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9 2023-06

    实施“不见面服务”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6月15日,在潢川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开标室里,该县引泼入潢供水工程项目准时开标。与传统的招投标不同,此次开标采用“不见面开标”,相关投标人足不出户,通过网上电子交易开标系统进行签到、文件解密、在线唱标、结果确认、异议提出和解答等操作,整个开标流程用时不到20分钟。     “不见面开标”是潢川县全面推进“不见面交易”,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务实之举。近年来,该县以全流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线上投标”“不见面开标”“线上评标”等“不见面交易”举措,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便利,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截至目前,2023年进场交易的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率、不见面开标率均达100%,开标项目总金额约为18亿元,节省财政资金约800万元。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烧烤+演出”带火“夜经济”

         6月15日晚8时许,在鲁山县汉代冶铁遗址公园广场,演员们在舞台上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吹奏萨克斯,广场四周特色小吃摊位生意火爆,舞台下的食客们围着烤羊肉串、麻辣虾尾等美食大快朵颐。     前不久,鲁山县文广旅局创新思路,在汉代冶铁遗址公园设置了大汉不夜城“夜经济”广场,统一设计、构建了22间特色美食屋,并交给专业餐饮公司打理。餐饮公司招聘服务员,统一为摊位及顾客服务,并提取美食屋一定的日营业额作为宣传推广费用。     为吸睛引流,餐饮公司不仅每天聘请文旅演出团队演出,还举办消费抽奖返利活动。自“夜经济”广场5月19日设置以来,每天晚上都有不少顾客前来逛夜市、赏夜景、吃烧烤、享美食。     此外,县文广旅局还不定期在这里举办“艺心向党·艺美鲁山”消夏晚会,为观众送上精神、视觉盛宴,助力“夜经济”发展。为让顾客吃得放心,县市场监管部门每周都对各小吃摊位的食材进行抽检。     “顾客们都说吃着小吃看演出,充满烟火气,格外有氛围,广场美食屋日最高营业额已达6万多元,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营业额有望突破10万元。”餐饮公司负责人贾思平说。     据悉,鲁山县还在县城东关、德秀步行街、鲁山之窗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处,开设了消夏夜市,日渐燃爆旅游大县的“夜经济”,激发全域旅游的潜力。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啤酒+美食”点亮“夜经济”

         动感音乐、啤酒展销、美味小吃、特色文创……6月16日晚,卫辉市大禹湖畔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当晚,以“点燃卫辉夜经济,嗨啤激发新活力”为主题的“豫见卫辉”大禹湖美食音乐啤酒节在此开幕。     此次美食音乐啤酒节为期9天,融合了百威啤酒、非遗产品、农特产品、本地名吃、文艺演出等要素,同步举办“食在卫辉”名吃名店名厨评选活动,打造“吃在卫辉、喝在卫辉、游在卫辉”的新消费理念,丰富广大群众夏季休闲文化生活。     同时,本次美食音乐啤酒节还通过网络直播、网红打卡、线上线下互动等形式,全方位、分众化、宽领域、立体化进行宣传推介,着力把美食音乐啤酒节打造成对外展示卫辉形象的新平台,持续提升卫辉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夜间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地方服务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乡市副市长、卫辉市委书记崔红建表示,此次美食音乐啤酒节,旨在以啤酒、美食为媒,进一步营造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形式,点亮夏日“夜经济”,助燃城市烟火气。     据介绍,今年以来,卫辉市举办了“豫兔迎新”迎春消费季、“比干文化旅游节卫辉食品包装产品展”等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活动,进一步打造“季季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消费矩阵,持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热情。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嘴甜不如瓜甜

        6月16日,傍晚时分,一场短时阵雨,把在郑州市东明路东风渠桥头卖瓜的小陈的衣服淋湿了。     雨刚停,小陈的瓜摊前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买瓜的人。“瓜咋卖的?”“姐,三块,自家种的小吊瓜,新鲜保甜,要几个?”说话间,小陈麻利地挑了两个放在了秤盘上。“姐,秤上您放心,少一两罚十斤。总共十八块三,收您十八。”     小陈叫陈浩欣,今年19岁,家在中牟县韩寺镇东古城村。他来郑州卖瓜已有一个多月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一台电子秤,就是他做生意的全部装备。     “俺家有七八亩的大棚,种有吊瓜、黄瓜、西葫芦,去年俺跟着俺爸到城里卖瓜,今年自个儿试着卖。”皮肤黝黑,身体略显单薄的小陈快人快语。     小陈卖瓜固定有两个地点,下午和晚上在东明路东风渠桥头,早上在政七街东风渠桥头。这一片是居民区,不乱换地点是为了让老主顾好找。     “过去,俺爸到焦作卖瓜,一大车万把斤三天就能卖完。”说起卖瓜,小陈最佩服他的父亲,“俺爸会说,我还不中,这一车才两千斤,得三天才能卖完。”     来城里卖瓜,小陈一天只吃两顿饭,午饭在下午两点吃,晚饭要到夜里11点多才能吃上。“夜里12点多把瓜车开到立交桥下,铺上凉席就睡了,凌晨5点就该起来去赶早市了。卖瓜挣钱也不多,一天光吃就得三十多元钱,要是再住旅店就落不住钱了。”     吊瓜一个两三斤重,非常适合家里人口少的城里人。这两年,小陈的父母在家种了两个棚的小吊瓜,“五一”前后上市,到6月底才罢园。“头茬瓜的品质最好,长到50天以上甜度最高,俺家不卖40多天的瓜,也不卖二茬瓜。”说着,小陈拿出手机展示拍的瓜棚里的视频,“也有人卖匍地小瓜的,虽然外观相似,但味儿跟我们的可没法比。”     卖瓜不仅要嘴甜,更重要的是瓜甜。父亲教的诀窍让小陈的瓜卖得比别人快上不少。“前天一大早来的,现在还剩100多斤,今黑儿要能卖完就赶回家再装一车,不耽误赶明天的早市。”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年产各类布鞋4.3亿双

         6月16日,第二届中国布鞋文化节暨第十一届中国布鞋之都·偃师2023秋冬产销对接会在洛阳市偃师区开幕。来自国内的近500家鞋企、经销商齐聚一堂,签约合作、共谋发展,携手擦亮“中国布鞋之都”的金字招牌。     本届布鞋文化节将持续到6月20日,分别在偃师鞋业产业园、偃师宾馆、偃师粤海丽呈酒店等地设置会展区,展台数超600个,其间将围绕“汉服+布鞋”主题,以多种形式展现偃师文化底蕴和偃师鞋业风采,预计参会客商超过6000人。     作为全国最大的布鞋、纺织面料鞋生产基地,2018年,偃师被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布鞋之都”荣誉称号。近年来,偃师通过开展对标提升、环保治理、“三大改造”、鞋业产业园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制鞋产业逐渐迈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共有制鞋企业1200多家,2022年生产各类布鞋4.3亿双,产值超过百亿元。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医疗耗材销量占全国65%以上

         6月18日,2023中国(长垣)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在长垣国际医疗器械交易中心举行,1000余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行业精英齐聚长垣,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产业技术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大会以“科技健康融合发展,创新引领产业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技术创新、政策研讨、业务交流、供需对接、招才引智、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平台,为医疗器械产业深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添动能,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速。     长垣市作为“中国医疗耗材之都”,拥有22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10万余人的销售队伍,是我国重要的医疗器械输出基地,医疗耗材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5%以上,出口70余个国家和地区。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家居产业年产值310亿元

         孝乡迎盛会,家居话未来。6月15日,第六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清丰县会展中心开幕。     据了解,十多年来,清丰县委县政府坚持家居产业第一主导产业地位,锚定“绿色家居强县”目标,明晰“中国中部(清丰)家具产业基地”集群定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品牌培育。该县规划建设了实木家具园、智能家居园、家电家纺产业园三个百亿级“园中园”,全力培育了全友、谊木印象、东方冠雅、俞木匠、叶家工匠、丽曼俪等众多家居知名品牌,重点引进了智昌集中备料、埃夫特共享喷涂等智能共享工厂,成立了濮阳市现代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和清丰现代家居研究院,真正实现了从实木家具、智能家居、家电家纺到全屋定制的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家居企业达295家,年产家居280万套(件),家居产业年产值310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形成了全国集聚度最高、品质最优、发展潜力最大的家居产业集群。     当日,清丰县人民政府分别与23个项目进行了签约,签约项目涵盖家居制造类、商贸物流类、科技服务类、产业配套类等,签约金额达324.6亿元。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第一书记的三道“考题”

        “从7号开始,每天晚上我们都值守在防火点,直到后半夜地里上露水才回去。”6月13日,在上蔡县小岳寺乡坡吴村,驻村第一书记祁中建两只眼睛熬成了熊猫眼,说话声音也有些嘶哑,“今年麦收期间,我们驻村工作队的3个队员,加上村干部、村民代表一共20多人,每天晚上都盯在各自的防火巡逻点,确保麦田不起火,不冒烟。”     祁中建是中央储备粮驻马店直属库有限公司西平分公司仓储科科长,坡吴村是公司的帮扶村,今年3月,他成了坡吴村第四任驻村第一书记。     从看粮食到收庄稼,今年的麦收成了祁中建要答的第一道“考题”。     5月下旬,持续的阴雨天气打乱了麦收的节奏,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成了最紧要的任务。祁中建费尽周折协调了15台履带式收割机帮助村民割麦,紧接着又与村干部一起,帮助村民做好小麦存储、晾晒、土地养护和抢种玉米,目前全村3020亩地的秋粮已完成播种。     “为了不让农户受损,我们已经联系了牧原、扬翔等在当地的饲料厂,准备在村里组织统一售卖。”祁中建说。     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要“住村”帮扶,更要“助村”帮富,这也是祁中建接下来要回答的第二道“考题”。     今年61岁的坡吴村党支部书记吴发元,在村里主持工作已经20多年,他对村里派驻第一书记前后发生的变化最为清楚。     “驻马店直属库开始对口帮扶我们村以来,修了1600米的主干道,全部铺了沥青,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65盏,解决了老百姓夜间出行难;与省纪委信访室联合争取资金49.9万元,修建了坡吴村继良幼儿园;整治两个废弃坑塘,加装了防护栏、安装了健身器材,美化了人居环境……”吴发元说。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老百姓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产业怎么兴?祁中建说,村里目前有3家企业:一个是带贫企业鑫海家具厂,另一个是永健养殖有限公司,还有一个存栏500多只湖羊的养羊场。     “我们村的张继辉和其他3户村民还发展了‘美容椒’特色产业。”吴发元说,“2018年开始种,当时只有100多亩,逐年发展到现在的320多亩。”“美容椒”,就是三樱子弹头辣椒,可用于提取色素做口红等化妆品。“现在一亩地能产600多斤辣椒,每斤卖13元。”     坡吴村种有1200多亩花生、60亩冬桃,去年开始又发展了75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如何把这些现有的产业做好,让村民获得更多的收益,祁中建、吴发元已经铺开考卷、开始答题。     个人富了集体也不能穷。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祁中建需要答的第三道“考题”。     “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村里以12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上蔡县状元红酒厂,村集体每年可分红7万~12万元;二是村里承接了国家产业扶贫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00千瓦,年分红的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这一项一年大约是5万元。”吴发元介绍说。     这些集体经济收入,在祁中建看来有些少了,要答好这道题,他们先要挖掘潜力,选好题目。     答题需要时间,祁中建想在更短的时间里答题完毕,并把这份考卷交给坡吴村村民,让人民评卷。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农业基地成了打卡点

       6月18日,游人在柘城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智控项目中心采摘圣女果。该基地以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为契机,将智能科技、数字采集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应用农业生产,建成观光农业打卡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更多详情]
  • 19 2023-06

    河南省首家乡村美术馆开馆

         6月18日,“守望·家园——全国中国画主体性创作邀请展”暨龙王美术馆揭牌仪式在嵩县车村镇龙王村举行,这也是河南省首家乡村的专业美术馆。来自国家、省市部分优秀书画家、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河南省美协顾问、洛阳市文联名誉主席王绣说,龙王美术馆的建设不仅有效地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同时该馆立足于乡村,拥有独特的文化空间,为艺术家提供了乡村平台,将艺术赋能于民众,用艺术赋予山村独特魅力,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对塑造集体记忆和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提高群众审美素养、建设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