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您好,欢迎访问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登录|免费注册手机客户端下载
购物车
|
 我的订单
|

个人中心

|
    旗舰店入驻
|     监管平台入口

浚县

切换分站
标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
  • 14 2023-06

    四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漯河市西城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万人助万企”实效的关键一招,为辖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经营环境、政务环境、安全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企业发展,优化创业环境。依托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结合园区服务的300多家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园区+学校”联盟合作,探索实施“学生点单、院校下单、企业选单、政府买单”一体式“雨露计划+”就业帮扶模式,精准开展电子商务师、健康营业师、养老护工、焊工电工等急缺人才培训186场次、惠及1.1万人次。     着力纾困解难,优化经营环境。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开展政银企对接洽谈会4场,达成融资意向1.5亿元;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活动30余场,提供招聘岗位530个;指导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指导中豹科技产业园申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指导铁马橡胶有限公司做好443万元资金审计工作,做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     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政务环境。创新开展“企业开办+N”特色服务,实现与企业开办相关的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业务并联并办、一日办结;严格落实证照分离、集群注册、容缺受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政策,多措并举提高注册登记效率,按时办结率达100%;用好用活“好差评”评价系统,服务评价满意率100%。     狠抓隐患整改,优化生产环境。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成立工信、消防、应急、镇政府联合专项检查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排查点位146处,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7处。积极开展“5·12”防灾减震主题培训会等主题活动,督促企业树牢底线思维,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栽下“杏”福树收获致富果

         6月9日,长葛市古桥镇师庄村成熟的杏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摘杏卖杏,感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师庄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2001年,村“两委”把栽植果树作为“村民致富、美化村庄”的突破口,鼓励村民在门前院中、荒沟河坡栽植杏树、柿树等果树。经过20多年的管理经营,当初的小树已蔚然成林。每到果实成熟时节,金黄色、橙红色的杏儿挂满枝头,与嫩绿的杏叶形成绝佳的色彩搭配,置身其中,宛如世外桃源。     果树栽上了,果子成熟了,销路如何打开?近年来,古桥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成功创建了2A级景区——杏韵湾生态旅游景区,着力打造长葛市乃至许昌市乡村旅游休闲中心,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连续举办15届金杏节,累计吸引游客40万人次以上,增加经济收入500多万元。立足古桥镇水清树绿的资源禀赋,完善景区休闲采摘、农家乐、民俗体验等功能,成功打响了“师庄金杏”金字招牌。     同时,师庄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由村里统一回收杏果,利用线下销售、线上直播带货、举办杏花节、金杏节等活动,提升金杏品牌产业知名度,构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目前,村里共栽种了1万多棵杏树、柿树、核桃树,既美化了环境,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仅金杏销售一项,每户平均增收3000多元。”师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桂周说。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绿叶子”变“金叶子”

         6月8日,走进镇平县卢医镇,绿意葱葱的烟田一望无际,一幅如画般绚烂美丽的图景展现在眼前。     据悉,卢医镇有种烟的传统,去年以来,该镇经过多次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植烟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上阵,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采取一个专班、一套人马,分班实施,为发展烟叶生产夯实了基础。镇政府统一将烟叶生产土地流转出来,首先在全镇范围内宣传发动老烟农积极参与种植,又鼓励外地种烟大户来该镇承包种植。镇里还邀请县专业田间铺管工作队,到该镇对种植烟叶的地块进行水道铺设,新打深水井15眼,配齐了烟水配套设施,确保烟叶生产丰产稳收。     目前,卢医镇已在郭岗、白龙庙、军刘沟等村流转土地发展烟叶种植1000余亩,形成大小4个烟方,被4个种烟大户承包种植,烟叶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叶子”。     在发展烟叶产业的同时,卢医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利用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优势,与想念集团合作,在周堂、东风、白龙庙、小魏营等4个村发展万亩想念农场项目,并种植高附加值蔬菜、无花果、葡萄、艾草等特色产业,把“南部特色农业园区”做实做强;在东风、河东、张沟等村发展种植高粱2000余亩,切实提高群众收入。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养殖甲鱼富“甲”一方

         “老杨,我这甲鱼好像又生病了,麻烦你抽空过来看一下,好吗?”6月8日,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后,固始县张广庙镇党员杨学富立即赶往养殖基地。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甲鱼特色产业,近年来,张广庙镇组织党员成立了石庙特种水产养殖支部,通过“结对帮扶”模式,带动本镇石庙、陈家寺、引龙等7个村300余户村民从事甲鱼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支部还负责为群众提供幼苗,每年邀请疫病防治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服务,并与武汉市新华南水产销售市场合作,提供市场信息和保价回收甲鱼的销售服务,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产业链。”石庙特种水产养殖支部书记张兴海说。     目前,张广庙镇从事特种水产养殖的农户达260多家,注册合作社365家,养殖基地3700多亩。其中,固始县兴淼养殖有限公司占地120余亩,建有高标准温室大棚6栋、户外养殖池30余处、幼苗孵化房4间和幼苗暂养池60处。公司采用“自繁自养+幼苗销售+成鱼批发零售”的经营模式,年销售甲鱼60余万斤,年产值2400余万元。公司还无偿为养殖户开展水产养殖、饵料供给、防病、治病、运输操作等关键技术的培训,使群众较快地掌握养殖新技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     “去年我镇的甲鱼年产值已经达2.8亿元,产成品甲鱼350万公斤,还吸纳了周边420余人务工,实现了产业带动就业。”张广庙镇党委书记许士科说。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邓州市人社局 倾心调解暖人心

         “我们信得过你,你一锤定音,我们都听。”6月12日,邓州市人社局劳动仲裁院成功调解一件劳动争议案件,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实现案结事了。     原来,申请人雷某于2021年11月入职邓州一纺织科技公司,2022年9月18日在工作中受伤,因双方当事人协商未果,2023年5月19日其向邓州市人社局劳动仲裁提起仲裁申请寻求帮助。考虑到该案案情事实清楚,且该公司有积极的协商调解意愿,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双方组织调解,一方面对被申请人释明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对申请人耐心疏导,向其分析当前环境下企业经营的各种压力,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在工作人员的耐心释法说理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意见,被申请人同意在10日内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工伤补偿款共计8万元。     近年来,邓州市人社局劳动仲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情理法交融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庭前调解优势,围绕“案结事了”工作目标,切实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加大庭前调解力度,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助小麦高产

         “今年麦收前由于下雨,麦粒稍微出了点芽。不过,每亩地还是收了1000多斤。去年,麦子我种了20亩;今年,我计划种上60亩,并打算全部用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做底肥。”6月13日,社旗县朱集镇张庄村党支部原书记吕保周说。     吕保周是村里的致富领头雁,他带领村民相继建起了黄金梨种植基地和大棚蔬菜种植基地。2021年,他又将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大面积应用于村里的花生种植。     吕保周说,选用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做底肥,种出来的花生籽粒饱满、色泽鲜亮,而且在显著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又降低了肥料投入成本。     尝到甜头的吕保周,于去年麦播时将以往使用的传统底肥,全部换成了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每亩地使用150斤,花费不比以往使用的传统底肥贵。     在小麦分蘖期间,吕保周发现自家小麦有效分蘖普遍达17~18个,而且麦秆粗壮。“哇,这块麦子好黄呀!肯定能高产。”5月25日,小麦测产人员看到吕保周家的麦田时赞不绝口。经过严格规范测产显示:对照组亩产730.45公斤(湿重)、穗粒数为37.5粒、千粒重为51.45克;试验组亩产857.14公斤、穗粒数40.1粒、千粒重52.98克。使用矿物营养基质复合肥种植的小麦,同比增产达13.95%。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羊肚菌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在南阳召开

         6月10日至11日,为推进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食用菌专项工作,扩大羊肚菌新品种及大棚栽培技术、林下栽培技术、简易棚栽培技术的示范效应,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南阳市科学院承办的食用菌专项羊肚菌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专题培训会在南阳市召开。     会议采取“专家+种植户交流”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边银丙教授讲解了《羊肚菌“一网两棚三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微生物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谭昊博士讲解了《羊肚菌稳产高产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罗义讲解《十堰市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南阳市科学院食用菌课题组“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食用菌专项羊肚菌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项目负责人马琳静讲解了《羊肚菌“南农1号”最新栽培种植技术》等。随后与会人员到卧龙区英庄镇羊肚菌设施大棚进行现场观摩。     据了解,南阳市科学院主要从事品种选育、示范推广、科技服务等工作,现有海南、潦河2个试验基地,试验田500亩,有国家小麦、棉花、芝麻、玉米、花生、水稻、中药材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先后被评为省农业科技工作、农科系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先进单位。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产业发展

         6月11日,人社部教培中心亚健康调理职业培训项目说明会及战略合作单位签约授权仪式在河南省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河南。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人社部教培中心亚健康调理职业培训项目,是由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申请,人社部教培中心研究,为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而开发的一项专业人才职业培训项目。经实地考察和综合考评,河南省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被授予人社部教培中心亚健康调理职业培训项目河南唯一指定招生培训定点单位。     据了解,人社部教培中心亚健康调理职业培训内容丰富,包括身体调节、心理疏导及生活改善指导,服务对象包括从幼儿到老人全年龄段人群,服务手段包括按摩、灸疗、刮痧、砭石、熏蒸、药浴、贴敷等常见中医外治法,足浴、泥浴、温泉浴等自然疗法,及热疗、磁疗、超声波疗理等物理疗法。培训对象包括亚健康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指导人员、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医院护工、中医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技能培训机构培训教师、中医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机构从业人员等。该培训项目采取线上培训48学时和线下培训33学时的培训方式,同时采取线上考试和线下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每月1~20日学员报名,28日学员统一入营参加培训,每月组织一次。     来自河南省内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亚健康调理机构、培训机构、医疗机构、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及健康产业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会议,8家单位现场与河南省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签约并达成战略合作。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大河财立方“财金先生”正式上线

         6月13日,由河南日报社智慧财经全媒体大河财立方自主开发的财金先生App1.0正式上线,将通过打造河南财经大数据平台、河南企业家大数据平台,构建财媒数智服务新样式。     此次正式上线的财金先生App,是大河财立方全力布局技术和数据赛道的重磅产品,与现有的大河财立方App数据互通、功能互补、发展互联,构建财立方智媒数智服务“双子星”。     财金先生App所构建的“先生”逻辑,沿袭了财立方“链接与赋能”的初心使命,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先生”尊之,突出人人都是IP、人人都是中心,聚焦财金人群,打造河南企业家大数据平台。     在实际服务模型中,财金先生App以财经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推出政情订阅、投融订阅、招采订阅、先生订阅、热词监测等智慧功能,并针对性地提供多款私人定制服务,打造智能化、数字版“河南财经字典”。该平台还具备企业家形象展示及多元交互、企业品牌文化多元传播、投融信息自由发布、特色电商系统集成等多种功能。     下一步,大河财立方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不断优化数字产品,陆续推出覆盖财讯、舆情、风控、情资、信用、招商营商、智能客服、投融微生态等一系列数智解决方案,构建新时期财媒数智服务新生态。

    [更多详情]
  • 14 2023-06

    用上新技术 丰收有底气

         6月12日,在舞钢市尹集镇军王村的一处田地里,该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忠伟一行正在指导种粮大户谢东晓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可选用4~6行大豆间作2~4行玉米等多种模式,为达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需做到每亩玉米株数与清种相当、大豆株数达清种的70%以上……”一席话,让谢东晓信心倍增。     通过前期对各乡(镇、街道)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等的种植意向进行摸排调查,舞钢市今年预计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近万亩,共有6个乡(镇、街道)27个村的30家农业种植主体实施试推广。     当天,在枣林镇晃张村田间,两台播种机正机声隆隆从南到北忙碌播种。该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曹恒涛说,在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他今年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地300亩左右。“早听说这种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同时每亩地还有200元左右的补助金,俺对今年的收成心里更有底儿了。”曹恒涛说。     “这种种植模式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了田地的边行优势。比如说,原来纯种植玉米每亩地在4500株左右,通过高密度种植玉米,半亩地依然保持在4000株以上,剩下的土地种植高产大豆。”王忠伟说。     正值夏播夏管的关键时期,连日来,舞钢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结合今年夏种期间墒情充足优势契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扩大大豆种植、提高大豆产能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早在去年先行一步、尝到甜头的枣林镇枣林村种粮大户李丽说:“去年,俺流转的680亩地,在农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首次尝试,玉米亩产650公斤以上、大豆亩产200公斤以上,每亩地增收400多元。”     “下一步,市农业专家将持续跟进关注相关高标准农田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试验种植情况,成立技术专家服务组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为种植户做好服务保障,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王忠伟说。

    [更多详情]