庄乡规划建设特色优质“上六片”高端原料开发核心示范区3万亩。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河南省秋收秋种期间有7次降雨过程

    今年河南省的秋天有点“迟到”(河南省常年入秋时间为9月10日左右),不过再慢性子的秋天,也抗不过一场雨的召唤。昨日郑州午后的一场降雨,气温两小时直降5℃,从14时的26℃降到16时的21℃。 未来三天河南省仍然多阴雨天气。据省气象台预报,秋收秋种期间及国庆节我省将有7次主要天气过程,具体如下。 9月14日~15日,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西部部分地区有中雨,其他地区局部有小雨。 9月18日~19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 9月28日~10月1日,全省有小雨,北部有中雨。 10月4日~5日,北部、西北部有小到中雨。 10月8日~9日,除豫南外,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 10月16日~19日,豫北、豫西有小雨,局部有中雨。 10月27日~29日,全省有小到中雨。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河南郑州乡村土产销路多

    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刘河镇窝张村文化广场,由荥阳市供电公司驻窝张村第一书记张翼做“媒婆”牵线搭桥,荥阳市建业商贸有限公司与荥阳市刘河镇窝张村签约,荥阳市建业商贸有限公司帮助刘河镇窝张村销售1万斤小米。 据了解,刘河镇窝张村是郑州市级贫困村,该村地势朝阳,适合种植小米,属于优质小米产地。 据介绍,荥阳市建业商贸有限公司和窝张村签约首批是1万斤小米,根据市场情况会逐批次继续采购,今年采购目标是10万斤。目前市场价格每斤小米是6元至7元之间,他们采购尽量高于市场价格,通过采购小米做到企业带贫的作用。除了采购小米之外,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代售鸡蛋、蔬菜等农产品。荥阳市建业商贸有限公司一直以来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贡献力量。“窝张村往年种植小米40亩左右,基本上是自产自销,自谋销售出路。今年种植面积230亩,我们通过联系爱心企业荥阳市建业商贸有限公司代销,扩展销售渠道,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带领群众致富,争取早日脱贫。”张翼说。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河南大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提前

    9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局秋收秋种气象发布会上获悉,预计全省大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期较常年提前,豫北地区略偏晚,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大部早于去年,接近常年,各地应分类管理、适时收获。 据了解,预计我省黄河以南大部地区夏玉米适宜收获期较常年提前4~5天,适宜收获期为9月15日~9月28日;豫西地区提前2~3天,适宜收获期为9月17日~9月30日;豫北地区较常年偏晚2~4天,适宜收获期为9月24日~10月8日。 此外,今年我省大部分地区小麦播种期接近常年。其中,豫北及豫西局部,播期以10月5日~11日为宜,局部丘陵山区可适当提前,但不宜早于播种界限日期(9月25日);豫中大部及豫东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3~22日;豫西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8~24日;豫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9~28日。

    [更多详情]
  • 14 2018-09

    河南:“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邀你来

    新郑红枣文化节、宁陵县酥梨采摘节、孟津县梨采摘节等日前都拉开了序幕,为即将到来的首届农民丰收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9月12日,在宁陵县万亩梨园内,酥梨采摘节正在举办。来自周边县市的众多游客与当地群众相聚梨园,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酥梨采摘节,宁陵县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今年不同的是,该活动成功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档次。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我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总体安排是“1+4+N”,即1个主会场活动,4个分会场活动,同时举办若干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新郑市红枣小镇,4个分会场活动是:原阳县“黄河鼓魂”大型稻田鼓舞大赛,正阳县花生采摘节,灵宝市苹果采摘节,柘城县辣椒采摘节。 除了主、分会场活动外,我省各地、各部门也都组织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等13个部门分别组织了非遗展示、广场舞大赛、农民艺术展、农民篮球节、乡村旅游等主题活动。除此之外,洛阳市的庆丰收活动、荥阳市的河阴石榴文化节、内黄县的红枣文化节、确山县的板栗节也都极具看点。 “我省首届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将从9月初持续到9月底。”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省、市、县的庆祝活动有百余项,以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密切相关、农民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民俗表演、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主,活动原则上安排在乡村举办。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