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1 2023-07

    用好考核指挥棒 激发干事精气神

      浚县县委组织部为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科学制定考核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层层安排部署,从规范考核工作、创新考核方式、严把审批备案关口、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方面,将平时考核结果与公务员职级晋升、奖惩、任免等有效衔接起来,切实做到考核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激发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精气神。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为进一步解决“保民生、稳就业”,解决辖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武陟县龙源街道办事处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抓住重要节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培训工作。截至目前,举办培训班2次,参与108人次,新增技能工人108人。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守护童心 快乐同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7月5日,平顶山市湛河区褚庄中心小学校园里传出甜美的歌声。当日,河南科技大学“七彩假期·禾你艺启”乡村支教团开展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     暑假到来之际,湛河区关工委、团委、妇联、教体局联合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褚庄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七彩假期”爱心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带来一次意义非凡的体验。     谈心、跳舞、做手工、玩游戏……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与45名留守儿童其乐融融,处处洋溢欢声笑语。     “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我就想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关爱。在今后的10天假期里,我们会用温暖、关心与陪伴,弥补孩子们‘缺席’所造成的孤单。”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李佳迅说。     “放假第一天,唱啊跳啊,看呀玩呀,还学到不少知识,谢谢大哥哥大姐姐!”二(2)班的张紫萱笑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此次参与志愿服务的15名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均在校内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结合所学知识和留守儿童身心特点,通过绘画、音乐等课程,采取理论联系实践、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把专业的艺术教育带到农村学校,弥补农村儿童教育中艺术教育板块的缺失,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     “七彩假期”是由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实施的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关爱服务团的重点项目。河南科技大学“七彩假期·禾你艺启”支教团队曾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种植太空莲 带富众乡亲

         7月6日,光山县晏河乡詹堂村的太空莲施肥作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900亩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盛开,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香。     自荷花盛开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位游客慕名前来詹堂村赏荷,周末甚至能达300多人,带动了原生态莲子、荷花酒、荷花茶等土特产销售。     据詹堂村党支部书记詹齐斌介绍,该村种植太空莲已经有四年时间,从当初的几十亩到现在的千亩荷池,詹堂村也已成为周边县区游人前来赏荷打卡的休闲旅游地。“我们还建成了3800米的旅游观光步道和登山步道,眼下正是赏荷的季节,村里的民宿和农家乐经常爆满。”     去年,詹堂村还新建太空莲加工厂,并在今年7月引进先进的专业制莲设备,从去莲壳、脱莲膜、通莲芯到精包装,构建太空莲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已成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渠道。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企业订单满 车间生产忙

         充气、打磨、过胶、印刷,一道道工序过后,一个光鲜亮丽的足球、排球就诞生了。7月9日,在上蔡县五龙镇老李村帮扶车间的冠鑫体育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今天货车已经拉走两趟了,等会儿还有车过来拉货,这段时间生产任务紧张,订单已经排到3个月以后啦。”该公司负责人冯世朋说。     “现在在手订单近30万只,日产足球、排球近2000只,工人们要两班倒才能应付当前的订单需求。”冯世朋介绍说,自2022年公司引进排球、足球标准化生产线以后,订单量稳步提升,产品以外贸代加工为主,主要供应欧美、中东等市场。     “厂房刚建成我就来这上班了,我们这个活是计件的,一个月大概能拿到4000元的工资,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我也乐意在这里干活。”上蔡县冠鑫体育有限公司员工李真真说。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凝聚“两新”力量 创建“五星”支部

         “原先我们种的小麦收益不高,现在贾湖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我们村结对共建,他们的技术员经常下乡进行技术指导,这几年我们的小麦能赚不少钱哩。”7月3日,提及企业指导协助小麦种植,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村民贾铁良高兴地说。     近年来,舞阳县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推动49家骨干企业与“五星”村、“四星”村和部分“三星”以下村结对共建,“捆绑式”推进创建工作,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五星”支部创建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在此基础上,舞阳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组织“两新”组织党员与困难户共结帮扶对子,帮助找出路、谋产业、办实事,实现抱团发展,稳定致富,将“两新”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引导骨干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开展送教下乡、农村劳动力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帮助120余户农民解决技术、管理、销售难题50多个。     “舞阳县‘两新’工委聚焦新时代党建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推动‘两新’组织与中心工作融合融入,在产业、人才、帮扶等方面努力探索村企联建发展新路子,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激活‘五星’支部创建新活力。”舞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王亚博说。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打造“十里水乡”胜景

         片片荷叶高低错落,朵朵荷花摇曳生姿。7月5日,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大堰村,记者看到,这里数千亩荷塘的荷花已竞相绽放,众多游人前来游玩。     “我们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五里镇党委书记钱旺告诉记者,大堰河绵延16公里,纵贯南北,水质优良。五里镇围绕1万多亩优良水域做产业文章,发展淡水鱼、虾、黄鳝、泥鳅等水产品养殖,种植太空莲4000余亩,大力发展荷莲深加工,形成优质水稻、怡丰葡萄、麒麟西瓜、太空莲子、小龙虾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一条集莲花观赏、婚纱摄影、葡萄采摘、休闲垂钓、民宿体验、亲子娱乐、餐饮等服务于一体的“十里水乡”沿河观光旅游带。五里镇大堰村、松岗村先后获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     “随着市重点项目乡建博览园的建成,与千亩荷塘相映生辉,为五里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钱旺说。     据了解,目前在乡建博览园周边已开业农家乐餐馆10家,入驻住宿、茶馆等娱乐休闲场所8家,今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2万余人,带动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以水为墨绘美乡村

         碧水绕村流,岸绿风景秀。7月7日,走进汝南县常兴镇,但见沿河千亩泽坡牛羊成群,200多个水产立体养殖场碧波荡漾、鱼鸭戏水,2000亩稻田花园里荷叶田田、稻秧青绿。放眼望去,一幅和谐幸福的“水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我们围绕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打造水美乡村,既美了环境,又富了群众。”该镇镇长邓长岭说。     常兴镇有丰富的水资源,邓河、文洙河、吕岗河、臻头河穿境而过,大小坑塘648个。如何让自然资源变为美丽风景和财富?去年以来,常兴镇以开展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为着力点,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多渠道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对曾庄村建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全镇沿路坑塘进行生态改造,实施坑塘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同时,严格落实镇村两级河长周巡河制度,先后清除河岸两侧畜禽污染源13处,治理私搭乱建22座,清理、疏浚河道100余公里,清理垃圾、淤泥、杂草、漂浮物等共计1万余立方米,栽植风景树2万余株,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动画卷。     围绕水资源优势,做足水字文章,是常兴镇的得意之作。常兴镇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过去,由于水系不完善,导致水稻面积越来越小。去年以来,常兴镇主动与驻马店薄山湖水库联系,建立长期供水协议。同时,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稻田花园”项目,走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以此带动水稻产业发展,重现“鱼米之乡”风采。目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新上了大米加工厂。在此基础上,该镇还依靠柳林农场80余亩水面和全镇648个坑塘,大力实施鱼鹅、鱼鸭混养和莲鱼共生等立体种养模式,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冯楼村将50亩水面改造成莲鱼混养基地,竞相怒放的满塘荷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好生态带来好日子。“我们将继续加大水系治理力度,扩大水产品种养面积,打响水美乡村品牌,以水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常兴镇党委书记李浩表示。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石头村”吃上“旅游饭”

        石台阶、石头房、石围墙、石垒菜园……7月6日,走进依山而建、群山环绕的宝丰县观音堂示范区石板河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绿树簇拥下静静伫立,房屋之间石径小路错落有致;村民改建房屋余下的石头,淘汰的老坛老罐老石磨,这些原本要成为垃圾杂物被清理走的物件,都被很好地利用上,“老物件”变成了“新村景”,成了景观、亮点。     “以前村里土路坡度大,走过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只能取些煤渣垫路,一脚一个黑印子。”石板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周现回忆起那段“乡愁”,忍不住感叹,“再加上村子偏僻,村里基本和外界断了来往,更别说有收入来源了。”     石板河村地处深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产业单一、资源贫乏,全村301户1216人,零星分布在方圆7平方公里的山上山下,过去是宝丰县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石头村”近年来的蜕变得益于:拓宽进村路、进行村庄绿化、美化环村路、建设文化广场、重修村委大院、改厕,建起了水上浮桥、呐喊泉、步步惊心趣桥等娱乐项目……从一点点到一片片,村庄逐渐整洁、明亮起来,从荒草丛生到郁郁葱葱,从偏僻小山村到网红打卡村,成为一个文化有特色、生态有魅力、群众得实惠的国家级传统村落。     此外,石板河村还依托绿色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特色种植等产业,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端上了“金饭碗”,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石板河村共接待游客达3万余人次,旅游创收80余万元。

    [更多详情]
  • 11 2023-07

    年繁育优质草莓种苗100万株

         7月7日,在河南新乡中农郑果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的高架大棚里,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水果体系草莓岗位团队成员李刚等人正忙着育苗和管护新苗。     经过三年的建设,近期,中农郑果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草莓科技创新团队多年研究成果建设而成,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罗滩村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占地面积30亩,其中温室苗床设施面积12000平方米。中心按照“原原种—原种苗—种苗—生产苗”繁育流程和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选择优良品种,采用微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分子检测等技术,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每年繁育优质健康草莓种苗100万株。     中心采用高架育苗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便于统一管理,能有效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发生。目前中心繁育的草莓苗全部是脱毒种苗,这种种苗是通过应用草莓茎尖脱毒、病毒检测、组织培养等一系列技术,去除草莓中常见的多种病毒后培育出来的,在后期育苗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草莓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量。     “脱毒草莓种苗是经过一系列严格流程繁育而成的,避免了携带病虫害,经过提纯复壮以后,植株长势健壮,作为优质种源用于繁育生产用苗。‘苗好七分收’,一棵优质健康苗才是高产的基础。”李刚向记者介绍说,为提高种苗质量,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引入了数字化管理手段,可以精准浇水、施肥、控温等。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