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1 2023-07

    冒高温畅供电保群众清凉度夏

         “1号主变刀闸温度63摄氏度,2号主变刀闸温度66摄氏度,均在正常范围。”7月9日12时,在110千伏兰考变电站内,兰考县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在用电高峰时段,顶着烈日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巡视和红外测温。     近日,兰考县境局部气温突破40摄氏度,高温持续时间长,降温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兰考县供电公司采取多种措施鏖战高温酷热天气,“汗”卫群众清凉度夏。     该公司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控全县电网运行状态,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及时调整平衡重过载线路。运维人员增加变电站设备巡检、测温次数,及时查找设备故障。开展输配电线路夜间巡视,及早发现线路局部放电、接点烧红现象,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低压台区大排查,“望、闻、测、紧”每一综合配变,观察配电柜内有无烧损配件,闻辨有无刺鼻气味,随查随换设备配件,添加配变油物,紧固松动螺栓。通过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利用台区客户服务微信群,广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组织4支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69名队员,深入各乡镇村庄,主动为大功率客户检查用电安全。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高温时段户外作业有规定

        7月10日,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省人社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积极做好暑期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督促企业履行防暑降温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高温津贴发放规定。     据悉,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组织加强对高温作业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和用工指导。各级人社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切实加强对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关心爱护,落实防暑降温相关劳动保护措施,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并加强高温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在暑期高温天气期间,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加大班次轮换、减轻劳动强度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劳动者高温时段的户外工作时间,确保安全生产。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用人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发放的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且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冲抵高温津贴。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科技特派员支招果蔬“解暑”

         进入7月份以来,河南省连续多天发布高温预警,目前恰是桃、李、黄瓜、番茄等重要水果蔬菜收获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高温天气对收获期果蔬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7月7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农业大学雷彩燕副教授带领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生赴中牟县、新郑市等多地开展果蔬夏季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     在中牟县的果园里,雷彩燕查看了今年桃、李的果实生长情况。高温会抑制根系与植株生长,灼伤植株,并诱发多种病虫害,甚至出现果蔬落花落果现象,导致产量低、品质劣。为应对暑夏高温天气,雷彩燕建议通过果园生草和覆草,降低果园温度;要合理灌溉,以小水勤灌为宜,满足叶片蒸腾和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和高温对果树的伤害;下午5时后,向树冠喷水降温增湿,改善果园小气候,缓解高温和太阳直射对树体和果实的伤害。     针对高温天气,果蔬易“中暑”的情况,雷彩燕建议,一是要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追肥,叶面喷肥,调控用水。二是要调控树势,以达到控制旺长、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发育和花芽形成的目的。三是要预防日灼病,科学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2023预制菜产业大会8月在郑州举行

         新品首展首发平台、精准撮合邀约买家、特色食材集群招引、线上赋能直播带货、大咖论道思潮荟萃……8月3日~5日,预制菜产业盛宴“2023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大会作为河南预制菜领域内大规模、高规格的产业盛会,将以“展览+论坛+评选”的多重方式呈现。主要有郑州餐饮食材与预制菜产业供需对接大会、预制菜产业发展圆桌对话会、预制菜名优品牌推介会、预制菜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预制菜TOP30品牌评选及表彰等活动。     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预制菜领军园区——原阳中央厨房产业园、郑州食品安全协会将组团参会,双汇、众品、中祥、林本、艾文、可赛德、雪天、沛收、博源等知名企业参展。行业大咖河南众诚食品董事长任会超、河南德胜食品技术研究院院长赵占旗和预制菜生产卫生安全领域知名专家牛志敏等将共赴盛宴。     大会将高效整合预制菜全产业链优势资源,汇聚预制菜百强及龙头企业、产业链相关企业、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电商团购平台、投融资机构等,围绕预制菜原材料、预制菜加工经销及预制菜消费等多个环节及领域,通过展览展示、政策解读、供需撮合、投资推介等形式,全力搭建集“原产地食材+中央厨房+冷链运输+电商+社区采购+本地仓”于一体的全渠道、一站式B2B供需交易推广平台,助力企业拓展食材供应商、获取采购新商机,共谋共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远景。     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和消费大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预制菜生产提供坚实原料基础,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为产业发展打造创新支撑,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助力其可持续增长。     2023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将通过构筑预制餐饮食材全产业链互通交流平台,集中展示预制菜食品及餐饮行业发展新成果,探讨预制菜产业革新、转型升级新路径,培育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充分发挥河南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推动河南预制菜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持续推进河南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助力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环境美收入增

         7月7日,在汝南县常兴镇老湾村田新建的生态园里,果树成行,瓜果飘香。10多亩莲鱼混养塘里,荷叶田田,荷花浓放,美不胜收。“俺这20多亩生态园,一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田新建乐呵呵地说。     “过去这里是一片撂荒地,种啥啥不成,仅有的几棵杨树,生长10多年还没有碗口大。”田新建说。     庄稼人惜地。2017年,田新建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拿出多年打拼的20万元,租赁2辆挖掘机和推土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挖鱼塘,建荷塘,平田埂,硬是把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建成集种养、垂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园。     在鱼塘四周,西瓜滚满一地,芝麻花儿迎风绽放,时令蔬菜清脆鲜嫩,鱼塘里不时溅起水花。     鱼塘南边,是10亩荷塘,塘里粉红色、白色的荷花随风摇曳。莲鱼共生塘,每年夏日,都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紧挨着村里水泥路旁,坐落着19间简易板房。“春夏秋养殖鹅、鸡,每茬养殖2000只,生长5个月就能销售,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冬季栽培蘑菇,每间可产鲜菇100多斤,每斤4元,19间蘑菇,不出村就卖完了,每年有7000多元的收入。”田新建说。     常兴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鲍景华介绍,常兴镇共有500多片1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过科学整治,引入间作、轮作、套作、共生等农业生产模式,打造生态融合业态,让撂荒地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生姜更能抗风险

         7月7日上午,在叶县辛店镇富群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姜种植基地,农机手们正驾驶着开沟培土机对秧苗进行第一次小培土,放眼望去,遮阳棚里的生姜秧苗已有半米多高,长势喜人。     “我每天都在这生姜地里干活,开沟、培土、封姜、扯网,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能赚个一二百块钱,我非常满足!”农机手刘国良高兴地说。     富群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2021年,富群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群偶然发现了种植生姜的商机,于是他多次到山东学习,掌握了生姜的种植技巧。     当年,郑群斥资上百万元修建了一座可储存1000吨生姜的保鲜储藏窖。储藏窖安装全自动温湿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窖内温湿度,温度长年保持在13℃~15℃,有效提高了生姜种植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村民的生姜储藏问题。     “我们合作社去年种了150亩的生姜,亩产8000斤,年收入200万元,今年我们将生姜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0亩,相信能带来好的收益。”郑群说。     如今,通过“合作社+农户+生姜基地”的模式,该合作社已发展生姜种植大户20户,形成了育种、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真正做到生姜从种植到收获、储藏到销售一体化全链条服务模式。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生态好品质高

         7月10日,商城县汪岗镇韩冲村万亩茶园的茶山上,茶人孙云山正在使用新购置的电动采茶机测试采茶性能。     “只有通过实用测试,经过实践觉得可行性之后,才能把新设备、新技术在茶园里推广使用。做茶不仅需要‘老把式’,也需要新技术。”今年4月,刚刚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为最新一批县派科技特派员的孙云山,在经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后感悟道。     2020年,孙云山回村建设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规划设计有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夏秋茶生产车间、茶叶冷藏保鲜库、综合服务楼、展厅等设施,兜底收购村里茶叶。     有了加工厂,孙云山又腾出手研究新技术来提升茶叶品质。结合韩冲万亩茶园的实际情况,通过施用茶叶专用生物菌有机肥,改善茶园土壤活性、增加肥力,促进茶叶生长出健康的芽叶;在茶园安装太阳能诱虫杀虫灯,捕杀害虫、成蛾,减少茶园病虫害,从而杜绝农药施用;又采用微耕机除草、翻土,可以有效除草,改善土壤板结,替代了除草剂在茶园的使用。     生态好了,茶的品质自然就好了,仅去年一年,商城县万亩茶园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叶,在飞检、送检、抽检等先后6次抽样检测中,全部未检出农残,重金属不超标。     “接下来,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制茶、体验、品茶于一体的手工茶坊,为茶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孙云山望着绿意盎然的茶山说。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老区新县焕发新活力

         盛夏时节,老区新县碧空如洗。记者沿着省道205向南,行驶约15公里后左转,一路群山苍翠、碧水泛波,陈店乡梅花村就“藏”在路尽头的碧绿中。     一进村子,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小别墅便映入眼帘。屋前,梅花湖碧波荡漾,岸边柳绿蝉鸣,来自乡村的清新与宁静扑面而来。     “砖块要铺平,得把它整实了,免得以后路基往下沉。”大老远,就听到了老支书高锡家的声音,他正忙着对工人新整修的路面现场把关。     眼下,梅花村的污水处理管道铺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施工队伍正在进行路面修整。“污水管道改造完成后,村子的污水有地方排了,这对整个村子的生态环境都是挺好的。”7月7日,高锡家笑着说。     “别看老支书年纪大了,可他的经验特别丰富,我们村委的干部都喜欢跟着老支书学经验,能学到不少东西。”梅花村党支部书记张保春接过了话匣子。     水库移民,村子搬迁,架桥修路……30年的村干部生涯,让高锡家既是梅花村建设的参与者,又是村子重焕新颜的见证者。张保春说,20多年来,梅花村村委会的干部换了又换,但永远都有老支书的一个位置。     “我今年70多岁了,活一天算一天,但能为村里的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不枉费先辈们的教诲。”高锡家憨笑道。     “走,去我家喝杯茶。”高锡家很热情地邀请大家。     在高锡家的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的照片。“我们这里就是鄂豫皖苏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柴山保,老一辈很多人都为革命牺牲了,包括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高锡家说。     “总书记告诉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高锡家仍然激动不已。这几年,高锡家一直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忙碌在乡里村里,为大家讲述那些动人的红色故事。     红色精神始终浸润着这片热土,也成为陈店乡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陈店乡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激发绿色发展动能,实行“党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和茶产业,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家乡美、产业兴、农民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店乡的发展仅仅是老区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新县锚定“四示范三高地一家园”总体目标,在改革创新发展、产业绿色崛起等方面笃行实干,处处都有看得见的变化:大健康产业转型提质,重点项目落地开花,美丽乡村古韵古香,全域旅游“串珠成链”,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老区新县经历着“绿富美”精彩蝶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牢记嘱托,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努力实现‘四示范三高地一家园’目标,奋力谱写‘美好生活看信阳幸福体验在新县’的绚丽篇章。”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信心十足。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热情“篮”不住 马岭 “村BA”来了!

        贵州台江“村BA”火遍全网,也火出了圈。     而洛阳市孟津区,也有“村BA”了。7月17日至21日,10个镇和4个街道的14支代表队将在孟津区常袋镇马岭村进行激烈角逐。     马岭何以成为孟津“村BA”的举办地?让我们走近它。     和美的村庄     马岭村地处洛阳邙山腹地,距小浪底大坝15公里,距洛阳市区半小时车程,“小浪底专线”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1954年出生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其祥,1987年任职以来,带领党员群众苦干巧干,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兴。他和他的家庭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五好家庭”,被洛阳市授予“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称号。     马岭村乡村治理成功经验被广泛推广,马其祥也成为不少乡镇的“座上宾”。     篮球的魅力     洛阳老年篮球比赛连续举办21届,洛阳还承办了第35届全球华人篮球赛(世界最大规模篮球赛)。     在洛阳,说到老年篮球,不得不提许栋五。     1955年出生的许栋五,主业炼油设备研发制造,“副业”推广普及篮球运动。他14岁接触篮球,人生各个阶段都是所在单位篮球队主力;参加市以上老年篮球赛90多次,从2013年开始担任洛阳老年篮球专委会主任,长期赞助老年篮球赛事。     “初衷是想在公司附近为老年篮球爱好者建一座篮球馆。马岭村民风纯朴,基础条件好,‘三委’有担当”。这是许栋五选择马岭的原因。     马其祥年长许栋五一岁,4年前他们“相见恨晚”,都有“为社会做点什么、留点什么”的情怀,“体育马岭”成为俩人的共识。     在常袋镇政府指导下,“企村共建”。2019年6月,“德马”篮球馆及综合开发项目动工。几经波折,投资1350余万元的2号篮球馆(5个篮球场)投用、1号篮球馆竣工,配套餐饮、民宿投用。     场馆免费开放,让十里八乡篮球爱好者拍手称快,在洛阳成为美谈。     打造“体育马岭”     “我们将借助‘村BA’东风,积极培育集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推广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挖掘赛事经济,打造‘体育马岭’,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这是马其祥和许栋五的共识,“契合‘体育河南’战略,也是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     在他们看来,“一‘球’落满盘活”。“村BA”自带流量,不但能提高村子和企业知名度,还能锻炼队伍、积累办赛经验。未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介入篮球赛事承办、研学培训等,以“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撬动闲置小学和民房再利用,实施“文旅+研学+赛事+康养”,形成户户参与,人人受益良好局面。     目前,常袋镇、洛阳森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和马岭村开启了“大员上阵,加班加点”模式,一切准备工作将于7月12日前就绪。     7月17日,让我们走进马岭,感受篮球的快乐!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方城挺起发展硬脊梁

         7月4日,记者走进方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施工工地塔吊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目之所及到处是一派拼经济、拼发展的忙碌景象。     今年以来,方城县坚持“产业兴县、兴工强县”战略不动摇,聚力育链群、强龙头、扩总量、提增速,全力抓招商、上项目、建平台、强保障,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挺起了工业硬脊梁,激活了发展新动能。     锚定工业强县,工业经济破茧蝶变。方城县确立机械装备制造、超硬及硬质合金新材料、医药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形成“轴承钢管—套圈—滚动体—成品—装备整机”完整产业链,企业达70余家,成为全省三大轴承产业基地之一。超硬及硬质合金新材料产业在全市重点打造的21个重点产业链中单独成链,上下游企业达55家,年产金刚石70亿克拉,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的46%、占国内的50%以上,超硬材料产业链获河南省开发区“新兴产业链”金星奖。     主攻工业招商,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方城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壮链,实行“链长制”和县处级干部及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每月一次外出招商,开展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坚持县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AB角牵头招商、百名招商专员专班招商、五大招商团驻地招商,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精心绘制招商图谱,靶向出击招大引强,使一批优质产业链项目落户方城。抢占数字经济新风口,成功签约颐高数字产业园项目;开建奇瑞汽车产业园,招引一批关联企业,打造百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中国方城钻石港,推动超硬材料产业链挺进“百家千亿”目标。     做强工业园区,打造平台集聚产业。方城县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发展动能强劲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体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8家,其中“四上”企业105家、规模以上工业96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推动中心城区、开发区、高铁站区“三区融合”建设产业新城,构建30公里骨干路网,收储土地5000亩,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深化“万人助万企”“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深入实施服务审批流程再造,大力推广“办不成事”反馈窗口、“说不事项提级管”“八快两提”等做法,持续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     今年1~5月,方城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8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亿元,增加值增速1.2%。新增“四上”企业42家,同比增长10.5%;省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266.9亿元,已完成投资6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1%;市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416.5亿元,已完成投资12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6.6%。     方城县委书记段文汉表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形成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的思想共识,全力补短板、追进度、提质量、增后劲,确保圆满完成“双过半”各项目标任务,答好经济发展“期中卷”,为冲刺三季度、决战“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