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2 2018-08

    河南洛阳:审计助力扶贫村玉米增收

    日前,河南省洛阳市审计局干部职工深入对口帮扶的宜阳县温庄村实地察看玉米长势、墒情,帮助抓好后期田间管理,为玉米增收奠定基础。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强降雨后受灾作物咋补救

    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自8月17日至19日,河南省东部、北部普降暴雨、大暴雨,商丘、周口特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现在正值夏玉米以及果蔬生长的重要季节,此次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致河南省秋作物受灾严重。农业专家提醒,暴雨过后要及时采取防范应急补救措施,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玉米及时排水,防止减产 玉米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作物,专家分析,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玉米就会发育不良;被水淹没3天,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 强降雨后,如果玉米地有积水,应该尽快想办法排出,降低田间湿度,并及时进行追肥。强降水和洪涝过后,土壤肥力被雨水带走,追肥可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可选用尿素0.5%和磷酸二氢钾0.2%,在完全溶解混匀之后,利用雨后放晴天,进行叶面喷洒追肥,需连续喷洒2次,中间每次间隔7天。 要是水淹造成大面积绝收,则需要及时改种短季蔬菜,以减少损失。 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由于玉米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比较脆弱,扶直时要防止折断和增加根伤。 扶直方法应两人配合,一人扶直,一人培土,培土高度以7~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 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地块,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果树及时清园,加强管理 一要清理果园,减少病原。首先及时清理果园内沉积的冰雹、残枝落叶及落果等;对于洪涝灾害过后有淤泥、积水的果园,应及时排出积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树枝干;其次对皮裂枝破、叶片破碎的重灾果园,全面清除地面落叶、落果,挖坑深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伤果,保留部分小雹坑的果实,减少当年损失。 二要及时喷药,预防病害。每隔10~15天喷一次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菌毒清、杀菌王、菌必清、多菌灵等,连喷2~3次,以预防病菌侵入。 三要疏松土壤,养根壮树。强降雨过后应连续翻土2~3次,以散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恢复根系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养根壮树的目的。 四要追肥补养,恢复生机。首先是叶面喷肥,解决树体营养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地下追施平衡型氮磷钾复合肥,每株0.5~1公斤。在果树恢复生机后,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并配施适量化肥。干旱时,结合施肥进行灌水。 五要修剪枝条,合理留枝。对于破皮重、无法恢复的枝条要从基部或完好处剪掉,多留雹伤轻的发育枝或枝组,避免造成大伤口;修剪后剪口要涂封油脂,防止干腐病发生。另外,由于树体伤口较多,伤口下的叶芽会迅速萌发,应根据树形需要适当保留新萌发的枝条,以补断枝的空缺,其他扰乱树形的萌条和树基部的萌条全部疏除。管理花果,提高品质 六要及时疏除受伤严重的残次果,以节省养分,尽快恢复树势。其他晚熟果树补套袋。因果树梢叶被打断打落,一部分果实套袋被打破,果实直接裸露于烈日下,极易发生日灼,应进行补套袋,以提高果实品质,减少损失。 蔬菜及时排水,做好防病 雨后抓紧疏通排水沟渠,及时用抽水机将雨水抽走。若不及时排涝就会导致土壤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抑制,影响水分与矿物质的吸收,此时土壤中的厌氧类细菌也比较活跃,积累无机酸和有机酸,使土壤溶液浓度升高,产生一些有毒的还原物质,如硫化氢、氨等,导致植株根部中毒死亡。 土壤湿度稍稍降低时要尽快进行中耕划锄,增加土壤通透性,随后可以冲施促进根系活性的氨基酸(阿速勃根、爱沃富等)或腐殖酸等植物刺激素养根,促进根系活性,恢复生长。 对于基本成熟的果实抓紧采摘,对刚摘下来的果实可以进行表面杀菌剂处理,例如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施果面,后晾干,以防果实溃烂,失去商品性。 对雨后出现的暴晴天气要多加注意,注意遮阴,避免脱水性萎蔫,一旦出现萎蔫症状可以喷水补充水分。 淹水后的植株可以根施或喷施用药及时预防病害。可以采用广谱性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500倍液+加瑞农+海藻菌或氨基酸(阿速勃叶)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针对软腐病引发的溃烂情况,建议及时清除病株,带出棚室并烧毁,病穴撒入石灰消毒。每亩用硫酸铜3~4千克撒施后浇水处理土壤,可以预防细菌性传播。对于未发病的健株进行喷施性防控,可以采用47%春雷王酮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者30%噻唑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30%噻菌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近期牛羊肉价格或仍高位运行 供应偏紧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根据商务部近期对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牛羊肉价格预报显示,牛羊肉价格较月初出现小幅上涨。但业内人士表示,因为近期内蒙、吉林等地出现的牛炭疽病疫情,对牛羊肉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眼看九月将近,国庆、中秋“双节”马上就要到了,市场需求能否拉动牛羊肉的消费? 根据数据显示,8月6日至12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牛肉、羊肉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0.1%和0.4%。其中,济南、郑州、长春的牛肉价格分别上涨2.2%、2%和1.9%,合肥、长沙、长春的羊肉价格分别上涨4.9%、4.2%和2%。对养殖户来说,看似“喜人”的牛羊肉价格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牛炭疽病疫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8月中旬,内蒙古、吉林等地发生多起牛炭疽病疫情,相关地区和部门随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采取了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强化免疫等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据相关部门介绍,炭疽病可防可控可治,民众只要不接触病死畜及产品,从正规渠道购买检疫合格产品,烹饪时煮熟煮透就不会造成传染。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呼和巴特尔: 呼和巴特尔:它不是流行疾病,如果不是炭疽杆菌直接感染,通过病人再传播的可能性不大,空气等其他途径,不可能。 即便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一再发声,但疫情依旧对牛羊肉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北京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分析师师清才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牛羊肉销量有所下降,但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牛羊肉价格依然处于高位。 师清才:部分地区的疫情对牛羊肉销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市场上经营的牛羊肉都是经过严格的检疫检测的,而且都是厂家直供的产品,从吃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价格而言,目前价格运行比较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上涨,牛肉一直维持在58元每公斤、羊肉维持在60元每公斤,其中羊肉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较大,从去年下半年持续的上扬,主要是一个供应上出现的问题,目前基本已经恢复了供需平衡的状态。 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牛羊肉生产平稳增长,牛出栏1879万头,同比增0.9%,牛肉产量281万吨,同比增1.1%;羊出栏1.31亿只,同比增0.6%,羊肉产量199万吨,同比增1.0%。业内人士预计,近期牛羊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但受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以及环保政策的影响,牛羊肉产量整体增幅有限,预计全年仍呈供需偏紧的态势。 师清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了,这种影响会逐渐消除,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中秋和国庆,届时销量一定会增加,天逐渐的转冷了,立秋之后秋季然后马上进入冬季,从消费来看,冬季应该是一年当中对牛羊肉销量比较高的季节,从后期来看销量还是有所增加的,就价格来讲,养殖户不亏钱,消费者承受的住,随着销量增加价格或有小幅上涨的趋势,但是上涨的情况是可控的,也不会太大。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河南博望镇月季园里月月红

    “夏秋季节我到月季园里浇水、锄草、施肥,冬春季节剪枝嫁接,一年四季有活干,每年能赚2万多元哩。”日前,正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李良庄村“花之魂”月季园里除草的贫困户张香娥说:“俺家孩子小,负担重。我们把地租给月季园,按股分红,还在月季园打工,能照顾孩子,又能增加收入。” 博望镇与中国月季之乡——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毗邻,近年来,在石桥镇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月季产业拓展的重心正向博望镇转移。瞄准月季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博望镇政府一方面与石桥镇沟通联系,以优惠政策吸引懂技术、善经营的人士兴建月季基地。另一方面支持当地能人连片流转土地,发展月季、黄金梨、良种葡萄、立体蔬菜、花卉苗木四大特色产业。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共在李良庄、沙山、包庄、枣园等村建立月季种苗基地六个,发展月季种植8000多亩,年产值近亿元,与此同时,月季产业的发展也为闲散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路,有4000多名男女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打工赚钱,平均每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该镇还推行“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扶持”模式,让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可以土地入股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与合作社签订劳务合同。目前,该镇按这种模式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已达到527户,经常性务工的贫困户达300多人。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洛阳孟津:百亩油葵花灿烂开放

    时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游王村的连片油葵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黄灿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据了解,油葵种植为游王村党支部打造的“党建+乡村振兴”系列中的项目之一,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流转土地210亩,其中种植油葵150亩,药菊60亩,安排劳动力70余人,其中贫困户人员28人,人均可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光山:小栝楼结出致富果

    8月16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孙铁铺镇陈大湾村天富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给栝楼剪枝。今年3月,该合作社从安徽引进栝楼种苗及技术,种植栝楼1080亩。栝楼籽每斤卖30多元,栝楼皮、根都是名贵中药材。秋后,栝楼亩均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可解决该村145名村民就业,并带动15户贫困户种植栝楼增收致富。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济源:紧抓种植大户技术服务

    地处太行山南麓的济源市,山区丘陵众多,地处平原、土地平整的五龙口镇等地,则受到规模种植户的青睐。如今,济源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0%~70%,平原区的土地大多集中在种植大户、合作社。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给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带来了新课题,如何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济源市农技站副站长贾晴蔚给出了答案,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田间试验、技术指导带动规模种植户科学种植,引领带动农户提高科技水平。 8月6日,济源市新大地合作社里,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设备一应俱全,80多台(套)机械还专门设置了维修区。流转土地4000亩、半托管土地近5000亩,让合作社负责人李五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让李五星骄傲的既不是土地面积,也不是齐全的农业机械,而是合作社的农业技术。“现在基本上我们大户用什么品种、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打药,农户都跟着学。”李五星介绍说,种植大户的技术,则都来自济源市农技推广部门的专家。 从依靠经验到依靠技术,济源市众多种植大户尝到了农业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贾晴蔚介绍说,从2009年济源市兴起土地流转,农技推广部门便主动与规模种植户结合,在田间设置试验田,通过与传统技术对比,让种植户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在增产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李五星回忆说,最早农技站推广小麦宽幅匀播技术时,试验田的小麦群体与对照田基本相同,但收获后对比发现,采用宽幅匀播技术,小麦的千粒重更高,便开始用新技术。而普通的农户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后,也普遍采用。 每一项新技术都先做田间试验,让新品种、新技术快速从试验田走向农田。而田间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农技推广部门的专家也都积极指导。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非洲猪瘟现身 这些常识你不得不知

    近来,我国接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涉事各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目前,各地非洲猪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非洲猪瘟会传染人吗?猪肉能否放心食用?养殖场户如何防控?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大家完全没必要谈“猪”色变。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其他动物并不感染该病毒。非洲猪瘟虽然对生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虽然来了,但猪肉是安全的,大可以放心吃。 一旦确定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当地政府就会启动应急响应,立即封锁、扑杀疫区内所有生猪,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家不会买到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肉。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表示,非洲猪瘟病毒在56℃70分钟或者60℃20分钟条件下就可被灭活,失去传染性。 看来,大家大可不必谈“猪”色变! 养猪场户:疫苗没处买,防控挂心上 非洲猪瘟,不同于其他动物疫病,目前全世界都没有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只能依靠综合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河南省畜牧局提醒广大养猪场(户),有效防止非洲猪瘟袭扰,需要做到“五要四不要”。 “五要”: 一要减少场外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二要对人员和车辆入场前彻底消毒;三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四要对新引进生猪实施隔离;五要按规定申报检疫。 “四不要”: 一不要使用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喂猪;二不要散放饲养,避免家猪与野猪接触;三不要从疫区调运生猪;四不要对出现的可疑病例隐瞒不报。 疫区生猪:没病也扑杀,损失有赔偿 据了解,一旦感染非洲猪瘟,哪怕是仅仅感染一头生猪,当地政府也会根据法律规定,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为减少养殖场户损失,我国对被强制扑杀动物的所有者给予补偿。强制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扑杀补助标准为800元/头。 生猪屠宰:价低质量高,收购正当时 众所周知,河南生猪总量大、质量好,是全国生猪养殖大省、调出大省。 郑州市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病死生猪后,及时采取上报、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把控了疫病防控第一关口,彻底消除了疫点疫情向外扩散蔓延的风险。 当前,河南生猪价格有所下跌。生猪屠宰企业在收购生猪的时候,要按照要求,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规程开展检疫工作,强化对调运生猪的检查和屠宰生猪的待宰、宰后检疫,共同维护正常的生猪生产和经营秩序。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农业农村部也将继续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

    近日举办的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透露,近年来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有所增加,农业农村部也将继续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 据介绍,近年来,特别是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农业农村部强化农药登记的引导作用,提高登记门槛、鼓励创新,推进生物农药登记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新登记产品中环境友好型农药比例不断增大,铁皮石斛、人参、冬枣、枸杞、荔枝、杨梅等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增加。 针对小宗作物品种单一、登记农药少、企业不愿花费登记等问题,农业农村部通过组织地方农业部门、行业协会和农药企业联合实验,集中申报评审、缩短登记时间,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几年来,我国共批准了特色小宗作物登记农药产品1000余个,人参、杨梅、三七等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总农艺师季颖说,农业农村部还将继续推进小宗作物用药登记,以更好地服务农民和产业需求。

    [更多详情]
  • 21 2018-08

    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启动仪式在郑举行

    8月20日上午,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启动仪式暨首场产销对接活动在郑州举行。此次活动由商务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长陈润儿、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出席并先后致辞。 “全国每四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河南。”致辞中,陈润儿通过一组组数据向嘉宾热忱介绍河南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效。他说,近年来,河南强力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优质农产品供应水平不断提高、先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做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正努力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从大粮仓向大餐桌、从创品牌向创标准的转变。 “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保障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陈润儿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此次活动以“加强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活动集展览展示、专场推介、田头对接、洽谈采购于一体,着力减少流通环节、拉近农商距离,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必将对扩大农产品市场影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精准脱贫、加快乡村振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河南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努力为各界客商在豫发展创造更多商机,为全国农产品贸易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王炳南在讲话中表示,此次产销对接行活动首站选在河南,既是因为河南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显著的区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是因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建设。他还对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提出要求。 副省长何金平主持启动仪式,陈润儿、王炳南、武国定共同启动“2018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启幕装置。9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和16家企业代表共同发布了《加强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 启动仪式后,省部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展览展示。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