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09 2023-11

    固始县 “垃圾堆”变身城市小菜园

         “以前玩的种菜游戏实现了!”“这个举措非常棒,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和不易。”连日来,固始县南湖街道城市小菜园成了辖区群众空闲时间的聚集地和新话题。     据了解,南湖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有许多待开发利用的闲置土地,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治理,杂草丛生,逐渐成了周边居民堆放垃圾和杂乱物品的场地,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影响了人居环境。     今年9月,南湖街道成立空闲地整治专班,利用机械先行对这些空闲地上的垃圾和废弃物进行清理,清理平整后的2万多平方米空闲地被规划为30多亩菜地,划分为500多块小菜园,社区居民通过报名、认领菜园后即可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最终共有400多户居民实现了自己的在城市家门口种菜的梦想。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村民有事群里@村干部

        “@刁艳芬:请问怎么交医保,是不是有个二维码?”11月7日,汤阴县韩庄镇羑河村村民张俊叶在村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咨询医保问题,羑河村党支部委员刁艳芬第一时间及时回复,并详细地向张俊叶介绍每一步操作细节,最终帮她缴费成功。     “俺村自有了这个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后,感觉可不赖,老百姓有啥烦心事、困难事,只要在群里面说一声,村干部立马就给解决了。”谈起村里的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张俊叶赞许有加。     今年以来,韩庄镇以“互联网+监督”平台为基础,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机制相结合,按照“一村(社区)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建立34个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群主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两委”干部、村监督委员会委员、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带头入群,镇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包村民警、村医、水电工作人员等干部亮明身份入群,先后吸引5000余名群众加入。     与此同时,韩庄镇纪委还安排一名纪检专职人员,每天对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进行巡查巡视,督促村“两委”干部在群内发布每日值班信息及村里中心工作;督促村干部及时回复解决办理群内群众求助、咨询、反映问题。针对搪塞敷衍群众现象,镇纪委及时提醒并跟进监督,责成及时整改。     韩庄镇村级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建起后,先后宣传各类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80余次,第一时间处置回应群众诉求35条。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郸城县 勇当农业强县建设排头兵

         今年以来,郸城县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农业强县建设,按照“13710”工作部署,紧盯15项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率先建成农业强县进程中勇当排头兵。     郸城县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所在地为重大机遇,聚焦“四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加速推进农高区建设。     全力建设“智慧粮田”。郸城县围绕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智慧粮田”,高标准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与中科院合作,围绕“田、土、林、路、水、电、气、技、管”九字建设内容,构建“一中心、一平台、五体系、全流程”数字农田信息系统,建设5万亩“智慧粮田”和3000亩无人农场,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控制,为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周口样板”提供了郸城方案。     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郸城县规划建设5000亩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已入驻千喜鹤、同福、正星粉业等企业。做优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发挥金丹科技生物材料产业链主优势,依托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规划建设3100亩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做大甘薯精深加工企业,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形成多维发展模式。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郸城县加快推动“双创”中心、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周口师范学院共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拟与中原农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南农大合作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10余个种子研发团队合作,坚定不移把农高区打造为黄淮地区良种繁育基地,实现豫麦、郑麦、周麦全覆盖。     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郸城县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5个,实现“四级”创建体系全覆盖。目前,已入驻产业园区重点龙头企业25家、市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65家,总产值72.5亿元。     扎实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工作。郸城县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所、村有中介”的土地流转一体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托管面积95.7万亩,流转率58.5%,培育各类合作社4044个、家庭农场3176个、社会化服务组织66个,带动10.2万户群众参与产业规模化经营。     郸城县县长董鸿表示,郸城县将持续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竞进状态和“一天当作两天用”的姿态,弘扬实的作风、提升干的能力,奋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县贡献郸城力量。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东王集乡举办麦田管理培训班

         近日,唐河县东王集乡举办了小麦田间管理培训班,为小麦生产保驾护航。     培训班上,技术人员从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病原理、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系统讲解了如何抓住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三个关键时期,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实现绿色增效。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非常及时、非常实用,提升了自己进行小麦田间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对来年的小麦丰产增收充满信心。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雁鸣金秋”笔会在中牟举办

         11月6日,第八届“雁鸣金秋”笔会在中牟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作家、诗人、学者参加活动。开幕式上,河南省作家协会与中牟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文学创作实践基地共建协议。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与会作家、诗人、学者在中牟进行了集中采风,并开展了“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名家零距离座谈会,分享文学创作心得、畅谈文旅融合新路径。     作为活动举办地,中牟县在大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在郑开大道中牟段的8公里沿线,建起八大主题公园,年均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县”。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振兴路上加油干

    1月6日,汝阳县靳村乡石寨村香菇种植大户焦海坡手捧刚采摘下来的香菇喜笑颜开。近年来,该乡积极发展“订单香菇”,年种植无公害袋料香菇800多万袋。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睢阳区 推动城乡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

         11月1日,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宋破楼村就业扶贫车间里,成排的缝纫机“嗒嗒”作响,河南盈科泰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科泰公司)上百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制滑雪手套外贸订单。     盈科泰公司是一家外贸型企业,以生产滑雪手套为主,年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企业吸纳当地100多名群众务工,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9万多元。     “企业落户这里,主要就是独特的交通优势吸引了我们。”盈科泰公司负责人张勤学坦言,“省道316就在门口,离商(丘)南(阳)高速出入口一步之遥,另外还有3条县道在此交会,你看多方便!”     近年来,睢阳区立足中心城区、农业大区实际,全面加快交通路网建设,持续提升交通枢纽能级,以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城乡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睢阳区境内现有10条国道省道干线和数千条农村公路,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外联内畅交通网络。神火大道南延、兴业大道西延等道路建设,更是将城乡有机串联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全区交通网络体系已构成“四纵四横”循环交通网络,实现了全区“半小时”经济圈。     “南亳故都,活力坞墙”“芦笋之乡,绿色娄店”“花生之乡,魅力勒马”……依托环环相扣、网网相联的交通枢纽网络,睢阳区着力激活要素资源,13个乡镇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同时,以主城区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特色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着力构建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双向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     10月22日,位于睢阳区李口镇的两河湾紫藤园迎来育才幼儿园约400名孩子和家长,一场快乐、和谐的亲子采摘秋游活动在这里举行。“紫藤园门口的省道207通车后,从市区到这儿只需十几分钟,每逢周末和假期,研学游、休闲游的游客络绎不绝。”紫藤园运营总监祝晓璐说,通过紫藤节等活动带动,今年园区已接待各地游客7万余人。     睢阳区围绕城乡交通大框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养业,观光农业、田园采摘、休闲度假等生态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客商和游客接踵而来。如今的睢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基层治理卓有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     “我们将深入实施‘1234N’总体发展战略,牢牢抓住国道、省道和快速通道开通黄金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的综合效益,推动城乡要素双向奔赴、产业紧密相连,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以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域乡村振兴。”睢阳区委书记孙景权说。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监督有力度 振兴加速度

        今年以来,新密市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实施、产业资金使用、惠农补贴发放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图为11月1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到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巩密关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走访了解农业产业政策落实情况。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强化监督 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近日,洛阳市伊滨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组成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抵近监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建立责任落实、资金兑现、政策解读、吃穿住行等具体“任务清单”,形成监督工作日志和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对辖区内9个脱贫村、9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2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逐个走访,对61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逐户、逐人次了解情况,对2021年以来的31个重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逐个调研查看,瞄准百姓关切问题和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找到制约乡村振兴项目发展的症结,为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发力。     该区纪检监察队伍持续对基层“居务公开”“三资提级”和平安建设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对涉及“四议两公开”落实不力、顶风违纪乱占耕地、“一肩挑乱拍板”等典型问题严肃处置,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跟踪问效、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共起底复核问题线索4条、召开研判会2次,走访社区37个、农户37户、项目34个,督促召开廉政提醒会2次,收集并解决一般性问题4个,开展“正风清源”监督5次。

    [更多详情]
  • 09 2023-11

    以巡促治 点亮“产业兴旺星”

        走进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远山红叶掩映下的村落静谧闲适,粉刷一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逶迤延展,清澈见底的塘堰镶嵌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画卷之中。     “自从咱巡察组来过后,我们按照巡察组提的意见建议,成立了村办商贸公司,大力拓展猕猴桃、小杂果、黄姜、苗圃等产业销售渠道,目前,村集体年收入近20万元。”11月6日,西峡县委巡察组工作人员深入丹水镇三里庙村调研以巡促治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严超范介绍说。     据了解,西峡县委巡察组对三里庙村开展巡察工作后,重点反馈了“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巡察反馈过后,三里庙村以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以“产业兴旺星”创建为抓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力发展产业,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一方面坚持“长短”相结合发展模式,长期以发展猕猴桃、小杂果等产业为主,短期以种植黄姜为辅,培育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多举措壮大村集体经济,除成立村办商贸公司外,还投资10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