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1 2018-08

    投资小见效快 食用菌产业助脱贫

    8月14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先后赴光山县文殊乡龙塘村、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商城县丰集镇等地开展食用菌产业扶贫现状调研及现场技术指导。 光山县文殊乡龙塘村将食用菌列为产业扶贫“一村一业”规划中,从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种植大棚建设和产品营销等几个方面对贫困户进行支持帮扶。该村已经组建食用菌合作社一个,投入资金100万元,改建食用菌种植场地4000平方米,组建营销团队一支,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平菇、香菇、金针菇和杏鲍菇。该村有贫困户164户,贫困人口650人,现有20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起到了一定的带贫致富的作用。预计未来还有40户贫困户加入到食用菌产业脱贫行列。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大家普遍看好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产业在脱贫致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很多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感觉到政府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不大,很少享受项目、政策资金的支持。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食用菌生产经营者往往因自身资金不足,部分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生产销售受到影响,或者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食用菌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优势作用。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河南郑州打好组合拳备战三秋

    当前,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时期,新郑农委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开展秋粮田间管理,积极备战“三秋”。 一是多措并举做好秋粮田间管理。制定发布了《新郑市2018年秋作物管理技术意见》,为秋作物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并科学指导防控。先后发布玉米粘虫、叶斑病、玉米螟及大豆食心虫、豆天蛾等秋作物病虫情报,及时预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提出防控办法;指导肥水管理,近期新郑市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做好墒情监测的同时,指导农民根据墒情及时灌溉,适时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以肥调水缓解旱情,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二是做好农资监管,保障生产安全。当前正是秋作物管理农药需求、使用量大的关键时期,新郑市农委相关执法部门加大监管、检查力度,抽检样品54批次,其中6家7批次不合格,均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出动车辆65台次,执法人员240人次,检查门店75家,查获劣质农药 130件,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三是科技下乡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两不误、两促进。农技推广部门把8月作为新技术宣传、产业扶贫科技下乡宣传月,从7月31日开始至今,先后到观音寺镇等所涉及的贫困村、推广项目实施村共10个行政村,发放《农机新技术推广》科普图书1500册、《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应用》2200册,农机作业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宣传页2300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202次,积极把项目向贫困村倾斜,使科技下乡与产业扶贫珠联璧合,让“科技之花”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四是积极备战“三秋”。近期正紧张筹备秋季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暨农机推广项目推进会,届时将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骨干、部分农机大户等及原安装深松远程监控设备的有机户主,申报深松作业补助项目所有村村主任等人员,邀请专家解读深松作业补助项目、小麦免耕施肥播种作业补助项目、基层农机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具体政策,进行深松及监测技术、无人植保机使用技术、花生收获技术培训,并召开花生收获现场演示会。农机检修、审验工作也将于近期开展,为“三秋”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灾情再刷新 台风“温比亚”导致河南因灾死亡2人

    台风"温比亚"在河南惹下大祸的"劣迹单"又刷新: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8月19日18时统计,此次台风引发河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已导致我省340.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1.9千公顷,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10户1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受台风"温比亚"登陆后减弱的热带低压影响,8月17日夜间至19日上午,我省自西南向东北先后出现强降雨过程。由于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商丘、驻马店、周口、平顶山、信阳、开封、漯河、安阳、濮阳、许昌等10个省辖市的38个县(市、区),以及省直管永城市、固始县、滑县、长垣、汝州市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8月18日晚,商丘睢县一86岁男子、周口市川汇区一61岁男子相继因灾死亡。 早前报道: 台风"温比亚"在河南惹下大祸的"劣迹单",不断被刷新。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8月19日15时统计,此次台风引发河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已导致我省193.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千公顷,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9户16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更为不幸的是,8月18日21点左右,周口市川汇区一61岁男子郭某某因灾死亡。 多地发生洪涝灾害 周口市一男子因灾死亡 受台风"温比亚"登陆后减弱的热带低压影响,8月17日夜间至19日上午,我省自西南向东北先后出现强降雨过程。由于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商丘、驻马店、周口、平顶山、信阳、开封、漯河、安阳、濮阳市的33个县(市、区),以及省直管永城市、固始县、滑县、长垣、汝州市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面前,农业大省河南的秋作物受灾严重。其中,周口市川汇区、项城市、沈丘县、太康县、西华县、黄泛区农场等39个乡镇,均出现了玉米、大豆、芝麻、花生、辣椒等农作物大面积受淹倒伏的情况,农作物受灾面积33.8千公顷,受灾人口达43.8万人。周口市川汇区61岁的男子郭某某,也不幸因灾死亡。 在信阳市商城县,强降水和大风致使商城县部分农作物受灾的同时,还导致少量农房损坏,多条县乡道路、桥梁损毁严重,部分水利设施受损,全县出现大范围停电。截至19日上午8时统计,灾害共造成商城县的9个乡镇、办事处受灾,受灾人口1976人,紧急转移安置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3.61公顷,成灾43.26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7.55万元。 商丘市受灾情况更为严重。据夏邑县、睢县、柘城县、梁园区、睢阳区、民权县救灾办报告,此次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市约4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7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8千公顷,一般损坏房屋147户32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98.06万元。 此外,我省信阳市固始县、漯河市等均有灾情报告。据省民政厅救灾处工作人员介绍,截至8月19日15时统计,已造成193.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 启动应急机制 有序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面对"温比亚"台风袭击,8月17日,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及时下达了洪涝灾害预警响应,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始终把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好自然灾害生活应急救助预案。同时,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备勤制度,保证值班电话畅通,保证灾情信息能够及时报告。此外,及时收集、汇总、分析、评估和上报灾情信息。 灾情发生后,灾区民政部门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核实灾情,会同有关部门逐村逐户排查危房、险房,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受灾地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灾情情况。8月19日凌晨,周口市相关领导连夜赶往受灾最重的太康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指示各级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信阳市商城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调查核实灾情,安抚受灾群众,协助房屋受损农户转移安置至亲友家中;交通、电力部门也积极组织维修人员对受损道路桥梁和电力设施进行抢修。目前,商城县大部分停电区已恢复供电,部分路段已抢通。 商丘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市防汛救灾工作。商丘市民政局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加强领导、落实到位,全力做好此次台风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带领民政、气象、农业等相关部门人员赶赴受灾乡镇查看灾情,并组织乡镇及村委干部及时疏通村庄、道路及田间积水,开展查灾核灾工作,指导农民减灾救灾,做好生产自救,确保受灾群众生活稳定。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农业、气象部门结合,展开灾情会商,组织广大干部和受灾群众排水排涝,有序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工作。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大雨过后蔬菜价格明显上涨 青菜蘑菇等“身价”翻倍

    连日的大雨,也影响了蔬菜的价格。8月19日,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州菜市场部分青菜价格“大变脸”,不少青菜“身价”翻倍。 记者走访中原区一菜市场时看到,菠菜已经持续多日10元一斤,而且多个菜摊缺货。据摊主介绍,受季节限制,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缺货。预计再过些时候,菠菜长势上来,价格才会回落。 受到大雨影响,不少原本每斤3元左右的青叶菜猛然涨价,记者走访时了解到,油麦菜涨到8元/斤、小青菜价格为5~6元/斤;而雨前每斤3.5元左右的生菜“翻身”为5元/斤,另外,黄瓜涨到4.5元/斤,西红柿则从每斤2元左右涨到3.5元/斤,豆角涨到4元/斤。 其中涨价最多的是香菜,8月19日售价为30元/斤,在上周香菜价格约20元/斤,而不久前的价格只有10元/斤。香菜也因此被菜市场摊贩们吐槽为“身价飙升、翻身最快”的青叶菜,令人宽慰的是它一般作为配菜,需求量不大。 除此之外,蘑菇也十分紧俏。 在菜市场买菜的郑州居民张女士说,在上周时想买一点蘑菇炒菜,可当时蘑菇价格已经达到15元一斤,比五花肉还要贵(五花肉14元/斤),10元钱买了一小把,“蘑菇炒肉”变成了“肉炒蘑菇”。 对于此番涨价,一商户介绍说主要是受大雨影响,菜市场的蔬菜已经连着两日“供不应求”,一些青叶菜上货就卖光。 “雨太大,田地里难以采摘,运输也不方便。估计天气晴朗后才可能回落。”该商户说,估计价格上涨也就是这两天。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河南粮食”亮相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8月18日-20日,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全国31个省市区、3家央企、5家外资企业组团参加粮食交易大会。 为宣传推介河南粮油品牌,提升河南粮油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次粮食交易大会,我省共组织参展和签约企业138家,参会参展人数700余人,参展展位面积1850平方米,参会人数、参会参展企业数和参展总面积等,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特装展位1100平方米,粮机展位300平方米,标准450平方米(展位50个)。 据介绍,截至19日16时,我省粮食产销衔接和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共79个,签约金额87.57亿元,其中,河南永城国际农商智慧城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签约购销粮食274.18万吨,其中,现场签约成交199.18万吨,国家和省内平台(线上)签约成交75万吨。此外,成品粮油产品签约成交量13.45万吨,成交金额6.2亿元。签约粮机销售量132台/套,成交金额0.8亿元。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南阳淅川马蹬镇:小龙虾带动扶贫大产业

    8月16日,南阳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小龙虾养殖池塘内碧波荡漾,一群群小龙虾正欢快地争抢着食物。 “养殖小龙虾周期短,见效快,45天就能出一茬,一年能出两茬,我这个168亩的池塘,现在已卖出小龙虾3000多斤,收入75000余元。”养殖基地负责人寇元钦兴奋地告诉记者。 寇元钦是京津源水产品养殖公司负责人。今年以来,他在马蹬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京源湖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养殖小龙虾为主,兼顾餐饮、销售。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务工、技术培训、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周边6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有力地加快了马蹬镇脱贫攻坚步伐。 寇改荣家是马蹬镇寇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5口人,3个孩子在上学,丈夫长年瘫痪在床,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去年,她入股加入了京源湖农业专业合作社,平时在京津源水产品养殖公司打工,主要给小龙虾养殖池塘种草、铺地膜,按时喂养小龙虾,每月能挣到2000余元,年底还能拿到入股分红,日子正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感谢党的好政策,养殖小龙虾改变了我的生活。今后,家里经济宽裕时,我打算再多入些股养殖小龙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谈到未来,寇改荣信心满满。 目前,马蹬镇正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资源,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全面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灵宝红辣椒火了村民新生活

    近日,在灵宝市朱阳镇杨家河村的辣椒地里村民正忙着采摘辣椒。今年以来,该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辣椒,种植辣椒鼓了村民的腰包,也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安阳:花卉苗木种植走出产业脱贫路

    近日,记者走进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吴家洞村,花卉苗木基地、道路两旁绿意浓浓,置身在这被花卉苗木包围的小村庄里,记者真切感受到花卉苗木种植给乡村带来的新变化。 在村委会大院,记者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海书,说起村情,吴海书如数家珍:“全村共有605户,2139口人,耕地2600亩。过去,个别村民还习惯于玉米、谷子,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后来,村民们发现花卉苗木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作物效益高,从1992年开始,村民们就把种植花卉苗木作为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现在,俺村家家户户种花木,全村种植面积约2000亩,规模型种植企业就有好几家。” 安阳市贵斌园林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型种植企业,目前,该公司苗木种植达100亩。当日,记者找到了这位种植造型树的种植大户吴贵斌。40岁的吴贵斌曾做过园林项目,但由于市场低迷,不满现状的他2010年便开始捣鼓起自己的新项目。在当时,吴家洞村村民都选择种花。而吴贵斌不想效仿这些人,选择给树编造型。 眼下,在龙泉镇吴家洞村,像吴贵斌一样受益花卉苗木种植的村民不在少数,吴金有就是其中之一。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吴金有今年53岁。他年轻时先后做过木工、油漆工,养过蜜蜂和鸡,但收益都不是很好,直到后来接触了花卉苗木,从最初的两亩地到后来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脑子灵活又勤劳能干的吴金有经常琢磨种花技术。2008年,吴金有创新种植方式,采用花卉苗木扦插技术,并成立了金有盆栽苗木专业合作社,他还流转白龙庙村100多亩土地,建造一座8000平方米的全自动大棚,每年的种植纯收入就有100万元。 花卉苗木凸显的经济效益不仅让种植户们鼓起了腰包,也让当地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吴喜服是村里一位贫困户,家里的四个孩子都在读书,自妻子连续两次住院后,家里的经济条件直线下降。“多亏金有帮忙,让我入了股,每年固定分红5000元,村里光伏项目每年还补助几百块,对于脱贫也是信心十足。”说起现状,吴喜服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精准扶贫关键要找准路子,提高成效。下一步,我们村还要走花卉苗木规模种植的发展路子,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土地,培育大型花卉苗木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花木。既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又为农民和贫困户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一举两得!”吴海书信心满满地说,“吴家洞村是今年的脱贫村,计划脱贫15户34人,通过花卉苗木、光伏发电等产业帮扶,脱贫计划如期完成是不成问题的。” 吴家洞村产业扶贫只是龙安区突出抓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龙安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积极探索,突出抓产业扶贫,在产业上形成了“区有三带、镇有特色、村有产业”的产业扶贫工作格局,以花卉园林企业为重点,打造“一园、二带”的产业扶贫格局,通过“花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入社,帮助贫困户解决花木种植产销问题。 同时,该区实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扶贫,马家乡组建以“游、养、种、电”为重点发展方向的赵河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善应镇东山村把发展生态休闲民俗游民、生态观光采摘游和农游一体项目开发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龙安区投放635万元,在乡(镇、街道)和村委会办公场所建立集体光伏电站42个,实现光伏产业全覆盖。”该区扶贫办有关人员介绍,“此外,还大力发展家庭微经济,通过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小额金融信贷资金等途径,帮助贫困户通过自身带动增加家庭收入,确保长期稳定脱贫。”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漯河市畜牧部门提醒: 非洲猪瘟不可怕 科学防范是关键

    近日,辽宁、郑州接连发现两起非洲猪瘟疫情,各大新闻媒介也都相继报道了疫情信息。目前,这两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漯河市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市、县、区畜牧部门已采取措施,严防密控,迅速开展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日报告制度。截至目前,漯河市范围内非洲猪瘟“零疫情”。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非洲猪瘟不直接对人造成有害影响,但该病的爆发可直接影响养猪业。 漯河市畜牧部门专家提醒大家,要科学防范非洲猪瘟。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对人没有危害,不会传染给人,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病毒在60℃下经30分钟即可灭活。我市现在市场上供应的猪肉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安全食品,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其次,养殖场(户)要做到“五要四不要”:“五要”,即要减少场外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要对人员和车辆入场前进行彻底消毒;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要对新引进生猪实施隔离;要按规定申报检疫。“四不要”,即不要使用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喂猪;不要散放饲养,避免家猪与野猪接触;不要从疫区调运生猪;不要对出现的可疑病例隐瞒不报。

    [更多详情]
  • 20 2018-08

    阿里巴巴苏宁期待与河南有更广泛合作

    8月19日,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在郑州会见了前来参加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启动仪式暨首场产销对接活动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陶雪飞一行和苏宁控股集团党委书记王哲一行。 何金平向客人介绍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种优势。何金平说,河南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有多个国家战略发展平台,建设以“三区一群”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为河南提供了良好机遇,欢迎大家到河南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河南是农业大省,这次活动的举办,对促进更多河南农产品上线销售、增加群众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陶雪飞说,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在河南已覆盖53个县(市)、2600多个行政村,下一步,希望农村电商能带动更多当地农产品上线销售。 王哲说,苏宁在河南的发展一向很好,各个板块业务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包括物流产业、金融、智慧苏宁等多个领域,苏宁都希望在河南深度发展。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