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4 2023-06

    壮大香菇产业争创“产业兴旺星”

        自“五星”支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平县二龙乡紧盯“产业兴旺星”,狠抓资源优势,培育香菇产业,助力乡村产业大振兴、大发展。     围绕做强香菇主导产业,该乡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14个村进行调研,与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大户、群众代表等座谈交流,了解分析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探讨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形式和突破路径,厘清“一村一品”建设方向,帮助村集体找准主导产业,指导村集体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围绕拓宽香菇销售渠道,该乡筹资建设4个可存14万公斤的香菇保鲜库,推动香菇销售大变革,打破以往以干香菇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菇农在鲜菇市场低迷时,将鲜菇存入香菇保鲜库保鲜,延长鲜菇上市期,同比出售干香菇能增收20%以上,同时还减少了去根、烘干等环节的劳动力支出。通过香菇保鲜库,山区鲜菇直接打入大都市,减少了中间商,从产地到餐桌全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年可增加群众收入500余万元。     围绕香菇转型升级。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二龙香菇现代产业园,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菇农”新模式,统一为菇农提供食用菌培育技术、菌种制作、菌棒生产、香菇销售等服务,改变“小而散、粗而乱”的传统大棚模式。香菇现代产业园从香菇备料到香菇采摘整个香菇生长期,实现自动化控温控湿生产,使菌棒成活率增加25%以上,恒温等技术的使用使菌棒增产20%以上;与此同时还向深加工要潜力,购置了分拣机、烘干机、磨粉机等设备,衍生了香菇面、香菇馍等新产品。     据了解,该乡香菇种植规模已达1000余万袋,年产值达1亿元,全乡10个村1500余户群众通过香菇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香菇产业已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朝阳产业”。     下一步,该乡将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延伸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擦亮“产业兴旺星”。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文体活动点亮“文明幸福星”

        “每天吃完晚饭出来跳跳舞,活动活动筋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放松心情,特别开心。”6月11日晚,在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栗门张村文化活动广场上,村民郑雪芳一边跳舞一边说。     据了解,万金镇栗门张村以传统民俗艺术栗门肘胳、秧歌舞为基础成立了村文化舞蹈队,定期举办文娱活动,现有舞蹈队队员20人,平均年龄68岁。今年上半年,舞蹈队分别获得市级、区级比赛一等奖。     在浓厚的“老有所乐”氛围感染下,村民还自发组成了20余人的广场舞队,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万金镇积极创建“文明幸福星”的一个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万金镇还在37个村持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鼓励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完善各村农家书屋的软硬件设施,增加书籍的品种和数量,定期开展“青少年读书月”绿色假期健康阅读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信息,保护身心健康。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获得更多满足感是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将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推动‘五星’支部创建走深走实。”召陵区委常委、万金镇党委书记李冰说。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乡贤助力 撬动产业发展

        6月12日,在济源王屋镇石匣村,抖音小网红杨丽萍正在录制一期家乡酸枣芽茶的短视频,准备第二天在自己的平台上播出。“没想到家乡还有这么好的产品,一定要好好推广推广。”     “酸枣芽茶,具有安神补脑的作用,口感清甜、茶香浓郁,备受青睐。”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德智说,当前,酸枣芽茶的生产已步入正轨,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年可加工茶叶1000斤,年产值在50万元左右。     然而两年前的石匣村,由于村内无产业,收入水平不高,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成了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     “村集体经济要发展,没人、没钱、没资源!”当时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德智说,面对困境,不能等,不能靠,必须破题。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作为,频繁开会讨论,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确定了产业兴旺带动村里发展的唯一出路。     达成共识后,李德智和村干部积极了解政策,抓住镇里村级招商引资政策,引入“党贤联创”模式,一次次召开乡土人才恳谈会,与在外乡贤共谋石匣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次次会议和登门拜访,村里得到了在外乡贤的支持。吸引9家企业落户王屋镇,2021年,村里获得企业助农专项资金41万元,2022年获得98万元,石匣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高。     获得了“第一桶金”,村里党员干部的信心更加坚定,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     2021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入股25万元,党员带头入股10万元,70户群众入股9.4万元,在外人才入股59.6万元,建成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场,引进美国白山羊种羊124只。     “目前存栏300多只羊,已经出栏60多只,第一年产生效益15万元左右,以后肯定会逐年增加。”石匣村党支部委员卢雪桃很是看好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     趁热打铁,李德智和村干部继续外出考察,利用资源优势,成立了济源品山水茶叶坊加工企业,将酸枣芽加工成茶叶,做好土特产文化,打造“一村一品”项目。     如今,闲暇时间村民不再唠嗑闲聊,而是忙着去附近山头采摘野生酸枣嫩芽,卖到茶叶坊增加收入。     当日,笔者在村里看到,几辆工程车和机械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修路、护堰,进一步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改善人居环境。     正是因为村里把“产业兴旺星”创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大家发展底气更足了。     李德智表示,下一步,石匣村将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狠抓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头雁”南飞助振兴

        “人家村里看不见一个垃圾桶,却特别干净。我很好奇是怎么做到的。通过杨国琴书记的讲解,我才弄清楚他们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有多细致。”在湖州市观音堂村跟班学习的郑州市小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军鹏触动很大。     “人家运营的‘花海龙虾节’,一天客流量能达5万多人,单单停车费就是一个可观的数额。在沈志平书记身上,我们发现村庄是可以当成企业去经营的。”在湖州市石淙村跟班学习的郑州市赵村党支部书记梅志磊收获很大。     5月6日至6月3日,郑州市派出36名优秀年轻村党支部书记赴浙江省湖州市进行跟班历练。他们在湖州市安吉县双一村、德清县五四村等10个村沉浸式学习,与“千万工程”的亲历者们融在一起、干在一起,学思践悟、问道取经,收获满满,也深化了湖州郑州之间的合作。     这次选派,郑州市委组织部针对派驻村的村情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实地调研选定湖州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真正实现“因村选派”“因人派驻”,突出实事求是、向内发力,让学员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主导产业、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等,学习如何积极整合村庄现有资金资源、融合各方力量,以便下一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     “来到双一村很激动,几天都睡不着觉。”郑州市赵庄村“90后”党支部书记张庭栋说。他所派驻的双一村自2008年开始投身“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2012年跻身安吉“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也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民主法治村、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为让派驻书记学到真章、取回真经,“60后”双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学星在接到“郑州来客”之后,要求村“两委”干部用普通话介绍全村工作,各项工作都让学员参与其中。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毛竹山林,张庭栋动情地说:“这番美景我一定要留在心里,不久的将来,希望我们赵庄村也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朱书记。”     新密市来集镇苏砦村党支部书记苏广辉这次主动申请,希望组织把他派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五四村,近距离与“偶像”书记孙国文同工同学,深度学习“强村六式”、五大生态产业链、村企联党建联盟等“金点子”“活招数”。     乘着浙江“千万工程”的发展契机,五四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孙国文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先人一步、敢于担当”的工作信条,赓续传承红色基因,以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创新成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村级平台,连续15年坚持开展村干部“一年四考”、组长“百分考核”、村民“十年百佳”评选,集体经济年收入最高达654万元。     郑州市36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深入历练,开阔了思路,激荡了思想,学先进做法,思差距不足,谋突破良方,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思路到实操的飞跃。     “我们村被郑州市定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试点村,家里的场馆已经建好了,但是因为我对数字化工作一无所知,不敢轻易下手做。这次跟班历练精准又及时,让迷茫的我坚定了做好数字化乡村建设的信心。”郑州市潩水寨村党支部书记林昀激动地说。     “溪南村非常注重村庄规划,系统设计,全域谋划,一草一木都是精准投放,物尽其用,与后期收益挂钩。回去后,我要跳出原有思维,重新谋划提升我们村的各项发展。”郑州市官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岳海涛看到溪南村的村庄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发展之后,满满都是感慨。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党建引领统战聚力 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发挥统一战线纽带优势,以党建促统战,深挖乡村产业资源,将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功能最大化,为乡村振兴夯基蓄力。     该乡发挥统战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风电项目、生物科技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个,谋划储备冷链物流、现代农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8个,引导乡贤等非公经济人士100余人投身农村发展,让统一战线成为引育重大项目的策源地,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建立“村‘两委’+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基层治理模式,推进秸秆禁烧、垃圾分类投放等,以农村文明幸福促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党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

        “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是南乐县福堪镇南汉村党支部书记贾修高常说的一句话。     南汉村位于冀、鲁、豫三省交会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由于偏僻特殊的地理位置,该村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并且还是出了名的上访村。2021年1月,贾修高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多来,贾修高带领一班人带头修身正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每次的重大决策,都要召开支部会、村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坚持每3个月给群众公布一次账目,每月定期召开党员主题活动日,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网格化科学管理。为壮大队伍,吸收新鲜血液,村里先后发展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党员7名,并被上级党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村”,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该村在涉及收费时始终坚持公平、公正、依法合规的原则,做到水费、卫生费上墙公示,真正让群众明白钱的来处,清楚钱的去向。村“两委”坚持公益劳动、8个保洁员明确分工,先后整修街道1000余米、铺砖2000多平方米、治理11个垃圾坑塘,村容村貌大大提升。通过群众参与,该村征收了5年尾欠的苹果园承包费,给群众安装了智能水表,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改善交通和打井8眼,安装了21个摄像头。     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2022年8月,该村规划建设了2800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先后投资3万多元垫平十余个大小坑塘,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推广大豆玉米套种 助农一季双收

         “实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政府有补贴,土地增效益,农民得实惠,俺要向一季双收要效益。”6月10日,刚播完秋粮的汝南县常兴镇李楼村农民刘立中高兴地说。     近年来,常兴镇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精心培育,多措并举,向一季双收要效益。     该镇利用大喇叭、宣传车、明白纸、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惠民补贴政策和一季双收的经济效益,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围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期、播种密度、栽培方式、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关键环节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普及率。     同时,该镇农资部门备足种子、化肥、农药、油料300多吨,设立销售点200多个,调配播种机械1000余台辆,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资需要。     “政府有扶持、技术有保障,夺取秋粮丰收,底气足得很!”代塔村种粮大户孙俊敬高兴地说。截至目前,该镇已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0亩。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领取旅游券 免费畅游神农架

         “好山好水好文化,神奇神秘神农架。”6月10日晚,“华夏凉都神农架康养消暑神仙居”2023年郑渝高铁沿线城市宣传推介活动(郑州站)在河南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主办,为郑州市民送出了专属优惠礼包。即日起至6月底,郑州市民凭郑州至神农架、兴山、巴东站的高铁票即可享受神农架“六大景区”门票5折优惠,同时也可享受兴发集团旗下所有酒店立减30元的优惠。     针对今年参加高考的河南考生,神农架推出了“券后0元免费游”活动。考生凭准考证,到神农架神农顶、大九湖、天燕、天生桥、神农坛、官门山六大景区旅游,登陆“游湖北”App或小程序即可领取考生专属优惠券,券后0元畅游六大景区,此次优惠券补贴金额近3000万元。     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神农架与郑州市两地旅游交流日益密切。此次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带队到郑州市开展旅游营销,旨在让更多的郑州市民了解神农架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郑州市民到神农架旅游。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汇聚青春力量 建设美丽家乡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伙富了才叫富。我是军人出身,又是土生土长的清丰娃,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做点贡献,理所应当!”6月9日,荣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的董国帅骄傲地说。     董国帅曾是清丰县一位新媒体达人,在事业上升期时回乡做起菌菇种植销售。身为清丰县乡村振兴青年联盟会员的他,带着一批和他一样的新农人,为清丰县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澎湃的青春力量。     今年以来,清丰县紧紧抓住“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根本任务,大力动员培养更多本土青年兴乡、服务在外青年返乡。同时着力打通青年创业创新绿色通道,为广大青年在成才发展、社会参与、科技转化、资金支撑等方面提供支持,初步形成“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     今年6月,该县成立乡村振兴青年联盟,通过自愿加入、社会招募、组织推荐、合作伙伴邀请等方式,吸引集聚县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创业人才成为联盟会员。青年联盟致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以互联网互动模式架起青年助农“天线”,做亮做响“青耘中国”青字号直播带货品牌。利用农副产品销售时机,聚合电商资源,充分发挥青年人才智力优势,对清丰县优质农特产品进行“云推荐”,让青年人才以多样化形式参与社会治理全过程。同时,在返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开展看家乡发展、听榜样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向榜样学习,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据了解,截至目前,青年联盟已吸纳农业产业、商贸物流、食用菌、红薯等各行业领域优秀青年创业人才32名。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培育乡土人才 赋能乡村振兴

         “老乡们,我手里的水果洋葱口味香甜,可以当成水果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6月9日,舞阳县莲花镇白庄村村民白向丽的抖音直播间热闹非凡,不断有人询问下单。     白向丽是舞阳县本土培养的乡土人才,同时也是拥有十几万粉丝的网络大V,目前承包土地200余亩用于种植水果洋葱、糯玉米、无花果等经济作物。“今年水果洋葱收成颇丰,每亩地在5000斤以上,除了一部分直接供应给学校,其他的采用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预计每亩将多增收2000元。”白向丽高兴地说。     目前,白庄村已经形成了“直播大V(乡土人才)+农副产品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引导群众发展水果洋葱、无花果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致富产业项目,并将全村农副产品通过线上形式扩展销售渠道,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白庄村线上直播带货销售农副产品助力农户增收,只是舞阳县乡土人才培育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舞阳县十分注重本土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努力发挥乡土人才带富作用,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通过搭建乡土人才培养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培育了一大批有绝活、懂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     不仅如此,舞阳县还积极将“老把式”变成“新农人”,着力打造“新农商”,引导更多乡土人才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新平台推广销售乡土特色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