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21 2023-07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建设田园风光新农村

         7月18日至2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焦作市博爱县、修武县、孟州市、沁阳市、温县,调研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防汛等工作。     企业、产业发展始终是楼阳生关注的重点。在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楼阳生了解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情况,鼓励企业聚焦主业,紧紧依靠科研、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抢跑新赛道、开辟新蓝海。在大咖国际食品公司,楼阳生强调要准确把握消费需求,创新产品种类,改进制作工艺,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健康、更放心。中原内配集团公司是世界最大发动机气缸套生产企业,楼阳生询问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等,强调要把准趋势、适度超前,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是由企业投资兴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楼阳生强调,要着眼产业发展、就业创业需求,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实操实训,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就业。省科学院与沁阳市共建科创园,楼阳生了解科研范式创新、中试基地建设等,指出省科学院要坚持实体化运营、平台化运作、体系化构建,做实做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如何加快推进?群众如何增收致富?楼阳生十分牵挂。在修武县七贤镇宰湾村、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楼阳生走进村民家中,详细了解家庭收入、生活状况等。他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家一起努力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解到宰湾村和莫沟村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积极发展民宿产业,楼阳生充分肯定,强调要以景区景点带动民宿发展,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楼阳生强调,要坚持守正出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多互动性、沉浸式的业态新模式,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沁河是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流,防汛责任重大。在我省全面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楼阳生来到沁河水南关险工,察看工程规划建设及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强调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工程性措施,把牢质量关口,确保水利设施固若金汤。要结合实际,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准备、物资准备、力量准备,完善预案体系,加强演练演习,提升应急抢险应急避险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楼阳生还到河南超威正效电源公司、焦作隆丰皮草公司、金鑫恒拓新材料公司、温县农科所等地调研。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倾心“护苗”助成长

         开展一次廉政家访、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召开一次座谈会、签订一份廉洁承诺……今年以来,柘城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护苗”行动,引导年轻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清廉本色。     为强化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该县纪委监委依托红色资源,先后组织年轻干部到焦裕禄纪念馆、睢杞战役纪念馆、中原野战军前方指挥部旧址等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注入“廉洁因子”。     “护苗”亦要瞄准成长的关键节点。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年轻干部入职报到、轮岗交流、提拔任用等重要节点,分类开展岗位风险提醒,列出负面清单,打好“预防针”。同时,坚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学习典型案例通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廉政知识测试等形式,为年轻干部上紧遵纪守法思想“发条”。     在注重廉政教育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把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日常工作来抓,通过谈心谈话、家访社区访、撰写廉洁家书等活动,听取年轻干部的心声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年轻干部全周期教育、监督和管理,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风纪扣’,让年轻干部在严管下成长、在磨砺中成才。”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博爱县清化镇街道科学利用衔接资金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利用资金549.5万元,实施项目4个,涵盖缝纫代加工、厂房租赁、冷库、仓储等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2万元,可提供公益性岗位25个,使脱贫群众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保安镇“桃经济”甜蜜升温

         7月17日,叶县保安镇冯庵村的燕山农场内,300亩水蜜桃香气扑鼻。在农场负责人屈昂带领下,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称重、包装,以备外运销售。     “我是从平顶山市区过来的,听说燕山农场的水蜜桃外观、口感都特别好,今天特意来品尝一下,味道确实不错,准备买一些带回去给家人、朋友。”游客雷淮北说。     屈昂是本地人,早年曾在广东、江苏等地打工。在无锡打工时,他发现当地的水蜜桃特别甜,且产业分工明确,就萌生了返乡种植水蜜桃的念头。     2016年,屈昂返回家乡,在燕山水库附近流转了5亩土地,引进种植无锡的水蜜桃品种。由于管理得当,水蜜桃挂果成熟后口感特别好,甜度高、汁水丰富,受到游客和客户的广泛称赞。     为了提高水蜜桃的品质,屈昂将每亩桃树由50多棵减少到了30棵,同时注重施用有机肥。剪枝时,他请来技术专家做指导,把每一棵桃树的产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确保每个水蜜桃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     同时,屈昂为水蜜桃注册了“燕山农场”的商标,设计了多个样式的礼品盒,对采摘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他还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水蜜桃种植面积扩大到了附近村,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上百亩,并通过统一提供树苗和管理,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目前,在屈昂的示范带领下,保安镇水蜜桃种植面积已从5亩扩大到了300亩,亩均收益2.5万元,采摘期从6月到8月中旬,并通过订单销售到郑州、平顶山、上海、广州等城市。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库区乡群众增收有“蘑”力

         7月16日,在鲁山县库区乡,有不少农民在公路边摆摊,向过往行人兜售从山里采来的野生红蘑菇。     “不少人认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但是这种野生红蘑菇却可以食用。”常年从事野生红蘑菇收购的刘志永说,“这种野生红蘑菇,每到‘三伏天’就会在山林里大量出现,是鲁山的土特产之一。”     刘志永所说的野生红蘑菇,学名叫野生红菇。它常常生长在野生栗树下,因此鲁山西部山区的群众也叫它“栗蛾”。“山上蘑菇种类多,有些类似野生红蘑菇的菌菇确实有毒,不是山里人一般分辨不出来。”库区乡火石岈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朝说。     每当野生红蘑菇大量上市的季节,一位来自福建的大客户,就会来到鲁山住在刘志永家。“我收购的野生红蘑菇,大多都卖给了这位福建客户。”刘志永介绍说。     “开了伞的野生红蘑菇,一般烘干出售。刚露出地面、菌伞尚未开放的野生红蘑菇,我们叫做‘小菇丁’,是一等品。”刘志永说,他收购的“小菇丁”都是先放进冷库,等攒够300斤,再用冷藏车运往南方售卖。     鲁山县野生红蘑菇的产地,除库区乡外,还有下汤镇、瓦屋镇、团城乡、四棵树乡等。在鲁山县,目前有三四个收购野生红蘑菇的大户,刘志永是其中之一。     据刘志永了解,鲁山县一年外销野生红蘑菇干品5万多斤,按8斤鲜蘑菇烘成1斤蘑菇干品来算,整个鲁山县一年出售野生红蘑菇鲜品40万斤左右。     “我们库区乡属于浅山丘陵区,山坡上栗树多,野生红蘑菇也多。一个人一个多月时间内靠采野生红蘑菇,能收入两三千元。有的村民全家齐上阵,一个采收季能挣不少钱。”张国朝说。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7月18日,记者从濮阳县渠村乡政府了解到,今年以来,该乡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成渠村乡社会治理中心,通过打造一个阵地(渠村乡社会治理中心),强化两个重点(“一站式”服务、“一盘棋”治理),实现三个效果(效能提升、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真正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     该乡投入180万元高标准、规范化建设渠村乡社会治理中心,打造集行政审批、社会救助、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设置有便民服务、人民调解、信访接待、效能监督等窗口,完善群众接待、政策咨询、心理辅导等功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在这里得到“一站式”解决。每周一,各管区对上周各村矛盾纠纷排行化解情况进行汇总,对未及时化解的问题,通过领导领办、专家调解、志愿帮扶等进行分类处理。实行周一交办、周五研判工作机制,一周内尚未化解的,在每周五信访联席会议和涉稳风险危机管控研判会议上研判讨论,形成“能动受理、分流指派、协调督办、跟踪问效”的闭环机制,确保问题化解处置到位。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过去脏乱差 现在成榜样

         7月19日,细雨蒙蒙。走进汝南县常兴镇任桥村,平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碧水清波的水产养殖场,热闹的文化广场,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过去俺村环境差,外村人都瞧不起。现在俺村不仅环境美、产业兴、村风好,还成了外村人竞相学习的榜样。”任桥村老党员赵振荣乐呵呵地说。     任桥村由乱到治得益于“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去年以来,任桥村党支部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大力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全村拆除危房12间,新建花池100多个,治理废旧坑塘2个,完成墙体彩绘20多处,安装路灯100多盏,改造户厕100多个,水泥路通自然村,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昔日脏乱差的任桥村变了模样,引得附近村庄纷纷到任桥村学习经验。     村庄更美丽,带来发展新机遇。村党支部引导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村民赖燕开起酒坊,赖福做的豆腐畅销十里八乡,脱贫户赖文山发展田园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党员干部齐心,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把土特产卖到京沪港

         7月16日,在舞钢市庙街乡山和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背景墙上醒目地写着“河南舞钢村干部助农直播间”,一张摆满本地特产的桌子和一套直播设备,便成为村干部直播带货的舞台。     上午10点,村党支部书记井海山像往常一样用手机开启直播,推介村里的玉米、绿豆、辣椒等农产品。     山和庄村共347户1430多口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看到客商收购的农产品价格不高,年轻的井海山利用自己曾经从事过电商工作的经历,决定采取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村民卖土特产。想法告诉其他村干部后,即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随后一个由5人组成的山和庄村“电商团队”开启了带货模式。大家从网上学习直播技巧,梳理村里各类土特产的数量、商议价格,白天没时间就晚上直播。     玉米糁、玉米面、红薯面、红薯干等接地气的农产品一经网络推介,很快就吸引了网友的关注、选购。如今,他们的直播账号已累积了2000多名粉丝、销售7000多单,部分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距离最远的订单甚至到了香港。     今年58岁的村民熊春峰去年种了13亩红薯,看到助农直播间产品销售形势不错,今年便扩大规模种了50多亩,并引种了包括西瓜红、心香、板栗薯等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品种。“这么好的销售平台,不愁销路了,咱就多种点。”熊春峰说。     “我们将持续立足山区产业优势,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把直播做强,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井海山说。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河南农大 社会实践促产教融合

        “对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产教融合,而且还能向大众普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7月18日,刚刚结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张伟峰说。     近日,由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10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暑期“营养健康”社会实践团,赴西平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科普食品安全知识,检测老年人健康指标,针对指标给出合理膳食意见。     实践团一行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生产经营、研发创新等情况,同时,围绕食品产业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开展座谈交流。在西平县康馨养老院,成员们结合养老院的实际情况,借助食品营养宣传画册,耐心地为老人们讲解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并现场为老年人进行检测。     “此次实践活动让老师和学生知道了理论知识怎样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真正达到了产教融合。”参加这次活动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潘治利说。     据悉,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已有4支队伍参与此次活动。

    [更多详情]
  • 20 2023-07

    今年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始受理

        7月19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我省2023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始受理。     据悉,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承办。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不低于1000元。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为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受理时间截至2023年9月20日,受理地点为各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