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唐河 你我共建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丰兴汉 董希峰 周展成)“镇里的路口改建升级后,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我们上街顺畅多了!”11月8日,唐河县源潭镇居民张大姐高兴地说道。 村级路网是乡镇居民来往的“毛细血管”,今年以来,源潭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针对进出全镇的主干道路面破损、通行拥堵、规划不合理等状况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着力提升路面管控能力,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此次改造升级主要针对通往乡镇的大路口、主干道路沿线、桥梁及其两侧护栏,施工人员先对受损路面进行清理,再由铺路机将沥青铺设在旧路面上。除了对路面进行基础维修升级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路口无右转车道、车辆汇聚易发生拥堵的问题,源潭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协调,提前勘测,科学论证,利用此次施工的契机,在主路旁规划建设了一条右转车道,不仅有效分散缓解了车流,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反复施工对道路交通和村民出行产生的影响,让昔日的“烦心路”成为“暖心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城郊乡 推进厕所革命 改善人居环境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丰兴汉 董希峰 潘玉鑫)“以前俺用的旱厕,标配是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修建了和城里一样的厕所,安装了排气管,修建了三格化粪池,既好看又卫生,没有一点臭味。”11月8日,唐河县城郊乡王岗村村民孟保星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厕改工作开展,该乡累计投入300万元,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对户厕改造进行补贴,按期完工的每户奖励100元,改造后的户厕有墙、有顶、有门窗、有照明、通风,实现了清洁无臭味、设施无渗漏、粪便无暴露。 由于各村农户居住的地势、密度不同,在推进户厕改造的工程中,该乡注重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对于居住分散的农户,按照每户1.5立方米的标准,采用3~4户联户使用的小三格改厕模式;对于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户,实行联户大三格改厕模式,确保户厕改造应改尽改。 郭滩镇 “党建+产业”实现村强民富 本报讯(记者曹怡然 通讯员丰兴汉 李鹏程)立冬时节,来到唐河县郭滩镇李庄村田间,放眼望去,银杏树开始落叶,艾草套植其中。 “群众将25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用以种植银杏和艾草,合作社每亩给群众分红800元,村集体每年可从银杏树方面获得收入40万元。目前,全村已种植银杏树30.5万棵,经济价值上千万元。另外,银杏林下共套种艾草2000亩,年产值600万元,村集体可获得收入60万元,群众务工增收10万元。每年的银杏文化节吸引游客上万人次,村集体和群众共收益10万余元。”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忠杰介绍说。 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李庄村党支部牢牢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通过两任全国劳模党支部书记持之以恒的坚持和现任党支部领导的创新发展,把群众想发展、要致富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的愿望。 李庄村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期有效探索,正是郭滩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上屯镇 清洁不停歇 环境再提升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丰兴汉 仝瑶)为持续巩固和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唐河县上屯镇以“三个常态化”,持续深入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 宣传机制常态化。各村利用微信群、村委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劝导群众不要乱堆乱放作物秸秆,同时组织人员对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坑塘沟渠、河道、村内主干道的零散玉米皮、秸秆进行集中清理,确保道路净、村内净、沟渠净、河道净。 示范机制常态化。充分发挥“五美”庭院、卫生文明户、乡村光荣榜等示范户的典型引领作用,带动左邻右舍自觉维护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卫生,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来。 监管机制常态化。建立健全日通报、周曝光、月考评等工作制度,细化人员分工,明确人员职责,强化日常监督,及时治理新出现的人居环境问题。定期召开推进会,梳理各阶段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经验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加强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持续巩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成效。 桐河乡 推进整村授信 畅通金融“活水” 本报讯(记者曹怡然 通讯员丰兴汉 董希锋 王阳)“这次农信社为我们村整村授信共签约13户,授信金额270万元,将大力助推我们村的产业发展。”11月8日,唐河县桐河乡沈桥村党支部书记沈书茂高兴地介绍说。 为做实落细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加大对“三农”和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真正打通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乡村两级干部的推动下,桐河信用社在沈桥村召开整村授信推介会,向村民普及金融知识,现场签约授信。 整村授信让农户申贷转变为银行送贷,通过无感授信、线上用信的业务模式,带给农户方便快捷的用户体验,实现农村区域全覆盖、客户全触及,有效满足了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真正让当地群众富起来、产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 桐河乡 选派48名干部 当好企业“服务员” 本报讯(记者曹怡然 通讯员丰兴汉 孙雪)为着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唐河县桐河乡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持续推动窗口服务更暖、更优、更快。 该乡推行重点项目负责制,选派48名干部包联全乡48家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保障,切实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实行“一企一干部”帮扶制度,有力提升亲商、利商、促商环境。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针对企业办事难点、痛点、堵点,把“办不成事”变成“办得成事”。精心打造服务矩阵,让“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延伸到企业家门口,着力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省时省力的政务服务。截至目前,该乡共为全乡重点项目上门提供办理各类证件28个,各类便民服务惠及企业员工230余人次,一次性办结企业各类诉求19件。 桐河乡 开展消防培训 维护消防安全 本报讯(记者曹怡然 通讯员丰兴汉 尹涵)“消防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次消防培训真的很有必要,回去后我要对照学习的知识,认真检查自己的店铺,全面排查安全隐患。”11月8日,刚参加完唐河县桐河乡消防知识培训的商户说道。 近日,为了提高辖区群众的消防意识,维护辖区消防安全,桐河乡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在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消防安全知识专项系列培训。 培训会现场,桐河乡消防救援队通过讲解警示案例、介绍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分享消防常识、展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参加培训的群众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提高日常防火的安全意识,学习火灾的正确应对方法。 截至目前,桐河乡消防培训已开展6期,培训群众260余人,为全乡消防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桐河乡 用“公平秤” 收“放心粮”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丰兴汉 孙雪)2023秋粮收购工作火热进行中,为切实维护粮食购销各方合法利益,唐河县桐河乡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贯彻党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秋粮收购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桐河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全乡各粮食收购库电子汽车衡、台秤、水分仪等计量器具开展现场“体检”。此次强检实行轮入轮出双检制度,以确保粮食购销计量器具准确可靠,为粮食出入库提供良好的计量保障。 下一步,桐河乡将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意见,继续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持续在全乡开展粮食市场计量自查自检工作,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